CN207227684U - 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7684U
CN207227684U CN201721110252.5U CN201721110252U CN207227684U CN 207227684 U CN207227684 U CN 207227684U CN 201721110252 U CN201721110252 U CN 201721110252U CN 207227684 U CN207227684 U CN 207227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locating shaft
roller
disk
driv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102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益轩
王永强
张威
刘静
李鹏飞
周能
陈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1102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7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7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76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包括基板,基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基板的板面上设有若干组驱动单元I和若干组驱动单元II,各组驱动单元I和各组驱动单元II均匀分布在基板上并各自围成一个圈,各驱动单元I组成的圈和各驱动单元II组成的圈与圆孔同轴,且各组驱动单元I靠近圆孔设置,各组驱动单元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传动连接,各组驱动单元I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I连接,且驱动单元II通过双面齿形带连接动力输入装置,驱动单元I和驱动单元I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II连接,每组驱动单元I和每组驱动单元II上均设有携纱器。该机构能够针对编织的预成型件结构形状、纱线覆盖和纤维体积比参数要求快速进行编织,提高编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背景技术
编织是一种通过沿织物成型方向取向的三根或多根纤维(纱线)按照特定的规律倾携交叉,使纤维(纱线)交织在一起的工艺。编织作为纺织行业中一个古老行业,起初被广泛应用于民用产品的制作。但是,随着人类的需求的改变和编织技术的发展,如今,编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对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制作。编织技术可以分为二维编织技术和三维编织技术。传统的编织机编织出的管状等编织物一般为二维编织物,当然也可以通过复杂的芯轴来编织出三维编织物。三维编织技术具有较强的仿形编织能力,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整体编织,三维编织技术是在三维编织设备上进行的,利用三维编织设备可以编织出一些形状复杂的复合材料预制件,如工字梁、T型梁、圆管、锥管体等。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成型装备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动控制的三维成型装备研究已经取得成功。我国对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工艺技术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产品质量不高,使用水平仍较落后。出于对经济利益和国家军事战略利益的考虑,发达国家对复合材料技术采取保护政策,特别是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预成型装备采取技术封锁。
对于三维编织机来说,有两大类编织方式,一种是回转角轮编织技术,另一种是纵横编织技术。在回转角轮编织成型技术中,主要依靠一种专用机构—角导轮,完成携纱器的驱动,实现携纱器在编织平面的编织运动。而在纵横编织技术中,携纱器是以行列方式排列的,典型的有二步法和四步法编织工艺,但此种编织工艺相对来说效率较低。编织物一般是绳状的狭长结构,由三组或多组纱线通过对角交错编织而获得。在传统的回转角轮编织技术中,携纱器绕着一个环形轨道旋转,其中一半携纱器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另一半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类似于五月柱的安排方式,这两组纱线相互交错编织在一个芯轴上,来形成编织物,这种编织方式效率高,但噪声大,传动相对来说不平稳,编织预制件的尺寸通常受到所带携纱器数量的限制。
如今编织织物及编织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随着编织织物性能要求的提升,对编织机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虽然经过50多年的研发与改进,编织机的发展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尤其是三维编织效率低、体积庞大、造价高、产品均匀性和可重复性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发展及普及。针对编织存在的问题和生产需求,科研人员也做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一般来说编织机很昂贵,并且编织效率低。
新型五月柱型编织机的编织系统能针对编织的预成型件结构形状、纱线覆盖和纤维体积比参数要求快速进行编织。编织机无轨道板,传动平稳,可以减少摩擦、磨损和振动,使编织机灵活度和编织速度大大提高,且五月柱型编织机可以用来生产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该机构能够针对编织的预成型件结构形状、纱线覆盖和纤维体积比参数要求快速进行编织,提高编织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包括基板,基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基板的板面上设有若干组驱动单元I和若干组驱动单元II,各组驱动单元I和各组驱动单元II均匀分布在基板上并各自围成一个圈,各驱动单元I组成的圈和各驱动单元II组成的圈与圆孔同轴,且各组驱动单元I靠近圆孔设置,各组驱动单元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传动连接,各组驱动单元I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I连接,且驱动单元II通过双面齿形带连接动力输入装置,驱动单元I和驱动单元I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II连接,每组驱动单元I和每组驱动单元II均通过携纱器底座连接携纱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驱动单元I的结构为: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机构A和驱动机构B,相邻驱动单元I之间的驱动机构A和驱动机构B交错设置。
