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4760Y -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4760Y
CN201264760Y CNU200820207922XU CN200820207922U CN201264760Y CN 201264760 Y CN201264760 Y CN 201264760Y CN U200820207922X U CNU200820207922X U CN U200820207922XU CN 200820207922 U CN200820207922 U CN 200820207922U CN 201264760 Y CN201264760 Y CN 2012647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lower liner
damper element
vacuum forming
contac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079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谷真
孝治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IL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IL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IL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ILI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2079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647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47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47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包括上衬垫和下衬垫,所述上衬垫至少包括两个,纵向分体设置,形成上衬垫和下衬垫相互接触的面;所述的每个上衬垫具有从顶面到与下衬垫接触部分的连续相连的第一支撑结构。在保存、保管时,外箱装载、托盘等多层重叠时,采用上述结构的上衬垫和下衬垫进行包装,在不改变以前的成形性和减少使用材料的同时,能够增强抗负载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用缓冲件,尤其涉及一种在将装载物收容在纸板、纸箱、塑料板等箱子里时,能减小货物所受到的负载的缓冲件。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5所示,以往纸箱之类箱子在运送、保管货物时,由于装载物、托盘等多层重叠,存在对装载物施加过度负载的问题,进而出现由于施加超出外箱强度的负载、不能承受来自上方的负载而造成外箱压曲等损坏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是通过使上衬垫(1’)和下衬垫(3’)接触而提高抗负载性能,如图2所示。然而,在根据装载物的形状使两个衬垫间产生一定距离的情况下,由于上衬垫(1’)和下衬垫(3’)不接触,因此无法提高上衬垫和下衬垫的抗负载性能。
如果为了适应装载物的高度,必须使缓冲件的上衬垫和下衬垫具有一定的深度。在真空成形制造方法的特性中,如果仅仅通过增加成形品的高度深拉深而形成上下衬垫接触的形状,成形时的成形性也会变差,并且板状材料伸展变薄而达不到充足的强度,因此增加外箱抗负载性能的原始目标不能实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又提供了一种增加外箱的抗负载性能的方法,如图6、图7所示,该方法以装载物(2’)的底面、侧面展开的状态对真空成形缓冲件成形,并且使包装时的折弯部分形成90度的弯曲而产生侧面,所述侧面与顶面配合来包装装载物(2’)。但是,该方法存在着在折弯部分处需要许多材料的缺陷。
另外,即使在不是上述折弯式的情况下,为了使上、下衬垫全面覆盖装载物(2’),相应于装载物(2’)的尺寸,衬垫也变大,因此需要许多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小货物所受到的负载的包装货物用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它在与货物一起装入包装箱中时,能利用真空成形缓冲件的结构形状减小货物所受到的载荷,增加包装箱的整体强度,同时,克服以往折弯式和上下衬垫全面覆盖装载物所存在的问题,减少缓冲件的使用材料,增加抗负载性能,防止抗负载不足造成的外箱损坏和对装载物施加过度负载的情况的出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包括上衬垫和下衬垫,所述上衬垫至少包括两个,纵向分体设置,形成上衬垫和下衬垫相互接触的面;所述的每个上衬垫具有从顶面到与下衬垫接触部分的连续相连的第一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上衬垫上至少包括两个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为从每个上衬垫顶面到与所述下衬垫接触部分连续相连的板状形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两个第一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下衬垫相接触的第二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支撑结构为平行设置的从所述上衬垫顶面到所述下衬垫接触部分连续相连的板状结构,并可分隔装载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为从所述上衬垫底面凸设的支撑筋。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上衬垫受力的面积,提高真空成形缓冲件的抗负载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垫为三个,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下衬垫的两侧和中间。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固定装载物,增加真空成形缓冲件的抗负载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底面具有与所述下衬垫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衬垫的表面具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接触配合,以接受来自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区域的负载。
