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8346U -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8346U
CN207198346U CN201720357089.6U CN201720357089U CN207198346U CN 207198346 U CN207198346 U CN 207198346U CN 201720357089 U CN201720357089 U CN 201720357089U CN 207198346 U CN207198346 U CN 207198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stripe board
folded plate
plate component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570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杰
曲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lixing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lixing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lixing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lixing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570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8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8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8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包括探测器舱以及置于探测器舱内部的探测器,探测器组件还包括:折板组件,固设于探测器舱的外壁上,折板组件与探测器的成像区域配合设置,折板组件的外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射线依次经由折板组件以及探测器舱射入探测器的成像区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小由于射线被杂物阻挡,影响扫描图像质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探测器组件和一种车辆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检查设备中,一般将X光机安装在设备顶端,将探测器组件安装在底端,其中探测器组件中包括探测器舱以及安装在探测器舱内的探测器,对车辆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被检查车辆一般会粘有污水和尘土等杂物,导致部分污水和泥土等杂物经常会落在探测器舱的外壁上,影响探测器接收射线,进而导致扫面的图像质量不佳,严重干扰工作人员对被检查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测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检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器组件,包括探测器舱以及置于探测器舱内部的探测器,探测器组件还包括:折板组件,固设于探测器舱的外壁上,折板组件与探测器的成像区域配合设置,折板组件的外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射线依次经由折板组件以及探测器舱射入探测器的成像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探测器舱内能够形成暗盒,达到遮挡阳光和电磁屏蔽的目的,同时能够防水、防尘,有效减少了进入探测器舱内的杂物,通过在探测器舱的外壁上设置折板组件,且折板组件的外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使掉落在折板组件上的杂物不会堆积在一起,折板组件的外壁上不宜附着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油污等,由于折板组件与探测器的成像区域配合设置,射线能够依次经由折板组件以及探测器舱射入探测器的成像区域,提高了射线的强度,减小了由于射线被杂物阻挡,影响扫描图像质量的问题。
其中,折板组件的材质为可以穿过射线的材质,同时能够起到遮挡阳光以及对电磁进行屏蔽的作用,且折板组件的外壁光滑,能够使大部分杂物自折板组件的外壁上滑落。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探测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探测器舱包括:一侧开口的舱体;以及盖设于舱体的开口位置的盖体,盖体设有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折板组件覆盖槽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探测器舱包括一侧开口的舱体;以及盖设于舱体的开口位置的盖体能够使探测器舱形成暗盒,达到遮挡阳光和电磁屏蔽的目的,同时能够防水、防尘,有效减少了进入探测器舱内的杂物,通过使折板组件的外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使掉落在折板组件上的杂物不会堆积在一起,折板组件的外壁上不宜附着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油污等,由于折板组件覆盖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一方面有效的保护了探测器舱内的探测器不被损坏,提高了探测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减小由于射线被部分杂物阻挡,影响扫描图像质量的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探测器舱呈方形盒状,舱体的开口位于探测器舱的顶面或侧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探测器舱设置为方形盒状,且舱体的开口位置可以位于探测器舱的顶面,也可以位于探测器舱的侧面,以配合多种检测环境,提高了探测器组件的实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折板组件包括:第一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的端部与第一条形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折板组件架设于槽口之上与盖体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条形板的端部与第二条形板的端部固定连接,形成折板组件,且通过第一条形板的相对端和第二条形板的相对端与盖体固定连接,将折板组件架设在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之上,该折板组件结构简单,同时可靠实用,有效减少了附着在对应探测器接收端的探测器舱表面的污渍、砂砾、杂物、雨水和油污等,提高了扫描图像的质量,同时提高了探测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