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9374U - 一种压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9374U
CN207139374U CN201721214010.0U CN201721214010U CN207139374U CN 207139374 U CN207139374 U CN 207139374U CN 201721214010 U CN201721214010 U CN 201721214010U CN 207139374 U CN207139374 U CN 207139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hold
pressing device
swingle
com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40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HU CITY GAO XIN AUTOU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HU CITY GAO XIN AUTOU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HU CITY GAO XIN AUTOU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HU CITY GAO XIN AUTOU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140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9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9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93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压紧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若干压紧机构和若干支撑件,若干支撑件与底板平行设置,且若干支撑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压紧机构穿过底板与支撑件固定连接,若干压紧机构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件,两个压紧件相对设置,且压紧件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压紧件对机箱风扇进行压紧,同时压紧件通过气缸进行控制,在旋转的同时进行升降,使得当不压紧时压紧件与机箱风扇空套设置,压紧时压紧件与机箱风扇相抵,实现压紧件对机箱风扇拆卸与压紧便捷式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压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箱风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散热器的种类是很丰富的,有笔记本散热器、汽车散热器等等。CPU的芯片通常不到2平方厘米,但功耗却达到几十、上百瓦,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传导出去,热量一旦在芯片中积聚,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散热器来说,因此,对散热器来说,最重要的是其底座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尽可能多的吸收CPU释放的热量,即瞬间吸热能力,这只有具备高热传导系数的金属才能胜任。对于金属导热材料而言,比热和热传导系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电脑风扇又称为散热风扇,一般用于电脑主机的散热。电脑风扇主要分为主板散热风扇和机箱散热风扇,市面上一般的散热风扇尺寸大小由直径2.5cm到30cm都有,厚度由6mm到76mm都有,而根据不同运作要求,可采用罕见的AC交流,由家用插座取电和常见的D电源直流,经计算机火牛或主板取电,大多使用二相摩打两组铜线圈,共四单元,在转速不高情况下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其中机箱风扇用于机箱的散热,机箱风扇在使用时:可沿机箱后面板排出热气流,使冷空气自前面板下部流入机箱。使机内形成持续对流的环境,降低机箱内环境温度,从而有效的达到辅助CPU、显卡等发热元件的散热。普通的风扇,在外力止动后,仍有较强电流,此时发热量巨大,容易烧坏马达;而具有自启动功能的风扇,由于其特殊的IC设计,在停止转动后电流为0,外力去除后又能重新转动;另外,在同样转速的情况下,具有自启动功能的风扇工作电流只有普通风扇的一半,功耗极低。这两大特殊的防止产品过热的功能,大大延长了风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在现有技术的机箱风扇定位中,通常采用机床夹具对机箱风扇进行定位,并通过铣刀对机箱风扇进行铣削,这种定位方式在加工前需要使工件在机场上占有正确的位置,同时需要与其配合的机床夹具,通过机床夹具实现对工件的定位。
在这种方式的加工过程中,在对机箱风扇的装夹和拆卸都需要人工的操作,通过机床夹具对机箱风扇进行定位时,需要用到紧固件对机箱风扇进行定位,而在对机箱风扇进行拆装时,紧固件的拆卸会对机床夹具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影响机箱风扇的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全自动化,安全可靠的压紧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紧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若干压紧机构和若干支撑件,若干支撑件与底板平行设置,且若干支撑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压紧机构穿过底板与支撑件固定连接,若干压紧机构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件,两个压紧件相对设置,且压紧件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座,固定座位置与压紧机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紧件包括驱动件和压块,驱动件固定于支撑件上,压块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可进行旋转和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与压块之间设有旋转杆和升降杆,旋转杆与升降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旋转杆与升降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杆与压块固定连接,升降杆与驱动件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升降气缸和旋转气缸,升降气缸与旋转气缸重叠式设置,升降气缸与旋转气缸位于升降杆同