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77389U -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77389U
CN207177389U CN201721220532.1U CN201721220532U CN207177389U CN 207177389 U CN207177389 U CN 207177389U CN 201721220532 U CN201721220532 U CN 201721220532U CN 207177389 U CN207177389 U CN 207177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oried garage
hole
balancing weight
surfac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05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熙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205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77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77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773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包括机架,和通过连杆铰接在机架上的承车架,所述承车架可朝机架的一侧降至靠近地面,所述机架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调平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将配重装置和调平装置全部整合到立体车库本体上,因此使用该立体车库时,立体车库自身的重心稳定,不需要对路面进行改造,能够保证立体车库在运行状态和静止状态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路面上停车的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提升路面停车的容量,因此立体停车设备应运而来,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立体车库一般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同时,我国的路面一般是中间高,两边低,因此,在立体车库安装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立体车库能够保持水平,传统的立体车库都会设有配重装置以保证立体车库在运行中始终保持平衡,例如,专利号为201310382885.1的车辆自动平衡配重进出立体车库系统,就包括有立体车库和位于立体车库外侧的配重房,因需要修建位于立体车库外侧的配重房,势必需要对现有的路面进行改造,在路面上或周边区域进行施工,由此就很有可能引发交通拥挤,进一步加剧拥堵路段的拥挤情况,市民难以接受;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路面一般是中间高,两边低,立体车库本体安装水平也会受到影响,传统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浇筑四个等高的混泥土底座以保证车库本体安装后的水平,但是同样存在以下的问题:1、现有的路面不能随便轻易进行改造,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签字审批后才能施工,因此造成了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等问题;2、一般车位紧张的区域,都是车流量大的路段,如果再需要对路面进行改造,势必造成交通堵塞,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这种立体车库将配重装置和调平装置全部整合到立体车库本体上,因此使用该立体车库时,不需要对路面进行改造,能够同时保证立体车库在运行状态和静止状态的平衡。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包括机架,和通过连杆铰接在机架上的承车架,所述承车架可朝机架的一侧降至靠近地面,该一侧为承车架降下侧,为了方便描述,该一侧即为本文所述的右侧,所述机架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该另一侧为承车架降下侧的相对另一侧,为了方便描述,该一侧即为本文所述的左侧,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调平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设于承车架前后端的主动臂、分别设于承车架前后端的从动臂和旋转驱动器;所述从动臂上端与承车架铰接,所述从动臂下端与机架铰接,所述旋转驱动器一端与机架铰接,所述机架左侧还设有铰支座;所述承车架前后两端的左侧分别连接有主动臂连接架,所述主动臂连接架最高点高于承车架;所述主动臂连接架的最高点与主动臂上端铰接,所述主动臂下端与旋转驱动器的自由端铰接,所述主动臂的中下部与所述机架左侧上的铰支座活动连接,且主动臂可绕铰支座上的铰支点A旋转;所述铰支点A与主动臂连接架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从动臂两端铰接点的距离,铰支点A高于从动臂在机架上的旋转支点,所述机架左侧纵梁上设置有用于保持立体车库工作时左右平衡的配重装置,所述机架前后横梁左端下方设置有用于保持立体车库安装水平的调平装置。