进一步地,所述下衬垫外边缘纵向形成有多个加强筋棱线,以接受来自于所述下衬垫的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区域的负载。
进一步地,在所述下衬垫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孔,所述的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垫和所述下衬垫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材料。上述材料,均可以使其真空成形品具有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包装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包括上衬垫和下衬垫,其中,所述上衬垫至少包括三个,纵向分体对应设置在下衬垫的两侧和中间;其中所述的设置在下衬垫两侧的上衬垫与下衬垫相互形成有接触的面,且具有从顶面到与所述下衬垫接触部分的连续相连的第一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真空成形的特性产生形状,也考虑成形性,在成形时,上衬垫真空成形品高度可以与以前的产品几乎相同,不需要成形困难的深拉深。通过纵向使用上衬垫,不需上下衬垫全面覆盖装载物,也不需随装载物的尺寸而增大其尺寸,能够以比较少的材料和良好的成形性,提高缓冲件的抗负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现有技术中缓冲件的上衬垫和下衬垫的分解状态立体图和组合状态立体图;
图3、图4是现有技术中缓冲件的剖视图和接受来自上方负载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缓冲件上下衬垫相接触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图7是现有技术中缓冲件下衬垫为折弯式的分解状态立体图和组合状态立体图;
图8、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缓冲件上衬垫与装载物组合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和下衬垫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缓冲件上衬垫与下衬垫相接触的局部放大图;
图11、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缓冲件上衬垫的主视图和右视图;
图13、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缓冲件上衬垫的立体图和I部放大图;
图15、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缓冲件下衬垫的主视图和立体图;
图17、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缓冲件下衬垫II部和III部放大图;
图19是使用本设计缓冲件包装的纸板箱在从上方施加负载时的截面图,图中显示了负载的施加情况;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缓冲件的立体图;
图21、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缓冲件上衬垫的立体图和IV部放大图;
图23、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缓冲件上衬垫的主视图和右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缓冲件下衬垫的主视图;
图26、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缓冲件上下衬垫组装立体图和下衬垫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包括上衬垫1和下衬垫3,所述的上衬垫1至少包括两个,与以前使用上衬垫的方法方向有所改变,纵向分体设置在装载物的左右两侧,同时,如图10所示,上述真空成形缓冲件还形成有上衬垫1与下衬垫3相互接触的面。所述的每个上衬垫1具有从顶面到与下衬垫3接触部分的连续相连的第一支撑结构11,该第一支撑结构11为从每个上衬垫1顶面到与所述下衬垫3接触部分连续相连的板状形状,该板状形状的截面大体呈上宽下窄的梯形形状。
图11至图13显示了所述真空成形缓冲件上衬垫1的具体结构。在上述第一支撑结构11之间还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二支撑结构12。如图14所示,上述第二支撑结构12与上述第一支撑结构11均为从a至b又从b至c连续相连的形状构成,形成支撑来自上方的负载的形状。
其中,第二支撑结构12为从上衬垫1顶面到与所述下衬垫3接触部分连续相连的可分隔装载物的板状形状,上述板状形状大体呈上宽下窄的梯形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支撑结构11之间设置有4个上述第二支撑结构12。上述第一支撑结构11和第二支撑结构12的底面具有与上述下衬垫3接触的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C。
图15、图16显示了上述真空成形缓冲件下衬垫3的具体结构。再参阅图10,在上述下衬垫3与第一支撑结构11、第二支撑结构12的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C相接触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上述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是接受来自所述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C的负载,同时,上述第一支撑结构11上的第二接触面C的面积大于上述第二支撑结构12上的第二接触面C的面积。上述下衬垫3的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在真空成形过程中,通过阳模成形应用上面部分变硬的形式形成该接触面B、D。在本实施例中使抗负载性能增加的接触部分范围是:1)上衬垫1第一接触面A与下衬垫3第三接触面B相接触,和2)上衬垫1第二接触面C面与下衬垫3第四接触面D相接触。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真空成形缓冲件的接触面也可以是1)或2)所述部分相接触。同时,如图17所示,上述下衬垫3外边缘纵向形成有多个加强筋棱线33,以接受来自于上述下衬垫3的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区域的负载。