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气缸与升降杆配合连接,旋转气缸与旋转杆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杆上设有滑槽,滑槽位于与旋转杆的旋转方向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与底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支撑件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两侧设有搭边件,固定座通过搭边件与底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压紧件对机箱风扇进行压紧,同时压紧件通过气缸进行控制,在旋转的同时进行升降,使得当不压紧时压紧件与机箱风扇空套设置,压紧时压紧件与机箱风扇相抵,实现压紧件对机箱风扇拆卸与压紧便捷式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压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5是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压紧件的主视图;
图7是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底板440,压紧机构510,支撑件520,连接件521,固定座530,搭边件531,压紧件540,压块541,升降杆542,旋转杆543,滑槽544,驱动件550,旋转气缸551.升降气缸5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压紧装置,包括底板440,底板440为圆盘形,且底板440中间设有圆孔,底板440可在绕着圆孔进行圆周运动,且底板440上设有八个压紧机构510和四个支撑件520,四个支撑件520与底板440平行设置,且四个支撑件520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个支撑件520相对设置,两两平行,分别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八个压紧机构510穿过底板440与支撑件520固定连接,一个支撑件520与两个压紧机构510对应,八个压紧机构510分别与四个支撑件520位置相对应,八个压紧机构510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压紧机构510位于支撑件520上方,压紧机构510底部与支撑件520固定连接。
支撑件520与底板440之间设有连接板521,连接板521位于支撑件520的两端,且连接板521与支撑件520垂直设置,连接板521两端分别与支撑件520和底板440固定连接,使得支撑件520与底板440之间通过连接板521固定连接,且支撑板520两端的连接板521尺寸相同,使得支撑板520与底板440平行设置,同时压紧机构510位于两块相邻连接板521之间,用于限制压紧机构510的位置。
八个压紧机构510两个一对,相邻压紧机构510与支撑件52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底板440上设有八个固定座530,固定座530位置与压紧机构510位置相对应,压紧机构510位于固定座530内,且压紧机构510空套于固定座530内,固定座530固定于底座上,固定座530用于装载机箱风扇,压紧机构510用于与固定座530相适配,压紧机构510用于压紧机箱风扇,固定座530也位于支撑件520的上方,一个支撑座520相对应两个固定座530,同时固定座530两侧设有搭边件531,搭边件531位于固定座530底部两侧,且搭边件531与固定座530为一体成型,两者之间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搭边件531与底板440相抵,且搭边件531与底板44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固定座530与底板440固定连接,固定座530顶部用于装载机箱风扇,且固定座530顶部尺寸与机箱风扇相适配。
如图4-5所示,压紧机构510包括两个压紧件540,两个压紧件540相对设置,且压紧件540与底板440之间转动连接,两个压紧件540均穿过固定座530,压紧件540包括驱动件550和压块541,驱动件550固定于支撑件520上,压块541在驱动件550的驱动下可进行旋转和升降,压块541的最长距离小于机箱风扇相邻框架之间的间距,使得压块541可在机箱风扇内竖直移动,同时压块541的最长距离大于机箱风扇转轮到边框的距离,使得压块541可在旋转下降后对机箱风扇进行压紧。
如图6-7所示,驱动件550与压块541之间设有旋转杆543和升降杆542,旋转杆543与升降杆54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旋转杆543与升降杆542转动连接,旋转杆543与压块541固定连接,升降杆542与驱动件550配合连接,升降杆542与旋转杆543均与驱动件550配合连接,升降杆542的升降会带动旋转杆543与压块541的升降,而旋转杆543的旋转只带动压块541进行旋转,旋转杆543与升降杆542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
驱动件550包括升降气缸552和旋转气缸551,升降气缸552与旋转气缸551重叠式设置,升降气缸552与旋转气缸551位于升降杆542同侧,且升降气缸552与升降杆542配合连接,旋转气缸551与旋转杆543配合连接,旋转杆543上设有滑槽544,滑槽544位于与旋转杆543的旋转方向相适配,当旋转杆543需要旋转时,此时滑槽544与机箱风扇相适配,使得旋转杆543的旋转不对机箱风扇造成损伤,用于保护机箱风扇的结构。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先将压紧机构510固定于支撑件520上,再将支撑件520两端与连接件521固定连接,使得支撑件520与底板440之间通过连接件521固定连接,此时压紧机构510一部分穿过底板440,且压紧机构510与底板440垂直设置,此时两个压紧件531上的压块541平行设置,处于松开状态,机箱风扇内的间隙大于压块541的尺寸,使得机箱风扇可在两个压块541的基础上,沿着压块541的竖直方向进行自由升降,此时压块541不与机箱风扇发生接触。
当机箱风扇通过压块541后与固定座530相抵,固定座530的尺寸与机箱风扇尺寸相同,固定座530的位置就是机箱风扇所要被定位的位置,由于固定座530与机箱风扇尺寸相同,使得操作人员更能直接的观察到机箱风扇是否位于所要被定位的位置,固定座530由于两边设有搭边件531,使得固定座530与底板440的固定极为稳定。