槽口为矩形槽口,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均沿矩形槽口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矩形槽口的宽度大于成像区域的宽度尺寸,或矩形槽口的宽度大于探测器接收的射线束流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均沿矩形槽口的长度方向设置,能够使落在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上的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或油污快速的滑落至槽口两侧,减少了对射线的遮挡,通过设置矩形槽口的宽度大于成像区域的宽度尺寸,或者矩形槽口的宽度大于探测器接收的射线束流宽度,进一步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舱体的开口位于探测器舱的顶面时,第一条形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第二条形板覆盖矩形槽口,其中,第二条形板与第一条形板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舱体的开口位于探测器舱的顶面时,通过将第一条形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第二条形板覆盖矩形槽口,使落在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上的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或油污快速的滑落至槽口两侧,其中,第一条形板靠近待测查车辆,在待检查车辆的输送过程中,部分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或油污会提前落在第一条形板上,通过垂直设置第一条形板,能够使大部分遮挡物落在槽口的前侧,有效减少了对射线的遮挡,同时,第二条形板覆盖矩形槽口,使第一条形板与第二条形板的连接部位处于槽口的一侧,第二条形板的厚度均匀,能够防止由于槽口上方的折板组件厚度不均匀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
其中,第二条形板与第一条形板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预设角度的余角即为预设自锁角,根据不同材料的表面摩擦系数,以及常见杂物的自重,可以得出一个杂物的自锁角,预设自锁角应当大于对应杂物的自锁角,同时,第二条形板应该尽量低一些,即预设自锁角的值应选择大于上述对应杂物的自锁角的最小值,以减小折板组件的尺寸,进而减小了探测器组件的尺寸,提高探测器组件实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条形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矩形投影,矩形投影的宽度不小于矩形槽口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条形板设置为矩形,且第二条形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宽度不小于矩形槽口的宽度,即矩形投影的宽度不小于X射线束流面的宽度,有利于提升图像的质量,减少了图像不均匀的情况,可靠性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条形板的长度与第二条形板的长度相等,且第一条形板的长度和第二条形板的长度均不小于矩形槽口的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条形板的长度与第二条形板的长度相等,且第一条形板的长度和第二条形板的长度均不小于矩形槽口的长度,能够全面的对矩形槽口进行覆盖,防止砂砾、杂物、雨水等自侧面进入探测器舱内,对探测器造成损坏,有效提高了探测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设于槽口,密封件与折板组件配合封闭槽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密封件,且与折板组件配合封闭槽口,能够使探测器舱形成暗盒,达到遮挡阳光和电磁屏蔽的目的,同时能够防水、防尘,有效减少了进入探测器舱内的杂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体为弧形板,盖体中心的高度高于盖体侧边的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选用弧形盖体,使盖体中心的高度高于盖体两侧板的高度,能够减少落在盖体上的污水或者杂物,避免杂物过度堆积而覆盖槽口,提高了盖体的实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折板组件的材质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碳纤维材质、PVC材质、有机玻璃材质、铁金属材质和铝金属材质,且折板组件的摩擦系数低于摩擦系数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折板组件的摩擦系数低于摩擦系数阈值,提升了落在折板组件表面的杂物的流动性,其中,折板组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碳纤维材质、PVC材质、有机玻璃材质、铁金属材质和铝金属材质,以及部分能穿过射线且很薄的金属材料,的有效减少了折板组件外壁上的附着杂物的情况,防止杂物遮挡X射线,使探测器的接收端能够有效接收X射线束,进而提升了图像的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固定板,分布于槽口的相对两侧与盖体配合设置,两个固定板与折板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固定板与折板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板分布于槽口的相对两侧,并与盖体配合设置,能够便于安装折板组件,其中固定板可以与盖体以任意一种方式固定连接,提高了折板组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检查装置,包括射线源,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因此该车辆检查装置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探测器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探测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探测器组件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探测器组件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探测器组件的左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探测器组件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探测器组件,102舱体,104盖体,106探测器,108折板组件,1042槽口,1062探测器的接收端,1082第一条形板,1084第二条形板,1086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探测器组件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探测器组件10,包括探测器舱以及置于探测器舱内部的探测器106,探测器组件还包括:折板组件108,固设于探测器舱的外壁上,折板组件108与探测器106的成像区域配合设置,折板组件108的外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射线依次经由折板组件108以及探测器舱射入探测器106的成像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探测器舱内能够形成暗盒,达到遮挡阳光和电磁屏蔽的目的,同时能够防水、防尘,有效减少了进入探测器舱内的杂物,通过在探测器舱的外壁上设置折板组件,且折板组件的外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使掉落在折板组件上的杂物不会堆积在一起,折板组件的外壁上不宜附着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油污等,由于折板组件与探测器的成像区域配合设置,射线能够依次经由折板组件以及探测器舱射入探测器的成像区域,提高了射线的强度,减小了由于射线被杂物阻挡,影响扫描图像质量的问题。
