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6472U - 保温套 - Google Patents

保温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6472U
CN207136472U CN201721058613.6U CN201721058613U CN207136472U CN 207136472 U CN207136472 U CN 207136472U CN 201721058613 U CN201721058613 U CN 201721058613U CN 207136472 U CN207136472 U CN 207136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layer
electronic equipment
muff
laye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86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586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6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6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6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保温套,保温套上设有用于收容电子设备的收容槽,保温套包括:第一保护层,用于包覆于电子设备的外部,第一保护层上设有抛光金属层;第二保护层,包覆于第一保护层的外部;真空层,形成于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之间。真空层使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尽可能少的发生热传导和热对流,增加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的热阻,增强对电子设备的电池的保温效果,减少电子设备的电池热流量。抛光金属层使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的热辐射等效热阻增加,进一步增加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的热阻,增强对电子设备的电池的保温效果,减少电子设备的电池热流量。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保证保温套不会由于其内外表面压力差而破碎,增强保温套的强度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保温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子设备的电池保温的保温套。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很多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都采用锂电池供电。锂电池通常都是可以充电的,并且还具有能量密度高、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但是,如果将电子设备置于低温环境中使用,它的锂电池就会出现电池性能降低的情况。如果将电子设备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使用,那么电子设备的锂电池就极有可能出现被“冻僵”自动关机并无法开机、使用的情况。通常解决的办法是将电子设备从寒冷的环境带到一个比较温暖的环境下,等待机身慢慢回暖后再尝试开机。但这种做法也很容易引发电子设备的电路板出现结露现象。如果这一现象比较严重的话,在电子设备通电之后可能会发生短路的情况,耽误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另外,在低温状态下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也会对锂电池造成损害。因为在低温状态下,正常工作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直流内阻大,电池放电同时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在电池内部的直流内阻上,从而减少了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例如,在冬天使用充电宝对电子设备充电时,由于电子设备的电池直流内阻大,充电宝里面的电能有相当大的比例转化成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发热,因而减少了充到电子设备的电池里面的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保温套,所述保温套上设有用于收容电子设备的收容槽,所述保温套包括:
第一保护层,用于包覆于电子设备的外部,所述第一保护层上设有抛光金属层;
第二保护层,包覆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部;
真空层,形成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透明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钢化玻璃层。
可选地,所述抛光金属层的发射率小于等于0.3。
可选地,所述抛光金属层为抛光铜层或抛光不锈钢层。
可选地,所述真空层内的气体的压力大小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的1%。
可选地,所述第二保护层为透明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保护层为钢化玻璃层。
可选地,所述保温套上活动设置有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对应的翻盖。
可选地,所述收容槽包括供电子设备插入或拔出的至少一个开口。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保温套,通过真空层使得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尽可能少的发生热传导和热对流,增加了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的热阻,进而增强对电子设备的电池的保温效果,减少电子设备的电池热流量。通过抛光金属层使得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的热辐射等效热阻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的热阻,增强对电子设备的电池的保温效果,减少电子设备的电池热流量。通过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保证保温套不会由于其内外表面压力差而破碎,增强了保温套的强度和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温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保温套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保温套与电子设备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温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温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保温套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保温套与电子设备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温套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保温套与电子设备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保温套进行详细介绍。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保温套1,用于对电子设备90的电池保温,所述保温套1上设有用于收容电子设备90的收容槽40,所述保温套1包括:
第一保护层10,用于包覆于电子设备90的外部,所述第一保护层10上设有抛光金属层110。可选地,所述抛光金属层110设在第一保护层10上远离电子设备90的外侧面。
第二保护层20,包覆于所述第一保护层10的外部。
真空层30,形成于所述第一保护层10和所述第二保护层20之间。
参见图3所示,本公开的保温套1使用时,将电子设备90收容于收容槽40内,进而将本公开的保温套1套在电子设备90外部,保温套1的第一保护层10与电子设备90的外表面相贴合,通过真空层30使得第一保护层10的外表面尽可能少的发生热传导和热对流,增加了第一保护层10的外表面的热阻,进而增强对电子设备90的电池的保温效果,减少电子设备90的电池热流量。通过保温套1的抛光金属层110使得第一保护层10的外表面的热辐射等效热阻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第一保护层10的外表面的热阻,增强对电子设备90的电池的保温效果,减少电子设备90的电池热流量。通过第一保护层10和第二保护层20保证保温套1不会由于其内外表面压力差而破碎,增强了保温套1的强度和安全性。
如此一来,采用了本公开的保温套1的电子设备90,能够将电子设备90的电池的温度保持在正常的温度状况下,降低电子设备90的电池直流内阻,不但能够提高电子设备90的续航时间,而且在电子设备90充电时能够避免大量的电能转化成对电子设备90的电池进行发热的用途上,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90的充电效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90可以是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真空层30能够达到更好的阻热效果,将所述真空层30内的气体的压力大小设置为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的1%,从而使真空层30的内部达到足够高的真空度,以尽可能地降低位于真空层30内侧的第一保护层10的外表面发生的热传导和热对流,提高第一保护层10的外表面的热阻,进而增强对电子设备90的电池的保温效果,减少电子设备90的电池热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抛光金属层110可以采用低发射率的材料,例如所述抛光金属层110所采用的材料的发射率可以小于等于0.3,以保证第一保护层10的外表面具有足够的热阻,进而增强对电子设备90的电池的保温效果,减少电子设备90的电池热流量。可选地,所述抛光金属层110采用抛光铜层或抛光不锈钢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10为透明保护层,便于用户查看电子设备90的充电指示灯,进而了解其充电状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层10可以采用坚固的材料,从而保证保温套1不会由于其内外表面压力差而破碎。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10为钢化玻璃层,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并且具有透明性能。其中,将所述抛光金属层110设在第一保护层10上远离电子设备90的外侧面,使第一保护层10由多层材料组成,并且靠近电子设备90的一侧采用坚固的材料(例如钢化玻璃),可以保证保温套1不会由于其内外表面压力差而破碎,增强了保温套1的强度和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20为透明保护层,便于用户查看电子设备90的充电指示灯,进而了解其充电状况。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护层20可以采用坚固的材料,从而保证保温套1不会由于其内外表面压力差而破碎。可选地,所述第二保护层20为钢化玻璃层,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并且具有透明性能。这样,位于真空层30两侧的第一保护层10和第二保护层20均采用了坚固的材料(例如钢化玻璃),通过第一保护层10和第二保护层20可以保证保温套1不会由于其内外表面压力差而破碎,增强了保温套1的强度和安全性。
