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8837U - 红外线盘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红外线盘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8837U
CN207118837U CN201720236556.XU CN201720236556U CN207118837U CN 207118837 U CN207118837 U CN 207118837U CN 201720236556 U CN201720236556 U CN 201720236556U CN 207118837 U CN207118837 U CN 207118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ire
infrared drum
infrared
equal
cir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365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智波
邢凤雷
陈维维
林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365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8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8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8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盘和烹饪器具,该红外线盘包括本体和绕设在本体上的多圈发热丝,其中,相邻两圈发热丝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线盘,能够避免相邻两圈发热丝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的发热丝短路,提高红外线盘使用的安全性,且在发热丝的圈数固定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红外线盘上发热丝之间距离过小导致的该处发热丝布置密集、该处温度过高,提高红外线盘各处温度的均匀性,且相比于铸铝发热盘,红外线盘主要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辐射红外线)对内胆进行加热,具有辐射面积大、辐射距离远的特点,提高了对内胆的加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内胆表面各处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了对内胆的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红外线盘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线盘和包括该红外线盘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电炖锅(500~1000W)产品,多数使用铸铝发热盘,如图1和图2所示,铸铝发热盘1’由铸铝盘10’与发热管20’组成,发热管20’被安装固定在铸铝盘10’的底部。当对发热管20’通电时,发热管20’发热将热量传递给铸铝盘10’,铸铝盘10’再将热量传递给内胆。一般的发热管20’为环形状,且在铸铝盘10’上所占面积较小,导致铸铝盘10’上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够均匀,从而导致内胆表面温度不均匀。同时由于铸铝发热盘1’加热内胆时,是靠接触式热传递完成,其加热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红外线盘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盘,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红外线盘包括:本体和绕设在本体上的多圈发热丝,其中,相邻两圈所述发热丝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线盘,本体上绕设有多圈发热丝,沿本体的内侧到外侧的方向,多圈发热丝依次嵌套,且相邻两圈发热丝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一方面,避免相邻两圈发热丝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的发热丝短路,提高红外线盘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发热丝的圈数固定的情况下,相邻两圈发热丝之间的距离≥1.5mm,避免红外线盘上发热丝之间距离过小导致的该处发热丝布置密集、该处温度过高,提高红外线盘各处温度的均匀性,同时利于发热丝在本体上的安装,提高红外线盘的制作效率;多圈发热丝的设置,能够提高本体上各处温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红外线盘对内胆加热的均匀性,且相比于铸铝发热盘,红外线盘主要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辐射红外线)对内胆进行加热,具有辐射面积大、辐射距离远的特点,提高了对内胆的加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内胆表面各处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了对内胆的加热效率。相邻两圈发热丝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5mm、2.0mm、2.5mm、3.0mm、3.5mm、4.0mm等。
至于发热丝在本体上的绕设方式,具体地,发热丝可以采用由内向外连续迂回设置的方式,例如呈依次套设的圆形或S形绕设在本体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线盘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圈所述发热丝在所述本体上同心且等间距设置。
多圈发热丝同心且等间距设置,提高了本体上各处温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对内胆加热的均匀性。当然,多圈发热丝也可以非等间距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热丝绕设在以所述本体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圆形区域外;和/或,所述发热丝绕设在以所述本体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圆形区域内。
多圈发热丝布置在以本体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圆形区域外,避免多圈发热丝均向本体中心区域辐射热量导致的本体中心区域温度过高;多圈发热丝布置在以本体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圆形区域内,避免红外线盘尺寸过大,同时使得发热丝的绕设区域与内胆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地,多圈发热丝绕设在以本体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且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圆环形区域内,使得发热丝具有较大的分布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内胆各处加热的均匀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热丝呈波浪形,相邻两圈所述发热丝中,内圈所述发热丝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与外圈所述发热丝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差大于或等于1.5mm。
相比于未发生弯折的发热丝,发热丝弯折呈波浪形能够增大每圈发热丝与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发热丝在本体上的固定,并增加固定的稳定性。而且发热丝弯折呈波浪形能够增加发热丝在本体上的布置长度,且调整发热丝的弯折程度能够进一步改变发热丝的布置长度。通过调整发热丝的布置长度并结合调整发热丝的宽度、厚度,能够使红外线盘实现不同的加热功率。其中,发热丝弯折呈波浪形,相邻两圈发热丝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具体指内圈发热丝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与外圈发热丝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1.5mm。
