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74440U - 一种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74440U
CN207174440U CN201721068889.2U CN201721068889U CN207174440U CN 207174440 U CN207174440 U CN 207174440U CN 201721068889 U CN201721068889 U CN 201721068889U CN 207174440 U CN207174440 U CN 207174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box body
side wall
sidewall
pack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88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88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74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74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74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包装盒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包装盒本体,包装盒本体包括底面和与底面连接以构成盒体结构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依次连接,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平行且相对设立,底面延伸到第二侧壁的外侧的一端设有凹槽,底面与第二侧壁相对的一端设有凸起端,一个包装盒本体的凹槽与相邻的包装盒本体的凸起端相配合连接,形成包装结构。本申请包装结构设置了三个侧壁,当多个包装盒本体连接时,一个包装盒本体的凸起端与相邻包装盒本体的凹槽相配合,实现包装盒本体的侧壁链接,节约包装盒的材料,节省包装盒的空间,从而增加了出货量,降低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包装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产品在运输流通过程中极易损坏,因此在产品的运输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产品进行保护。运输包装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流通过程中外界条件对产品造成的损坏,保障产品的安全,而且便于产品的储运装卸,加速交接点验。目前所使用的包装盒通常采用上下互套的方式实现包装出货,这样设计的包装盒四个侧壁都需要一定的厚度,浪费材料的同时且占用空间,尤其是在大批量集装箱包装出货时,货物堆放的空间有限,因此现有的上下互套的包装盒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从而造成出货量的减少,增加运输成本。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装盒占用大量空间,从而造成出货量减少、增加运输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装结构,所述包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包括:
底面;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底边与所述底面连接;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底边与所述底面连接且所述第二侧壁的侧边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
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底边与所述底面连接且所述第三侧壁的侧边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底面构成盒体结构;
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面延伸到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的一端;
凸起端,所述凸起端设于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一端;
一个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凹槽与相邻的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凸起端相配合连接,形成所述包装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凸起端的宽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凸起端的凸起端高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端的长度与所述凹槽的长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个缓冲垫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个缓冲垫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与之相邻接的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第三侧壁和与之相邻接的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块包括: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同一端相连接形成放射状,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邻且相垂直;
至少两个缓冲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对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相垂直,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板包括:
第三侧板主体;
第三侧板弯折部,所述第三侧板弯折部由所述第三侧板主体延伸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侧板包括:
第四侧板主体;
第四侧板弯折部,所述第四侧板弯折部由所述第四侧板主体延伸出。
本申请提供的包装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包装盒本体只设置了三个侧壁,当多个包装盒本体连接时,一个包装盒本体的凸起端与相邻包装盒本体的凹槽相配合使用,实现包装盒本体的侧壁链接,从而可以节约包装盒的材料,节省包装盒的空间,从而增加了出货量,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包装盒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包装盒本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缓冲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1;
图5为图4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2;
图7为图6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包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包装盒本体1,包装盒本体1包括底面104和与底面104连接以构成盒体结构的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和第三侧壁103,第一侧壁101的底边与底面104连接,第二侧壁102的底边与底面104连接且第二侧壁102的侧边与第一侧壁101连接,第三侧壁103的底边与底面104连接且第三侧壁103的侧边与第二侧壁102连接;第一侧壁101与第三侧壁103平行且相对设立,底面104延伸到第二侧壁102的外侧的一端设有凹槽105,底面104与第二侧壁102相对的一端设有凸起端106,一个包装盒本体1的凹槽105与相邻的包装盒本体1的凸起端106相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包装盒本体1的侧壁链接,形成包装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包装盒本体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且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组装。
本申请的包装盒本体只设置了三个侧壁,一个包装盒本体的凸起端与相邻包装盒本体的凹槽相配合使用,实现包装盒本体的侧壁链接,从而可以节约包装盒的材料,节省包装盒的空间,从而增加了出货量,降低运输成本。
为了描述方便,将前一个包装盒本体设为第一包装盒本体11,后一个包装盒本体设为第二包装盒本体12,但实质上前一个包装盒本体11和后一个包装盒本体12相同且为包装盒本体1。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05的宽度与凸起端106的宽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05的深度与凸起端106的凸起端高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端106的长度与凹槽105的长度相同。
这样设置有利于凹槽105与凸起端106的配合,由于凹槽105的宽度与凸起端106的宽度相同,且凹槽105的深度与凸起端106的向下凸起端的高度相同,当凸起端106置于凹槽105中时不会随意晃动,使得第一包装盒本体11和第二包装盒本体12连接稳固且配合良好;由于凸起端106的长度与凹槽105的长度相同,当凸起端106置于凹槽105中时,凸起端106全部与凹槽105相连接,因此受力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3,包装结构还包括缓冲垫块2,缓冲垫块2包括第一侧板201、第二侧板202、第三侧板203和第四侧板204,第一侧板201、第二侧板202、第三侧板203和第四侧板204的同一端相连接,第一侧板201和第二侧板202相垂直。第一侧板201和第二侧板202相对的表面设有缓冲垫255。
第四侧板204和第一侧板201相垂直,第三侧板203与第二侧板202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第三侧板203包括第三侧板主体2031和由第三侧板主体2031的主体延伸出的第三侧板弯折部203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侧板弯折部2032与第三侧板主体2031相垂直。
第四侧板204包括第四侧板主体2041和由第四侧板主体2041的主体延伸出的第四侧板弯折部204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侧板弯折部2042与第四侧板主体2041相垂直。
请参阅图4及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包装盒本体1中设有两个缓冲垫块2,一个缓冲垫块2设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连接处,一个缓冲垫块2设于第三侧壁13和第二侧壁12的连接处。为描述方便,此处仅描述设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连接处的缓冲垫块2与包装盒本体1的连接关系,同理可类推设于第三侧壁13和第二侧壁12的连接处的缓冲垫块2与包装盒本体1的连接关系。缓冲垫块2的第三侧板203和第四侧板204分别置于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中,缓冲垫块2的第二侧板202和第一侧板202未安装缓冲垫205的表面则分别贴合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包装结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包装结构的数量,且包装结构之间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组装。
