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3025U -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3025U
CN207163025U CN201621423281.2U CN201621423281U CN207163025U CN 207163025 U CN207163025 U CN 207163025U CN 201621423281 U CN201621423281 U CN 201621423281U CN 207163025 U CN207163025 U CN 207163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ipe
pipe
inner barrel
cylindric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232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汝捷
郑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nowm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now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now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nowm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232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3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3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3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内筒体、连通管、蜂窝夹套、供液管、回气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盘管,所述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侧轴向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一盘管,所述连通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夹套,所述蜂窝夹套连接连通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一盘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二盘管的侧壁;所述第一盘管连接供液管,所述第二盘管连接回气管。使制冷液体在第一盘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布在内筒体外侧。

Description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发器传统的设计方法有两种:导流筒式(流道式)与满液式(普通夹套式;供液和回气系统传统涉及方法中,导流筒式蒸发器的最大缺点是焊点多,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质量检测困难,外接管路数量多;满液式蒸发器的最大缺点是内筒体壁厚,重量大,制造成本高,制冷剂液体利用一根或多根供液管直接进入蒸发器筒体内,通过气化吸热后,再用一根或多根回气管回到压缩机内,易造成供液与回气不均的问题,在供液与回气管周围与远离管口的位置,供液与回气有明显差异,在供液管口周围供液充分,在回气管口周围回气较好,远离管口则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筒状蒸发器,解决现有满液式蒸发器内通体壁厚、重量大、制造成本高、供液与回气不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内筒体、连通管、蜂窝夹套、供液管、回气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
所述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盘管,所述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侧轴向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一盘管,所述连通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盘管;
所述内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夹套,所述蜂窝夹套连接连通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一盘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二盘管的侧壁;
所述第一盘管连接供液管,所述第二盘管连接回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在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供液管流入的制冷液体的第一盘管;在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回流气体的第二盘管;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内筒体外侧均匀设置蜂窝夹套,使制冷液体在第一盘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布在内筒体外侧,与内筒体内部热交换,均匀放热蒸发,形成回流气体,均匀集中在第二盘管中,再通过回流管流入压缩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圆筒状蒸发器结构使制冷液体在内筒体外侧均匀分布,实现对内筒体中内部的均匀热交换,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得到更高的制冷效果。此外,蜂窝夹套、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的设置使内筒体的刚度得到很大加强,有利于减少内筒体的厚度,不但有利于降低内筒体的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圆筒状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圆筒状蒸发器横向剖面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盘管; 2、第二盘管; 3、连通管; 4、蜂窝夹套;
5、供液管; 6、回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供液管流入的制冷液体的第一盘管;在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回流气体的第二盘管;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内筒体外侧均匀设置蜂窝夹套,使制冷液体在第一盘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布在内筒体外侧。
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内筒体、连通管3、蜂窝夹套4、供液管5、回气管6、第一盘管1和第二盘管2;
所述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盘管1,所述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2,所述内筒体外侧轴向连接有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一端连接第一盘管1,所述连通管3另一端连接第二盘管2;
所述内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夹套4,所述蜂窝夹套4连接连通管3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4连接第一盘管1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4连接第二盘管2的侧壁;
所述第一盘管1连接供液管5,所述第二盘管2连接回气管6。
上述圆筒状蒸发器,在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供液管流入的制冷液体的第一盘管;在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回流气体的第二盘管;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内筒体外侧均匀设置蜂窝夹套,使制冷液体在第一盘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布在内筒体外侧,与内筒体内部热交换,均匀放热蒸发,形成回流气体,均匀集中在第二盘管中,再通过回流管流入压缩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圆筒状蒸发器结构使制冷液体在内筒体外表面均匀分布,实现对内筒体中内部的均匀热交换,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得到更高的制冷效果。此外,蜂窝夹套、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的设置使内筒体的刚度得到很大加强,有利于减少内筒体的厚度,不但有利于降低内筒体的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管1与连通管3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二盘管2与连通管3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连通管3的侧壁与蜂窝夹套4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一盘管1与供液管5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二盘管2与回气管6连接处设置通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盘管、蜂窝夹套、第二盘管、连通管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槽型孔实现连通,进一步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轴向与水平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下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一盘管1,所述内筒体上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2。