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4588U - 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 - Google Patents

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4588U
CN207214588U CN201720680310.1U CN201720680310U CN207214588U CN 207214588 U CN207214588 U CN 207214588U CN 201720680310 U CN201720680310 U CN 201720680310U CN 207214588 U CN207214588 U CN 207214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trol wind
air outlet
wind module
modu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803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港
陆彭飞
张磊
张建
彭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803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4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4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4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公开了一种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所述控风模块包括壳体(60)和安装在所述壳体(60)内的控风装置(30),所述壳体(60)限定风腔(10)并具有进风口(61)和出风口(62),所述出风口(62)设置在所述壳体(60)的侧壁上,所述控风装置(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腔(10)的侧部并通过转动控制所述出风口(62)的状态。通过控风装置的转动,可以使出风口开启、部分开启或关闭,从而控制通过出风口的风量来根据需要提供所需的风量。另外,控风模块可以将控风装置与风腔通过壳体集成为模块,从而作为整体安装,便于装配和维护。

Description

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地涉及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
背景技术
在很多送风应用场合,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风量。例如,冰箱内储存食品的空间较大且分隔为不同区域,需要对不同位置输送所需风量的冷风以进行相应的冷却保藏。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设置风门等装置来调节输送量。风门通常为枢转地安装在风道内的挡板,以通过枢转来控制风道的连通与否,因而只能控制是否送风,无法针对实际不同的风量需求来调节送风量。
另外,现有的风门等部件通常是安装在风道内,装配、维护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提供不同送风量和不便装配、维护的问题,提供一种控风模块,该控风模块能够根据需求提供不同送风量并能够整体安装以便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控风模块,其中,所述控风模块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控风装置,所述壳体限定风腔并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控风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腔的侧部并通过转动控制所述出风口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控风装置包括筒状件,所述筒状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所述开口能够通过所述筒状件的转动而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对准。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出风口,所述筒状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多个所述出风口的排列方向,所述筒状件包括沿所述筒状件的转动轴线方向设置的多组所述开口,每组所述开口能够通过所述筒状件的转动而分别与同一个所述出风口对准。
优选地,至少两组所述开口中具有沿转动轴线方向错开的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筒状件的内部轴向连通。
优选地,所述控风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径向突出的挡块,以在所述转轴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挡块遮挡所述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出风口,所述转轴的轴向平行于多个所述出风口的排列方向,所述转轴设置有沿轴向排列的多个所述挡块。
优选地,多个所述挡块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置为多组,每组所述挡块对应于同一个所述出风口,至少两组所述挡块中具有沿轴向错开的所述挡块。
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不同时开启;并且/或者,所述控风装置设置为具有使得多个所述出风口全部关闭的状态。
优选地,每个所述出风口设置为具有单独开启的状态;并且/或者,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为多状态风口,所述多状态风口能够与其他的所述出风口同时开启。
优选地,所述控风装置和所述壳体通过彼此配合的止挡结构限定相对的参照位置。
优选地,所述控风模块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控风装置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为双向电机。
优选地,所述控风模块设置为能够具有n种不同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并设置为以360°/n为间隔角度转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和上盖,所述控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安装部,所述上盖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控风装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控风装置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控风装置引导气流的引导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道,其中,所述风道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控风模块。