其中驱动单元II的结构为: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机构C和驱动机构D,相邻驱动单元II之间的驱动机构C和驱动机构D交错设置。
其中驱动机构A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a,中心轴a上同轴套接有套筒a,套筒a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a、十字转架a及圆盘b,圆盘a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a,定位轴a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a;圆盘a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a;
其中十字转架a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b,定位轴b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b,滚轮b所在方位与滚轮a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a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c,定位轴c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c;
其中圆盘b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d,定位轴d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d,滚轮d与滚轮c所在方位垂直,圆盘b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b;
圆盘b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a、齿轮b、齿轮c及齿轮f,齿轮a、齿轮b及齿轮c均套接在中心轴a上,齿轮a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d,两个齿轮d均与齿轮a啮合,齿轮d套接在定位轴e上,定位轴e的一端与圆盘b连接,定位轴e的另一端与齿轮c的盘面连接;齿轮c的盘面上还设有一对定位轴f,两个定位轴f分别位于齿轮b的相对两侧,两个定位轴f上均设有齿轮e,两个齿轮e均与齿轮b啮合;
两个齿轮e所在方位与两个齿轮d所在方位垂直。
其中驱动机构B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b,中心轴b上同轴套接有套筒b,套筒b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c、十字转架b及圆盘d,圆盘c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g,定位轴g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e,滚轮e与滚轮a所在方位垂直,圆盘c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c;
其中十字转架b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h,定位轴h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f,滚轮f与滚轮e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b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i,定位轴i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g;
其中圆盘d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j,定位轴j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h,滚轮h与滚轮g所在方位垂直,圆盘d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d;
圆盘d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g、齿轮h、齿轮i及齿轮j,齿轮g、齿轮h、齿轮i及齿轮j均套接在中心轴b上,齿轮g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k,两个齿轮k均套接在定位轴k上,定位轴k的一端连接在圆盘d上,两个齿轮k均与齿轮g啮合,齿轮h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L,齿轮L套接在定位轴L上,定位轴L的一端连接在圆盘d上,定位轴L的另一端连接在齿轮i的盘面上,齿轮h和两个齿轮L啮合,两个齿轮k与两个齿轮L所在方位垂直。
其中驱动单元II的结构为: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机构C和驱动机构D,相邻驱动单元II之间的驱动机构C和驱动机构D交错设置。
其中驱动机构C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c,中心轴c上同轴套接有套筒c,套筒c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e、十字转架c及圆盘f,圆盘e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m,定位轴m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i;圆盘e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e;
其中十字转架c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n,定位轴n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j,滚轮j所在方位与滚轮i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c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o,定位轴o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k;
其中圆盘f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p,定位轴p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L,滚轮L与滚轮k所在方位垂直,圆盘f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f;
圆盘f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n、齿轮o、齿轮p及齿轮q,齿轮n、齿轮o、齿轮p及齿轮q均套接在中心轴c上,齿轮n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r,两个齿轮r均与齿轮n啮合,齿轮r套接在定位轴q上,定位轴q的一端与圆盘f连接,定位轴q的另一端与齿轮p的盘面连接;齿轮p的盘面上还设有一对定位轴r,两个定位轴r分别位于齿轮o的相对两侧,两个定位轴r上均设有齿轮s,两个齿轮s均与齿轮o啮合;
两个齿轮s所在方位与两个齿轮r所在方位垂直。
