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9076U - 一种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29076U
CN207129076U CN201720537889.6U CN201720537889U CN207129076U CN 207129076 U CN207129076 U CN 207129076U CN 201720537889 U CN201720537889 U CN 201720537889U CN 207129076 U CN207129076 U CN 207129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wheel
bicycle
center
middl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78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luq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lu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luq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lu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78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29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29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290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包括:前轮部、把手转向部、后轮部、驱动部、座椅部和车架,驱动部位于前轮部和后轮部之间,前轮部、把手转向部、后轮部、驱动部、座椅部和车架活动连接,车架为S形空心管结构。车架包括:头管、车架前部、车架后部、锁片和后叉,其中头管焊接在车架前部的前部,锁片和车架后部焊接在一起,后叉和车架后部焊接在一起,前轮部包括:前叉、前轮和竖管;前轮部通过前叉和车架连接,把手转向部和车架的头管相连接,后轮和车架的后叉相连接,提高了自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社会对人性化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自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自行车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自行车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的车把(把握)、把立和前叉是连接为一体的,且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在实现前轮转向时,把立通过前叉直接传输作用力给前轮。这样由于蹬踏角度限制,骑行者只能采用直立坐姿、站立或前倾姿势骑行,若采取躺式/半躺式,则导致骑行者视野受阻。现有的自行车为了解决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将车架结构做得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行车,简化了车架结构,同时也兼顾了自行车整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包括:前轮部、把手转向部、后轮部、驱动部、座椅部和车架,驱动部位于前轮部和后轮部之间,前轮部、把手转向部、后轮部、驱动部、座椅部和车架活动连接,车架为S形空心管结构。
车架包括:头管、车架前部、车架后部、锁片和后叉,其中头管焊接在车架前部的前部,锁片和车架后部焊接在一起,后叉和车架后部焊接在一起,前轮部包括:前叉、前轮和竖管;把手转向部包括:把立、把横和车把束仔;前轮部通过前叉和车架连接,把手转向部和车架的头管相连接,后轮和车架的后叉相连接,驱动部包 括:前链轮、后链轮、脚踏板、中轴部和链条;座椅部包括:坐垫部分、靠背部分、拔插部分、连接件和接通件,驱动部的前链轮通过链条与后链轮传动连接,中轴部穿过前链轮的中心,脚踏板置于中轴部的端部,中轴部的中心高于前轮的中心,中轴部的中心高于后轮的中心,中轴部的中心和前轮的中心的水平距离和中轴部的中心和后轮的中心的水平距离的比值为0.25~1,前轮部的前叉上端通过竖管可拆卸地插入车架的头管的下端,座椅部的靠背部分和坐垫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靠背部分和坐垫部分的夹角为100~125度,座椅部的拔插部分可拆卸地固定于车架的车架后部上,座椅部的坐垫部分与地平面的垂直距离为65~85cm,后轮的直径不小于前轮部的前轮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车架采用了S形空心管结构,从而简化了车架结构,缩短了把立和座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兼顾了自行车整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自行车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自行车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简化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包括:前轮部1、把手转向部2、后轮31、驱动部4、座椅部5和车架6。其中,前轮部1包括:前叉11、前 轮12和竖管13;把手转向部2包括:把立21、把横23和车把束仔22;驱动部4包括:前链轮42、后链轮43、脚踏板44、中轴部45和链条41;座椅部5包括:坐垫部分51、靠背部分52、拔插部分53、连接件55和接通件54;车架6包括:头管61、车架前部62、车架后部63、锁片64和后叉32,其中头管61焊接在车架前部62的前部,锁片64和车架后部63焊接在一起,后叉32和车架后部63焊接在一起。
把手转向部2的把立21通过车把束仔22插入竖管13中,为了提高骑行的舒适性,车把束仔22将相对于头管61上移了一定高度。车把束仔22将把手转向部2和前轮部1连接并锁紧,前轮12的中心轴安装在前叉11的下端;前叉11的上端通过竖管13可拆卸地插入到车架6的头管61的下端。后叉32的一端和车架后部63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后链轮43和后轮31的中心轴活动连接在一起。座椅5通过接通件54将拔插部分53和车架后部63活动连接在一起,接通件54具有松开和紧闭两种状态,接通件54松开时,拔插部分53可以和车架后部63相对滑动,从而调节座椅5的高度,在正常的骑行过程中,接通件54是紧闭的。
把立2的操作模式与传统操作模式一致,当骑行者操作把立21转动时,把立2直接把转向作用力作用于前轮部1,完成骑行的转向。
坐垫部分51和靠背部分52通过连接件55连接,连接件55可以是折弯铝管或钢管、铝型材或钢板,坐垫部分51和靠背部分52可以通过焊接或螺纹紧固件的方式与连接件连接。坐垫部分51和靠背部分52之间的内倾斜角度为100~125度,这样骑行者便可以以半躺姿势完成骑行动作。拔插部分53可拆卸地固定于车架后部63上。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拔插部分53还可以沿车架6的车架后部63斜上斜下移动调节,使用接通件54将拔插部分53和车架后部63锁紧。这样可以控制座椅部5距离把手转向部2和脚踏板44的水平距离,以满足不同身高(腿长)的骑行者的骑行要求。
驱动部4位于前轮12和后轮31之间,驱动部4包括:链条41、前链轮42、后链轮43、两个脚踏板44和中轴部45;前链轮42通过链条41与后链轮43传动连接,后链轮43转动从而带动后轮3转动,中轴部45穿过前链轮42的中心,两 个脚踏板44分别连接于中轴部45的两端。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简化示意图。
