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1170U - 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1170U
CN207211170U CN201721225624.9U CN201721225624U CN207211170U CN 207211170 U CN207211170 U CN 207211170U CN 201721225624 U CN201721225624 U CN 201721225624U CN 207211170 U CN207211170 U CN 207211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cofferdam
prestress anchoraging
steel
deformed bar
cofferd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56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维玲
梁之海
丁大有
李洁勇
王克俭
张银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2256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1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1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1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包括四个结构相同且对钢围堰进行锚固的预应力锚固机构,钢围堰为用于施工水中墩的立方体钢套箱且其横截面为矩形,钢围堰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四个顶角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每个预应力锚固机构均包括一道布设于所述钢围堰顶角上的反压梁和拉结于反压梁与一根所述钻孔桩之间的预应力钢筋。本实用新型采用四个分别布设于钢围堰顶角上的预应力锚固装置将钢围堰与钻孔桩桩体紧固连接为一体,使钢围堰锚固于钻孔桩桩体上,能有效防止钢围堰上浮,并能增加钢围堰的抗倾覆安全系数,确保汛期施工安全。

Description

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围堰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钢围堰是承台施工的挡水结构,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中通常均需采用钢围堰,通常使用的围堰按结构可分为单壁式围堰和双壁式围堰两种。采用双壁钢围堰所施工承台为水中墩承台,水中墩承台通过多根钻孔桩进行支撑,钻孔桩为承台的桩基,钻孔桩、承台和位于承台上的水中墩组成桥梁深水基础。根据双壁钢围堰深水基础的施工工况,有两个阶段为最不利阶段:一是钢围堰封底后钻孔桩施工过程中,由于桩基未施工完成,桩基与封底混凝土还未形成稳定锚固结构,遇到特大洪水时,不利因素较多,钢围堰处于危险状态;二是在承台施工中,钢围堰内水抽干,此时钢围堰承受浮力最大,由于钢围堰封底混凝土质量及封底混凝土与钻孔桩桩体锚固质量是关键,尤其遇到特大洪水时,浮力增大,存在钢围堰倾覆的危险。因而,为保证双壁钢围安全渡汛,除了按照钢围堰的常规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法进行渡汛外,还需增设专门的钢围堰锚固装置,增加钢围堰防洪、防汛、防倾覆的安全系数,确保施工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采用四个分别布设于钢围堰顶角上的预应力锚固装置将钢围堰与钻孔桩桩体紧固连接为一体,使钢围堰锚固于钻孔桩桩体上,能有效防止钢围堰上浮,并能增加钢围堰的抗倾覆安全系数,确保汛期施工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结构相同且对钢围堰进行锚固的预应力锚固机构,所述钢围堰为用于施工水中墩的立方体钢套箱且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钢围堰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四个顶角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所述水中墩包括多根钻孔桩、支撑于多根所述钻孔桩上的水中承台和位于所述水中承台上的钢筋混凝土墩身,所述钻孔桩为采用钢护筒施工成型的混凝土桩,多根所述钻孔桩均位于所述钢围堰的内侧下方;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均包括一道布设于所述钢围堰顶角上的反压梁和拉结于反压梁与一根所述钻孔桩之间的预应力钢筋,所述反压梁呈水平布设且其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钢围堰的相邻两个侧壁上,所述预应力钢筋的下端锚固于钻孔桩内且其上端锚固于反压梁上。
上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为精轧螺纹钢筋。
上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呈竖直向布设。
上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中所包括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均为多道,多道所述预应力钢筋的下端均锚固于同一根所述钻孔桩内。
上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压梁与所述钢围堰的四个侧壁均呈垂直布设。
上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中多道所述预应力钢筋均沿反压梁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上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中多道所述预应力钢筋均与反压梁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
上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分别为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左前侧顶角上的左前侧锚固机构、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左后侧顶角上的左后侧锚固机构、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右前侧顶角上的右前侧锚固机构和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右后侧顶角上的右后侧锚固机构,所述左前侧锚固机构与所述右前侧锚固机构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后侧锚固机构和所述钢围堰右后侧顶角上的右后侧锚固机构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前侧锚固机构与所述左后侧锚固机构呈前后对称布设。
上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底部埋设于钻孔桩内的节段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长度不小于5m;
所述锚固段底端设置有下垫板和下锁紧螺母,所述下锁紧螺母位于所述下垫板下方,所述下垫板和下锁紧螺母均预埋于钻孔桩内;
所述反压梁上开设有供预应力钢筋穿过的通孔,所述预应力钢筋上端设置有上锁紧螺母,所述上锁紧螺母位于反压梁上方。
