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9517U - 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 - Google Patents

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9517U
CN207199517U CN201721189789.5U CN201721189789U CN207199517U CN 207199517 U CN207199517 U CN 207199517U CN 201721189789 U CN201721189789 U CN 201721189789U CN 207199517 U CN207199517 U CN 207199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ware
housing
bonding pad
disconnecting link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97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峰
陈国华
米歇尔·雷尼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Asia Pacific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Asia Pacific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Asia Pacific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Asia Pacific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897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9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9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9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分断端子包括壳体、第一端板、设置于壳体内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接线区、设置于壳体内的桥接件连接区、刀闸安装区、位于壳体底部的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其中:刀闸安装区位于左接线区和右接线区之间;桥接件连接区分为第一桥接件连接区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位于壳体底部的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分为G型导轨安装槽和U型导轨安装槽,其中:第一插接槽由第一侧边、第二侧边、连接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底边组成,其中底边与位于壳体底部的安装导轨的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第一端板上设置有加强筋,第一端板盖合于壳体的侧壁上,其中加强筋位于第一间隙内。产品应用较广,进线实现全封闭。

Description

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
背景技术
针对铁路行业,进线的统一性要求,线缆的进线孔必须在实现封闭、美观的同时可以达到进线的安全可靠,并且能够保证进线的范围,并且需要新的刀闸端子可以兼顾不同类型的安装轨道,例如G型和U型两种类型的导轨,刀闸的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现有技术中在不改变现有刀闸端子的体积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在壳体的底部增加另外的安装轨道,由于桥接件与导轨安装轨道之间的间隙较小,容易出现击穿的情况,造成客户的设备不能够可靠的使用。
且在刀闸端子的外壳的注塑过程中,由于增加了额外的安装轨道,在注塑过程中为了保证热流通道的模具压力均匀,壳体的完整性和注塑模具的通用,由于需要改变浇口的位置,模具通用性降低,增加了成本。
现有的刀闸端子,现有技术中的刀闸转动连接于壳体上,且刀闸的转动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实现刀闸的打开,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没有操作空间用来操作刀闸,需要把刀闸端子从轨道上拆下,才能够打开刀闸,降低了工作效率。
由于安装简便的考虑,分断端子的接线区通常为非全封闭式的,在一组分断端子组的最外侧分断端子的进线范围有限制,且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容G型导轨和U型导轨,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提高了使用性,且外部增加了单独的端板,实现端子排的进线全封闭结构,保证进线的范围和可靠性。
一种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所述分断端子包括壳体、第一端板、设置于壳体内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接线区、设置于壳体内的桥接件连接区、刀闸安装区、位于壳体底部的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其中:
所述刀闸安装区位于左接线区和右接线区之间;
所述桥接件连接区分为第一桥接件连接区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其中,所述第一桥接件连接区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分别位于刀闸安装区的两侧;
所述位于壳体底部的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分为G型导轨安装槽和U型导轨安装槽,其中:
所述U型导轨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卡槽和第二安装卡槽,其中第一安装卡槽和第二安装卡槽位于U型导轨安装槽的两侧;
所述G型导轨安装槽位于第一安装卡槽和第二安装卡槽之间,且G 型导轨安装槽上设置有用于与G型导轨相卡接的第三安装卡槽和第四安装卡槽;
所述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的上部设置有将安装槽与接线区、桥接件连接区、刀闸安装区分离的隔断,所述隔断上与第一桥接件连接区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
所述第一插接槽由第一侧边、第二侧边、连接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底边组成,其中所述底边与位于壳体底部的安装导轨的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
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端板盖合于壳体的侧壁上,其中加强筋位于第一间隙内。
进一步地,前述分断端子还包括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与第一端板贴合,所述第二端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壳底部安装槽相同的 G型导轨安装槽和U型导轨安装槽。