优选地,所述风道包括风道盖板和保温层,所述风道盖板和所述控风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层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其中于,所述冰箱包括本实用新型的风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风装置的转动,可以使出风口开启、部分开启或关闭,从而控制通过出风口的风量来根据需要提供所需的风量。另外,控风模块可以将控风装置与风腔通过壳体集成为模块,从而作为整体安装,便于装配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风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2是显示图1的控风模块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控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风模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控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5至图12为图1的控风模块的不同工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风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14是显示图13的控风模块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体部分的爆炸图;
图16是图15的冰箱的冷风流动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体部分的爆炸图;
图18是图17的冰箱的冷风流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腔,30-控风装置,32a-筒状件,32b-转轴,321-开口,33-连接轴, 34-第一校正挡块,35-电机,351-保护罩,40-风道盖板,50-保温层,60-壳体,61-进风口,62-出风口,621-第一出风口,622-第二出风口,623-第三出风口,63-底座,631-第二校正挡块,64-上盖,65-引导板,70-密封件,100- 风道,200-箱体,210-搁架,220-储藏区域,300-风机,B-挡块,M-控风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风模块M,其中,所述控风模块M包括壳体60和安装在所述壳体60内的控风装置30,所述壳体60限定风腔10并具有进风口61和出风口62,所述出风口62设置在所述壳体60 的侧壁上,所述控风装置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腔10的侧部并通过转动控制所述出风口62的状态。
通过控风装置30的转动,可以使出风口62开启、部分开启或关闭,从而控制通过出风口62的风量来根据需要提供所需的风量。另外,控风模块可以将控风装置30与风腔10通过壳体60集成为模块,从而作为整体安装,便于装配和维护。
具体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风口62的开启(包括部分开启)或关闭来实现送风与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风口62的部分开启程度控制通过出风口62的风量。
优选地,壳体60可以设置有多个出风口62,并通过控风装置30的转动,使不同的出风口62处于不同状态。具体的,可以使不同位置、数量的出风口62开启或部分开启,从而通过开启或部分开启的出风口62送风。
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62不同时开启,以便根据功能需要与其他出风口62的不同状态进行组合来设置各种工作模式。
为通过控风装置30实现多种工作模式,优选地,每个所述出风口62可以设置为具有单独开启的状态,以便具有分别通过各个出风口62送风的单区域工作模式。另外,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62为多状态风口,所述多状态风口能够与其他的所述出风口62同时开启(包括部分开启),以便具有至少两个出风口62进行送风的多区域工作模式。
此外,所述控风装置可以设置为具有使得多个所述出风口62全部关闭的状态。
其中,通过合理组合不同出风口62的单独开启状态、与其他出风口62 同时开启的状态等,可以实现各种所需的送风或进风状态。例如,以出风口 62的开启(这里指开启至最大流量)和关闭为例,每个出风口62具有开启和关闭两个状态,如控风装置30设置有m个出风口62,则根据排列组合,可以具有2m个工作模式,包括:出风口62全开启、出风口62全关闭、第一个出风口62(按排列方向排序)开启而其他出风口62全关闭、第一个和第二个出风口62开启而其他出风口62全关闭……第一个出风口62关闭而其他出风口62全开启。根据控制出风口62的风量需要,还可以设置出风口 62部分开启所对应的更多的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中,控风装置30可以设置为适当的结构,以通过转动来实现出风口62的开启、部分开启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控风装置30 包括转轴32b,所述转轴32b设置有径向突出的挡块B,以在所述转轴32b 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挡块B遮挡所述出风口62。
其中,“遮挡”表示挡块B在出风口62的端面上具有彼此重合的区域,包括通过挡块B完全遮挡出风口62(出风口62关闭)和部分遮挡出风口62 (出风口62部分开启)。
通过使转轴32b带动挡块B转动,可以使挡块B遮挡出风口62。换言之,通过转轴32b的转动,可以在挡块B未遮出风口62时,通过出风口62 送风。
一方面,可以通过使转轴32b转动到使得挡块B遮挡出风口62或不遮挡出风口62来控制出风口62的开启与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转轴32b 转动到使得挡块B不同程度地部分遮挡出风口62,从而控制通过出风口62 的风量。
优选地,所述壳体60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出风口62,所述转轴32b的轴向平行于多个所述出风口62的排列方向,所述转轴32b设置有沿轴向排列的多个所述挡块B。由此,如图2所示,通过使转轴32b带动挡块B转动,可以使不同的挡块B遮挡不同的出风口 62,被遮挡的出风口62关闭,未被遮挡的出风口62开启(包括部分开启),风腔10内各个方向的风可以通过不同的未被遮挡的出风口62送风。
优选地,多个所述挡块B沿所述转轴32b的轴向设置为多组,每组所述挡块B对应于同一个所述出风口62,至少两组所述挡块B中具有沿轴向错开的所述挡块B。由此,在转轴32b的转动过程中,该至少两组挡块B对应的两个出风口62具有不同时被遮挡的状态,以便根据功能需要与其他出风口62的不同状态进行组合来设置各种工作模式。可以理解的,每组挡块B 包括至少一个挡块B,既可以包括一个挡块B,也可以包括多个挡块B。
其中,为便于通过转轴32b转动到不同位置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优选地,每组所述挡块B包括沿所述转轴32b的同一轴向位置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挡块B。其中,不同组的挡块B可以沿轴向对齐、错开或部分对齐。由此,可以通过每组的多个挡块B在转轴32b转动到不同位置时分别遮挡对应的出风口62,使得该出风口62在多个不同状态下关闭,以便根据功能需要与其他出风口62的不同状态进行组合来设置各种工作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控风装置30包括筒状件32a,所述筒状件32a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开口321,多个所述开口321能够通过所述筒状件32a的转动而分别与所述出风口62对准。
