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0282U -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0282U
CN207190282U CN201721165354.7U CN201721165354U CN207190282U CN 207190282 U CN207190282 U CN 207190282U CN 201721165354 U CN201721165354 U CN 201721165354U CN 207190282 U CN207190282 U CN 207190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main body
row roller
row
fe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653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世捷
叶翔斌
何伟强
黄俊杰
陈梓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angd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angm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angm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angm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653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0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0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0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包括:第一主体、皮带、电机、弹性部件、两排平行设置的滚轮和可移动的夹紧主体;第一排滚轮设置在第一主体上,滚轮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排滚轮设置在夹紧主体上,滚轮数量为至少一个;弹性部件一端与第一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主体连接;弹性部件具有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趋势,以使第二排滚轮挤压放置在第一排滚轮和第二排滚轮之间的线材;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排滚轮中的至少一个滚轮转动,以使线材移动给料。解决了现有的3D打印机通过相对滚轮和齿轮挤压和传送线材,会导致线材表面受损而出现断丝、造成齿轮表面发生磨损而降低3D打印机的使用寿命以及会造成送料过程打滑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又称积层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直接制造几乎任意形状三维实体的技术。3D打印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即“层造形法”。
如图1所示,3D打印机现有的送丝结构是相对设置的滚轮和齿轮,线材放在滚轮和齿轮中间,弹簧的回复力使得滚轮与齿轮一起夹紧线材,当电机带动齿轮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线材运动进行送料。
但通过齿轮推动线材,会导致线材表面受损,容易出现断丝的情况;如果线材表面硬度较高,会造成齿轮表面发生磨损,降低3D打印机的使用寿命;如果线材表面较光滑,因为齿轮与线材接触面积很小,摩擦力太小从而造成送料过程容易打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解决了现有的3D打印机通过相对滚轮和齿轮挤压和传送线材,会导致线材表面受损而出现断丝、造成齿轮表面发生磨损而降低3D打印机的使用寿命以及会造成送料过程打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包括:第一主体、皮带、电机、弹性部件、两排平行设置的滚轮和可移动的夹紧主体;
第一排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滚轮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
第二排滚轮设置在所述夹紧主体上,滚轮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紧主体连接;
所述弹性部件具有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趋势,以使所述第二排滚轮挤压放置在所述第一排滚轮和所述第二排滚轮之间的线材;
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排滚轮中的至少一个滚轮转动,以使所述线材移动给料。
优选地,
所述第二排滚轮中滚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
所述第一排滚轮中的至少一个滚轮上设置有锯齿结构。
优选地,
所述第二排滚轮中的至少一个滚轮上设置有锯齿结构。
优选地,
两排平行的滚轮竖直设置;
所述第一主体设置有侧沿;
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侧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紧主体连接。
优选地,
所述夹紧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表面,并在所述第一主体表面可移动。
优选地,
所述侧沿与所述第一排滚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排滚轮两侧;
所述第一排滚轮和所述第二排滚轮夹紧所述线材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
所述侧沿与所述第二排滚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排滚轮两侧;
所述第一排滚轮和所述第二排滚轮夹紧所述线材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拉伸状态。
优选地,
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排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两侧;
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排滚轮中的一个滚轮轴向连接。
优选地,
第一排滚轮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构成至少两个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为相邻的至少两个滚轮通过一个皮带套接形成的结构。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弹性部件具有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趋势,而弹性部件一端固定在第一主体上,另一个与可移动的夹紧主体连接,所以可以使得夹紧主体上的第二排滚轮挤压放置在第一排滚轮和第二排滚轮之间的线材,电机驱动两排滚轮中的至少一个滚轮转动,电机驱动的滚轮通过皮带带动其他滚轮一起转动,同时依靠皮带与线材之间的摩擦力使线材移动给料;因为与线材接触的滚轮和皮带,不会像齿轮一样导致线材表面受损;而如果线材表面硬度较高,第一排滚轮与线材之间有皮带间隔,也不会造成第一排滚轮表面发生磨损;如果线材表面较光滑,因为皮带与线材接触面积较大,所以摩擦力较大,不会造成送料过程容易打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3D打印机现有的送丝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解决了现有的3D 打印机通过相对滚轮和齿轮挤压和传送线材,会导致线材表面受损而出现断丝、造成齿轮表面发生磨损而降低3D打印机的使用寿命以及会造成送料过程打滑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第一主体1、皮带9、电机3、弹性部件7、两排平行设置的滚轮和可移动的夹紧主体6。
