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4079U -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4079U
CN207214079U CN201720667026.0U CN201720667026U CN207214079U CN 207214079 U CN207214079 U CN 207214079U CN 201720667026 U CN201720667026 U CN 201720667026U CN 207214079 U CN207214079 U CN 207214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air supply
supply line
plasma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70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福洪
张庆麟
邹亮
严圣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Ho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adian Ho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adian Ho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anadian Ho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70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4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4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407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包括圆筒形水平段燃烧室,与燃烧室前端相连接的锥体段,与燃烧室后端相垂直连接的圆筒形烟气出口段,与燃烧室相连接的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采用等离子体净化技术以高能自由基催化裂解去除合成气中高分子有机有害组份,进口螺旋导片使固废气化合成气进入燃烧室后形成涡流,圆筒式燃烧室呈水平布置,多级燃烧供风及供风管将燃烧风沿环形内表面切线喷入使其与合成气混合均匀而达到完全充分燃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医疗废物、其它危险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的增量产生及其引发的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实现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是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最终目标。
气化是介于焚烧和热解之间的热化学处置工艺。它能够将废物中的有机组分在缺氧气氛下与气化剂反应生成合成气,无机成分则以灰渣的形式排除。与焚烧相比,气化工艺具有能量回收利用率高、二次污染小、飞灰少,烟气产生量低、后处理设备简单等优势。但是对于医废、危废等固体垃圾等气化后生成的合成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种合成气不适合直接用于驱动内燃机等设备发电工艺,因此如何将固体垃圾气化后产生的合成气进行有效的消除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充分地消除合成气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之不足,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用于处理于医废、危废等固体垃圾等气化后生成的合成气。
技术方案:一种等离子体催化燃烧室,包括圆筒形水平段燃烧室,与燃烧室前端相连接的锥体段,与燃烧室后端相垂直连接的圆筒形烟气出口段,与燃烧室相连接的固定支架。
所述锥体段包括空心圆锥体、合成气进口管道、等离子炬和天然气烧嘴所述空心圆锥体的尖端连通合成气进口管道,其连接处设有螺旋导流片,所述等离子炬和天然气烧嘴水平对称安装在圆锥体的两侧;
所述燃烧室和烟气出口段的筒体外设有钢制壳体外夹套,外夹套与筒体之间设有螺旋导风板,燃烧室前端的外夹套连通主供风管道,该主供风管道上连通有四根次供风管道,所述次供风管道的端口封闭且为环形通道环绕在筒体的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四根次供风管道分别为一级供风管道、二级供风管道、三级供风管道和四级供风管道,其中一级供风管道的环形通道内均匀布置有六根与燃烧室内壁相切的供风喷管,二级和三级供风管道内均匀布置有四根与燃烧室内壁相切的供风喷管,四级供风管道内均匀布置有四根与烟气出口段内壁相切的供风喷管。
进一步的,空心圆锥体的锥角度数为60-90度。