本实施提供的包装结构可以用于各种电子装置的包装,诸如显示装置,其中,在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包装时,该显示装置的种类可例如为LCD显示装置、OLED显示装置、QLED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装置或其他显示装置。
当运输过程中遭受意外情况,例如撞击或者颠簸时,缓冲垫块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包装结构内部的货物,大大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情况造成货物的损坏。
请参阅图6及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凸起端106与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凹槽105配合连接,一个缓冲垫块2设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一侧壁101和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第二侧壁102的连接处,一个缓冲垫块2设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三侧壁11和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第二侧壁12的连接处。为描述方便,此处仅描述设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一侧壁101和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第二侧壁102的连接处的缓冲垫块2与两个包装盒本体11、12的连接关系,同理可类推设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三侧壁103和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第二侧壁102的连接处的缓冲垫块2与两个包装盒本体11、12的连接关系。缓冲垫块2的第三侧板203和第四侧板204分别置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一侧壁101和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第二侧壁102中,缓冲垫块2的第一侧板201和第二侧板202未安装缓冲垫205的表面则分别贴合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第二侧壁102和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一侧壁101。包装结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两个包装结构,且包装结构之间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组装。
由于缓冲垫块2的第四侧板204和第一侧板201相垂直,第三侧板203与第二侧板202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因此当第二侧板202未安装缓冲垫205的表面贴合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一侧壁101时,第三侧板203可以置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一侧壁101中而不是第一包装盒体11和第二包装盒体12的连接处,同时缓冲垫块2的第四侧板204置于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第二侧壁102中,这样有利于缓冲垫块2将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连接在一起;此时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弯折部起到加强连接的作用,防止缓冲垫块脱离包装盒本体。
一方面当运输过程中遭受意外情况,例如撞击或者颠簸时,缓冲垫块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包装结构内部的货物,大大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情况造成货物的损坏;另一方面,将缓冲垫块设置在两个包装盒本体的连接处,从而可以将第二包装盒本体的第一侧壁101与第一包装盒本体的第二侧壁102连接起来,同时将第二包装盒本体的第三侧壁103与第一包装盒本体的第二侧壁102连接起来,加强了两个包装盒本体的连接。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包装盒本体12中设有四个缓冲垫块2,其中1个缓冲垫块2设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一侧壁101和第二侧壁102的连接处,1个缓冲垫块2设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三侧壁103和第二侧壁102的连接处,1个缓冲垫块2设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一侧壁101和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第二侧壁102的连接处,1个缓冲垫块2设于第二包装盒本体12的第三侧壁103和第一包装盒本体11的第二侧壁102的连接处,其连接方式与前述连接方式相同。包装结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两个包装结构,且包装结构之间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包括:
底面;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底边与所述底面连接;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底边与所述底面连接且所述第二侧壁的侧边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
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底边与所述底面连接且所述第三侧壁的侧边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底面构成盒体结构;
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面延伸到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的一端;
凸起端,所述凸起端设于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一端;
一个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凹槽与相邻的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凸起端相配合连接,形成所述包装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凸起端的宽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凸起端的凸起端高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端的长度与所述凹槽的长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缓冲垫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缓冲垫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与之相邻接的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第三侧壁和与之相邻接的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块包括: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同一端相连接形成放射状,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邻且相垂直;
至少两个缓冲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对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相垂直,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包括:
第三侧板主体;
第三侧板弯折部,所述第三侧板弯折部由所述第三侧板主体延伸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包括:
第四侧板主体;
第四侧板弯折部,所述第四侧板弯折部由所述第四侧板主体延伸出。
CN201721068889.2U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包装结构 Active CN207174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8889.2U CN207174440U (zh)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8889.2U CN207174440U (zh)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74440U true CN207174440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3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8889.2U Active CN207174440U (zh)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74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1029B2 (en) Tray for loading substrates and package box for carrying the tray
WO2013185386A1 (zh) 用于液晶玻璃面板包装的支撑架
CN103754451B (zh) 一种电饭煲用的瓦楞纸防震包装盒
CN207174440U (zh) 一种包装结构
US9266658B2 (en) Cushioning carton
US20230356925A1 (en) 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flexitank having container body protection function
CN205203840U (zh) 可组合式集装箱
JP2010173667A (ja) 梱包用緩衝材
CN207226109U (zh) 汽车后背门玻璃包装箱
CN208828344U (zh) 一种吸塑包装周转箱
CN207060668U (zh) 一种承重瓦楞纸箱
CN208102587U (zh) 加强型包装箱盖
CN201472769U (zh) 一种打托结构
KR200367502Y1 (ko) 밴딩홈이 구비된 팔레트
CN215623675U (zh) 一种包装装置和包装系统
KR101549496B1 (ko) 보강재가 구비된 포장박스
CN206969233U (zh) 汽车油泵包装装置
CN101918286A (zh) 用于包装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216862151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包装装置及仓储运输包装结构
CN107985734A (zh) 加强型包装箱
CN210259442U (zh) 搬运免托盘集装袋
CN201264760Y (zh)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CN105358451A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捆包体和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捆包方法
CN217624828U (zh) 一种新型包装箱
CN219948894U (zh) 防震运输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