上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将配重装置和调平装置全部整合到立体车库本体上,因此使用该立体车库时,不需要对路面进行改造,同时也能够同时保证立体车库在运行状态和静止状态的平衡,缩短了设备的安装周期,同时也避免了对路面进行改造的需求,能够在不影响当前交通状况的情况下,迅速解决停车难得的问题,势必受到市场的欢迎和消费者的认可,有利于本设备的市场推广和营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空心梁,所述空心梁顶部设置有填充重物的通孔,通过所述空心梁顶部的通孔往所述空心梁内部填充重物以实现配重,利用车库本体的空心梁和空心梁内部的重物以实现配重,不仅实现了配重的目的,同时将配重装置整合到车库本体上,具有外观整洁,美观大方的优点,整个车库的整体性更强,将配重装置化整为零,一方面方面进行配重作业,另一方面也方便车库的安装和运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方便的进行配重作业,进一步提升配重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所述空心梁内部设置有数个隔板,所述隔板可以横向设置,也可以纵向设置,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空心梁的内部空间分割成数个容腔,每个所述容腔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优选为横向设置隔板,横向设置隔板所分隔出来的数个内部容腔,使得空心梁内部的重物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可调节性显著提高,提升了配重作业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梁优选为矩形方钢,但不限定为矩形方钢,也可采用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钢管,但矩形方钢外形规整,下平面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大,有利于车库整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矩形方钢内部空间利用率大,方便重物在矩形方钢内部进行堆积,同时也能够将重物的整体重量最大化,提升了整个配重装置的配重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梁内部所堆积的重物可优选为河沙,但不限定为河沙,也可选用铁砂、钢砂甚至可以是水等物质,选用河沙具有几个优点:1、选用河沙成本低,降低了客户的使用成本;2、河沙为常见物质,取料方便,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3、河沙为细颗粒物质,在往机架左侧纵梁内部填充时,填充作业方便,填充效果好,空间利用率高,同时,能够使配重装置的配重精度大大提高;4、河沙同时也为高密度物质,相同体积的河沙较其他一般物质来讲,具有更大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了配重装置的配重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描述另一种配重装置的设计方案,所述机架对应的另一侧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可活动的设置有配重块,采取该配重装置,具有可视化的优点,同时配重作业也更加简单,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另一方面,配重块可以是混泥土块、铁块、砖头或钢板等诸多重物的其中一种,因此,采取该方案的配重装置,通用性强,可视化程度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操作的难度,同时也为了堆叠更多的配重块以提升配重装置的配重能力,所述配重块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配重块上的通孔以固定所述配重块,操作时,只需将配重块串装在固定杆上即可,不仅能够堆叠更多的配重块,同时也能够使得堆叠在一起的配重块外观更加整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下侧面中心位置设有凹陷区,相应的,所述配重块上侧面中心位置设有突出部,所述凹陷区和所述突出部的大小一致,所述凹陷区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凹陷区中心处的通孔以固定所述配重块,设置凹陷区和突出部具有几点优点:1、配重块上的通孔设置在凹陷区的中心,操作人员在串装配重块时,只需将配重块设有凹陷区的面朝下安装,因凹陷区的存在,操作人员都不需要再费劲的去将固定杆和通孔对齐再进行串装,在配重块自身重力和凹陷区的配合下,操作人员能够实现盲穿,提升了作业效率;2、每块配重块下侧面中心位置设有凹陷区,相应的,上侧面中心位置设有突出部,且凹陷区和突出部的大小一致,就相当于配重块和配重块之间进行卡装,使得堆叠后的配重块堆稳定性更好,同时外观更加整洁美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平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靠近路沿一侧的两端,因为目前我国的路面一般是中间高,两边低,当我们将立体车库布置在路边时,都是车库靠近路沿一侧的路面高度比外侧高度低,因此,只需在机架底部靠近路沿一侧的两端设置调平装置即可满足安装需求,无需对现有的路面进行改造,同时也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下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机架下侧壁通孔处的内壁上设置有“Π”形支架,所述“Π”形支架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Π”形支架顶部的通孔内壁设有内螺纹,一螺杆穿过所述机架下侧壁上的通孔与所述“Π”形支架顶部的通孔螺纹连接,所述“Π”形支架、螺杆和所述机架下侧壁上的通孔构成所述调平装置,该技术方案描述了调平装置的其中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定于这一种方案,也可采用例如千斤顶、电动推杆等可伸缩的装置,但选用该技术方案的调平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方便,成本也低;2、采用螺杆旋转调节机架的升降高度,调平精度高,操作简单易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侧壁与所述机架下侧壁上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旋转所述螺杆的把手,所述螺杆下端螺纹连接有支座,增加旋转螺杆的把手是为了避免在调平作业时还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来旋转螺杆,简便了操作流程,增加支座相当于增加了调平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