上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压梁为工字钢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投入成本低。
2、使用操作简便,能简单、方便且快速地完成钢围堰锚固过程。
3、经济实用且使用效果好,采用四个分别布设于钢围堰顶角上的预应力锚固装置将钢围堰与钻孔桩桩体紧固连接为一体,使钢围堰锚固于钻孔桩桩体上,能有效防止钢围堰上浮,并能增加钢围堰的抗倾覆安全系数,确保汛期施工安全。每个预应力锚固装置均由一道布设于钢围堰顶角上的反压梁和拉结于反压梁与一根所述钻孔桩之间的预应力钢筋组成,预应力钢筋的下端锚固于钻孔桩内且其上端锚固于反压梁上,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对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力进行控制,能简便对预应力钢筋的锚固力进行调控,实现钢围堰与钻孔桩桩体锚固为一体的目的。通过四个分别布设于钢围堰顶角上的预应力锚固装置,能进一步保证锚固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锚固机构中反压梁与预应力钢筋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应力锚固机构; 2—钻孔桩; 3—钢护筒;
4—反压梁; 5—预应力钢筋; 6—上锁紧螺母;
7—双壁钢围堰; 8—斜向支撑件; 9—中部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四个结构相同且对钢围堰进行锚固的预应力锚固机构1,所述钢围堰为用于施工水中墩的立方体钢套箱且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钢围堰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四个顶角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所述水中墩包括多根钻孔桩2、支撑于多根所述钻孔桩2上的水中承台和位于所述水中承台上的钢筋混凝土墩身,所述钻孔桩2为采用钢护筒3施工成型的混凝土桩,多根所述钻孔桩2均位于所述钢围堰的内侧下方;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均包括一道布设于所述钢围堰顶角上的反压梁4和拉结于反压梁4与一根所述钻孔桩2之间的预应力钢筋5,所述反压梁4呈水平布设且其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钢围堰的相邻两个侧壁上,所述预应力钢筋5的下端锚固于钻孔桩2内且其上端锚固于反压梁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钢筋5为精轧螺纹钢筋。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钢筋5呈竖直向布设。
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中所包括预应力钢筋5的数量均为多道,多道所述预应力钢筋5的下端均锚固于同一根所述钻孔桩2内。
本实施例中,多根所述钻孔桩2呈分多排多列进行布设。其中,内部锚固预应力钢筋5的钻孔桩2为钢筋锚固桩。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压梁4与所述钢围堰的四个侧壁均呈垂直布设。
实际施工时,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中多道所述预应力钢筋5均沿反压梁4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中多道所述预应力钢筋5均与反压梁4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
所述预应力钢筋5底部埋设于钻孔桩2内的节段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长度不小于5m。
所述锚固段底端设置有下垫板和下锁紧螺母,所述下锁紧螺母位于所述下垫板下方,所述下垫板和下锁紧螺母均预埋于钻孔桩2内;
所述反压梁4上开设有供预应力钢筋5穿过的通孔,所述预应力钢筋5上端设置有上锁紧螺母6,所述上锁紧螺母6位于反压梁4上方。并且,所述上锁紧螺母6卡装在反压梁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锚固段底端设置有下垫板和下锁紧螺母,所述下锁紧螺母位于所述下垫板下方,所述下垫板和下锁紧螺母均预埋于钻孔桩2内。
如图1所示,四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分别为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左前侧顶角上的左前侧锚固机构、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左后侧顶角上的左后侧锚固机构、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右前侧顶角上的右前侧锚固机构和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右后侧顶角上的右后侧锚固机构,所述左前侧锚固机构与所述右前侧锚固机构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后侧锚固机构和所述钢围堰右后侧顶角上的右后侧锚固机构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前侧锚固机构与所述左后侧锚固机构呈前后对称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压梁4为工字钢梁。
并且,所述工字钢由两道呈平行布设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工字钢拼接而成。实际施工时,所述反压梁4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型钢。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中所包括预应力钢筋5的数量均为两道。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中所包括预应力钢筋5的数量以及各预应力锚固机构1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围堰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并且,所述钢围堰为双壁钢围堰7。所述双壁钢围堰7的四个顶角内均设置有斜向支撑件8,所述双壁钢围堰7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之间设置有中部支撑件9。