其中驱动机构D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d,中心轴d上同轴套接有套筒d,套筒d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g、十字转架d及圆盘h,圆盘g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s,定位轴s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m,滚轮m与滚轮i所在方位垂直,圆盘g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g;
其中十字转架d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t,定位轴t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n,滚轮n与滚轮m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d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u,定位轴u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o;
其中圆盘h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v,定位轴v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p,滚轮p与滚轮o所在方位垂直,圆盘h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h;
圆盘h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t、齿轮u、齿轮v及齿轮w,齿轮t、齿轮u、齿轮v及齿轮w均套接在中心轴d上,齿轮t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x,两个齿轮x均套接在定位轴w上,定位轴w的一端连接在圆盘h上,两个齿轮x均与齿轮t啮合,齿轮u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y,齿轮y套接在定位轴x上,定位轴x的一端连接在圆盘h上,定位轴x的另一端连接在齿轮v的盘面上,齿轮y和两个齿轮u啮合,两个齿轮y与两个齿轮x所在方位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无轨道板,传动平稳,可以减少摩擦、磨损和振动,使编织机灵活度和编织速度大大进一步提高,可以避免携纱器底座上的转轴与机器的其它部分发生碰撞摩擦,使携纱器底座带动着携纱器的运动转换更平滑稳定,也大大减少了噪声,便于参数化设计,使机器便于系列化,从而快速研发出不同规格的机器来满足不同编织产品的要求。本装置能够针对编织的预成型件结构形状、纱线覆盖和纤维体积比参数要求快速进行编织,提高编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驱动单元I、驱动单元II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驱动单元I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驱动机构A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驱动机构B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中心轴b与齿轮g、齿轮h、齿轮i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携纱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驱动机构C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驱动机构D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中心轴d与齿轮t、齿轮u、齿轮v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中驱动单元II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圆孔,3.双面齿形带I,4.双面齿形带II,5.动力输入齿轮,6.双面齿形带III;
7.驱动机构A,7-1.中心轴a,7-2.套筒a,7-3.圆盘a,7-4.十字转架a,7-5.圆盘b,7-6.定位轴a,7-7.滚轮a,7-8.半圆槽口a,7-9.定位轴b,7-10.滚轮b,7-11.定位轴c,7-12.滚轮c,7-13.定位轴d,7-14.滚轮d,7-15.半圆槽口b,7-16.齿轮a,7-17.齿轮b,7-18.齿轮c,7-19.齿轮d,7-20.定位轴e,7-21.定位轴f,7-22.齿轮e,7-23.齿轮f;
8.驱动机构B,8-1.中心轴b,8-2.套筒b,8-3.圆盘c,8-4.十字转架b,8-5.圆盘d,8-6.定位轴g,8-7.滚轮e,8-8.半圆槽口c,8-9.定位轴h,8-10.滚轮f,8-11.定位轴i,8-12.滚轮g,8-13.定位轴j,8-14.滚轮h,8-15.半圆槽口d,8-16.齿轮g,8-17.齿轮h,8-18.齿轮i,8-19.齿轮j,8-20.齿轮k,8-21.定位轴k,8-22.齿轮L,8-23.定位轴L;
9.携纱器底座,9-1.转轴,9-2.顶盖,9-3.上轨道盘,9-4.下轨道盘,9-5.齿轮m,9-6.弧形挡板A,9-7.弧形挡板B,9-8.弧形挡板C,9-9.弧形挡板D,
10.驱动机构C,10-1.中心轴c,10-2.套筒c,10-3.圆盘e,10-4.十字转架c,10-5.圆盘f,10-6.定位轴m,10-7.滚轮i,10-8.半圆槽口e,10-9.定位轴n,10-10.滚轮j,10-11.定位轴o,10-12.滚轮k,10-13.定位轴p,10-14.滚轮L,10-15.半圆槽口f,10-16.齿轮n,10-17.齿轮o,10-18.齿轮p,10-19.齿轮q,10-20.齿轮r,10-21.定位轴q,10-22.定位轴r,10-23.齿轮s;
11.驱动机构D,11-1.中心轴d,11-2.套筒d,11-3.圆盘g,11-4.十字转架d,11-5.圆盘h,11-6.定位轴s,11-7.滚轮m,11-8.半圆槽口g,11-9.定位轴t,11-10.滚轮n,11-11.定位轴u,11-12.滚轮o,11-13.定位轴v,11-14.滚轮p,11-15.半圆槽口h,11-16.齿轮t,11-17.齿轮u,11-18.齿轮v,11-19.齿轮w,11-20.齿轮x,11-21.定位轴w,11-22.齿轮y,11-23.定位轴x;
12.导纱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2,基板1的板面上设有若干组驱动单元I和若干组驱动单元II,各组驱动单元I和各组驱动单元II均匀分布在基板1上并各自围成一个圈,各驱动单元I组成的圈和各驱动单元II组成的圈与圆孔2同轴,且各组驱动单元I靠近圆孔2设置,如图2所示,各组驱动单元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3传动连接,各组驱动单元I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I4连接,且驱动单元II通过双面齿形带连接动力输入装置,驱动单元I和驱动单元I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II6连接,每组驱动单元I和每组驱动单元II均通过携纱器底座9连接携纱器。
如图3所示,驱动单元I的结构为: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机构A7和驱动机构B8,相邻驱动单元I之间的驱动机构A7和驱动机构B8(依次)交错设置。
其中驱动单元II的结构为: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机构C10和驱动机构D11,相邻驱动单元II之间的驱动机构C10和驱动机构D11交错设置。
