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0267U -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0267U
CN207140267U CN201721051253.7U CN201721051253U CN207140267U CN 207140267 U CN207140267 U CN 207140267U CN 201721051253 U CN201721051253 U CN 201721051253U CN 207140267 U CN207140267 U CN 207140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mponent
release link
guide
ejector pin
pin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12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兴
陈武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512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0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0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0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该模具顶出机构包括推杆固定板、底板、推杆、复位杆、弹性件和导向件。推杆安装于推杆固定板上,推杆固定板与底板贴合设置,弹性件的一端与容置槽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复位杆抵持,复位杆用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运动,并在合模时先于推杆与前模部分抵持,导向件与弹性件连接,导向件用于在复位杆的滑动方向上对弹性件进行导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由于采用了与复位杆连接的弹性件以及与弹性件连接的导向件,所以能够实现复位杆的先顶出,防止推杆受力较大造成损坏,并且能够对复位杆的顶出方向进行限定校准,防止卡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在开模过程中,需要有推出机构将塑料制品及其在流道内的凝料推出或拉出。推出固定板和推板用以夹持推杆。在推杆中一般还固定有复位杆,复位杆在动、定模合模时使推板复位。
在一般模具上,推出机构的回位靠复位杆弹簧预复位,再通过挤压复位杆实现复位到底。发明研究发现,当推出机构未预复位到位时,模具闭合过程中,推出机构中的其它碰穿位置和复位杆可能同时与前模碰撞受压,造成推出机构中的其它碰穿位置受力较大,造成磨损,甚至出现撞模等严重事故。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安全顶出、顶出方向准确的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特别是在模具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顶出机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安全顶出,安全系数高,并且可以对顶出方向进行校准,防止卡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安全顶出,安全系数高,并且可以对顶出方向进行校准,防止卡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前模部分,模具顶出机构包括推杆固定板、底板、推杆、复位杆、弹性件和导向件,推杆安装于推杆固定板上,推杆固定板设置有第一台阶孔,复位杆伸入第一台阶孔,且与第一台阶孔滑动连接,推杆固定板与底板贴合设置,底板靠近推杆固定板的一侧面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位置与第一台阶孔的位置相对应,弹性件安装于容置槽内,弹性件的一端与容置槽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复位杆抵持,复位杆用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运动,并在合模时先于推杆与前模部分抵持,导向件与弹性件连接,导向件用于在复位杆的滑动方向上对弹性件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导向件呈柱状,容置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导向槽,弹性件套设于导向件外,导向件的一端与复位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导向槽,且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导向件包括连接部和导向部,复位杆通过连接部与导向部连接,弹性件套设于连接部外,导向部伸入导向槽,且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复位杆包括复位部和止挡部,止挡部的直径大于复位部的直径,止挡部的一端与复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件连接,止挡部远离复位部的一侧面与弹性件抵持。
进一步地,第一台阶孔包括第一端孔和第二端孔,第一端孔与第二端孔同心设置,第一端孔的直径大于第二端孔的直径,止挡部与第一端孔滑动连接,复位部与第二端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推杆固定板还设置有第二台阶孔,推杆伸入第二台阶孔,底板靠近推杆固定板的一侧面与推杆抵持。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部分和模具顶出机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推杆固定板、底板、推杆、复位杆、弹性件和导向件,推杆安装于推杆固定板上,推杆固定板设置有第一台阶孔,复位杆伸入第一台阶孔,且与第一台阶孔滑动连接,推杆固定板与底板贴合设置,底板靠近推杆固定板的一侧面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位置与第一台阶孔的位置相对应,弹性件安装于容置槽内,弹性件的一端与容置槽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复位杆抵持,复位杆用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运动,并在合模时先于推杆与前模部分抵持,导向件与弹性件连接,导向件用于在复位杆的滑动方向上对弹性件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注塑模具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安装于前模部分与推杆固定板之间,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推杆伸入第一通孔,且与第一通孔滑动连接,复位杆伸入第二通孔,且与第二通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注塑模具还包括复位弹簧,支撑板靠近推杆固定板的一侧面开设有复位槽,复位槽的位置与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复位弹簧套设于复位杆外,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复位槽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推杆固定板抵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复位杆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位于比推杆更靠近前模部分的位置,在合模时,复位杆首先接触前模部分,并在前模部分的推动下发生位移,带动整个模具顶出机构回退,当回退到极限位置时,底板被挡住,此时复位杆在前模部分的推动下继续回退,克服弹力压缩弹性件,使复位杆在第一台阶孔内滑动,并最终与推杆的位置