实际施工过程中,将所述钢围堰下放到位后,将多个所述钢护筒3均吊装到位,再下放到位的所述钢围堰底部进行混凝土封底,随后利用钢护筒3对各钻孔桩分别进行混凝土灌注。其中,对所述钢筋锚固桩进行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埋设预应力钢筋5,并在所述钢筋锚固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后,在所述钢围堰的顶角上即钢围堰顶部设置反压梁4,再张拉预应力钢筋5,单根预应力钢筋5的张拉控制力为500kN,这样总共增加2000kN的锚固力,从而将所述钢围堰与转孔桩2的桩体进行锚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结构相同且对钢围堰进行锚固的预应力锚固机构(1),所述钢围堰为用于施工水中墩的立方体钢套箱且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钢围堰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四个顶角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所述水中墩包括多根钻孔桩(2)、支撑于多根所述钻孔桩(2)上的水中承台和位于所述水中承台上的钢筋混凝土墩身,所述钻孔桩(2)为采用钢护筒(3)施工成型的混凝土桩,多根所述钻孔桩(2)均位于所述钢围堰的内侧下方;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均包括一道布设于所述钢围堰顶角上的反压梁(4)和拉结于反压梁(4)与一根所述钻孔桩(2)之间的预应力钢筋(5),所述反压梁(4)呈水平布设且其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钢围堰的相邻两个侧壁上,所述预应力钢筋(5)的下端锚固于钻孔桩(2)内且其上端锚固于反压梁(4)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5)为精轧螺纹钢筋。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5)呈竖直向布设。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中所包括预应力钢筋(5)的数量均为多道,多道所述预应力钢筋(5)的下端均锚固于同一根所述钻孔桩(2)内。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压梁(4)与所述钢围堰的四个侧壁均呈垂直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中多道所述预应力钢筋(5)均沿反压梁(4)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中多道所述预应力钢筋(5)均与反压梁(4)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预应力锚固机构(1)分别为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左前侧顶角上的左前侧锚固机构、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左后侧顶角上的左后侧锚固机构、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右前侧顶角上的右前侧锚固机构和布设于所述钢围堰右后侧顶角上的右后侧锚固机构,所述左前侧锚固机构与所述右前侧锚固机构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后侧锚固机构和所述钢围堰右后侧顶角上的右后侧锚固机构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前侧锚固机构与所述左后侧锚固机构呈前后对称布设。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5)底部埋设于钻孔桩(2)内的节段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长度不小于5m;
所述锚固段底端设置有下垫板和下锁紧螺母,所述下锁紧螺母位于所述下垫板下方,所述下垫板和下锁紧螺母均预埋于钻孔桩(2)内;
所述反压梁(4)上开设有供预应力钢筋(5)穿过的通孔,所述预应力钢筋(5)上端设置有上锁紧螺母(6),所述上锁紧螺母(6)位于反压梁(4)上方。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压梁(4)为工字钢梁。
CN201721225624.9U 2017-09-22 2017-09-22 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 Active CN207211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5624.9U CN207211170U (zh) 2017-09-22 2017-09-22 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5624.9U CN207211170U (zh) 2017-09-22 2017-09-22 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1170U true CN207211170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22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5624.9U Active CN207211170U (zh) 2017-09-22 2017-09-22 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11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4913A (zh) * 2019-04-02 2019-08-20 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取水隧道进水口的水下预应力钢围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4913A (zh) * 2019-04-02 2019-08-20 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取水隧道进水口的水下预应力钢围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5554B (zh) 一种拱形支护体系的深基坑
CN105926628B (zh) 一种浮动、固定可转换的水中桩基施工平台装置
CN102605792B (zh) 多排迷你桩挡土围护结构及施工工艺
CN202672093U (zh) 锚拉式板桩墙坞壁结构
CN108005094B (zh) 裸岩河床水中墩及墩顶梁段施工方法
CN109403371A (zh) 一种陡坡路堤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864780A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支护方法
CN101220594A (zh) 建筑物基坑支护结构
CN107489106B (zh) 一种岩石河床水中承台施工方法
CN202323958U (zh) 深水基坑围护及止水的自锁型围护桩结构
CN107620316A (zh) 一种岩石河床大体积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CN207211170U (zh) 钢围堰预应力锚固装置
CN204492847U (zh) 一种地下空间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CN107227741A (zh) 地下室支护结构
CN112709143A (zh) 一种现浇斜腿刚构桥盘扣式满堂支架及模板施工方法
CN207244633U (zh) 基坑围护顶圈梁上砖砌挡土墙钢筋桁架加固系统
CN206667263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07405632U (zh) 一种带后拉桩的悬臂式支护结构
CN103225313A (zh) 一种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复合基础的连接法兰
CN206157495U (zh) 中低速磁浮双线填方地段桩基复合分幅式承轨梁结构
CN204959769U (zh) 一种下部具有定位导向槽的止水离心支护方桩围护结构
CN206127736U (zh) 中低速磁浮双线填方地段桩基复合分幅式承轨梁过渡段结构
CN208869876U (zh) 用于铁路高填方路堤的箱型结构及一种铁路高填方路堤
CN209555962U (zh) 一种适用于钻孔灌注桩ⅲ类桩与承台连接结构
CN209260748U (zh) 一种阶形塔吊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