立体车库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将配重装置和调平装置全部整合到立体车库本体上,因此使用该立体车库时,不需要对路面进行改造,能够同时保证立体车库在运行状态和静止状态的平衡,缩短了设备的安装周期,也避免了对路面造成破坏,能够在不影响当前交通状况的情况下,迅速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势必受到市场的欢迎和消费者的认可,有利于本设备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本实用新型的配重装置配重能力强、配重精度高、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同时外观美观、整体性强;本实用新型的调平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方便,成本也低;采用螺杆旋转调节机架的升降高度,调平精度高,操作简单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左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包括机架8、承车架12、分别设于承车架前后端的主动臂11、分别设于承车架前后端的从动臂10、旋转驱动器9;从动臂10上端与承车架12铰接,从动臂10下端与机架8铰接,旋转驱动器9一端与机架8铰接,机架8左侧还设有铰支座3;承车架12前后两端的左侧分别连接有主动臂连接架1,主动臂连接架1最高点高于承车架12;主动臂连接架1的最高点与主动臂11上端铰接,主动臂11下端与旋转驱动器9的自由端铰接,主动臂11的中下部与机架8左侧上的铰支座3活动连接,且主动臂11可绕铰支座3上的铰支点A2旋转;铰支点A2与主动臂连接架1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从动臂10两端铰接点的距离,铰支点A2高于从动臂10在机架8上的旋转支点,机架8左侧纵梁15上设置有用于保持立体车库工作时左右平衡的配重装置,机架8前后横梁16左端下方设置有用于保持立体车库安装水平的调平装置。
具体的,机架8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空心梁15,空心梁15顶部设置有填充重物的通孔,通过空心梁15顶部的通孔往空心梁15内部填充重物以实现配重,利用车库本体的空心梁15和空心梁15内部的重物以实现配重,重物的重量要保证车辆在下降或上升过程中保持平衡,以确保无论车辆在立体车库任何位置时,立体车库均能够保持平衡,无需在立体车库本体以外的地方再设置配重装置或配重房,因此无需对地面进行任何的改造就能方便的将立体车库进行投放使用。
优选的,为了更方便的进行配重作业,进一步提升配重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空心梁15内部设置有数个隔板17,隔板17可以横向设置,也可以纵向设置,通过隔板17将空心梁15的内部空间分割成数个容腔18,每个容腔18顶部均开设有通孔,本实施例为横向设置隔板17,横向设置隔板17所分隔出来的数个内部容腔18,使得空心梁15内部的重物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可调节性显著提高,提升了配重作业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优选的,机架8的空心梁15为矩形方钢,但不限定为矩形方钢,也可采用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钢管,但矩形方钢外形规整,下平面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大,有利于车库整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矩形方钢内部空间利用率大,方便重物在矩形方钢内部进行堆积,同时也能够将重物的整体重量最大化,提升了整个配重装置的配重能力。
空心梁15中也方便布线,可以将控制箱固定于该空心梁15上。
优选的,空心梁15内部所堆积的重物为河沙,但不限定为河沙,也可选用铁砂、钢砂甚至可以是水等物质,选用河沙具有几个优点:1、选用河沙成本低,降低了客户的使用成本;2、河沙为常见物质,取料方便,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3、河沙为细颗粒物质,在往空心梁15内部填充时,填充作业方便,填充效果好,空间利用率高,同时,能够使配重装置的配重精度大大提高;4、河沙同时也为高密度物质,相同体积的河沙较其他一般物质来讲,具有更大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了配重装置的配重能力。
具体的,机架8的横梁16左端的上下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优选为横梁16上下侧壁上的通孔同轴设置,横梁16下侧壁通孔处的内壁上设置有“Π”形支架6,“Π”形支架6顶部开设有通孔,“Π”形支架6顶部的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一螺杆5穿过机架8下侧壁上的通孔与“Π”形支架6顶部的通孔螺纹连接,“Π”形支架6顶部的通孔与横梁16侧壁上的通孔优选为同轴设置,“Π”形支架6、螺杆5和位于横梁16侧壁上的通孔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调平装置,该技术方案描述了调平装置的其中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定于这一种方案,也可采用例如千斤顶、电动推杆等可伸缩的装置,但选用该技术方案的调平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方便,成本也低;2、采用螺杆旋转调节机架的升降高度,调平精度高,操作简单易懂。
优选的,螺杆5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旋转所述螺杆的把手4,螺杆5下端螺纹连接有支座7,增加旋转螺杆的把手4是为了避免在调平作业时还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来旋转螺杆,简便了操作流程,增加支座7相当于增加了调平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立体车库整体的稳定性。