进一步地,前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凸出第一端板表面的第一凸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地,前述刀闸安装区内设置有刀闸,所述刀闸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刀闸内设有的第二安装孔相配合,刀闸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能够使刀闸绕着壳体旋转。
进一步地,前述左右两侧的接线区内均设置有弹簧片和电流条。
所述电流条为U型且插接于壳体内,其中电流条的一边上设置有第一抵触台,电流条的另一边位于刀闸安装区内,连接电流条的一边和电流条的另一边的底边上设置有插槽和第二抵触台,所述插槽的位置和桥接件连接区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弹簧片的中部卡接于壳体内,弹簧片的固定端抵触于第二抵触台,弹簧片的自由端与电流条的第一抵触台呈接触或分离状态,当接线区有导线插入时,弹簧片的自由端与导线接触,此时弹簧片的自由端与电流条的第一抵触台呈分离状态;当接线区没有导线插入时,弹簧片的自由端与电流条的第一抵触台呈接触状态。
进一步地,前述接线区内设置有压线助推器,所述压线助推器插接于壳体内,且压线助推器的底端与弹簧片的中部相抵触,将弹簧片固定于壳体内。
进一步地,前述第一桥接件连接区为双桥接通道,所述第二桥接件连接区为单桥接通道。
进一步地,前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可分离桥接区,所述可分离桥接区与第一桥接件位置相对应。
由以上技术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安装于不同轨道的分断端子,由于在第一端板上设置有与壳体上的隔断相接触的加强筋,在不改变产品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桥接件的爬电距离,保证了分断端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击穿的现象。
在壳体的浇铸过程中,为了实现模具的通用,在分断端子底部结构改变的情况下,没有改变热流通道模具的浇口位置,改变了浇口的位置,在保证模具压力均匀的情况下,降低了成本。
刀闸上设置有手柄,能够通过操作手柄使刀闸绕着壳体旋转,在空间较小或不方便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的打开刀闸,提高了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第一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刀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分断端子的刀闸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 是电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加上第二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A向的剖视图。
图中相关序号的名称如下:1、壳体,2、第一端板,3、左接线区,4、右接线区,5、固定筋,6、第一桥接件连接区,7、第二桥接件连接区,8、刀闸安装区,9、G型导轨安装区,10、U型导轨安装区,11、隔断,12、第三安装卡槽,13、第四安装卡槽,14、第一安装卡槽,15、第二安装卡槽,16、第一插接槽,17、第二插接槽,18、第一侧边,19、第二侧边,20、底边,21、第一间隙,22、凹槽,23、加强筋,24、第二端板,25、第一凸台,26、第一安装孔,27、刀闸,28、第二凸台,29、第二安装孔,30、操作手柄,31、弹簧片,32、桥接件,33、第一抵触台,34、第二抵触台,35、插槽,36、固定端,37、自由端,38、压线助推器,39、可分离桥接区,40、第一电流条,41、第二电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所述分断端子包括壳体1、第一端板2、设置于壳体1内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接线区、设置于壳体1内的桥接件连接区、刀闸安装区8、位于壳体1底部的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其中:
所述刀闸安装区8位于左接线区3和右接线区4之间;
所述桥接件连接区分为第一桥接件连接区6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7,其中,所述第一桥接件连接区6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7分别位于刀闸安装区8的两侧;
所述位于壳体1底部的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分为G型导轨安装槽9和U型导轨安装槽10,其中:
所述U型导轨安装槽10分为第一安装卡槽14和第二安装卡槽15,其中第一安装卡槽14和第二安装卡槽15位于U型导轨安装槽10的两侧;
所述G型导轨安装槽9位于第一安装卡槽14和第二安装卡槽15之间,且G 型导轨安装槽上设置有用于与G型导轨相卡接的第三安装卡槽12和第四安装卡槽13;
所述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的上部设置有将安装槽与接线区、桥接件连接区、刀闸安装区8分离的隔断11,所述隔断11上与第一桥接件连接区6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7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槽16和第二插接槽17;
所述第一插接槽16由第一侧边18、第二侧边19、连接第一侧边18和第二侧边19的底边20组成,其中所述底边20与位于壳体1底部的安装导轨的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21;
所述第一端板2上设置有加强筋23,所述第一端板2盖合于壳体1的侧壁上,当第一端板2盖合于壳体1的侧壁上时,所述加强筋23位于第一间隙21内,由于第一间隙21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之间的垂直距离较小,当桥接件32安装到桥接件连接区内时,桥接件32插针与壳体1底部的间距较小,容易击穿壳体1,增加了加强筋23后,电流需要从加强筋23和第一间隙21之间穿过,增加了距离,使壳体1不容易被击穿。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前述分断端子还包括第二端板24,所述第二端板24与第一端板2贴合,所述第二端板24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壳底部安装槽相同的 G型导轨安装槽9和U型导轨安装槽10,第二端板24通常使用于分断端子排的最外侧,出于便于接线的考虑,左右两侧的接线区的接线端通常贯穿壳体1,有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第一端板2不能实现接线端的全封闭,增加的第二端板24实现了左右两侧的接线区的接线端的封闭,提高接线的范围。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端板2上设置有凸出第一端板2表面的第一凸台25,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台25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26,通过第一凸台25和第一安装孔26的配合能够可靠的实现第一端板2与壳体1的配合。