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A7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a7-1,中心轴a7-1上同轴套接有套筒a7-2,套筒a7-2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a7-3、十字转架a7-4及圆盘b7-5,圆盘a7-3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a7-6,定位轴a7-6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a7-7;圆盘a7-3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a7-8;
其中十字转架a7-4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b7-9,定位轴b7-9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b7-10,滚轮b7-10所在方位与滚轮a7-7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a7-4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c7-11,定位轴c7-11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c7-12;
其中圆盘b7-5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d7-13,定位轴d7-13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d7-14,滚轮d7-14与滚轮c7-12所在方位垂直,圆盘b7-5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b7-15;
圆盘b7-5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a7-16、齿轮b7-17、齿轮c7-18及齿轮f7-23,齿轮a7-16、齿轮b7-17及齿轮c7-18均套接在中心轴a7-1上,齿轮a7-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d7-19,两个齿轮d7-19均与齿轮a7-16啮合,齿轮d7-19套接在定位轴e7-20上,定位轴e7-20的一端与圆盘b7-5连接,定位轴e7-20的另一端与齿轮c7-18的盘面连接;齿轮c7-18的盘面上还设有一对定位轴f7-21,两个定位轴f7-21分别位于齿轮b7-17的相对两侧,两个定位轴f7-21上均设有齿轮e7-22,两个齿轮e7-22均与齿轮b7-17啮合;
两个齿轮e7-21所在方位与两个齿轮d7-19所在方位垂直。
如图5所示,驱动机构B8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b8-1,中心轴b8-1上同轴套接有套筒b8-2,套筒b8-2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c8-3、十字转架b8-4及圆盘d8-5,圆盘c8-3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g8-6,定位轴g8-6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e8-7,滚轮e8-7与滚轮a7-7所在方位垂直,圆盘c8-3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c8-8;
其中十字转架b8-4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h8-9,定位轴h8-9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f8-10,滚轮f8-10与滚轮e8-7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b8-4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i8-11,定位轴i8-11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g8-12;
其中圆盘d8-5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j8-13,定位轴j8-13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h8-14,滚轮h8-14与滚轮g8-12所在方位垂直,圆盘d8-5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d8-15;
圆盘d8-5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g8-16、齿轮h8-17、齿轮i8-18及齿轮j8-19,齿轮g8-16、齿轮h8-17、齿轮i8-18及齿轮j8-19均套接在中心轴b8-1上,如图6所示,齿轮g8-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k8-20,两个齿轮k8-20均套接在定位轴k8-21上,定位轴k8-21的一端连接在圆盘d8-5上,两个齿轮k8-20均与齿轮g8-16啮合,齿轮h8-17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L8-22,齿轮L8-22套接在定位轴L8-23上,定位轴L8-23的一端连接在圆盘d8-5上,定位轴L8-23的另一端连接在齿轮i8-18的盘面上,齿轮h8-17和两个齿轮L8-22啮合,两个齿轮k8-20与两个齿轮L8-22所在方位垂直。
如图7所示,携纱器底座9包括转轴9-1,转轴9-1上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顶盖9-2、上轨道盘9-3、下轨道盘9-4及齿轮m9-5,上轨道盘9-3的上边缘设有弧形挡板A9-6,上轨道盘9-3的下边缘设有弧形挡板B9-7,弧形挡板A9-6和弧形挡板B9-7分别位于上轨道盘9-3的相对两侧;
下轨道盘9-4的上边缘设有弧形挡板C9-8,下轨道盘9-4的下边缘设有弧形挡板D9-9,弧形挡板C9-8和弧形挡板D9-9分别位于下轨道盘9-4的相对两侧,携纱器装在顶盖9-2上端。
如图8所示,驱动机构C10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c10-1,中心轴c10-1上同轴套接有套筒c10-2,套筒c10-2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e10-3、十字转架c10-4及圆盘f10-5,圆盘e10-3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m10-6,定位轴m10-6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i10-7;圆盘e10-3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e10-8;
其中十字转架c10-4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n10-9,定位轴n10-9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j10-10,滚轮j10-10所在方位与滚轮i10-7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c10-4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o10-11,定位轴o10-11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k10-12;