为了进一步增加缓冲件的抗负载性能,减少使用材料,还可以在上述下衬垫3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孔,形状不限,并在上述孔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加强筋。在本实施例中,下衬垫3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大体呈长方形的孔,在上述孔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六个呈直角梯形的加强筋32。如图18所示,该加强筋32是连接与装载物2的连接点e和与外箱底面的连接点f的加强筋结构。上述加强筋32的设置增加了装载物2的向下方的抗负载性,并具有防止外箱4扭曲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在具体实施时,将装载物2放置在下衬垫3中,把两个上衬垫1分别纵向置于装载物2的两侧,其中,第一支撑结构11位于装载物2的两侧,部分包容装载物2,第二支撑结构12插入到装载物2之间,每个上衬垫1的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C与所述下衬垫3的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相接触。同时,上述下衬垫3的加强筋32和加强筋棱线33分别接受来自于上述装载物2向下方的负载、下衬垫3的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区域的负载。
图19是表示应用图8包装的纸箱4从上方施加力时的截面图,该图示出了在外箱4中包装的真空成形缓冲件上衬垫1、下衬垫3施加负载的情况。通过形成如上述使上衬垫1和下衬垫3接触的结构,能够增强外箱装载、托盘等多层重叠时的抗负载性能在与以前的真空成形品的高度几乎相同的成形高度的同时,可以增强抗负载性,不需要成形困难的深拉深。
图20-2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件可以用于包装一个装载物。如图20所示,缓冲件的上衬垫1包括两个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11,在上述两个第一支撑结构11之间,设置有多个与下衬垫3相接触的第二支撑结构,该第二支撑结构为上述上衬垫1底面凸设的大体呈长方体型的4个支撑筋13,该支撑筋13的数量可根据上衬垫尺寸大小以及负载的具体情况设置。支撑筋13的设置可以增大上衬垫1与所述下衬垫3的接触面积,能更好的增加所述装载物2的抗负载性能。
上述上衬垫1上呈板状形状的第一支撑结构11具有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C,所述支撑筋13具有第二接触面C。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撑结构11上的第二接触面C的面积可以大于所述支撑筋13上的第二接触面C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下衬垫3具有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所述的第一支撑结构11的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C与所述下衬垫3上的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相接触,所述支撑筋13上的第二接触面C与下衬垫3上的第四接触面D相接触。在所述下衬垫3的中央亦开设有大体呈矩形的孔,在孔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加强筋32。
图26和图2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
在包装多个装载物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如上述实施例一、二中的缓冲件。例如图26中集合包装形式,即将上衬垫分为左右和中央三点的结构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述上衬垫1左右设置的情况如实施例一所述,另一上衬垫10设置在所述装载物2的顶部中央,该上衬垫10与下衬垫3相互不接触,当然也可另外采用上衬垫10和下衬垫3相互接触的形式。这样,即使在装载物的顶面大的情况下,顶面中央部分的抗负载性能也能增加。具体而言是这样的结构:通过在装载物2上的中央部增加如前所述的上衬垫10,同时在装载物2的左右两侧设置的所述上衬垫1承受来自顶面传到装载物2上的负载,通过下衬垫3的加强筋32,接受负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与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下衬垫3不同的是,在所述下衬垫3的中央开设有两个大体呈长方形的孔,在每个孔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六个加强筋32。通过增加孔和加强筋的数量来进一步增强所述真空成形缓冲件的抗负载性能。
采用这种结构,使得本实施例中的缓冲件也接受以前仅由外箱壁面和装载物承受的负载,因此,能够增强外箱装载、托盘等多层重叠时的抗负载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附图所表现的具体实施形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尤其对于上述各种元件的构造进行一些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不会因此而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包括上衬垫和下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垫(1)至少包括两个,纵向分体设置,形成上衬垫(1)和下衬垫(3)相互接触的面;所述的每个上衬垫(1)具有从顶面到与所述下衬垫(3)接触部分的连续相连的第一支撑结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上衬垫(1)上至少包括两个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1)为从每个所述上衬垫(1)顶面到与所述下衬垫(3)接触部分连续相连的板状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第一支撑结构(11)之间,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