其中,折板组件108的材质为可以穿过射线的材质,同时能够起到遮挡阳光以及对电磁进行屏蔽的作用,且折板组件108的外壁光滑,能够使大部分杂物自折板组件108的外壁上滑落。
优选地,根据折板组件108的制作材料、最易落在折板组件108上且阻碍射线被探测器接收的多个杂物,确定折板组件108上的多个杂物的自锁角,将折板组件108的外壁的倾斜角度限制为大于多个杂物的自锁角中最大自锁角。
优选地,折板组件108的外壁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应选择大于上述自锁角的最小值,以减小折板组件108的高度,进而减小了探测器组件10的整体尺寸,提高其实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探测器组件10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探测器舱包括:一侧开口的舱体102;以及盖设于舱体102的开口位置的盖体104,盖体104设有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1042,折板组件覆盖槽口1042。
在该技术方案中,探测器舱包括一侧开口的舱体102;以及盖设于舱体的开口位置的盖体104能够使探测器舱形成暗盒,达到遮挡阳光和电磁屏蔽的目的,同时能够防水、防尘,有效减少了进入探测器舱内的杂物,通过使折板组件108的外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使掉落在折板组件108上的杂物不会堆积在一起,折板组件108的外壁上不宜附着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油污等,由于折板组件覆盖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一方面有效的保护了探测器舱内的探测器106不被损坏,提高了探测器106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减小由于射线被部分杂物阻挡,影响扫描图像质量的问题。
优选地,本方案对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1042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定,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1042也可设于探测器舱的任意一个侧面,同时将折板组件108与槽口1042配合设置,同样可以满足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探测器舱呈方形盒状,舱体102的开口位于探测器舱的顶面或侧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探测器舱设置为方形盒状,且舱体102的开口位置可以位于探测器舱的顶面,也可以位于探测器舱的侧面,以配合多种检测环境,提高了探测器组件10的实用性。
优选地,探测器舱还可以为球状。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折板组件108包括:第一条形板1082;第二条形板1084,第二条形板1084的端部与第一条形板1082的端部固定连接,折板组件108架设于槽口1042之上与盖体104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条形板1082的端部与第二条形板1084的端部固定连接,形成折板组件108,且通过第一条形板1082的相对端和第二条形板1084的相对端与盖体104固定连接,将折板组件108架设在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1042之上,该折板组件108结构简单,同时可靠实用,有效减少了附着在对应接收端1062的探测器舱表面的污渍、砂砾、杂物、雨水和油污等,提高了扫描图像的质量,同时提高了探测器106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槽口1042为矩形槽口1042,第一条形板1082和第二条形板1084均沿矩形槽口1042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矩形槽口1042的宽度大于成像区域的宽度尺寸,或矩形槽口1042的宽度大于探测器接收的射线束流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条形板1082和第二条形板1084均沿矩形槽口1042的长度方向设置,能够使落在第一条形板1082和第二条形板1084上的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或油污快速的滑落至槽口1042两侧,减少了对射线的遮挡,通过设置矩形槽口1042的宽度大于成像区域的宽度尺寸,或者矩形槽口1042的宽度大于探测器接收的射线束流宽度,进一步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优选地,第一条形板1082和第二条形板1084也可以换成两个曲面板,且两个曲面板的轴线均处于折板组件108的外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舱体102的开口位于探测器舱的顶面时,第一条形板1082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第二条形板1084覆盖矩形槽口1042,其中,第二条形板1084与第一条形板1082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舱体102的开口位于探测器舱的顶面时,通过将第一条形板1082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第二条形板1084覆盖矩形槽口1042,使落在第一条形板1082和第二条形板1084上的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或油污快速的滑落至槽口1042两侧,其中,第一条形板1082靠近待测查车辆,在待检查车辆的输送过程中,部分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或油污会提前落在第一条形板1082上,通过垂直设置第一条形板1082,能够使大部分遮挡物落在槽口1042的前侧,有效减少了对射线的遮挡,同时,第二条形板1084覆盖矩形槽口1042,使第一条形板1082与第二条形板1084的连接部位处于槽口1042的一侧,第二条形板1084的厚度均匀,能够防止由于槽口1042上方的折板组件108厚度不均匀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