其中圆盘f10-5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p10-13,定位轴p10-13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L10-14,滚轮L10-14与滚轮k10-12所在方位垂直,圆盘f10-5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f10-15;
圆盘f10-5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n10-16、齿轮o10-17、齿轮p10-18及齿轮q10-19,齿轮n10-16、齿轮o10-17、齿轮p10-18及齿轮q10-19均套接在中心轴c10-1上,齿轮n10-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r10-20,两个齿轮r10-20均与齿轮n10-16啮合,齿轮r10-20套接在定位轴q10-21上,定位轴q10-21的一端与圆盘f10-5连接,定位轴q10-21的另一端与齿轮p10-18的盘面连接;齿轮p10-18的盘面上还设有一对定位轴r10-22,两个定位轴r10-22分别位于齿轮o10-17的相对两侧,两个定位轴r10-22上均设有齿轮s10-23,两个齿轮s10-23均与齿轮o10-17啮合;
两个齿轮s10-23所在方位与两个齿轮r10-20所在方位垂直。
如图9所示,驱动机构D11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d11-1,中心轴d11-1上同轴套接有套筒d11-2,套筒d11-2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g11-3、十字转架d11-4及圆盘h11-5,圆盘g11-3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s11-6,定位轴s11-6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m11-7,滚轮m11-7与滚轮i10-7所在方位垂直,圆盘g11-3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g11-8;
其中十字转架d11-4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t11-9,定位轴t11-9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n11-10,滚轮n11-10与滚轮m11-7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d11-4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u11-11,定位轴u11-11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o11-12;
其中圆盘h11-5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v11-13,定位轴v11-13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p11-14,滚轮p11-14与滚轮o11-12所在方位垂直,圆盘h11-5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h11-15;
圆盘h11-5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t11-16、齿轮u11-17、齿轮v11-18及齿轮w11-19,齿轮t11-16、齿轮u11-17、齿轮v11-18及齿轮w11-19均套接在中心轴d上11-1,如图10所示,齿轮t11-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x11-20,两个齿轮x11-20均套接在定位轴w11-21上,定位轴w11-21的一端连接在圆盘h11-5上,两个齿轮x11-20均与齿轮t11-16啮合,齿轮u11-17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y11-22,齿轮y11-22套接在定位轴x11-23上,定位轴x11-23的一端连接在圆盘h11-5上,定位轴x11-23的另一端连接在齿轮v11-18的盘面上,齿轮y11-22和两个齿轮u11-17啮合,两个齿轮y11-22与两个齿轮x11-20所在方位垂直(驱动单元II中的驱动机构C10与驱动机构D11之间的配合结构如图11所示)。
中心轴a7-1、中心轴b8-1、中心轴c10-1及中心轴d11-1均为空心轴,且中心轴a7-1、中心轴b8-1、中心轴c10-1及中心轴d11-1的上端均连接有导纱管12。
携纱器底座9与驱动机构A7的配合方式为,转轴9-1与中心轴a7-1平行设置,且转轴9-1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在半圆槽口a7-8与半圆槽口b7-15中;齿轮m9-5的齿面宽度保证了齿轮m9-5可分别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位与齿轮e7-22及齿轮d7-19啮合,齿轮m9-5不会与齿轮e7-22及齿轮d7-19同时啮合。
携纱器底座9与驱动机构B8的配合方式为,转轴9-1与中心轴b8-1平行设置,且转轴9-1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在半圆槽口c8-8与半圆槽口d8-15中;齿轮m9-5的齿面宽度保证了齿轮m9-5可分别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位与齿轮L8-22及齿轮k8-20啮合,齿轮m9-5不会与齿轮L8-22及齿轮k8-20同时啮合。
携纱器底座9与驱动机构C10的配合方式为,转轴9-1与中心轴c10-1平行设置,且转轴9-1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在半圆槽口e10-8与半圆槽口f10-15中;齿轮m9-5的齿面宽度保证了齿轮m9-5可分别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位与齿轮r10-20及齿轮s10-23啮合,齿轮m9-5不会与齿轮r10-20及齿轮s10-23同时啮合。
携纱器底座9与驱动机构D11的配合方式为,转轴9-1与中心轴d11-1平行设置,且转轴9-1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在半圆槽口g11-8与半圆槽口h11-15中;齿轮m9-5的齿面宽度保证了齿轮m9-5可分别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位与齿轮x11-20及齿轮y11-22啮合,齿轮m9-5不会与齿轮x11-20及齿轮y11-22同时啮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的工作过程为:基板1为圆形,基板1的直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入齿轮5,整个传动系统的动力源通过电机传入到两个动力输入齿轮5,两个动力输入齿轮5通过双面齿形带II4将动力传给驱动单元II中的驱动机构C10或驱动机构D11,驱动单元II中的驱动机构C10和驱动机构D11通过双面齿形带II4相互之间传递动力,双面齿形带II4呈“S”型绕在驱动机构C10上的齿轮p10-18和驱动机构D11中的齿轮v11-18上;双面齿形带I3呈“S”型绕在驱动机构A7的上的齿轮c7-18和驱动机构B8中的齿轮i8-18上;驱动单元I和驱动单元II之间的传动,通过双面齿形带III6将驱动机构A7中的齿轮f7-23与驱动机构D11中的齿轮w11-19连接起来进行传动;或者是通过双面齿形带III6将驱动机构B8中的齿轮j8-19与驱动机构C10中的齿轮q10-19连接起来进行传动,驱动单元I和驱动单元II之间的正常排布是,驱动机构A7与驱动机构C10位于基板1的同一条半径上,驱动机构B8和驱动机构D11位于基板1的同一条半径上。