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内筒体的轴向设计为与水平方向垂直,制冷液体从内筒体外侧的下端进入第一盘管,通过与筒体内部热交换吸热蒸发,产生的蒸汽自身具有向上的动能,从而进入位于内筒体外侧上端的第二盘管,再从回气管排出;而内筒体内部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与内筒体外侧的制冷剂形成逆流,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3的横向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管1的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盘管2的截面为半圆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连通管、第一盘管、第二盘管的界面设计为半圆形,一方面提高制冷剂的通过性,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另一方面对内筒体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内筒体的刚度,避免内筒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槽型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供液管截面积的比值为1.6。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回气管截面积的比值为1.6。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外接管的截面积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使制冷剂流速稳定,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均匀稳定地流动,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的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提高制冷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筒状蒸发器,在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供液管流入的制冷液体的第一盘管;在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回流气体的第二盘管;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内筒体外侧均匀设置蜂窝夹套,使制冷液体在第一盘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布在内筒体外侧,与内筒体内部热交换,均匀放热蒸发,形成回流气体,均匀集中在第二盘管中,再通过回流管流入压缩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圆筒状蒸发器结构使制冷液体在内筒体外侧均匀分布,实现对内筒体中内部的均匀热交换,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得到更高的制冷效果。此外,蜂窝夹套、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的设置使内筒体的刚度得到很大加强,有利于减少内筒体的厚度,不但有利于降低内筒体的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第一盘管、蜂窝夹套、第二盘管、连通管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槽型孔实现连通,进一步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将内筒体的轴向设计为与水平方向垂直,制冷液体从内筒体外侧的下端进入第一盘管,通过与筒体内部热交换吸热蒸发,产生的蒸汽自身具有向上的动能,从而进入位于内筒体外侧上端的第二盘管,再从回气管排出;而内筒体内部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与内筒体外侧的制冷剂形成逆流,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将连通管、第一盘管、第二盘管的界面设计为半圆形,一方面提高制冷剂的通过性,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另一方面对内筒体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内筒体的刚度,避免内筒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外接管的截面积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使制冷剂流速稳定,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均匀稳定地流动,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的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提高制冷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内筒体、连通管、蜂窝夹套、供液管、回气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
所述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盘管,所述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侧轴向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一盘管,所述连通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盘管;
所述内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夹套,所述蜂窝夹套连接连通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一盘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二盘管的侧壁;
所述第一盘管连接供液管,所述第二盘管连接回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与连通管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二盘管与连通管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连通管的侧壁与蜂窝夹套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一盘管与供液管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二盘管与回气管连接处设置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轴向与水平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下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一盘管,所述内筒体上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横向截面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的截面为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管的截面为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供液管截面积的比值为1.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回气管截面积的比值为1.6。
CN201621423281.2U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Active CN207163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3281.2U CN207163025U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3281.2U CN207163025U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3025U true CN207163025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08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23281.2U Active CN207163025U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30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4601A (zh) * 2016-12-23 2017-03-22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4601A (zh) * 2016-12-23 2017-03-22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22181A3 (en) Connection between cooled pipe and uncooled pipe in a double-pipe heat exchanger
CN207163025U (zh)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CN106524601A (zh)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CN201844716U (zh) 高效紧凑型冷凝换热器
CN205784034U (zh) 一种高效桶式换热器及其并联结构
CN108730189A (zh) 吸气管组、压缩机及压缩机的吸气管组的安装方法
CN105387744B (zh) 一种冷热分流的过程节能蓄热器
CN206847129U (zh) 一种一体高效内十字管节能蒸发式冷凝器
CN207180106U (zh) 一种干式蒸发器的回油系统
CN104266412B (zh) 中间引气的管式蒸发器
CN207831740U (zh) 一种卧式喷淋式吸收器
CN206613301U (zh) 一种防止颗粒积累堵塞的联结结构
CN207112207U (zh) 一种通风管
CN102538545A (zh) 降膜式蒸发管
CN203310170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CN207317579U (zh) 高炉煤气换热器中的换热管机构
CN206593501U (zh) 一种冷凝管
CN206420192U (zh) 卧式单管程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
CN206242472U (zh) 一种生产塑胶粒子用的冷却水槽
KR101723461B1 (ko) 기체와 액체의 기류 배열방식을 이용한 이중관식 열교환기
CN205747610U (zh) 汽液分离型分液器
CN207280242U (zh) 一种改良型蒸汽加热器
CN205226736U (zh) 消能装置
CN217999697U (zh) 一种排气管
CN104214997A (zh) 两端分流引气的管式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