通过旋转把手4以调节支座7与横梁16之间的距离,以保证立体车库在安装时不会受到路面不平而带来的困扰,同时,因为目前我国的路面一般是中间高,两边低,当我们将立体车库布置在路边时,都是车库内侧端路面高度比外侧高度低,因此,只需在横梁16的内侧端即本实施例的横梁16的左端设置调平装置即可满足安装需求,无需对现有的路面进行改造。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包括机架8、承车架12、分别设于承车架前后端的主动臂11、分别设于承车架前后端的从动臂10、旋转驱动器9;从动臂10上端与承车架12铰接,从动臂10下端与机架8铰接,旋转驱动器9一端与机架8铰接,机架8左侧还设有铰支座3;承车架12前后两端的左侧分别连接有主动臂连接架1,主动臂连接架1最高点高于承车架12;主动臂连接架1的最高点与主动臂11上端铰接,主动臂11下端与旋转驱动器9的自由端铰接,主动臂11的中下部与机架8左侧上的铰支座3活动连接,且主动臂11可绕铰支座3上的铰支点A2旋转;铰支点A2与主动臂连接架1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从动臂10两端铰接点的距离,铰支点A2高于从动臂10在机架8上的旋转支点,机架8左侧纵梁15上设置有用于保持立体车库工作时左右平衡的配重装置,机架8前后横梁16左端下方设置有用于保持立体车库安装水平的调平装置。
具体的,机架8对应的另一侧上方设置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上可活动的设置有配重块14,数块配重块14总共的重量要保证车辆在下降或上升过程中保持平衡,以保证无论车辆位于立体车库任何位置时,立体车库均能够保持平衡,无需在立体车库本体以外的地方再设置配重装置或配重房,因此无需对地面进行任何的改造就能方便的将立体车库进行投放使用。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操作的难度,同时也为了堆叠更多的配重块14以提升配重装置的配重能力,配重块14中心开设有通孔,固定杆13穿过配重块14上的通孔以固定配重块14,操作时,只需将配重块14串装在固定杆13上即可实现配重。
优选的,配重块14下侧面中心位置设有凹陷区20,相应的,配重块14上侧面中心位置设有突出部19,凹陷区20和突出部19的大小一致,凹陷区20中心处设置有通孔,固定杆13穿过凹陷区20中心处的通孔以固定配重块14,设置凹陷区20和突出部19具有几点优点:1、配重块14上的通孔设置在凹陷区20的中心,操作人员在串装配重块14时,只需将配重块14设有凹陷区20的面朝下安装,因凹陷区20的存在,操作人员都不需要再费劲的去将固定杆13和通孔对齐再进行串装,在配重块14自身重力和凹陷区20的配合下,操作人员能够实现盲穿,提升了作业效率;2、每块配重块14下侧面中心位置设有凹陷区20,相应的,上侧面中心位置设有突出部19,且凹陷区20和突出部19的大小一致,就相当于配重块14和配重块14之间进行卡装,使得堆叠后的配重块堆稳定性更好,同时外观更加整洁美观。
固定杆13为空心杆体结构,方便预埋电源线、控制线及电路板,控制柜可穿插固定于该固定杆13上。
具体的,机架8的横梁16左端的上下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优选为横梁16上下侧壁上的通孔同轴设置,横梁16下侧壁通孔处的内壁上设置有“Π”形支架6,“Π”形支架6顶部开设有通孔,“Π”形支架6顶部的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一螺杆5穿过机架8下侧壁上的通孔与“Π”形支架6顶部的通孔螺纹连接,“Π”形支架6顶部的通孔与横梁16侧壁上的通孔优选为同轴设置,“Π”形支架6、螺杆5和位于横梁16侧壁上的通孔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调平装置,该技术方案描述了调平装置的其中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定于这一种方案,也可采用例如千斤顶、电动推杆等可伸缩的装置,但选用该技术方案的调平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方便,成本也低;2、采用螺杆旋转调节机架的升降高度,调平精度高,操作简单易懂。
优选的,螺杆5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旋转所述螺杆的把手4,螺杆5下端螺纹连接有支座7,增加旋转螺杆的把手4是为了避免在调平作业时还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来旋转螺杆,简便了操作流程,增加支座7相当于增加了调平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立体车库整体的稳定性。
通过旋转把手4以调节支座7与横梁16之间的距离,以保证立体车库在安装时不会受到路面不平而带来的困扰,同时,因为目前我国的路面一般是中间高,两边低,当我们将立体车库布置在路边时,都是车库内侧端路面高度比外侧高度低,因此,只需在横梁16的内侧端即本实施例的横梁16的左端设置调平装置即可满足安装需求,无需对现有的路面进行改造。
所述立体车库一端的两侧还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设置于立体车库的横梁端部,所述立体车库还包括适配的可拆卸轮体结构,所述轮体结构包括支架和车轮,所述支架一端设置有与卡口适配的连接轴,另一端与车轮的轴承固定,将轮体结构与立体车库的卡口固定,在立体车库的另一端通过拖车吊升一个角度,立体车库倾斜,其与地面的接触点便转移至所述车轮上,从而实现快速拖挂运输。进一步,所述卡口的连接腔体斜向上倾斜设置,其中心线与横梁的中线呈一个角度,使得轮体结构可以方便的插装入该卡口中,不会由于支架的连接轴与该卡口连接腔体的中心线错位呈角度导致不能插装固定。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呈直角的两根连接梁,两根连接梁固定,一根连接梁固定车轮,另一根连接梁连接卡口,使得立体车库被拖挂车抬升之后,车轮前具有一定的空间,增加立体车库刚性结构的离地间隙,提高立体车库的通过能力。