在驱动单元I中,驱动机构A7的运转过程为:通过齿轮f7-23的旋转,齿轮e7-22既随着定位轴f7-21自由旋转,同时又绕着齿轮b7-17公转;齿轮d7-19既绕着定位轴e7-20自转,同时又绕着齿轮a7-16公转;
驱动机构B8的运动过程为:齿轮k8-20绕着定位轴k8-21做自转,同时又绕着齿轮g8-16做公转;齿轮L8-22绕着定位轴L8-23做自转,同时又套着齿轮h8-17做公转。
在某一时刻,齿轮a7-16、齿轮d7-19及携纱器底座9上的齿轮m9-5位于同一直线上,随着驱动单元1及携纱器底座9的运转;在另一时刻,齿轮b7-17和与之啮合的齿轮e7-22及携纱器底座9上的齿轮m9-5将会处于同一直线上,齿轮a7-16的节圆半径加齿轮d7-19的节圆直径等于齿轮b7-17的节圆半径加齿轮e7-22的节圆直径。
携纱器在驱动机构A7和驱动机构B8之间运转时,圆盘a7-3和圆盘b7-5分别通过半圆槽口a7-8和半圆槽口b7-15来拨动携纱器底座9上的转轴9-1带动携纱器向相邻的驱动机构B8运动,在驱动机构B8上,转轴9-1与驱动机构B8中的半圆槽口c8-8及半圆槽口d8-15配合。以此方式来编织出预制件;相邻的驱动机构A7和驱动机构B8之间,驱动机构A7绕着中心轴a7-1与驱动机构B8绕着中心轴b8-1以相反的方向旋转。除了半圆槽口a7-8、半圆槽口b7-15半圆槽口c8-8及半圆槽口d8-15之外,携纱器在驱动机构A7和相邻驱动机构B8之间的传递还需依靠携纱器底座9的作用,携纱器底座9带动携纱器从上一组驱动单元I中驱动单元B8运转的下一组驱动单元I中的驱动机构A7时,携纱器底座9与驱动机构A7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滚轮a7-7顶在上轨道盘9-3的上表面,滚轮c7-12顶在下轨道盘9-4上,随着转轴a7-1的旋转,滚轮a7-7沿着弧形挡板A9-6、滚轮c7-12沿着弧形挡板C9-8,携纱器底座9带着携纱器运动到相邻的驱动机构A7和驱动机构B8之间,此时,驱动机构A7中的滚轮b7-10顶在上轨道盘9-3的下表面并沿着弧形挡板B9-7滑行、滚轮d7-14顶在下轨道盘9-4的下表面并沿着弧形挡板D9-9滑行,驱动机构B8中的滚轮e8-7顶在上轨道盘9-3的上表面并沿着弧形挡板A9-6滑行、滚轮g8-12顶在下轨道盘9-4的上表面并沿着弧形挡板C9-8滑行;双面齿形带I3带动整个驱动单元I运转过程中,转轴b8-1的转动,携纱器底座9带着携纱器从这一组驱动单元I中的驱动机构B8向下一组驱动单元I中的驱动机构A7运动携纱器底座9与驱动机构B8的相对作用关系为:滚轮e8-7顶在上轨道盘9-3的上表面并沿着环形挡板A9-6滑行、滚轮g8-12顶在下轨道盘9-4的上表面并沿着弧形挡板9-8滑行。
圆盘a7-3与套筒a7-2及圆盘b7-5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可绕中心轴a7-1转动;圆盘c8-3与套筒b8-2及圆盘d8-5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可绕中心轴b8-1转动;圆盘e10-3与套筒c10-2及圆盘f10-5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可绕中心轴c10-1转动;圆盘g11-3与套筒d11-2及圆盘h11-5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可绕中心轴d11-1转动。
驱动机构C10与驱动机构A7的运动方式完全相同,驱动机构D11与驱动机构B8的运动方式完全相同。
携纱器底座9带着携纱器在驱动机构C10和驱动机构D11之间的运动过程与携纱器底座9带着携纱器在驱动机构A7和驱动机构B8之间的运动过程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采用的是行星齿轮系的传动方式,相对于其它系统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机构结构简单稳定,它消除了台面板或轨道盘,可以避免携纱器底座上的载体轴与机器的其它部分发生碰撞摩擦,使携纱器底座带动着携纱器的运动转换更平滑稳定,也大大减少了噪声,便于参数化设计,使机器便于系列化,从而快速研发出不同规格的机器来满足不同编织产品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适用于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单层驱动器24,总共有驱动器48个,一次可搭载携纱器96个,其较单层编织机更能有限节约材料,缩减其外形尺寸。

Claims (7)

1.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2),基板(1)的板面上设有若干组驱动单元I和若干组驱动单元II,各组所述驱动单元I和各组所述驱动单元II均匀分布在基板(1)上并各自围成一个圈,各所述驱动单元I组成的圈和各驱动单元II组成的圈与圆孔(2)同轴,且各组所述驱动单元I靠近圆孔(2)设置,各组驱动单元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3)传动连接,各组驱动单元I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I(4)连接,且所述驱动单元II通过双面齿形带连接动力输入装置,所述驱动单元I和驱动单元II之间通过双面齿形带III(6)连接,每组所述驱动单元I和每组驱动单元II均通过携纱器底座(9)连接携纱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I的结构为: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机构A(7)和驱动机构B(8),相邻所述驱动单元I之间的驱动机构A(7)和驱动机构B(8)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A(7)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a(7-1),中心轴a(7-1)上同轴套接有套筒a(7-2),套筒a(7-2)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a(7-3)、十字转架a(7-4)及圆盘b(7-5),圆盘a(7-3)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a(7-6),定位轴a(7-6)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a(7-7);圆盘a(7-3)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a(7-8);
所述十字转架a(7-4)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b(7-9),定位轴b(7-9)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b(7-10),滚轮b(7-10)所在方位与滚轮a(7-7)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a(7-4)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c(7-11),定位轴c(7-11)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c(7-12);
