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70959U - 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70959U
CN207170959U CN201721203257.2U CN201721203257U CN207170959U CN 207170959 U CN207170959 U CN 207170959U CN 201721203257 U CN201721203257 U CN 201721203257U CN 207170959 U CN207170959 U CN 207170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olving cup
delivery pipe
water
spray chamber
pipe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32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
吉敏
熊民莉
吕学伟
贺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2032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70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70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70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旋转粒化系统、冷却系统合金属颗粒收集结构;旋转粒化系统中,熔融金属注入转杯,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带动转杯转动,使熔融金属从转杯侧壁上的孔飞出粒化;冷却系统用于飞溅出来金属颗粒冷却;金属颗粒收集结构对下落的金属颗粒金属收集。该装置由于不再需要高压喷射介质来击碎金属液体流,因此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金属颗粒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铁粉颗粒可以用来做还原剂,镍及其合金颗粒可用来生产不锈钢。
目前,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是还原法、雾化法和电解法。其中,电解法仅用于生产高纯度及要求特殊性能的金属颗粒。矿石还原法制取金属颗粒,应用较为广泛,但生产流程相对复杂。以矿石还原法生产铁粉为例,需要经过两次还原过程,固体碳还原制取海绵铁过程和二次精还原过程,总共十几道工序,生产流程相对复杂。与前两种方法比较,雾化法最大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和成本低。
雾化法制取颗粒的原理是,借助于具有一定动能(高速)的流体将金属流喷散微粒,其细化的程度决定于流体的动能(流速、流量、气体性质等)以及流体流速与金属液流量的比值大小。
雾化法主要是用高压空气、氩气、氮气等(气雾化)和高压水(水雾化)作为喷射介质来击碎金属液体流。气雾化法进行生产时,由于冷却缓慢,金属颗粒在高温中停留时间长、颗粒表面氧化严重,而且颗粒越细越显著。此外,用高压空气作喷射介质进行雾化,由于换热效果相对较差,在雾化室底部热金属颗粒容易发生粘接,虽然粘接程度疏松,但仍需要一次粉碎工序。用高压水作喷射介质进行雾化,冷却速度快,颗粒表面氧化程度低,得到的金属颗粒球形度好。然而,无论是水雾化还是气雾化得到金属颗粒,都需要在高压条件下,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包括旋转粒化系统、冷却系统和金属颗粒收集结构;
旋转粒化系统:包括雾化室、转杯、法兰、连接轴和驱动电机;
所述雾化室的顶部具有熔融金属注入口,雾化室的底部分别具有金属颗粒出口和冷却水出口,其中,冷却水出口靠近雾化室的竖直侧壁;
所述转杯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孔,转杯和法兰位于雾化室的内部,转杯固定在法兰的上方,且转杯与熔融金属注入口相对设置;
所述连接轴为阶梯轴,连接轴设置在法兰的下方,且其顶部与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与连接轴连接,驱动连接轴沿其中心轴转动;
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收集器、水槽、水泵、输水总管、多根输水支管、喷嘴、输水支管安装件和冷却水;
所述输水支管安装件为环形结构,其上具有多个输水支管限位孔,所述多个输水支管限位孔沿输水支管安装件周向布设;
所述输水支管安装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直径小的一段上,且输水支管安装件的下端面抵在连接轴的阶梯处,输水支管安装件与连接轴直径小的一段转动配合;
所述冷却水收集器位于雾化室的外侧,且位于雾化室的底部,该冷却水收集器上端的开口与冷却水出口相对;
所述冷却水放置在水槽中,水槽位于冷却水收集器的下方,冷却水收集器通过与其底部连通的水管与水槽连通;
所述输水总管的一端与水槽连通,输水总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输水支管的进水端连接;每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分别从对应的输水支管限位孔中穿过,且每根输水支管与其对应的输水支管限位孔紧配合,每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对应的安装一个喷嘴,所述喷嘴位于转杯的下方,且喷嘴的出水口朝向与该喷嘴相对的雾化室内侧壁;
所述冷却水通过水泵泵入输水总管中;
金属颗粒收集结构;包括金属颗粒收集器;
所述金属颗粒收集器位于雾化室的外侧,且位于雾化室的底部,该金属颗粒收集器上端的开口与金属颗粒出口相对,用于收集从雾化室底部排出的金属颗粒。
