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0708U - 车载后杠自行车架 - Google Patents

车载后杠自行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20708U
CN207120708U CN201721125278.7U CN201721125278U CN207120708U CN 207120708 U CN207120708 U CN 207120708U CN 201721125278 U CN201721125278 U CN 201721125278U CN 207120708 U CN207120708 U CN 207120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rm
groove
bicycle
stat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252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he Baoliang Metal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he Baoliang Metal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he Baoliang Metal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he Baoliang Metal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252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20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20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207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其包括固定板、底部基架、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第三控制臂以及车梁夹具,固定板能拆卸地固定在汽车后杠的凹槽内,底部基架固定在固定板的第一凹槽内,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以及第三控制臂折叠后收纳入固定板的第二凹槽内;第一控制臂的第一端部与底部基架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控制臂的第二端部的第一侧通过第一气弹簧与底部基架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一控制臂的第二端部的第二侧通过第二气弹簧与第二控制臂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二控制臂的第二端部连接有第三控制臂,第二控制臂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气弹簧和第三控制臂的第三凹槽;第三控制臂上固定有能旋转的车梁夹具。

Description

车载后杠自行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载后杠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架也叫携车架或者脚踏车携车架,是把自行车或脚踏车固定在车辆上携带的一种装置,是“4+2”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装备,所谓4+2生活方式,就是4轮轿车加2轮脚踏车组合的一种户外休闲运动方式,这种休闲户外生活方式深受世界各地骑行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中国车友也喜欢上了这一生活方式,因此,很多人希望对自行车架产品有进一步的了解。
根据固定自行车的位置或固定方式的不同,自行车架一般分为三大类:顶置自行车架、后背式自行车架、拖车球式自行车架。顶置自行车架,把脚踏车固定在车顶上,也叫车顶自行车架,优点是搭载自行车的同时可以快速行驶,专业、安全,稳定,深受自行车俱乐部和专业运动员的喜爱。缺点是在轿车的车顶固定自行车后,高度显著增加,通过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后背式自行车架,是固定在后尾门部位的自行车架,靠金属挂钩与后尾门的钣金缝隙相连,一般不影响后尾门的开启,优点是相对于顶置自行车架,取放自行车更加方便一些,缺点是起固定作用的金属挂钩会对车身钣金或多或少带来一定影响,有时候自行车是悬空挂着的,可能会遮挡车号牌。拖车球式自行车架,也叫球式后拖钩自行车架,很多车辆可以在尾部加装50mm直径的拖车球,这是欧洲通用的拖车球标准,拖车球的作用不仅可以拖房车、摩托艇或者其他装备,当然也可以承载自行车架,它兼具顶置自行车架和后背式自行车架的优点并克服了它们的缺点,是当前世界市场范围内时尚的自行车架,但因为其价格昂贵,一般常被安装在高档SUV、MPV或者高端商务车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可折叠的收入汽车后杠内部,便于收纳,节省空间,且能同时夹持两辆自行车,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其包括固定板、底部基架、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第三控制臂以及车梁夹具,所述固定板能拆卸地固定在汽车后杠的凹槽内,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相邻的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所述底部基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以及第三控制臂折叠后收纳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控制臂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底部基架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臂的第二端部的第一侧通过第一气弹簧与所述底部基架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臂包括收纳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底部基架垂直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控制臂的第二端部的第二侧通过第二气弹簧与所述第二控制臂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臂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臂平行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控制臂垂直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二控制臂的第二端部连接有第三控制臂,所述第二控制臂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气弹簧和第三控制臂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控制臂包括收纳入所述第三凹槽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二控制臂垂直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三控制臂上固定有能旋转的车梁夹具;所述车梁夹具包括与所述第三控制臂平行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三控制臂垂直的第二状态。
优选地,所述车梁夹具为U型夹具。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弹簧以及第二气弹簧均通过定位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一控制臂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车梁夹具上设有用于固定自行车主梁的抱爪。
优选地,所述车梁夹具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优选地,两个所述车梁夹具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后杠自行车架不使用时可折叠收纳入汽车后杠中,便于收纳,节省空间,当使用时,可从汽车后杠中取出,打开后对自行车进行加持固定,操作简便;
②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夹持两辆自行车,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固定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后杠自行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其包括固定板1、底部基架2、第一控制臂3、第二控制臂4、第三控制臂5以及车梁夹具6,固定板1能拆卸地固定在汽车后杠的凹槽内,固定板1的中部设有相邻的第一凹槽11以及第二凹槽12,第一凹槽11的底面低于第二凹槽12的底面,底座基架2固定在第一凹槽11内,第一控制臂3、第二控制臂4以及第三控制臂5折叠后收纳入第二凹槽12内;第一控制臂3的第一端部与底部基架2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控制臂3的第二端部的第一侧通过第一气弹簧7与底部基架2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一控制臂3包括收纳入第一凹槽11的第一状态以及与底部基架2垂直的第二状态,第一控制臂3的第二端部的第二侧通过第二气弹簧8与第二控制臂4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二控制臂4包括与第一控制臂3平行的第一状态以及与第一控制臂3垂直的第二状态,第二控制臂4的第二端部连接有第三控制臂5,第二控制臂4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气弹簧8和第三控制臂5的第三凹槽31;第三控制臂5包括收纳入第三凹槽31的第一状态以及与第二控制臂4垂直的第二状态,第三控制臂5上固定有一个或两个能旋转的车梁夹具6;车梁夹具6包括与第三控制臂5平行的第一状态以及与第三控制臂5垂直的第二状态,所述车梁夹具上设有用于固定自行车主梁的抱爪61。
