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81899U - 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81899U
CN207181899U CN201721193031.9U CN201721193031U CN207181899U CN 207181899 U CN207181899 U CN 207181899U CN 201721193031 U CN201721193031 U CN 201721193031U CN 207181899 U CN207181899 U CN 207181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ar
pcb
radiator
pcb board
side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30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海洋
李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930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81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81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81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灯条上连接LED灯的PCB走线向PCB板的边沿方向延伸,相应的,在散热器上开设插接槽,插接槽内排布有母座PCB走线,灯条上的每一条PCB走线在散热器的插接槽中都对应有相接的母座PCB走线,在灯条插入散热器的插接槽后,在灯条、散热器和电源板、灯条控制板之间构成电气通路,能够实现对灯条的控制,相比于现有灯条通过插座直接与电源板、灯条控制板连接的方式,本申请通过上述电连接方式,省去灯条的PCB板上各个PCB走线的走线空间,也省去了灯条插座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灯条PCB板的宽度,将该灯条安装于侧光模组时,也有效减小了模组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设备向更薄化设计。

Description

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别。
背景技术
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发光灯条置于模组的侧面,通过导光板、反射板等光学膜片的配合实现为模组提供背光,相比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其无需保留厚度空间以保证LED灯的有效光程,因此能够实现模组的超薄设计而广泛使用。
通常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如图1所示,侧光灯条组件包括灯条1和L型散热器2,L型散热器2的一边固定在模组的背板3上,灯条1以垂直于背板3的方向固定在散热器2的另一边上,其工作期间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2传导至背板3外面。
现有的这种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灯条的固定方式中,存在如下问题:如图2所示,现有的灯条PCB除了要具有安装LED灯21的空间,还要具有LED灯的各种数据走线、电源走线和控制走线的安全走线空间以及安装与电源板、控制板连接的灯条插座22的空间(图中仅为示例,不代表真实走线),这些都导致灯条PCB的宽度D2较大,且其在安装于模组中后,由于还存在散热器的厚度D1,导致模组整体的厚度较大,不利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向更薄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解决现有侧光模组的灯条宽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侧光模组,包括背板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于所述背板的边侧,还包括一侧光模组的灯条;所述侧光模组的灯条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安装有若干个LED灯,连接所述LED灯的所有PCB走线向所述PCB板的边沿方向延伸;所述散热器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排布有母座PCB走线;所述侧光模组的灯条上的每一条PCB走线,在所述侧光模组的灯条插入所述散热器的插接槽后,在所述散热器上都对应有相接的母座PCB走线。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上还安装有散热器插座,所述母座PCB走线通过所述散热器插座实现与其他PCB板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其他PCB板为电源板和/或灯条控制板。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插座包括电源插座和灯条控制插座。
进一步的,所述所有PCB走线以垂直于所述PCB边沿的形式向所述PCB板的边沿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所有PCB走线均向所述PCB板的同一边侧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所有PCB走线分布于所述PCB板的正反两面上。
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应用的侧光模组包括背板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于所述背板的边侧,还包括一侧光模组的灯条;所述侧光模组的灯条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安装有若干个LED灯,连接所述LED灯的所有PCB走线向所述PCB板的边沿方向延伸;所述散热器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排布有母座PCB走线;所述侧光模组的灯条上的每一条PCB走线,在所述侧光模组的灯条插入所述散热器的插接槽后,在所述散热器上都对应有相接的母座PCB走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提出的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中,将灯条的PCB板上的所有与LED灯连接的PCB走线以向PCB板边沿方向延伸的形式进行设计,也即,所有的PCB走线不像现有技术中一样通过连通、跨线等形式最终汇集于插座,而是以最短路径直接从LED灯引向PCB边沿,形成类似于金手指的形式,相应的,在与其连接的散热器中,开设插接槽,插接槽内部对应PCB板上的所有PCB走线都具有母座PCB走线,灯条的PCB板插入散热器的插接槽中,使得灯条上的PCB走线与散热器上对应的母座PCB走线相接,进而通过散热器上设置的散热器插座实现灯条PCB板与与源板、灯条控制板等电连接,相比于现有灯条通过插座直接与电源板、灯条控制板连接的方式,本申请通过上述电连接方式,省去灯条的PCB板上各个PCB走线的走线空间,也省去了灯条插座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灯条PCB板的宽度,解决现有侧光模组的灯条宽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将该侧光模组的灯条安装于侧光模组时,也有效减小了模组的厚度,有利于模组和显示设备向更薄化设计。
结合附图阅读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申请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灯条的安装结构;
图2为现有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灯条PCB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出的侧光模组的灯条的PCB板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侧光模组的灯条安装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提出的散热器的插接槽的电气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提出的侧光模组的灯条,如图3所示,包括PCB板31,PCB板上安装有若干个LED灯32,连接LED灯32的所有PCB走线33向PCB板的边沿方向延伸,本申请不具体限定延伸的方向个数,可以是向PCB板的四个边沿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方向延伸,优选所有PCB走线以垂直于PCB边沿的形式向PCB板的同一边侧的边沿方向延伸。
所有PCB走线可以全部分布在PCB板的同一面上,也可以分布于PCB板的正反两面上,本申请不予具体限定。
上述提出的灯条,其PCB板上所有的PCB走线不同于现有灯条PCB板中所有PCB走线以如图2所示的连通、跨线等方式进行设计,而是全部以近乎于最短路径方式向PCB边沿延伸,类似于电气连接中金手指的应用方式,且不设计灯条插座。