其中,“对准”表示开口321在出风口62的端面上具有彼此重合的区域,包括完全重合和部分重合。完全重合则使出风口62开启,部分重复则使出风口62部分开启。
通过筒状件32a的转动,可以使出风口62与开口321对准,继而通过筒状件32a的中空结构与其他的出风口62连通,从而通过出风口62和筒状件32a外部的风腔10连通实现送风。换言之,通过筒状件32a的转动,可以通过出风口62以及开口321形成经筒状件32a内部、连通风腔10和出风口62的气流通路来实现送风。
具体的,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筒状件32a转动到使得开口321与出风口 62对准或不对准来控制出风口62开启与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筒状件 32a转动到使得开口321与出风口62不同程度地部分重合,从而控制通过出风口62的风量。
优选地,所述壳体60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出风口62,所述筒状件32a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多个所述出风口62的排列方向,所述筒状件32a包括沿所述筒状件32a的转动轴线方向设置的多组所述开口321,每组所述开口321能够通过所述筒状件32a的转动而分别与同一个所述出风口62对准。由此,通过筒状件32a的转动,可以使不同出风口62与相应的开口321对准,并通过其他开口321从风腔10进风,从而例如可以通过不同的出风口62对冰箱的不同位置进行送风。
本实用新型中,筒状件32a可以为圆筒形或其他横截面的中空筒状结构。优选地,为便于布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筒状件32a的转动轴线可以为筒状件32a自身的轴线,从而每组开口321沿筒状件32a的同一周向间隔设置。另外,不同组的开口321可以沿转动轴线的方向对齐、错开或部分对齐,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
优选地,至少两组所述开口321中具有沿转动轴线方向错开的所述开口 321。由此,在筒状件32a的转动过程中,该至少两组开口321对应的两个出风口62具有不同时开启的状态,即具有不同时送风的状态,以便根据功能需要与其他出风口62的不同状态进行组合来设置各种工作模式。
此外,为减少冷气在流动时的损失并且便于设置控风装置30的送风方向,优选地,所述控风装置30包括沿所述筒状件32a的径向相对地成对设置的开口321,每对所述开口321沿所述筒状件32a的径向相对,可以确保其中一个开口321与出风口62对准时,从另一个开口321进入的冷风能够对流地送出。其中,成对的开口321不一定属于同组的开口321。
此外,为集中进气向外输送,优选地,所述筒状件32a的内部轴向连通,从而在多个出风口62中的一部分出风口62送风时,能够集中进入筒状件32a 内的所有冷气向外输送。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驱动控风装置30,例如手动转动控风装置30。为便于自动控制,所述控风模块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控风装置30转动的电机35,电机35外侧还可以通过保护罩351保护。其中,电机35可以直接驱动控风装置30,或者通过其他传动件(例如齿轮352)驱动控风装置30。优选地,所述电机35为双向电机,以便在360°范围内更精确地驱动控风装置30转动到所需的工作模式。
其中,为精确确定控风装置30的转动位置,所述控风装置30和所述壳体60通过彼此配合的止挡结构限定相对的参照位置。例如,可以通过止挡结构限定控风装置30转动范围的起始或终点位置(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参考位置,例如从相对转动的起始位置开始转动30°的位置)。其中,止挡结构可以为各种适当形式,并可以设置在适当的部件上。例如,止挡结构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控风装置30和所述壳体60上。具体的,如图1所示,电机35 通过连接轴33驱动转轴32b,连接轴33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校正挡块34,壳体60上设置有相应的第二校正块631。
其中,为进一步精确控制控风装置30转动到各工作模式对应的位置,所述控风模块设置为能够具有n种不同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机35为步进电机并设置为以360°/n为间隔角度转动。下面结合图5至图12说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出风状态。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出风口6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出风口621、第二出风口622和第三出风口623,分别对应轴向区域1、轴向区域2和轴向区域3的送风,控制模块设置为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出风口 621、第二出风口622和第三出风口623实现单独送风工作模式、能够通过任意两个出风口62实现联合送风工作模式、能够实现三个出风口62同时送风的全送风工作模式并且能够实现将三个出风口62全部关闭的关闭模式。控制模块因此需要具有8个工作模式(这里,仅说明出风口62关闭或完全开启的工作模式),则可以将电机35设置为以45°为角度间隔转动。为此,每个出风口62具有4个工作模式关闭,4个工作模式开启。对于筒状件32a 的实施方式而言,筒状件32a上设置有对应每个出风口62的至少4个开口 321,通过沿轴向错开和对齐不同开口321,可以实现上述8个工作模式;对于转轴32b的实施方式而言,转轴32b上设置有对应每个出风口62的4个挡块B,通过沿轴向错开和对齐不同出风口62的挡块B,可以实现上述8 个工作模式。具体的工作模式的实现顺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例如,如图5所示,此时电机35出于起始位置,即转动0°,第一出风口621、第二出风口622和第三出风口623均关闭;如图6所示,电机35 转动到45°位置,第一出风口621开启,第二出风口622和第三出风口623 关闭;如图7所示,电机35转动到90°位置,第一出风口621和第三出风口623关闭,第二出风口622开启;如图8所示,电机35转动到135°位置,第一出风口621和第二出风口622关闭,第三出风口623开启;如图9所示,电机35转动到180°位置,第一出风口621和第二出风口622开启,第三出风口623关闭;如图10所示,电机35转动到225°位置,第一出风口621 和第三出风口623开启,第二出风口622关闭;如图11所示,电机35转动到270°位置,第一出风口621关闭,第二出风口622和第三出风口623开启;如图12所示,电机35转动到315°位置,第一出风口621、第二出风口622和第三出风口623均开启。
另外,优选地,所述控风模块包括密封接合在所述出风口62和所述控风装置30之间的密封件70,以确保通过出风口62处的气密性。
为便于安装和维护,优选地,所述壳体6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63和上盖64,所述控风装置30安装于所述底座63。