优选地,车梁夹具6为U型夹具。
优选地,第一气弹簧7以及第二气弹簧8均通过定位调节螺栓9与第一控制臂3连接固定。
当车载后杠自行车架使用时,首先将第一控制臂3从固定板1的第二凹槽12内取出,打开,第一气弹簧7固定支撑第一控制臂3使其处于与底部基架2垂直的第二状态,此时,第一气弹簧7、第一控制臂3以及底部基架2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然后打开第二控制臂4,第二气弹簧8固定支撑第二控制臂4使其处于与第一控制臂3垂直的第二状态,从第三凹槽31内取出第三控制臂5,使其处于第二控制臂2垂直的第二状态,此时,第一控制臂3、第二控制臂4以及第三控制臂5形成Z型结构,将车梁夹具6打开处于与第三控制臂5垂直的第二状态,两个车梁夹具6相互平行,将自行车主梁夹持入车梁夹具6内并用抱爪61进行抱紧固定,可同时夹持两辆自行车。
当车载后杠自行车架不使用时,将车梁夹具6关闭成与第三控制臂5平行的第一状态,将第三控制臂5折叠收纳入第二控制臂4的第三凹槽31内,将第二控制臂4折叠成与第一控制臂3平行的第一状态,此时第一控制臂3、第二控制臂4以及第三控制臂5便可收纳入固定板1的第二凹槽12内,节省空间,避免遮挡车牌。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后杠自行车架不使用时可折叠收纳入汽车后杠中,便于收纳,节省空间,当使用时,可从汽车后杠中取出,打开后对自行车进行加持固定,操作简便;且可同时夹持两辆自行车,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固定稳定、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其包括固定板、底部基架、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第三控制臂以及车梁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能拆卸地固定在汽车后杠的凹槽内,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相邻的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所述底部基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以及第三控制臂折叠后收纳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第一控制臂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底部基架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臂的第二端部的第一侧通过第一气弹簧与所述底部基架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臂包括收纳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底部基架垂直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控制臂的第二端部的第二侧通过第二气弹簧与所述第二控制臂的第一端部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臂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臂平行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控制臂垂直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二控制臂的第二端部连接有第三控制臂,所述第二控制臂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气弹簧和第三控制臂的第三凹槽;
所述第三控制臂包括收纳入所述第三凹槽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二控制臂垂直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三控制臂上固定有能旋转的车梁夹具;
所述车梁夹具包括与所述第三控制臂平行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三控制臂垂直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夹具为U型夹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弹簧以及第二气弹簧均通过定位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一控制臂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夹具上设有用于固定自行车主梁的抱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夹具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后杠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梁夹具平行设置。
CN201721125278.7U 2017-09-04 2017-09-04 车载后杠自行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20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5278.7U CN207120708U (zh) 2017-09-04 2017-09-04 车载后杠自行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5278.7U CN207120708U (zh) 2017-09-04 2017-09-04 车载后杠自行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20708U true CN207120708U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1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2527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20708U (zh) 2017-09-04 2017-09-04 车载后杠自行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20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98290B1 (en)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5381939A (en) Vehicle cargo carrier
RU2688648C2 (ru) Специализированный багажник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велосипедов на автомобиле
US20120000952A1 (en) Bike rack
US4088253A (en) Rack for bicycles
US6910609B2 (en)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9211846B2 (en) Receiver mounted sporting equipment rack with longitudinal load bars
CN106515599B (zh) 用于车辆的自行车承载架设备
US20140054344A1 (en) Tire carrier
US10780838B2 (en) Hidden easy bike rack
US10086768B2 (en) Support assembly of a vehicle
US8474767B1 (en) Bike tie down bar
CN204712981U (zh) 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US9783121B2 (en) Bicycle carrier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07120708U (zh) 车载后杠自行车架
US20240149651A1 (en) Vehicle with a Roof Rack System Under a Soft or Removable Roof
US20120273538A1 (en) Automobile with a bicycle carrier
US20170274829A1 (en) Interior and exterior cargo management system incorporating a grate
US20160288724A1 (en) Pickup truck roof rack system
CN201721396U (zh) 一种车载自行车架
US20050040613A1 (en)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CN210912223U (zh) 一种车辆
CN108528349A (zh) 一种可折叠汽车行李架
US9150160B2 (en) Vehicle articl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1773324B (zh) 车用折叠收缩式太阳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