当机箱风扇被放置于固定座530上后,位于同一个支撑件520上的四个压紧件540受到同一个控制机构的控制,同一个支撑件520上的四个压紧件540运作同步进行,在旋转气缸551和升降气缸552的作用下,升降杆542和旋转杆543同时运作,带动压块541的旋转并升降,使得压块541与机箱风扇相抵,从而实现机型风扇的定位,在底板440的作用下,带动机箱风扇的传动,当机箱风扇在加工之后,松开压块541,使得机箱风扇向上移出压紧件540,拆装便捷,使用方便。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底板440,压紧机构510,支撑件520,连接件521,固定座530,搭边件531,压紧件540,压块541,升降杆542,旋转杆543,滑槽544,驱动件550,旋转气缸551.升降气缸55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40),所述底板(440)上设有若干压紧机构(510)和若干支撑件(520),若干支撑件(520)与底板(440)平行设置,且若干支撑件(520)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若干压紧机构(510)穿过底板(440)与支撑件(520)固定连接,若干压紧机构(510)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压紧机构(510)包括两个压紧件(540),两个压紧件(540)相对设置,且压紧件(540)与底板(440)之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40)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座(530),固定座(530)位置与压紧机构(510)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540)包括驱动件(550)和压块(541),驱动件(550)固定于支撑件(520)上,压块(541)在驱动件(550)的驱动下可进行旋转和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50)与压块(541)之间设有旋转杆(543)和升降杆(542),旋转杆(543)与升降杆(54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旋转杆(543)与升降杆(54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543)与压块(541)固定连接,升降杆(542)与驱动件(550)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50)包括升降气缸(552)和旋转气缸(551),升降气缸(552)与旋转气缸(551)重叠式设置,升降气缸(552)与旋转气缸(551)位于升降杆(542)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552)与升降杆(542)配合连接,旋转气缸(551)与旋转杆(543)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543)上设有滑槽(544),滑槽(544)位于与旋转杆(543)的旋转方向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20)与底板(440)之间设有连接板(521),支撑件(520)与底板(440)之间通过连接板(52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30)两侧设有搭边件(531),固定座(530)通过搭边件(531)与底板(440)固定连接。
CN201721214010.0U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压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39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4010.0U CN207139374U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压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4010.0U CN207139374U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压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9374U true CN207139374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401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39374U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压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93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7558A (zh) * 2017-09-21 2018-02-23 平湖市高鑫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紧装置
CN112222900A (zh) * 2020-09-25 2021-01-15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式旋转工件的夹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7558A (zh) * 2017-09-21 2018-02-23 平湖市高鑫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紧装置
CN112222900A (zh) * 2020-09-25 2021-01-15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式旋转工件的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39374U (zh) 一种压紧装置
CN207138948U (zh) 一种机箱风扇的铣削装置
CN202512500U (zh) 制冷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
CN107765826A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辅助降温装置
CN110798129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CN108674980A (zh) 一种钢板加工机械手
CN107717558A (zh) 一种压紧装置
CN107671337A (zh) 一种铣削装置
CN109888433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组的散热方法
CN207171580U (zh) 一种控制装置
CN116683340A (zh) 一种储能电池并离网切换配电柜
CN209139669U (zh) 一种冲床机械自动化夹具装夹装置
CN208139608U (zh) 一种可调角度及面积的新型太阳能供电执行器
CN215117448U (zh) 一种云计算主机散热架
CN211152576U (zh) 一种网络安全机柜散热装置
CN103838337A (zh) 一种数据中心服务器冷却机柜
CN208386443U (zh) 一种热管散热器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08862459U (zh) 一种立体抽屉式散热的电力控制柜
CN107738122A (zh) 一种控制装置
CN113608108A (zh) 一种vpx板卡智能测试工装
CN208590209U (zh) 一种高热密度数据中心散热系统
CN110212421A (zh) 一种底座间距可调节的电力柜
CN214085073U (zh) 一种食品加工封膜装置
CN206209537U (zh) 一种具有恒温控制效果且高效散热的电脑主机
CN217917221U (zh) 高效节能转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