第一排滚轮4设置在第一主体1上,滚轮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通过皮带9 传动连接。
第一排滚轮4中的所有滚轮可以通过一条皮带9传动连接,也可以是相邻的两个、三个或多个滚轮通过一条皮带9连接,那么第一排滚轮4则通过至少两条皮带9传动连接。
第二排滚轮5设置在夹紧主体6上,滚轮数量为至少一个。
第二排滚轮5主要与第一排滚轮4配合加紧线材2以及滚动传送线材2 的作用。
弹性部件7一端与第一主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主体6连接。
因为弹性部件7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的夹紧主体6可移动,所以弹性部件7处于非初始状态时,可以推动夹紧主体6移动;若夹紧主体6被固定,则弹性部件7会给夹紧主体6一个回复力。
弹性部件7可以为多个弹簧,图1中的弹性部件7是三个弹簧,也可以是两个、四个等,弹簧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弹性部件7具有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趋势,以使第二排滚轮5挤压放置在第一排滚轮4和第二排滚轮5之间的线材2。
弹性部件7有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趋势包括压缩和拉伸两种状态。
因为弹性部件7给夹紧主体6一个回复力,所以可以使夹紧主体6上的第二排滚轮5挤压放置在第一排滚轮4和第二排滚轮5之间的线材2。
电机3用于驱动第一排滚轮4中的至少一个滚轮转动,以使线材2移动给料。
电机3可以驱动一个滚轮,也可以驱动多个滚轮。
这里的第一排滚轮4可以带锯齿结构,也可以不带锯齿结构;当第一排滚轮4不带锯齿结构时,只要滚轮与皮带9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大,也是可以使线材2移动给料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排滚轮5中滚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线材2移动给料,当第二排滚轮5中滚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也可以将第二排滚轮5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具体的连接方案与第一排滚轮4的连接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排滚轮4中的至少一个滚轮上可以设置有锯齿结构。
这里可以将带有锯齿结构的滚轮理解为齿轮,为了增大与皮带9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第二排滚轮5中的至少一个滚轮上也可以设置有锯齿结构,原理与第一排滚轮4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两排平行的滚轮可以竖直设置,第一主体1设置有侧沿8。
两排滚轮竖直设置,实现线材2竖直方向的移动;在实际应用中,若需要线材2水平移动,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弹性部件7一端与侧沿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主体6连接。
夹紧主体6可随弹性部件7的形变而发生移动。
进一步地,夹紧主体6设置在第一主体1表面,并在第一主体1表面可移动。
当夹紧主体6只通过弹性部件7与侧沿连接而不与第一主体1表面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夹紧并传动线材2的功能;将夹紧主体6设置在第一主体1表面可以起到相对固定夹紧主体6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侧沿与第一排滚轮4分别位于第二排滚轮5两侧,第一排滚轮4和第二排滚轮5夹紧线材2时,弹性部件7处于压缩状态。
因为第二排滚轮5设置在可移动的夹紧主体6上,要使第一排滚轮4和第二排滚轮5夹紧线材2,就要有第二排滚轮5具有向第一排滚轮4移动的趋势,所以当侧沿与第一排滚轮4分别位于第二排滚轮5两侧时,弹性部件7 应该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若侧沿与第二排滚轮5分别位于第一排滚轮4两侧,第一排滚轮4和第二排滚轮5夹紧线材2时,弹性部件7处于拉伸状态。
如图1所示,侧沿8是设置在左侧,如果将侧沿8设置在右侧,那么弹性部件7就处于拉伸状态。
进一步地,电机3与第一排滚轮4分别设置在第一主体1两侧,电机3 与第一排滚轮4中的一个滚轮轴向连接。
若电机3驱动第一排滚轮4中的滚轮,那么电机3就需要设置在第一主体1上;若电机3驱动第二排中的滚轮,那么电机3就需要设置在夹紧主体6 上。
进一步地,第一排滚轮4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构成至少两个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为相邻的至少两个滚轮通过一个皮带9套接形成的结构。
例如,如果第一排滚轮4有六个滚轮,并可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形成两个传动机构,每个传动机构包括三个滚轮和套接在这三个滚轮上的皮带9。
上面是对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的应用进行说明,应用例包括:
如图1所示,电机3驱动第一排滚轮4中的带锯齿结构的滚轮转动,通过皮带9带动第一排滚轮4中的其他滚轮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皮带9给线材2一个向上的静摩擦力,线材2向上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排滚轮5转动完成线材2的移动给料。在整个过程中,第二排滚轮5由于弹性部件7的回复力,与第一排滚轮4配合挤压住线材2。
本实施例通过皮带9带动线材2移动,比通过齿轮带动线材2移动,可以更好的保护线材2不受损,从而避免了断丝的现象,而且带锯齿结构的滚轮由皮带9包裹住,也不会被硬度大的线材2磨损,还因为皮带9与线材2 的接触面积变大,所以可以为线材2的移动提供很好的摩擦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皮带、电机、弹性部件、两排平行设置的滚轮和可移动的夹紧主体;
第一排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滚轮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
第二排滚轮设置在所述夹紧主体上,滚轮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紧主体连接;
所述弹性部件具有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趋势,以使所述第二排滚轮挤压放置在所述第一排滚轮和所述第二排滚轮之间的线材;