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前述刀闸安装区8内设置有刀闸27,所述刀闸2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28,所述第二凸台28与刀闸27内设有的第二安装孔29相配合,刀闸27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30,所述操作手柄30能够使刀闸27绕着壳体1旋转,由于现有技术中刀闸27的操作端通常是设置于刀闸27上的便于工具例如螺丝刀插入刀闸27孔,改变螺丝刀的位置使刀闸27绕壳体1旋转来打开刀闸27,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且还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够实现刀闸27的打开。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前述左右两侧的接线区内均设置有弹簧片31和电流条;
所述电流条为U型插接于壳体1内,其中电流条的一边上设置有第一抵触台33,电流条的另一边位于刀闸安装区8内,位于刀闸安装区8内的电流条的另一边设置有凹槽22,刀闸27的下端位于凹槽22内,连接电流条的一边和电流条的另一边的底边20上设置有插槽35和第二抵触台34,所述插槽35的位置和桥接件连接区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弹簧片31呈n型卡接于壳体1内,弹簧片31的中部通过壳体1内设置的固定筋5卡接在壳体1上,弹簧片31的固定端36抵触于第二抵触台34,弹簧片31的自由端37与电流条的第一抵触台33呈接触或分离状态,当接线区有导线插入时,弹簧片31的自由端37与导线接触,此时弹簧片31的自由端37与电流条的第一抵触台33呈分离状态;当接线区没有导线插入时,弹簧片31的自由端37与电流条的第一抵触台33呈接触状态。
其中位于左接线区3和刀闸安装区8之间的为第一桥接件连接区6,位于右接线区4和刀闸安装区8之间的为第二桥接件连接区7。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桥接件连接区6为双桥接通道,所述第二桥接件连接区7为单桥接通道,当然所述桥接件连接区的位置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规定,其中该两个桥接件3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左接线区3内设置有第一电流条40,右接线区4内设置有第二电流条41,由于第一桥接件连接区6为双桥接通道,第一电流条40上设置有两个插槽35。
第一桥接件连接区6内设置有双桥接通道,所述双桥接通道内设置有双位桥接件32,双位桥接件32的底端贯穿第一电流条40上的插槽35,双桥接通道中固定连接双位桥接件32,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市场现有的桥接件。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前述接线区内设置有压线助推器38,所述压线助推器38插接于壳体1内,且压线助推器38的底端与弹簧片31的中部相抵触,将弹簧片31固定于壳体1内。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二端板24上设置有可分离桥接区39,所述可分离桥接区39与第一桥接件32位置相对应。
由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将第一电流条40和第二电流条41分别卡接在第一接线区和第二接线区内,将弹簧片31通过工装安装在接线区内,其中弹簧片31的中部通过固定筋5卡接在壳体1上,实现弹簧片31左右位置的定位,在接线区的上部设置有压线助推器38,压线助推器38的底部与弹簧片31的上部接触,实现弹簧片31上下位置的固定,将桥接件连接区内插接有桥接件32,桥接件32的底端贯穿电流条的插槽35,其中双位桥接件连接区内设置有多个桥接件32连接腔,第一端板2上的加强筋23插入第一间隔内,第一端板2上的第一凸台25和壳体1上的第一安装孔26配合,将第一端板2盖合在壳体1上,将刀闸27的一端设置的第二凸台28和壳体1上设置的第二安装孔29相配合,使刀闸27与壳体1相连接,当刀闸27合上时,由于刀闸27的底部与第一电流条40和第二电流条41相接触,所以刀闸27的开合实现电流条的通断。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安装于不同轨道的分断端子,由于在第一端板2上设置有与壳体1上的隔断11相接触的加强筋23,在不改变产品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桥接件32的爬电距离,保证了分断端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击穿的现象。
在壳体1的浇铸过程中,为了实现模具的通用,在分断端子底部结构改变的情况下,没有改变热流通道模具的浇口位置,改变了浇口的位置,在保证模具压力均匀的情况下,降低了成本。
刀闸27上设置有手柄,能够通过操作手柄30使刀闸27绕着壳体1旋转,在空间较小或不方便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的打开刀闸27,提高了工作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9)

1.一种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断端子包括壳体、第一端板、设置于壳体内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接线区、设置于壳体内的桥接件连接区、刀闸安装区、位于壳体底部的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其中:
所述刀闸安装区位于左接线区和右接线区之间;
所述桥接件连接区分为第一桥接件连接区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其中,所述第一桥接件连接区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分别位于刀闸安装区的两侧;
所述位于壳体底部的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分为G型导轨安装槽和U型导轨安装槽,其中:
所述U型导轨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卡槽和第二安装卡槽,其中第一安装卡槽和第二安装卡槽位于U型导轨安装槽的两侧;
所述G型导轨安装槽位于第一安装卡槽和第二安装卡槽之间,且G 型导轨安装槽上设置有用于与G型导轨相卡接的第三安装卡槽和第四安装卡槽;
所述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的上部设置有将安装槽与接线区、桥接件连接区、刀闸安装区分离的隔断,所述隔断上与第一桥接件连接区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
所述第一插接槽由第一侧边、第二侧边、连接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底边组成,其中所述底边与位于壳体底部的安装导轨的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