如图4所示,后轮31的直径大于前轮部1的前轮12的直径。后轮31和前轮12直径的差距较大时,骑行者后躺时,自行车也可以控制在合适的长度。当后轮31和前轮12的直径的差距缩小时,要实现后躺,自行车的长度就需要增加。
假设前轮12的中心与中轴部45的中心的水平距离为A,后轮31的中心与中轴部45的中心的水平距离为B,则A/B=0.25~1。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车架6为S形结构,由空心管材制成,从而减轻了车身重量,使该自行车骑行起来更加轻便。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心管材可由铁管材、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或碳纤维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座椅部5的坐垫部分51与地平面的垂直距离为65~85cm。
后轮31直径或/和前轮12可以采用如下直径的标准件,如8英寸、10英寸、12英寸、14英寸、16英寸、18英寸、20英寸、22英寸、24英寸、26英寸、27英寸、28英寸、700C。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后轮直径为16、18、20、22、24、26、27、28英寸或700C,前轮直径为8、10、12、14、16、18、20、22或24英寸。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车架6的锁片64用于装载共享单车的通过手机软件控制的智能锁或蓝牙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包括:前轮部、把手转向部、后轮部、驱动部、座椅部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前轮部和所述后轮部之间,所述车架为S形空心管结构,所述前轮部、所述把手转向部、所述后轮部、所述驱动部、所述座椅部和所述车架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头管、车架前部、车架后部、锁片和后叉,其中所述头管焊接在所述车架前部的前部,所述锁片和所述车架后部焊接在一起,所述后叉和所述车架后部焊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部包括:前叉、前轮和竖管;所述把手转向部包括:把立、把横和车把束仔;所述前轮部通过所述前叉和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把手转向部和所述车架的所述头管相连接,所述后轮和所述车架的所述后叉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前链轮、后链轮、脚踏板、中轴部和链条;所述座椅部包括:坐垫部分、靠背部分、拔插部分、连接件和接通件,所述驱动部的所述前链轮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后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中轴部穿过所述前链轮的中心,所述脚踏板置于所述中轴部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部的中心高于所述前轮的中心和所述后轮的中心,所述中轴部的中心和所述前轮的中心的水平距离和所述中轴部的中心和所述后轮的中心的水平距离的比值为0.25~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部的所述前叉上端通过所述竖管可拆卸地插入所述车架的所述头管的下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部的所述靠背部分和所述坐垫部分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靠背部分和所述坐垫部分的 夹角为100~125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部的所述拔插部分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车架的所述车架后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部的所述坐垫部分与地平面的垂直距离为65~85cm。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前轮部的所述前轮的直径。
CN201720537889.6U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29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7889.6U CN207129076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7889.6U CN207129076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29076U true CN207129076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1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788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29076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29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01478A (en) Occupant propelled three wheeled vehicle
US9174693B2 (en) Three-wheeled cycle
US20190367118A1 (en) Two-tiered structural frame for a three-wheeled cargo bike
CN207129076U (zh) 一种自行车
CN202987397U (zh) 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车架
CN2224149Y (zh) 可调自行车车把
CN205186410U (zh) 一种转向可后控的三轮童车
CN104802897B (zh) 一种骑、坐双位式三轮摩托车
CN101830262A (zh) 车把后置自行车
CN207389395U (zh) 躺式双轮自行车
CN103661714A (zh) 购物自行车
DE4324805C2 (de) Fahrrad mit einem Tretkurbelantrieb
CN2202087Y (zh) 改进型链条传动转向坐式自行车
CN203486069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104816777B (zh) 环保便携快拆装省空间多人脚踏驱动纵横组合车
CN207328739U (zh) 一种轴传动亲子车
CN210162200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10162215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自行车车把
CN210555339U (zh) 一种前轮具备自动归正与刹车功能的滑步车
CN215155380U (zh) 车把角度可调的自行车
CN213414131U (zh) 前叉改良结构
CN216002906U (zh) 一种亲子自行车车架
AU2016202386A1 (en) Frame for a Unicycle with Anterior Training Wheel
CN107512332A (zh) 一种新型两轮自行车
CN210310700U (zh) 轻便三轮老年健身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