所述圆盘b(7-5)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d(7-13),定位轴d(7-13)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d(7-14),滚轮d(7-14)与滚轮c(7-12)所在方位垂直,圆盘b(7-5)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b(7-15);
圆盘b(7-5)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a(7-16)、齿轮b(7-17)、齿轮c(7-18)及齿轮f(7-23),齿轮a(7-16)、齿轮b(7-17)及齿轮c(7-18)均套接在中心轴a(7-1)上,齿轮a(7-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d(7-19),两个齿轮d(7-19)均与齿轮a(7-16)啮合,齿轮d(7-19)套接在定位轴e(7-2)0上,定位轴e(7-20)的一端与圆盘b(7-5)连接,定位轴e(7-20)的另一端与齿轮c(7-18)的盘面连接;齿轮c(7-18)的盘面上还设有一对定位轴f(7-21),两个定位轴f(7-21)分别位于齿轮b(7-17)的相对两侧,两个定位轴f(7-21)上均设有齿轮e(7-22),两个齿轮e(7-22)均与齿轮b(7-17)啮合;
两个齿轮e(7-21)所在方位与两个齿轮d(7-19)所在方位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B(8)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b(8-1),中心轴b(8-1)上同轴套接有套筒b(8-2),套筒b(8-2)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c(8-3)、十字转架b(8-4)及圆盘d(8-5),圆盘c(8-3)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g(8-6),定位轴g(8-6)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e(8-7),滚轮e(8-7)与滚轮a(7-7)所在方位垂直,圆盘c(8-3)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c(8-8);
所述十字转架b(8-4)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h(8-9),定位轴h(8-9)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f(8-10),滚轮f(8-10)与滚轮e(8-7)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b(8-4)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i(8-11),定位轴i(8-11)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g(8-12);
所述圆盘d(8-5)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j(8-13),定位轴j(8-13)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h(8-14),滚轮h(8-14)与滚轮g(8-12)所在方位垂直,圆盘d(8-5)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d(8-15);
所述圆盘d(8-5)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g(8-16)、齿轮h(8-17)、齿轮i(8-18)及齿轮j(8-19),齿轮g(8-16)、齿轮h(8-17)、齿轮i(8-18)及齿轮j(8-19)均套接在中心轴b(8-1)上,齿轮g(8-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k(8-20),两个齿轮k(8-20)均套接在定位轴k(8-21)上,定位轴k(8-21)的一端连接在圆盘d(8-5)上,两个齿轮k(8-20)均与齿轮g(8-16)啮合,齿轮h(8-17)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L(8-22),齿轮L(8-22)套接在定位轴L(8-23)上,定位轴L(8-23)的一端连接在圆盘d(8-5)上,定位轴L(8-23)的另一端连接在齿轮i(8-18)的盘面上,齿轮h(8-17)和两个齿轮L(8-22)啮合,两个齿轮k(8-20)与两个齿轮L(8-22)所在方位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II的结构为:包括相互配合的驱动机构C(10)和驱动机构D(11),相邻所述驱动单元II之间的驱动机构C(10)和驱动机构D(11)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C(10)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c(10-1),中心轴c(10-1)上同轴套接有套筒c(10-2),套筒c(10-2)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e(10-3)、十字转架c(10-4)及圆盘f(10-5),圆盘e(10-3)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m(10-6),定位轴m(10-6)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i(10-7);圆盘e(10-3)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e(10-8);
所述十字转架c(10-4)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n(10-9),定位轴n(10-9)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j(10-10),滚轮j(10-10)所在方位与滚轮i(10-7)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c(10-4)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o(10-11),定位轴o(10-11)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k(10-12);
所述圆盘f(10-5)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p(10-13),定位轴p(10-13)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L(10-14),滚轮L(10-14)与滚轮k(10-12)所在方位垂直,圆盘f(10-5)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f(10-15);