下衬垫(3)相接触的第二支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结构为平行设置的从所述上衬垫(1)顶面到所述下衬垫(3)接触部分连续相连的可分隔装载物的板状结构(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为从所述上衬垫(1)底面凸设的支撑筋(1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垫(1)为三个,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下衬垫(3)的两侧和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1)底面具有与所述下衬垫(3)接触的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衬垫(3)的表面具有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支撑结构(11)的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C)接触配合,以接受来自于所述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C)区域的负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衬垫(3)外边缘纵向形成有多个加强筋棱线(33),以接受来自于所述下衬垫(3)的第三接触面(B)和第四接触面(D)区域的负载。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衬垫(3)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孔,所述的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筋(32)。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真空成形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垫(1)和所述下衬垫(3)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
13.一种真空成形缓冲件,包括上衬垫和下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垫至少包括三个,纵向分体对应设置在下衬垫(3)的两侧和中间;其中所述的设置在下衬垫(3)两侧的上衬垫(1)与下衬垫(3)相互形成有接触的面,且具有从顶面到与所述下衬垫(3)接触部分的连续相连的第一支撑结构(11)。
CNU200820207922XU 2008-08-22 2008-08-22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647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7922XU CN201264760Y (zh) 2008-08-22 2008-08-22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7922XU CN201264760Y (zh) 2008-08-22 2008-08-22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4760Y true CN201264760Y (zh) 2009-07-01

Family

ID=4083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0792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64760Y (zh) 2008-08-22 2008-08-22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6476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985A (zh) * 2017-10-14 2018-03-30 胡振锋 一种用于包装箱内的组合缓冲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985A (zh) * 2017-10-14 2018-03-30 胡振锋 一种用于包装箱内的组合缓冲结构
CN107856985B (zh) * 2017-10-14 2019-06-18 杭州萧杭包装制品厂 一种用于包装箱内的组合缓冲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93504C (en) Large format pet container
NZ603380A (en) Reinforced cross-laminated bulk container
KR20120070505A (ko) 수납 트레이
CN103237732B (zh) 集装箱
CN108408190A (zh) 一种可多次利用的免胶带快递包装箱
CN106315024A (zh) 一种小尺寸液晶面板用的托盘及包装箱组件
CN104150103B (zh) 一种智能马桶的包装盒及其包装方法
CN201264760Y (zh)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JP5065363B2 (ja) 角型飲料用プラスチック容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飲料製品
CN103434703A (zh) 高强度以纸代木瓦楞包装箱
CN201753149U (zh) 环保包装泡垫
CN101654170A (zh) 一种增加抗负载性能和减少使用材料的真空成形缓冲件
CN211970150U (zh) 一种新型瓦楞纸箱结构
CN103332360B (zh) 一种支撑架
CN209467586U (zh) 集装箱
CN109264206A (zh) 一种包装纸箱
CN219948874U (zh) 一种高强度瓦楞纸箱
CN208102587U (zh) 加强型包装箱盖
CN204916633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包装箱
KR101189511B1 (ko) 포장용 종이 운반대
CN212557283U (zh) 一种可以横向互锁的物流箱
CN201472769U (zh) 一种打托结构
CN201686091U (zh) 一种重载纸浆模塑托盘
US20230192383A1 (en) Package cushioning for an article to be packaged
CN218840066U (zh) 一种具有底部加强支撑结构的包装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