作为优化,还包括设置在雾化室顶壁外侧的熔融金属注入结构;
所述熔融金属注入结构包括耐高温的容器和塞子;
所述容器的底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熔融金属注入口同轴设置;
所述塞子与所述通孔密封滑动配合,用于阻塞所述通孔。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水出口和金属颗粒出口均为环形结构,且沿雾化室底壁周向设置。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粒化系统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驱动电机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
作为优化,所述金属颗粒收集器为环形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收集器为环形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系统中输水支管数量为4个。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系统中喷嘴的俯仰角度可调。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回收子系统;
所述冷却水回收子系统包括除尘器和蒸汽热交换器;
所述除尘器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雾化室的顶部连通,除尘器的输出口与蒸汽热交换器输入口连通,所述蒸汽热交换器的输出口通过回流管与水槽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其与现有的高压雾化相比,由于在熔融金属粒化和金属颗粒冷却过程中都不需要高压,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耗;另外,金属颗粒和冷却水分别进行收集,冷却水可以直接循环使用,无需其他工艺处理,即节能有环保,同时还降低了制作金属颗粒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结构图。
图2为转杯的结构图。
图3为输水支管安装件俯视图。
图中,1-塞子、2-容器、3-转杯、3-1孔、4-输水支管安装件、4-1 输水支管限位孔、5-法兰、6-连接轴、7-蒸汽热交换器、8-雾化室、9-冷却水收集器、10-驱动电机、11-变频器、12-金属颗粒收集器、13-回流管、14-水槽、15-喷嘴、16-除尘器、19-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包括旋转粒化系统、冷却系统和金属颗粒收集结构。
旋转粒化系统:包括雾化室8、转杯3、法兰5、连接轴6和驱动电机10。
所述雾化室8的顶部具有熔融金属注入口,雾化室8的底部分别具有金属颗粒出口和冷却水出口,其中,冷却水出口靠近雾化室8的竖直侧壁。
为了方便注入熔融金属和控制熔融金属的注入速度和流量,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雾化室8顶壁外侧的熔融金属注入结构;
所述熔融金属注入结构包括耐高温的容器2和塞子1;
所述容器2的底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熔融金属注入口同轴设置;
所述塞子1与所述通孔密封滑动配合,用于阻塞所述通孔。具体实施时,所述塞子1由手持部和阻塞部两部分组成,为了方便手持,拔动和塞紧塞子,该手持部的直径大于阻塞部,另外还可以在手持部上设置防滑纹,便于拔动塞子时,塞子脱手。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出口和金属颗粒出口均为环形结构,且沿雾化室8底壁周向设置。这种结构更有利于快速收集冷却水和冷却后的金属颗粒。
所述转杯3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孔3-1,转杯3和法兰5位于雾化室8的内部,转杯3固定在法兰5的上方,且转杯3与熔融金属注入口相对设置;
所述连接轴6为阶梯轴,连接轴6设置在法兰5的下方,且其顶部与法兰5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10与连接轴6连接,驱动连接轴6沿其中心轴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旋转粒化系统还包括变频器11;所述变频器11与驱动电机10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0的转速。变频器11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更加方便调节驱动电机10的转速,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金属特征,调整转盘的转速,增加了该金属颗粒制备装置的适用性。
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收集器9、水槽14、水泵19、输水总管、多根输水支管、喷嘴15、输水支管安装件4和冷却水;
所述输水支管安装件4为环形结构,其上具有多个输水支管限位孔4-1,所述多个输水支管限位孔4-1沿输水支管安装件4周向布设;
所述输水支管安装件4套设在所述连接轴6直径小的一段上,且输水支管安装件4的下端面抵在连接轴6的阶梯处,输水支管安装件4与连接轴6直径小的一段转动配合;
所述冷却水收集器9位于雾化室8的外侧,且位于雾化室8的底部,该冷却水收集器9上端的开口与冷却水出口相对;作为改进,冷却水收集器9最好为环形结构,便于更好更快的收集冷却水。具体实施时,所述冷却水收集器9的内径大于金属颗粒收集器12的外径,冷却水收集器9的外径小于雾化室8的外径。
所述冷却水放置在水槽14中,水槽14位于冷却水收集器9的下方,冷却水收集器9通过与其底部连通的水管与水槽14连通;