圆盘f(10-5)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n(10-16)、齿轮o(10-17)、齿轮p(10-18)及齿轮q(10-19),齿轮n(10-16)、齿轮o(10-17)、齿轮p(10-18)及齿轮q(10-19)均套接在中心轴c(10-1)上,齿轮n(10-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r(10-20),两个齿轮r(10-20)均与齿轮n(10-16)啮合,齿轮r(10-20)套接在定位轴q(10-21)上,定位轴q(10-21)的一端与圆盘f(10-5)连接,定位轴q(10-21)的另一端与齿轮p(10-18)的盘面连接;齿轮p(10-18)的盘面上还设有一对定位轴r(10-22),两个定位轴r(10-22)分别位于齿轮o(10-17)的相对两侧,两个定位轴r(10-22)上均设有齿轮s(10-23),两个齿轮s(10-23)均与齿轮o(10-17)啮合;
两个齿轮s(10-23)所在方位与两个齿轮r(10-20)所在方位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D(11)的结构为:包括中心轴d(11-1),中心轴d(11-1)上同轴套接有套筒d(11-2),套筒d(11-2)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盘g(11-3)、十字转架d(11-4)及圆盘h(11-5),圆盘g(11-3)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s(11-6),定位轴s(11-6)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m(11-7),滚轮m(11-7)与滚轮i(10-7)所在方位垂直,圆盘g(11-3)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g(11-8);
所述十字转架d(11-4)的其中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t(11-9),定位轴t(11-9)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n(11-10),滚轮n(11-10)与滚轮m(11-7)所在方位垂直;十字转架d(11-4)的另一条直线架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轴u(11-11),定位轴u(11-11)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o(11-12);
所述圆盘h(11-5)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v(11-13),定位轴v(11-13)的自由端端部设有滚轮p(11-14),滚轮p(11-14)与滚轮o(11-12)所在方位垂直,圆盘h(11-5)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h(11-15);
圆盘h(11-5)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t(11-16)、齿轮u(11-17)、齿轮v(11-18)及齿轮w(11-19),齿轮t(11-16)、齿轮u(11-17)、齿轮v(11-18)及齿轮w(11-19)均套接在中心轴d上(11-1),齿轮t(11-1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x(11-20),两个齿轮x(11-20)均套接在定位轴w(11-21)上,定位轴w(11-21)的一端连接在圆盘h(11-5)上,两个齿轮x(11-20)均与齿轮t(11-16)啮合,齿轮u(11-17)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y(11-22),齿轮y(11-22)套接在定位轴x(11-23)上,定位轴x(11-23)的一端连接在圆盘h(11-5)上,定位轴x(11-23)的另一端连接在齿轮v(11-18)的盘面上,齿轮y(11-22)和两个齿轮u(11-17)啮合,两个齿轮y(11-22)与两个齿轮x(11-20)所在方位垂直。
CN201721110252.5U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7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0252.5U CN207227684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0252.5U CN207227684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7684U true CN207227684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9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025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7684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76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7905A (zh) * 2018-08-24 2018-12-28 上海香海织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编织机的快速传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7905A (zh) * 2018-08-24 2018-12-28 上海香海织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编织机的快速传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4916B2 (en) Braiding unit moving type braiding apparatus
CN101736518B (zh) 旋转编织机
CN207227684U (zh) 一种由行星齿轮系驱动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CN113046915B (zh) 数字化多轴向水平放纱三维编织装置及编织方法
CN107460627B (zh) 一种无轨道板的双层五月柱型编织机
CN104831472B (zh) 筒形三维编织平台
CN109763254B (zh) 一种由机械臂控制芯轴的三维圆形编织机
CN201367519Y (zh) 高速钢丝编织机
CN102671957B (zh) 用于高速轧机的齿轮变速装置
CN103485068A (zh) 一种用于编织筒状织物的经纬编织机
CN111270408A (zh) 一种民族服装修饰带编织机的挽交式拨叉系
CN207347755U (zh) 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CN206553714U (zh) 一种新型编织机
CN206828745U (zh) 一种三维筒状织机
CN201292443Y (zh) 旋转编织机
CN209563522U (zh) 排发车基础机构及挡位排发车
CN110791875B (zh) 封闭无结网绞编-收网-成型一体化装备
CN209038725U (zh) 一种大圆机的收布装置
CN106988009A (zh) 一种带有打紧和变径机构的三维筒状织机
US5085121A (en) Braided produc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ame
CN209024733U (zh) 一种三维结构缝编成型设备
CN112760805A (zh) 一种内球面三维编织机传动结构
CN106782901A (zh) 一种精确控制扭绕节距的绕线机
JP2002201555A (ja) 三次元組織体の製造装置
CN202131465U (zh) 一种双转盘式编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