其中,第二条形板1084与第一条形板1082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预设角度的余角即为预设自锁角,根据不同材料的表面摩擦系数,以及常见杂物的自重,可以得出一个杂物的自锁角,预设自锁角应当大于对应杂物的自锁角,同时,第二条形板1084应该尽量低一些,即预设自锁角的值应选择大于上述对应杂物的自锁角的最小值,以减小折板组件108的尺寸,进而减小了探测器组件10的尺寸,提高探测器组件10实用性。
优选地,第二条形板1084也可以选用曲面板,满足预设重物可以滑落的效果即可。
如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条形板1084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矩形投影,矩形投影的宽度不小于矩形槽口1042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条形板1084设置为矩形,且第二条形板1084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宽度不小于矩形槽口1042的宽度,即矩形投影的宽度不小于X射线束流面的宽度,有利于提升图像的质量,减少了图像不均匀的情况,可靠性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条形板1082的长度与第二条形板1084的长度相等,且第一条形板1082的长度和第二条形板1084的长度均不小于矩形槽口1042的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条形板1082的长度与第二条形板1084的长度相等,且第一条形板1082的长度和第二条形板1084的长度均不小于矩形槽口1042的长度,能够全面的对矩形槽口1042进行覆盖,防止砂砾、杂物、雨水等自侧面进入探测器舱内,对探测器106造成损坏,有效提高了探测器106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设于槽口1042,密封件与折板组件108配合封闭槽口104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密封件,且与折板组件108配合封闭槽口1042,能够使探测器舱形成暗盒,达到遮挡阳光和电磁屏蔽的目的,同时能够防水、防尘,有效减少了进入探测器舱内的杂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体104为弧形板,盖体104中心的高度高于盖体104侧边的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选用弧形盖体104,使盖体104中心的高度高于盖体104两侧板的高度,能够减少落在盖体104上的污水或者杂物,避免杂物过度堆积而覆盖槽口1042,提高了盖体104的实用性。
优选地,盖体104上表面应尽量光滑,以提升落在其上的杂物的流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折板组件108的材质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碳纤维材质、PVC材质和有机玻璃材质,且折板组件108的摩擦系数低于摩擦系数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折板组件108的摩擦系数低于摩擦系数阈值,提升了落在折板组件108外壁上的杂物的流动性,其中,折板组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碳纤维材质、PVC材质、有机玻璃材质、铁金属材质和铝金属材质,以及部分能穿过射线且很薄的金属材料,有效减少了折板组件108外壁上的附着杂物的情况,防止杂物遮挡X射线,使探测器106的接收端1062能够有效接收X射线束,进而提升了图像的质量。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固定板1086,分布于槽口1042的相对两侧与盖体104配合设置,两个固定板1086与折板组件108的底端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固定板1086与折板组件108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板1086分布于槽口1042的相对两侧,并与盖体104配合设置,能够便于安装折板组件108,其中固定板1086可以与盖体104以任意一种方式固定连接,提高了折板组件108的可靠性。
优选地,固定板1086与盖体104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孔,通过加装连接螺栓,使固定板1086与盖体104固定连接,进而可以固定折板组件108,拆装方便,且连接稳定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检查装置,包括射线源,还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探测器组件10,因此该车辆检查装置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探测器组件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测器组件,通过在盖体上设置折板组件,折板组件覆盖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能够使探测器舱形成暗盒,达到遮挡阳光和电磁屏蔽的目的,同时能够防水、防尘,有效减少了进入探测器舱内的杂物,通过使折板组件的外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使掉落在折板组件上的杂物不会堆积在一起,折板组件的外壁上不宜附着污渍、砂砾、杂物、雨水、油污等,一方面有效的保护了探测器舱内的探测器不被损坏,提高了探测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减小由于射线被部分杂物阻挡,影响扫描图像质量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探测器组件,包括探测器舱以及置于所述探测器舱内部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组件还包括:
折板组件,固设于所述探测器舱的外壁上,所述折板组件与所述探测器的成像区域配合设置,所述折板组件的外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射线依次经由所述折板组件以及所述探测器舱射入所述探测器的成像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舱包括:
一侧开口的舱体;以及
盖设于所述舱体的开口位置的盖体,所述盖体设有用于穿过射线的槽口,所述折板组件覆盖所述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测器舱呈方形盒状,所述舱体的开口位于所述探测器舱的顶面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组件包括:
第一条形板;
第二条形板,所述第二条形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条形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折板组件架设于所述槽口之上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口为矩形槽口,第一条形板和所述第二条形板均沿所述矩形槽口的长度方向设置,