所述输水总管的一端与水槽14连通,输水总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输水支管的进水端连接;每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分别从对应的输水支管限位孔4-1中穿过,且每根输水支管与其对应的输水支管限位孔4-1紧配合,每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对应的安装一个喷嘴15,所述喷嘴15位于转杯3的下方,且喷嘴15的出水口朝向与该喷嘴15相对的雾化室8内侧壁;
作为优选,输水支管数量为4个,对应的喷嘴15数量也为4个,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和数据分析发现,喷嘴15数量为4个,并沿着输水支管安装件4周向均布时,每个喷嘴15喷出的扇形水幕正好可以围成一圈,从而可以完整的将从转杯3侧壁孔中出来的金属颗粒冷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冷却系统中喷嘴15的俯仰角度可调。即喷嘴15与输水支管为可转动连接,从而可以根据金属性质不同,调整喷嘴15喷出的扇形水幕。
所述冷却水通过水泵19泵入输水总管中;从而使用过的冷却水收集在冷却水收集器9后,再次回流进入水槽4,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回收子系统;
所述冷却水回收子系统包括除尘器16和蒸汽热交换器7;
所述除尘器16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雾化室8的顶部连通,除尘器16的输出口与蒸汽热交换器7输入口连通,所述蒸汽热交换器7的输出口通过回流管13与水槽14连通。用于冷却的冷却水在与金属颗粒接触后会有部分转化为水蒸汽,这部分水蒸汽通过除尘器除尘后,在经过蒸汽热交换器7再次转化为冷却水回流进入水槽14中,从而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金属颗粒收集结构;包括金属颗粒收集器12;
所述金属颗粒收集器12位于雾化室8的外侧,且位于雾化室8的底部,该金属颗粒收集器12上端的开口与金属颗粒出口相对,用于收集从雾化室8底部排出的金属颗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适合制备粒径较大的颗粒,转速低,飞行距离近,颗粒收集器距离转轴较近。制备粒径较小的颗粒时,转速高,飞行距离远,水幕适合布置在雾化室的顶部,颗粒收集器距离转轴较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粒化系统、冷却系统和金属颗粒收集结构;
旋转粒化系统:包括雾化室(8)、转杯(3)、法兰(5)、连接轴(6)和驱动电机(10);
所述雾化室(8)的顶部具有熔融金属注入口,雾化室(8)的底部分别具有金属颗粒出口和冷却水出口,其中,冷却水出口靠近雾化室(8)的竖直侧壁;
所述转杯(3)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孔(3-1),转杯(3)和法兰(5)位于雾化室(8)的内部,转杯(3)固定在法兰(5)的上方,且转杯(3)与熔融金属注入口相对设置;
所述连接轴(6)为阶梯轴,连接轴(6)设置在法兰(5)的下方,且其顶部与法兰(5)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10)与连接轴(6)连接,驱动连接轴(6)沿其中心轴转动;
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收集器(9)、水槽(14)、水泵(19)、输水总管、多根输水支管、喷嘴(15)、输水支管安装件(4)和冷却水;
所述输水支管安装件(4)为环形结构,其上具有多个输水支管限位孔(4-1),所述多个输水支管限位孔(4-1)沿输水支管安装件(4)周向布设;
所述输水支管安装件(4)套设在所述连接轴(6)直径小的一段上,且输水支管安装件(4)的下端面抵在连接轴(6)的阶梯处,输水支管安装件(4)与连接轴(6)直径小的一段转动配合;
所述冷却水收集器(9)位于雾化室(8)的外侧,且位于雾化室(8)的底部,该冷却水收集器(9)上端的开口与冷却水出口相对;
所述冷却水放置在水槽(14)中,水槽(14)位于冷却水收集器(9)的下方,冷却水收集器(9)通过与其底部连通的水管与水槽(14)连通;
所述输水总管的一端与水槽(14)连通,输水总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输水支管的进水端连接;每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分别从对应的输水支管限位孔(4-1)中穿过,且每根输水支管与其对应的输水支管限位孔(4-1)紧配合,每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对应的安装一个喷嘴(15),所述喷嘴(15)位于转杯(3)的下方,且喷嘴(15)的出水口朝向与该喷嘴(15)相对的雾化室(8)内侧壁;
所述冷却水通过水泵(19)泵入输水总管中;
金属颗粒收集结构;包括金属颗粒收集器(12);
所述金属颗粒收集器(12)位于雾化室(8)的外侧,且位于雾化室(8)的底部,该金属颗粒收集器(12)上端的开口与金属颗粒出口相对,用于收集从雾化室(8)底部排出的金属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雾化室(8)顶壁外侧的熔融金属注入结构;
所述熔融金属注入结构包括耐高温的容器(2)和塞子(1);
所述容器(2)的底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熔融金属注入口同轴设置;
所述塞子(1)与所述通孔密封滑动配合,用于阻塞所述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出口和金属颗粒出口均为环形结构,且沿雾化室(8)底壁周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粒化系统还包括变频器(11);