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排滚轮中的至少一个滚轮转动,以使所述线材移动给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滚轮中滚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滚轮中的至少一个滚轮上设置有锯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滚轮中的至少一个滚轮上设置有锯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排平行的滚轮竖直设置;
所述第一主体设置有侧沿;
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侧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紧主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表面,并在所述第一主体表面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沿与所述第一排滚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排滚轮两侧;
所述第一排滚轮和所述第二排滚轮夹紧所述线材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沿与所述第二排滚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排滚轮两侧;
所述第一排滚轮和所述第二排滚轮夹紧所述线材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拉伸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排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两侧;
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排滚轮中的一个滚轮轴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滚轮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构成至少两个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为相邻的至少两个滚轮通过一个皮带套接形成的结构。
CN201721165354.7U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Active CN207190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5354.7U CN207190282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5354.7U CN207190282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0282U true CN207190282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8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65354.7U Active CN207190282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028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4771A (zh) * 2019-09-20 2019-12-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3d打印机用送料机构
CN111238455A (zh) * 2020-02-19 2020-06-05 黑龙江工业学院 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
CN113231652A (zh) * 2021-05-07 2021-08-10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半固态金属熔丝增材制造近净成形装置及打印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4771A (zh) * 2019-09-20 2019-12-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3d打印机用送料机构
CN111238455A (zh) * 2020-02-19 2020-06-05 黑龙江工业学院 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
CN113231652A (zh) * 2021-05-07 2021-08-10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半固态金属熔丝增材制造近净成形装置及打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90282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结构
CN102745459B (zh) 板材交替送料装置
CN104803152B (zh) 一种用于带式传输机的逆止器
CN103273365A (zh) 一种棒材送料机
CN110962197A (zh) 一种木材加工中条状木板曲压工艺流程用板材整形装置
CN109849485B (zh) 一种免漆门冷胶包覆机
CN211035714U (zh) 一种夹胶玻璃辊压机
CN106425906A (zh) 超硬砂轮生产线及其输送装置
CN207744402U (zh) 一种剥叶机剥叶辊自动调节机构
CN210081880U (zh) 一种无纺布冲切装置
CN204614857U (zh) 极片辊压设备
CN204208941U (zh) 一种槽钢调直机
CN110405520B (zh) 一种用于轴承的滚动体加工的定长进料推进器
CN208490737U (zh) 一种茶叶揉捻设备
CN205394188U (zh) 用于抛光机的双向研磨系统
CN111900324A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辊压装置
CN108271516A (zh) 一种剥叶机剥叶辊自动调节机构及方法
CN215618379U (zh) 一种无尘纸生产切口用切割装置
CN206154131U (zh) 超硬砂轮生产线及其输送装置
CN212545357U (zh) 一种自动化大鲵加工去表层角质装置
CN216230447U (zh) 一种生产塑料环牵引设备
CN202054491U (zh) 烟用丝束卷曲机中的滚轮
CN213859764U (zh) 一种胶合板压合装置
CN219563283U (zh) 一种随动式保温装饰板开槽机
CN211725955U (zh) 一种水泥加工用辊筒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6

Address after: 528000 6a01, block C, Huaxia Xin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6, Kejiao Road,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Yangd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 406, building G5, South China new material innovation park, No. 31, Kefeng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ANGM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