本实用新型的控风模块可以用于多系统冰箱,多系统冰箱的工作如图15 和图16所示。对于多系统冰箱,风腔10内设置有风机300,以便从风腔10 外抽取冷气并送至控风装置30。为设置风机300,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63 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300的风机安装部,所述上盖64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所述进风口61,所述控风装置30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61。
由于控风装置30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61,风机300从其轴向位置的进风口61引入气流,然后风腔10内的气流基本上沿垂直于控风装置3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流过出风口62,因而控风装置30能够风腔10大量进风,有利于提高进风效率和送风效率并能够减少气流因控风装置30转动导致的损耗。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控风模块可以用于单系统冰箱,单系统冰箱的工作如图17和图18所示。对于单系统冰箱,风腔10内不设风机300,冷气从冰箱其他部分引入并送至控风模块的进风口61。为用于单系统冰箱,所述底座 63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所述进风口61,所述控风装置30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进风口61。
通过这种布置,从进风口61引入气流后,风腔10内的气流也能够基本上沿垂直于控风装置3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流过出风口62,因而控风装置30 能够风腔10大量进风,有利于提高进风效率和送风效率并能够减少气流因控风装置30转动导致的损耗。
另外,为引导风腔10的气流通过控风装置30送风,所述底座63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控风装置30引导气流的引导板65。
图1至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控风装置30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风腔 10的两侧。可选择的,如图13和图14所示,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控风装置 30,使其位于风腔10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风道,其中,所述风道100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控风模块。
其中,如图15和图17所示,所述风道100包括风道盖板40和保温层 50,所述风道盖板40和所述控风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层50的两侧。由此,控风模块的壳体60可以与风道盖板40一起封装保温层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冰箱,其中,所述冰箱包括本实用新型的风道100。
如图15至图18所示,冰箱包括箱体200,风道100的上部部件可以安装在箱体200内。箱体200的内部可以包括冷藏区和冷冻区,储藏区域220 可以包括冷藏区通过搁架210分隔的多个隔间,控风装置30从风腔10中部引入冷气并从箱体200的两侧送风(冷风流动路径如图16和图18中箭头所示),继而从冷藏区的两侧向隔间中部送风。其中,风腔10中引入冷风的位置(例如风机300的位置)通常位于风腔10的中部,通过将控风装置30设置在风腔10内的两侧位置,可以尽量远离多系统冰箱中风机300的位置,以免影响风机300的效率并防止风机300的运转干涉控风装置30的出风效率。另外,箱体200的下部还设置有冷冻区,储藏区域220还可以包括冷冻区的各个抽屉限定的储藏空间。冷藏区和冷冻区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出风口 62送风,以便实现冷藏区和冷冻区的单独和同时送风。
其中,可以在至少一部分出风口62处设置传感器,以监测该出风口62 的出风情况,并通过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调整送风强度以达到该出风口62对应的区域所需达到的制冷效果,并且向所需区域送风的风量可以通过开启或关闭其他出风口62来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上结合冰箱的具体应用说明了控风模块的输送冷风的实例,但可以理解的,控风模块也可以用于其它需要控制风量的场合,例如常温风、热风等。此外,控风模块也可以用于输送气液混合物(例如冰箱内调湿时输送的具有湿度的冷空气)。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本实用新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模块包括壳体(60)和安装在所述壳体(60)内的控风装置(30),所述壳体(60)限定风腔(10)并具有进风口(61)和出风口(62),所述出风口(62)设置在所述壳体(60)的侧壁上,所述控风装置(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腔(10)的侧部并通过转动控制所述出风口(62)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装置(30)包括筒状件(32a),所述筒状件(32a)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开口(321),多个所述开口(321)能够通过所述筒状件(32a)的转动而分别与所述出风口(62)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出风口(62),所述筒状件(32a)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多个所述出风口(62)的排列方向,所述筒状件(32a)包括沿所述筒状件(32a)的转动轴线方向设置的多组所述开口(321),每组所述开口(321)能够通过所述筒状件(32a)的转动而分别与同一个所述出风口(62)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所述开口(321)中具有沿转动轴线方向错开的所述开口(3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件(32a)的内部轴向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装置(30) 包括转轴(32b),所述转轴(32b)设置有径向突出的挡块(B),以在所述转轴(32b)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挡块(B)遮挡所述出风口(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出风口(62),所述转轴(32b)的轴向平行于多个所述出风口(62)的排列方向,所述转轴(32b)设置有沿轴向排列的多个所述挡块(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挡块(B)沿所述转轴(32b)的轴向设置为多组,每组所述挡块(B)对应于同一个所述出风口(62),至少两组所述挡块(B)中具有沿轴向错开的所述挡块(B)。