平齐,在此过程中,导向件对弹性件的压缩方向进行导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由于采用了与复位杆连接的弹性件以及与弹性件连接的导向件,所以能够实现复位杆的先顶出,防止推杆受力较大造成损坏,并且能够对复位杆的顶出方向进行限定校准,防止卡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顶出机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复位杆的先顶出,防止推杆受力较大造成损坏,并且能够对复位杆的顶出方向进行限定校准,防止卡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中复位杆与导向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中后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注塑模具;100-前模部分;200-后模部分;300-模具顶出机构;310-推杆固定板;311-第一台阶孔;3111-第一端孔;3113-第二端孔;3115-止挡面;313-第二台阶孔;320-底板;321-容置槽;323-导向槽;330-推杆;340-复位杆;341-复位部;343-止挡部;350-弹性件;360-导向件;361-连接部;363-导向部;400-支撑板;410-第一通孔;430-第二通孔;450-复位槽;500-复位弹簧;600-后模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10,用于生产塑胶制品。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安全顶出,安全系数高,并且可以对顶出方向进行校准,防止卡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注塑模具10包括前模部分100和后模部分200。前模部分100与后模部分200相结合,以完成对塑胶制品的生产。后模部分200包括模具顶出机构300、支撑板400、复位弹簧500和后模座板600。支撑板400通过复位弹簧500与模具顶出机构300连接,以实现模具顶出机构300的自动复位。模具顶出机构300用于将塑胶制品顶出,实现自动落料。后模座板600与支撑板400固定连接,以限制模具顶出机构300的回退位置。
请参照图2,模具顶出机构300包括推杆固定板310、底板320、推杆330、复位杆340、弹性件350和导向件360。推杆330的长度与复位杆340的长度相同。推杆330安装于推杆固定板310上,推杆330相对于推杆固定板310的位置固定。推杆固定板310设置有第一台阶孔311,复位杆340伸入第一台阶孔311,且与第一台阶孔311滑动连接,以实现复位杆340的位置能够比推杆330的位置更接近前模部分100,从而先于推杆330与前模部分100抵持。推杆固定板310与底板320贴合设置,以限制推杆330和复位杆340的位置。当复位杆340与第一台阶孔311抵接时,复位杆340比推杆330更靠近前模部分100;当复位杆340与底板320抵接时,复位杆340与推杆330处于相同位置。底板320靠近推杆固定板310的一侧面开设有容置槽321,容置槽321的位置与第一台阶孔311的位置相对应。弹性件350安装于容置槽321内,弹性件350的一端与容置槽321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复位杆340抵持。复位杆340用于在弹性件350的作用下运动,并在合模时先于推杆330与前模部分100抵持。导向件360与弹性件350连接,导向件360用于在复位杆340的滑动方向上对弹性件350进行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推杆固定板310还设置有第二台阶孔313。推杆330伸入第二台阶孔313,底板320靠近推杆固定板310的一侧面与推杆330抵持,以将推杆330固定安装于第二台阶孔313内,防止推杆330发生位移。
本实施例中,导向件360呈柱状,容置槽321的底壁上开设有导向槽323。弹性件350套设于导向件360外,导向件360的一端与复位杆340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导向槽323,且与导向槽323滑动连接,以对弹性件350的伸缩方向进行导向,使其与复位杆340的滑动方向一致,防止弹性件350卡死,影响复位杆340的先顶出,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0为压缩弹簧,但并不仅限于此,弹性件350也可以为中空的压缩弹性橡胶,对弹性件350的制作材料不作具体限定,但凡能够使复位杆340先顶出的弹性件350的制作材料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3,导向件360包括连接部361和导向部363。复位杆340通过连接部361与导向部363连接,弹性件350套设于连接部361外。导向部363伸入导向槽323,且与导向槽323滑动连接,以实现导向作用。
复位杆340包括复位部341和止挡部343。止挡部343的直径大于复位部341的直径,止挡部343的一端与复位部3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件360连接,止挡部343远离复位部341的一侧面与弹性件350抵持。
第一台阶孔311包括第一端孔3111和第二端孔3113。第一端孔3111与第二端孔3113同心设置,第一端孔3111的直径大于第二端孔3113的直径,止挡部343与第一端孔3111滑动连接,复位部341与第二端孔3113滑动连接。第一端孔3111和第二端孔3113之间具有一止挡面3115,当复位杆340与第一台阶孔311抵接时,止挡部343靠近复位部341的一侧面与止挡面3115抵接。
请参照图4,支撑板400安装于前模部分100与推杆固定板310之间。支撑板40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0和第二通孔430,推杆330伸入第一通孔410,且与第一通孔410滑动连接,用于推动塑胶制品落料。复位杆340伸入第二通孔430,且与第二通孔430滑动连接,用于复位整个模具顶出机构300。
支撑板400靠近推杆固定板310的一侧面开设有复位槽450。复位槽450的位置与第二通孔430的位置相对应,复位弹簧500套设于复位杆340外,复位弹簧500的一端与复位槽450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推杆固定板310抵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300,复位杆340在弹性件350弹力的作用下位于比推杆330更靠近前模部分100的位置,在合模时,复位杆340首先接触前模部分100,并在前模部分100的推动下发生位移,带动整个模具顶出机构300回退,当回退到极限位置时,底板320被挡住,此时复位杆340在前模部分100的推动下继续回退,克服弹力压缩弹性件350,使复位杆340在第一台阶孔311内滑动,并最终与推杆330的位置平齐,在此过程中,导向件360对弹性件350的压缩方向进行导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300由于采用了与复位杆340连接的弹性件350以及与弹性件350连接的导向件360,所以能够实现复位杆340的先顶出,防止推杆330受力较大造成损坏,并且能够对复位杆340的顶出方向进行限定校准,防止卡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注塑模具10安全性能好,实用性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顶出机构包括推杆固定板、底板、推杆、复位杆、弹性件和导向件,所述推杆安装于所述推杆固定板上,所述推杆固定板设置有第一台阶孔,所述复位杆伸入所述第一台阶孔,且与所述第一台阶孔滑动连接,所述推杆固定板与所述底板贴合设置,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推杆固定板的一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台阶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复位杆抵持,所述复位杆用于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运动,并在合模时先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前模部分抵持,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