所述变频器(11)与驱动电机(10)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0)的转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颗粒收集器(12)为环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收集器(9)为环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中输水支管数量为4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中喷嘴(15)的俯仰角度可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回收子系统;
所述冷却水回收子系统包括除尘器(16)和蒸汽热交换器(7);
所述除尘器(16)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雾化室(8)的顶部连通,除尘器(16)的输出口与蒸汽热交换器(7)输入口连通,所述蒸汽热交换器(7)的输出口通过回流管(13)与水槽(14)连通。
CN201721203257.2U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Active CN207170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3257.2U CN207170959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3257.2U CN207170959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70959U true CN207170959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46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3257.2U Active CN207170959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709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2008A (zh) * 2023-08-24 2023-11-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多孔介质离心侵入熔融金属-固化定位的系统与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2008A (zh) * 2023-08-24 2023-11-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多孔介质离心侵入熔融金属-固化定位的系统与方法
CN117092008B (zh) * 2023-08-24 2024-02-2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多孔介质离心侵入熔融金属-固化定位的系统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2002B (zh) 一种采用循环空气为介质制备金属颗粒并回收热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11230133B (zh) 一种快速凝固金属粉末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
WO2017092712A1 (zh) 一种生产高纯纳米三氧化钼的装置及方法
CN106077686B (zh) 一种金属颗粒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CN203754731U (zh) 高炉渣干法造粒装置
CN102925599A (zh) 一种高炉渣显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回收方法
CN108118128A (zh) 一种位置可调的组合式大型筒节的喷射冷却装置
CN207170959U (zh) 一种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
CN107983965A (zh) 高温等离子气雾化超细球形金属粉末制备方法及装备
CN104607642B (zh) 雾化室降温循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对雾化室降温的方法
CN207119804U (zh) 一种制备合金金属粉末的雾化装置
CN203754730U (zh) 液态熔渣干法粒化装置
CN205147316U (zh) 喷射成形硅铝合金的降温系统
CN105215361B (zh) 喷射成形硅铝合金的降温系统及降温方法
CN207962973U (zh) 一种空气净化防御系统
CN107639233B (zh) 一种采用多孔转杯离心粒化装置制备硅铁颗粒的方法
CN100368666C (zh) 旋流喷雾湿化塔
CN106475565B (zh) 喷射成形降温系统及采用该系统降低锭坯温度的方法
CN101704064B (zh) Z字形塔式内外水冷管高效干砂降温装置
CN107312941B (zh) 一种直接粒化法生产酸溶性钛渣粉末的方法
CN108413780A (zh) 一种冷却塔智能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209849009U (zh) 一种蒸发冷却的球磨机
CN207483595U (zh)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用蒸发冷凝装置
CN207963618U (zh) 一种冷却塔用新型雾化喷头
CN109141046A (zh) 一种熔融态高温物质物理显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