进一步的,所述次供风管道上安装有供风控制阀,便于根据需要对各级次供风管道进行供风量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上设有若干个测温点,所述测温点包括烟气测温点和燃烧室筒壁耐火材料测温点。可实时监控相关部位的温度分布并通过调控烧嘴火焰强度,等离子体自由基密度及各级供风量使燃烧室处于合理最佳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为四根两两对称设置的工字钢立柱,每两根工字钢支撑一个马鞍形支座支撑燃烧室的筒体。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天然气烧嘴助燃与等离子体射流在60-90度范围内对称布置在合成气进口两侧,基本形成合成气、烧嘴火焰与等离子体射流三流相交的化学反应区域,以等离子体高能自由基裂解合成气中大分子有机组分,这些高能自由基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并激活形成一系列的连锁链式反应,因而起到催化作用促进合成气中的副产物的转化,把有害物转化为无害可燃物;同时利用烧嘴助燃,进口螺旋导片使合成气进入燃烧室后形成涡流,加之多级且各级单独控制供风量,沿环形燃烧室内壁切线喷入燃烧供风以增加合成气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并优化燃烧室的结构长度,使合成气充分混合达到完全燃烧并利用其热值,
2.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固废焚烧或气化工艺的二燃室不同,等离子催化燃烧室与气化炉完全分开,能够使进入燃烧室的合成气温度较低,便于简化其前端的固废气化炉设计,便于合成气在进入燃烧室之前设置旋风除尘等机械式固体颗粒清除设备以及合成气进入燃烧室的螺旋式引导装置。
3.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快速、均匀、稳定、耐用、安全、燃烧室合成气及烟气温度分布易于掌控及低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级供风管道布局示意图;
图3为二、三和四级供风管道布局示意图;
图4为螺旋导风板结构示意图。
1-燃烧室,2-锥体段,3-烟气出口段,4-固定支架,5-外夹套,6-螺旋导风板,7-主供风管道,8-一级供风管道,9-二级供风管道,10-三级供风管道,11-四级供风管道,12-化灰炉主体,13-烟气测温点,14-筒壁耐火材料测温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包括圆筒形水平段燃烧室1,与燃烧室1 前端相连接的锥体段2,与燃烧室1后端相垂直连接的圆筒形烟气出口段3,与燃烧室相连接的固定支架4:
锥体段2包括空心圆锥体201、合成气进口管道202、等离子炬203和天然气烧嘴204,所述空心圆锥体201的尖端连通合成气进口管道202,其连接处设有螺旋导流片205,所述等离子炬203和天然气烧嘴204水平对称安装在圆锥体201的两侧;
燃烧室1和烟气出口段3的筒体外设有钢制壳体外夹套5,外夹套5与筒体之间设有螺旋导风板6(如图4),燃烧室1前端的外夹套5连通主供风管道7,该主供风管道7上连通有四根次供风管道,所述次供风管道的端口封闭且为环形通道环绕在筒体的外围。
所述四根次供风管道分别为一级供风管道8、二级供风管道9、三级供风管道10和四级供风管道11,其中一级供风管道8的环形通道内均匀布置有六根与燃烧室内壁相切的供风喷管801,二级和三级供风管道内均匀布置有四根与燃烧室内壁相切的供风喷管,四级供风管道内均匀布置有四根与烟气出口段3内壁相切的供风喷管1101。
所述空心圆锥体201的锥角度数为60-90度。所述次供风管道上安装有供风控制阀12,便于根据需要对各级次供风管道进行供风量的控制。所述固定支架4为四根两两对称设置的工字钢立柱,每两根工字钢支撑一个马鞍形支座支撑燃烧室的筒体。
所述燃烧室上设有若干个测温点,所述测温点包括烟气测温点13和筒壁耐火材料测温点14。为了有效掌控燃烧室的温度分布情况:在空心圆锥体201上设两个均布烟气测温点,在一级供风管道8环形通道之前的燃烧室筒体上均布两个烟气测温点,在一级供风管道8 环形通道之后并靠近一级供风管道8环形通道的燃烧室筒体上均布三个烟气测温点,在第二级9和第三级供风管道10环形通道之间的燃烧室筒体上均布两个测温点,其中一个测烟气温度而另一个测燃烧室筒壁耐火材料温度,在第三级供风管道10环形通道之后的燃烧室筒体上均布两个测温点,其中一个测烟气温度而另一个测燃烧室筒壁耐火材料温度,在第四级供风管道11环形通道烟气排出筒体上均布两个测温点,其中一个测烟气温度而另一个测烟气排出段筒壁耐火材料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水平段燃烧室(1),与燃烧室(1)前端相连接的锥体段(2),与燃烧室(1)后端相垂直连接的圆筒形烟气出口段(3),与燃烧室相连接的固定支架(4):
所述锥体段包括空心圆锥体(201)、合成气进口管道(202)、等离子炬(203)和天然气烧嘴(204),所述空心圆锥体(201)的尖端连通合成气进口管道(202),其连接处设有螺旋导流片(205),所述等离子炬(203)和天然气烧嘴(204)水平对称安装在圆锥体(201)的两侧;
所述燃烧室(1)和烟气出口段(3)的筒体外设有钢制壳体外夹套(5),外夹套(5)与筒体之间设有螺旋导风板(6),燃烧室(1)前端的外夹套(5)连通主供风管道(7),该主供风管道(7)上连通有四根次供风管道,所述次供风管道的端口封闭且为环形通道环绕在筒体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次供风管道分别为一级供风管道(8)、二级供风管道(9)、三级供风管道(10)和四级供风管道(11),其中一级供风管道(8)的环形通道内均匀布置有六根与燃烧室内壁相切的供风喷管(801),二级和三级供风管道内均匀布置有四根与燃烧室内壁相切的供风喷管,四级供风管道内均匀布置有四根与烟气出口段(3)内壁相切的供风喷管(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锥体(201)的锥角度数为60-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次供风管道上安装有供风控制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上设有若干个测温点,所述测温点包括烟气测温点(13)和筒壁耐火材料测温点(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4)为四根两两对称设置的工字钢立柱,每两根工字钢支撑一个马鞍形支座支撑燃烧室的筒体。