9.根据权利要求3-5、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62)不同时开启;并且/或者,所述控风装置(30)设置为具有使得多个所述出风口(62)全部关闭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3-5、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风口(62)设置为具有单独开启的状态;并且/或者,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62)为多状态风口,所述多状态风口能够与其他的所述出风口(62)同时开启。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装置(30)和所述壳体(60)通过彼此配合的止挡结构限定相对的参照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模块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控风装置(30)转动的电机(35),所述电机(35)为双向电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模块设置为能够具有n种不同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机(35)为步进电机并设置为以360°/n为间隔角度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63)和上盖(64),所述控风装置(30)安装于所述底座(6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300)的风机安装部,所述上盖(64)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所述进风口(61),所述控风装置(30)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61)。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3)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所述进风口(61),所述控风装置(30)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进风口(61)。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3)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控风装置(30)引导气流的引导板(65)。
18.一种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00)包括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风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00)包括风道盖板(40)和保温层(50),所述风道盖板(40)和所述控风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层(50)的两侧。
2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风道(100)。
CN201720680310.1U 2017-06-12 2017-06-12 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 Active CN207214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0310.1U CN207214588U (zh) 2017-06-12 2017-06-12 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0310.1U CN207214588U (zh) 2017-06-12 2017-06-12 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4588U true CN207214588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80310.1U Active CN207214588U (zh) 2017-06-12 2017-06-12 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45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3120A (zh) * 2020-08-31 2022-03-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粉末床融合增材制造的构建后粉末快速清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3120A (zh) * 2020-08-31 2022-03-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粉末床融合增材制造的构建后粉末快速清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7594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US9726385B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6168428A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20406328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5352105B (zh)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CN103673084B (zh)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04595976A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5371365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214588U (zh) 控风模块、风道和冰箱
CN204555003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5201912B (zh) 立式室内机
CN206959148U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1089083A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425287U (zh) 新风机
KR20180051179A (ko) 전열교환기
KR20180051139A (ko) 전열교환기
CN109028716B (zh) 控风装置和冰箱
CN109827243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152460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9028718B (zh) 控风装置和冰箱
CN109028717A (zh) 控风装置和冰箱
CN210624834U (zh) 可调式新风机
CN210511919U (zh) 空调柜机
CN109028721A (zh) 送风组件、风道和冰箱
CN208579492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