导向件用于在所述复位杆的滑动方向上对所述弹性件进行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呈柱状,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件外,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复位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导向槽,且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接部和导向部,所述复位杆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向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外,所述导向部伸入所述导向槽,且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包括复位部和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复位部的直径,所述止挡部的一端与所述复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件连接,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复位部的一侧面与所述弹性件抵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孔包括第一端孔和第二端孔,所述第一端孔与所述第二端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孔的直径,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端孔滑动连接,所述复位部与所述第二端孔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固定板还设置有第二台阶孔,所述推杆伸入所述第二台阶孔,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推杆固定板的一侧面与所述推杆抵持。
8.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部分和模具顶出机构,所述模具顶出机构包括推杆固定板、底板、推杆、复位杆、弹性件和导向件,所述推杆安装于所述推杆固定板上,所述推杆固定板设置有第一台阶孔,所述复位杆伸入所述第一台阶孔,且与所述第一台阶孔滑动连接,所述推杆固定板与所述底板贴合设置,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推杆固定板的一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台阶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复位杆抵持,所述复位杆用于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运动,并在合模时先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前模部分抵持,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导向件用于在所述复位杆的滑动方向上对所述弹性件进行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前模部分与所述推杆固定板之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推杆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复位杆伸入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二通孔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推杆固定板的一侧面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复位杆外,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复位槽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板抵持。
CN201721051253.7U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Active CN207140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1253.7U CN207140267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1253.7U CN207140267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0267U true CN207140267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6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1253.7U Active CN207140267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0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442A (zh) * 2017-08-21 2017-11-24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442A (zh) * 2017-08-21 2017-11-24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32687U (zh) 周圈脱倒扣机构、二次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07140267U (zh)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103273625A (zh) 抽芯脱模联合装置
CN107379442A (zh)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105172063A (zh) 一种新型斜向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US20120100244A1 (en) Plastic injection mold
CN103934965A (zh) 一种带有推板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8985611U (zh) 一种顶出医疗输液瓶坯模具
CN216373206U (zh) 一种塑胶模具顶针板内置的二次顶出结构
CN201784100U (zh) 脱模结构
CN103381650A (zh)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
CN210679560U (zh) 一种改良高筋位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3650779U (zh) 二次顶出结构
CN203712953U (zh) 一种模具加工自动定位装置
CN203110216U (zh) 一种简单二次顶出的复合推出装置
CN108819127B (zh) 滑块驱动拉块强制脱模机构
CN207481144U (zh) 一种深桶形注塑件模具的顶出装置
CN207449017U (zh) 顶针机构及具有该顶针机构的模具
CN202781731U (zh) 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套筒
CN105014880A (zh) 一种厚壁实心注塑产品成型模具
CN207290781U (zh) 一种自锁滑块装置
CN207772306U (zh) 一种注塑模具顶板复位装置
CN209869271U (zh) 一种鼠标注塑模具强制复位结构
CN219381458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19445972U (zh) 一种汽车导航底壳的弹针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