进一步,为了提高立体车库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立体车库的稳定性,避免立体车库往四周各个方向滑动,所述机架下端靠近地面的侧面上固定有弧形棘轮,所述弧形棘轮的形态类似于棘轮式电缆剪的棘轮刀头,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机架侧面,可以随螺栓的锁紧而转动,使得下端的棘轮部与地面接触配合,实现对立体车库的配合固定,进一步,所述棘轮为凸轮结构,其外缘包括导入部和支撑部,弧形棘轮在螺栓转动锁紧过程中,导入部首先转动至接近底面,然后逐渐支撑部与地面接触配合,导入部平滑过渡至支撑部,使得立体车库可以适应各种地面高度、形态,其外缘曲率由导入部往支撑部逐渐变小,更进一步,所述弧形棘轮外缘的宽度由导入部往支撑部逐渐增大,该轮齿结构在后端分化为左右两个,轮齿往两侧外翻,使得立体车库固定的稳定性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通过连杆铰接在机架上的承车架,所述承车架可朝机架的一侧降至靠近地面,所述机架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调平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空心梁,所述空心梁顶部设置有填充重物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梁内部设置有数个隔板,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空心梁的内部空间分割成数个容腔,每个所述容腔顶部均开设有填充重物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梁为矩形方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对应的另一侧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可活动的设置有配重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配重块上的通孔以固定所述配重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下侧面中心位置设有凹陷区,相应的,所述配重块上侧面中心位置设有突出部,所述凹陷区和突出部的尺寸一致,所述凹陷区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凹陷区中心处的通孔以固定所述配重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靠近路沿一侧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机架下侧壁通孔处的内壁上设置有“Π”形支架,所述“Π”形支架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Π”形支架顶部的通孔内壁设有内螺纹,一螺杆穿过所述机架下侧壁上的通孔与所述“Π”形支架顶部的通孔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侧壁与所述机架下侧壁上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旋转所述螺杆的把手,所述螺杆下端螺纹连接有支座。
CN201721220532.1U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7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0532.1U CN207177389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0532.1U CN207177389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77389U true CN207177389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48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053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7389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773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7948A (zh) * 2017-09-22 2019-03-29 湖南有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7948A (zh) * 2017-09-22 2019-03-29 湖南有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04346U (zh) 一种电动操动机构箱可调安装平台
CN207177389U (zh)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CN207537061U (zh) 一种汽车侧移千斤顶
CN207967842U (zh) 一种矿山用供电电缆支架
CN207053057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维护用抢修设备
CN206753005U (zh) 一种脚手架
CN109537948A (zh) 一种无需地面改造的立体车库
CN205062697U (zh) 一种道路施工安全警示设备
CN21350574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
CN107653770A (zh) 一种公路表面高效切割装置
CN212683923U (zh) 一种汽车电控维修工具
CN103457186A (zh) 变电建设施工用移动式电缆沟过桥
CN210104499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路基压实装置
CN209482191U (zh) 一种智能化城市交通控制指示装置
CN208717757U (zh) 一种铁路桥梁步行板更换车
CN108729376B (zh) 一种适用于道路和桥梁的限高设备
CN208411756U (zh) 一种应急式铁路信号备用装置
CN206982650U (zh) 一种工具车
CN206220453U (zh) 便捷式找平机
CN217231539U (zh) 移动伸缩式公路标志牌悬挂装置
CN214883988U (zh) 一种建筑施工填土设备
CN220510602U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运维检修装置
CN212832589U (zh) 一种建筑挡土墙的升降搬运装置
CN215331320U (zh) 一种机械立体车库日常维护装置
CN202466444U (zh) 一种路障警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