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90上设有电源充电孔910,所述收容槽40包括供电子设备90插入或拔出的至少一个开口400,电子设备90可以通过所述开口400插入保温套1的收容槽40内,并且所述开口100能够保证电子设备90插入收容槽40后能将电源充电孔910自所述收容槽40显露出来,以便充电数据线穿入保温套1的收容槽40内与电子设备90的电源充电孔910连接,进而对电子设备90进行充电。
在图1至图3所示的例子中,所述开口400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开口400设置在所述收容槽40的底部(即如图1所示),即电子设备90可以从保温套1的底端插入所述收容槽40内。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所述开口4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400相邻设置于所述收容槽40的侧部和底部(图4中所示为右端部),电子设备90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插入所述收容槽40内,即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电子设备90可以从保温套1的右端或底端插入所述收容槽40内。当然,两个所述开口400也可以相对设置于所述收容槽40的顶部和底部(未图示),电子设备90同样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插入所述收容槽40内,即电子设备90可以从保温套1的顶端或底端插入所述收容槽40内。
在图5至图7所示的例子中,所述开口40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开口400相邻设置于所述收容槽40的顶部、侧部和底部(图5中所示为右端部),电子设备90可以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插入所述收容槽40内,即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电子设备90可以从保温套1的顶端、右端或底端插入所述收容槽40内。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示,所述保温套1上活动设置有与电子设备90的显示屏920相对应的翻盖50。例如,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所述保温套1上设有一缺口部60,所述缺口部60不影响所述第一保护层10、所述第二保护层20以及所述真空层30的结构形式,所述翻盖50可以在所述缺口部60内转动。当用户不需要对电子设备90进行操作时,可以将翻盖50合上(如图5所示),同样能够将电子设备90的电池的温度保持在正常的温度状况下,降低电子设备90的电池直流内阻,不但能够提高电子设备90的续航时间,而且在电子设备90充电时能够避免大量的电能转化成对电子设备90的电池进行发热的用途上,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90的充电效率。当用户需要对电子设备90进行操作时,可以打开翻盖50,即将翻盖50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如图6所示),从而将电子设备90的显示屏920显露出来,不论电子设备90是否处于充电状态,都可以方便用户对电子设备90进行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上设有用于收容电子设备的收容槽,所述保温套包括:
第一保护层,用于包覆于电子设备的外部,所述第一保护层上设有抛光金属层;
第二保护层,包覆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部;
真空层,形成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透明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钢化玻璃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金属层的发射率小于等于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金属层为抛光铜层或抛光不锈钢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层内的气体的压力大小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的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为透明保护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为钢化玻璃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上活动设置有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对应的翻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包括供电子设备插入或拔出的至少一个开口。
CN201721058613.6U 2017-08-22 2017-08-22 保温套 Active CN207136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8613.6U CN207136472U (zh) 2017-08-22 2017-08-22 保温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8613.6U CN207136472U (zh) 2017-08-22 2017-08-22 保温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6472U true CN207136472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9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8613.6U Active CN207136472U (zh) 2017-08-22 2017-08-22 保温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64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9122A (zh) * 2017-08-22 2019-03-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温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9122A (zh) * 2017-08-22 2019-03-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温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7150B (zh) 電池充電裝置、熱能傳遞系統及熱能傳遞方法
Wolfenstine et a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rate-capability of Li 4 Ti 5 O 12 as a function of heat-treatment atmosphere
WO2013080385A1 (ja) 電池システム
JP2010062093A (ja) 電池パック
CN20269567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系统的热管理装置
US11967689B2 (en) Smart battery pack
CN207136472U (zh) 保温套
CN107134605A (zh) 一种蒸发冷却阻燃电池系统
CN101188924A (zh) 便携电子设备
CN201204672Y (zh) 移动终端
CN206077502U (zh) 一种高效率散热手机壳
Mishr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radiative shielding by internal partitions walls on propagation of thermal runaway in a matrix of cylindrical li-ion cells
CN103081582A (zh) 散热筐体、使用它的锂电池组及半导电性散热用胶带
CN205790109U (zh) 一种圆柱电池组
CN203597518U (zh) 一种冬季适用的电热恒温相机包
CN205810898U (zh) 圆柱电池组中用来放置圆柱电池的散热支架
US8512893B2 (en) Mitigating rupture and thermal cascading of battery cells by judicious arrangement of cells inside a pack
CN109419122A (zh) 保温套
CN206711927U (zh) 一种电池用的防火保护套
CN205692937U (zh)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高效散热外壳
CN204258876U (zh) 一种基于手机温度的散热手机壳
CN207319202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应用测试鼠标
CN105280987A (zh) 一种电力系统低温环境用恒温设备储存装置及方法
CN106129526B (zh) 电池组和具有该电池组的动力电池
Dahn et al. Accurate and Precise Temperature-Controlled Boxes for the Safe Testing of Advanced Automotive Li-Ion Cells with High Precision Coulomet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