CN201720667026.0U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214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7026.0U CN207214079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7026.0U CN207214079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4079U true CN207214079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7026.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214079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40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6616A (zh) * 2017-06-09 2017-10-13 加拿大艾浦莱斯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CN108709182A (zh) * 2018-06-26 2018-10-26 加拿大艾浦莱斯有限公司 旋风降尘式燃烧室
CN112082167A (zh) * 2020-08-12 2020-12-15 杨满锁 Voc强力燃烧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6616A (zh) * 2017-06-09 2017-10-13 加拿大艾浦莱斯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CN107246616B (zh) * 2017-06-09 2018-12-18 加拿大艾浦莱斯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CN108709182A (zh) * 2018-06-26 2018-10-26 加拿大艾浦莱斯有限公司 旋风降尘式燃烧室
CN112082167A (zh) * 2020-08-12 2020-12-15 杨满锁 Voc强力燃烧设备
CN112082167B (zh) * 2020-08-12 2023-06-23 杨满锁 Voc强力燃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9071B (zh) 一种用于处理废气废液的工业燃烧炉及处理方法
CN207214079U (zh)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CN20163686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高压燃烧器
CN106765121A (zh) 一种气液固组合式废物焚烧炉
CN112728558A (zh) 一种集成沼气燃烧的污泥无害化低氮燃烧系统及方法
WO2017211130A1 (zh) 生物颗粒气化燃烧蒸汽发生一体化系统
CN107246616B (zh)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气燃烧室
CN102798129B (zh) 一种低补燃量烟气等速分级反应高效热氧化炉
CN206073097U (zh) 废气焚烧炉及其一体化集成式燃烧器
CN209909922U (zh) 一种有机固废物热解气处理装置
CN204237699U (zh) 一种带有处理化工污泥的干馏焚烧工艺装置
CN204438145U (zh) 废气焚烧装置
RU181126U1 (ru) Вихревой газогенератор
CN207298995U (zh) 一种有机垃圾热裂解尾气燃烧装置
RU2510414C1 (ru) Газогенератор
CN206768044U (zh) 一种粉煤掺烧高浓度有机废水复合型气化燃烧器
CN101285593A (zh) 可燃颗粒物料燃烧设备
RU61843U1 (ru) Газогорел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2938363U (zh) 组合式煤转气燃烧供暖炉
RU170200U1 (ru) Вихревой газогенератор для газификации мелкодисперсного растительного сырья
CN104896480A (zh) 一种垃圾双解处理装置
WO201420309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thermal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
CN106062481A (zh) 用于点燃和燃烧合成气的设备
CN103939917A (zh) 一种炉内强化燃烧装置
CN205448309U (zh) 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2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