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端板盖合于壳体的侧壁上,其中加强筋位于第一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断端子还包括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与第一端板贴合,所述第二端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壳底部安装槽相同的 G型导轨安装槽和U型导轨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凸出第一端板表面的第一凸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闸安装区内设置有刀闸,所述刀闸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刀闸内设有的第二安装孔相配合,刀闸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能够使刀闸绕着壳体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侧的接线区内均设置有弹簧片和电流条;
所述电流条为U型且插接于壳体内,其中电流条的一边上设置有第一抵触台,电流条的另一边位于刀闸安装区内,且连接电流条的一边和另一边的底边上设置有插槽和第二抵触台,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插入桥接件连接区内的桥接件;
所述弹簧片的中部卡接于壳体内,弹簧片的固定端抵触于第二抵触台,弹簧片的自由端与电流条的第一抵触台呈接触或分离状态,当接线区有导线插入时,弹簧片的自由端与导线接触,此时弹簧片的自由端与电流条的第一抵触台呈分离状态;当接线区没有导线插入时,弹簧片的自由端与电流条的第一抵触台呈接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区内设置有压线助推器,所述压线助推器插接于壳体内,且压线助推器的底端与弹簧片的中部相抵触,将弹簧片固定于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接件连接区和第二桥接件连接区内分别设置有桥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接件连接区为双桥接通道,所述第二桥接件连接区为单桥接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可分离桥接区,所述可分离桥接区与第一桥接件位置相对应。
CN201721189789.5U 2017-09-18 2017-09-18 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 Active CN207199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9789.5U CN207199517U (zh) 2017-09-18 2017-09-18 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9789.5U CN207199517U (zh) 2017-09-18 2017-09-18 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9517U true CN207199517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9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9789.5U Active CN207199517U (zh) 2017-09-18 2017-09-18 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95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9895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导轨固定结构
LU102205B1 (de) * 2020-11-17 2022-05-1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lemme für elektrische Leitunge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9895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导轨固定结构
LU102205B1 (de) * 2020-11-17 2022-05-1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lemme für elektrische Leitungen
WO2022106261A1 (de) * 2020-11-17 2022-05-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Klemme für elektrische leitunge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99517U (zh) 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
CN105048222B (zh) 被支承部件与支承体的卡止构造
CN108281839A (zh) 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4350668B (zh) 具有热保护的电动马达
CN110148843A (zh) 连接端子和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方法
CN105556756A (zh) 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功率分配器以及用于这类功率分配器的分配器壳体
CN104221236A (zh) 穿引壳体
CN102377069A (zh) 防水型电连接器、防水型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CN106299822A (zh) 接口的成型胶芯的加工方法
CN108290531A (zh) 用于安全气囊模块的连接线缆的线缆引导装置、布线装置、安全气囊模块以及方向盘或具有这种线缆引导装置的车辆
CN110050166A (zh) 具有分布式布置的电气装置的电气器具
CN104603905B (zh) 保险丝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05687B (zh) 用来容纳电机布线的装置、电机以及这种布线的制造方法
CN104218360B (zh) 用于插座组件的触头模块
GB2535919A (en) Plug bridg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lug
CN205646287U (zh) 一种模块化插座
EP1643620A2 (e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the stator windings of the electric motor of a compressor
CN206864698U (zh) 一种四芯矩形快速插拔的电源连接器插头
CN204782548U (zh) 门扇和门
CN106158526A (zh) 端子罩以及开闭装置
CN205565075U (zh) 8字尾插内架结构改良
CN209592363U (zh) 一种防水线夹
CN209592158U (zh) 电池控制模块、电池包结构及运载工具
CN101145654A (zh) 绝缘体整合装置
CN106253089A (zh) 一种电气柜改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