相应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应用上述提出的侧光模组的灯条的侧光模组,如图4所示,包括背板41和散热器42,散热器42固定于背板41的边侧,上述提出的侧光模组的灯条43插接在散热器42上。
如图5所示,散热器42上开设有插接槽421,插接槽421内排布有母座PCB走线422;侧光模组的灯条43上的每一条PCB走线,在侧光模组的灯条插入散热器42的插接槽421后,在散热器上都对应有相接的母座PCB走线。
散热器42上还安装有散热器插座423,母座PCB走线422通过散热器插座实现与其他PCB板的电连接,再基于灯条PCB板上PCB走线与母座PCB走线的相接,从而在灯条、散热器和其他PCB板之间形成了电气通路,以实现其他PCB板对灯条的控制。这里的其他PCB板包括但不受限于为灯条提供电源的电源板、灯条控制板等;散热器插座423包括但不受限于电源插座、灯条控制插座等。
以贴装2mm宽度的LED灯的灯条为例,按照现有技术排版,PCB板的宽度需要9mm左右,而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设计方式对PCB板进行排版,只需要5mm即可,不用考虑走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不用排放插座端子,大大减少了PCB用量。
基于上述提出的侧光模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例如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应用上述提出的侧光模组,在侧光模组的灯条的PCB设计中将PCB走线设计为类似于金手指的走线方式,省去了灯条插座,通过在散热器的插接槽内设置对应PCB走线的母座PCB走线以及散热器插座,通过散热器的承接,在灯条、散热器和电源板、灯条控制板之间构成电气通路,实现对灯条的控制,相比于现有灯条通过插座直接与电源板、灯条控制板连接的方式,本申请通过上述电连接方式,省去灯条的PCB板上各个PCB走线的走线空间,也省去了灯条插座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灯条PCB板的宽度,解决现有侧光模组的灯条宽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将该侧光模组的灯条安装于侧光模组时,也有效减小了模组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设备向更薄化设计。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侧光模组,包括背板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于所述背板的边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侧光模组的灯条;
所述侧光模组的灯条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安装有若干个LED灯,连接所述LED灯的所有PCB走线向所述PCB板的边沿方向延伸;
所述散热器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排布有母座PCB走线;所述侧光模组的灯条上的每一条PCB走线,在所述侧光模组的灯条插入所述散热器的插接槽后,在所述散热器上都对应有相接的母座PCB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还安装有散热器插座,所述母座PCB走线通过所述散热器插座实现与其他PCB板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PCB板为电源板和/或灯条控制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侧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插座包括电源插座和灯条控制插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PCB走线以垂直于所述PCB边沿的形式向所述PCB板的边沿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PCB走线均向所述PCB板的同一边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PCB走线分布于所述PCB板的正反两面上。
8.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侧光模组。
CN201721193031.9U 2017-09-18 2017-09-18 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Active CN207181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3031.9U CN207181899U (zh) 2017-09-18 2017-09-18 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3031.9U CN207181899U (zh) 2017-09-18 2017-09-18 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81899U true CN207181899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47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3031.9U Active CN207181899U (zh) 2017-09-18 2017-09-18 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81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631A (zh) * 2018-07-26 2018-10-30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分段式背光灯、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631A (zh) * 2018-07-26 2018-10-30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分段式背光灯、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42113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1114082B (zh)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6678594A (zh) Led灯带及照明系统
CN100365486C (zh) 背光模块
EP2463963A1 (en) Connector for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101545597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CN202403051U (zh) 一种led灯条、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机
CN10483283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8761904B (zh) 背光装置
CN207181899U (zh) 侧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4373914B (zh) 一种灯条散热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478019U (zh) 背光模组
CN202421666U (zh) 窄边框显示装置
US20070189041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illuminant structure thereof
US10664431B2 (en) Advanced PCI express board assembly
WO2016037375A1 (zh)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US7834559B2 (en) Lamp circuit of liquid crystal device backlight source
CN101917822B (zh) 发光模块、其使用的复合式电路板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08621871U (zh) 显示装置
CN202177070U (zh) 用于背光模组的连接线及背光模组
CN103277711A (zh) 发光模块及应用此发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WO2013177804A1 (zh) 直下式灯条的连接线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KR100920701B1 (ko) Led 모듈
CN205961572U (zh) 一种单面多组布线的直下式背光pcb板
CN201219312Y (zh) 直下型led背光模组的电路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