其中,所述矩形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成像区域的宽度尺寸,或所述矩形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探测器接收的射线束流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体的开口位于所述探测器舱的顶面时,所述第一条形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二条形板覆盖所述矩形槽口,
其中,所述第二条形板与所述第一条形板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条形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矩形投影,所述矩形投影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矩形槽口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形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条形板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条形板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条形板的长度均不小于所述矩形槽口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件,设于所述槽口,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折板组件配合封闭所述槽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为弧形板,所述盖体中心的高度高于所述盖体侧边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板组件的材质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碳纤维材质、PVC材质、有机玻璃材质、铁金属材质和铝金属材质,且所述折板组件的摩擦系数低于摩擦系数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探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固定板,分布于所述槽口的相对两侧与所述盖体配合设置,所述两个固定板与所述折板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
13.一种车辆检查装置,包括射线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探测器组件。
CN201720357089.6U 2017-04-07 2017-04-07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Active CN207198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7089.6U CN207198346U (zh) 2017-04-07 2017-04-07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7089.6U CN207198346U (zh) 2017-04-07 2017-04-07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8346U true CN207198346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2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57089.6U Active CN207198346U (zh) 2017-04-07 2017-04-07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83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8851A (zh) * 2017-04-07 2017-06-30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8851A (zh) * 2017-04-07 2017-06-30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CN106908851B (zh) * 2017-04-07 2024-05-14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2186B2 (en) Container inspection system using cobalt-60 γ-ray source and cesium iodide or cadmium tungstate array detector
US962560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Z threat alarm resolution
US6665373B1 (en) X-ray imaging system with active detector
US8401147B2 (en) Multiple screen detection systems
US20060018428A1 (en) Double-radiant-source framework for container detecting system
CN207198346U (zh)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US20160033674A1 (en) Self Contained Mobile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2686999A (zh) 移动式飞机检查系统
CN106908851A (zh)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CN103597343A (zh) 具有可变尺寸检测器阵列的反向散射系统
AU2011227508A1 (en) Personnel screening system
CN105266830A (zh) 成像装置
USRE33505E (en) Scan room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
WO20150579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z threat alarm resolution
CN208672810U (zh) 一种门式放射性监测与识别系统
TWI437517B (zh) 車輛偵測裝置
CN107092037A (zh)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CN215889576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围栏
CN206741003U (zh) 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
CN207817228U (zh) 车辆检测系统
CN206523643U (zh) 一种平板探测器
CN218350158U (zh) 一种设备检验检测用扫描装置
JP2002350587A (ja) 放射線遮蔽体および遮蔽壁
CN219694962U (zh) 成像屏蔽系统、成像装置及中子照相设备
JP3758144B2 (ja) 磁気低減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