发热丝可以弯折成其它形状,当然,发热丝也可以不发生弯折。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圈所述发热丝中,所述发热丝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与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差大于或等于2.0mm。
发热丝为镍铬合金发热丝或铁铬铝合金发热丝,考虑到发热丝的材质性能,每圈发热丝中,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与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0mm,即波浪形发热丝的浪高大于或等于2.0mm。优选地,波浪形发热丝的浪高为2.0mm、2.5mm、3.0mm等。波浪形发热丝的波长可根据发热丝的布置密度进行调节。
当然,发热丝也可以采用除镍铬合金或铁铬铝合金外的其它材质制作,此时,可以根据材质的性能,具体确定发热丝的弯折形状及弯折程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热丝的圈数小于或等于21。
根据相邻两圈发热丝的间距≥1.5mm以及波高≥2.0mm,发热丝布置区域为以本体的中心为圆心、Ф50~Ф200mm的圆环形区域内,发热丝在本体上布置的圈数需≤(200-50)/(1.5+2.0)/2=21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热丝的额定功率为500W~1000W。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热丝的厚度为0.05mm~0.10mm;和/或,所述发热丝的宽度为2.0mm~5.0mm;和/或,所述发热丝的电阻率为0.99μΩ·m~1.40μΩ·m;和/或,所述发热丝的长度为3.5m~48.9m。
为方便发热丝的成型,发热丝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发热丝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10mm,优选地,发热丝的厚度为0.05mm、0.07mm、0.10mm;发热丝的宽度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5.0mm,优选地,发热丝的宽度为2.0mm、3.0mm、4.0mm、5.0mm;发热丝的长度大于等于3.5m且小于等于48.9m,优选地,发热丝的长度为3.5m、15.0m、26.0m、37.0m、48.9m。至于发热丝的电阻率,其随发热丝材质的变化而变化。考虑到发热丝的成本及成型的难易程度,发热丝多选用镍铬合金或铁铬铝合金制作。
当然,发热丝的横截面形状、宽度、长度等不限于上述参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隔热层,所述发热丝上间隔设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插入所述隔热层内,以将所述发热丝固定在所述隔热层上。
本体包括隔热层,优选地,隔热层采用耐高温白炭黑材料制作,发热丝上间隔设有多个支脚,多个支脚分别插入隔热层内,实现发热丝在隔热层上的固定。优选地,支脚与发热丝为一体式结构。
当然,隔热层也可以采用耐高温树脂等其它材质制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微晶玻璃板,所述微晶玻璃板位于所述发热丝的上侧,且所述微晶玻璃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发热丝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mm~5.0mm。
优选地,微晶玻璃板的下表面与发热丝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mm、3.0mm、4.0mm、5.0mm。当对发热丝通电时,发热丝产生的红外线透过微晶玻璃板对内胆进行辐射加热,同时微晶玻璃板会吸收部分热量并以红外线的形式向上辐射,进一步对内胆进行加热。
优选地,本体包括托盘,位于托盘内的隔热层,位于隔热层上侧的发热丝及位于发热丝上侧的微晶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锅,具有容纳腔;内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线盘,所述红外线盘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内胆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外锅、置于外锅内的内胆及置于外锅底部的红外线盘,红外线盘通过辐射红外线的方式对内胆进行加热,由于热辐射的辐射区域大,提高了对内胆加热的均匀性,且在红外线盘的本体上设置多圈发热丝且相邻两圈发热丝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一方面增加了发热丝设置的圈数并规定了相邻两圈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对内胆加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避免发热丝短路,提高了红外线盘使用的安全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炖锅、电蒸锅、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铸铝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铸铝发热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直线箭头的高度示意铸铝发热盘表面各处的温度高低,连接直线箭头的箭头处的曲线为铸铝发热盘表面各处的温度分布曲线。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铸铝发热盘,10’铸铝盘,20’发热管。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红外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红外线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直线箭头的高度示意红外线盘表面各处的温度高低,连接直线箭头的箭头处的曲线为红外线盘表面各处的温度分布曲线;
图5是图3中发热丝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发热丝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3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红外线盘,10本体,101托盘,102隔热层,103微晶玻璃板,20发热丝,201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红外线盘和烹饪器具。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线盘1,用于烹饪器具,该红外线盘1包括本体10和绕设在本体10上的多圈发热丝20,其中,相邻两圈发热丝2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线盘1,本体10上绕设有多圈发热丝20,沿本体10的内侧到外侧的方向,多圈发热丝20依次嵌套,且相邻两圈发热丝2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一方面,避免相邻两圈发热丝20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的发热丝20短路,提高红外线盘1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发热丝20的圈数固定的情况下,相邻两圈发热丝20之间的距离≥1.5mm,避免红外线盘1上发热丝之间距离过小导致的该处发热丝布置密集、该处温度过高,提高红外线盘1各处温度的均匀性,同时利于发热丝20在本体10上的安装,提高红外线盘1的制作效率;多圈发热丝20的设置,能够提高本体10上各处温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红外线盘1对内胆加热的均匀性,且相比于铸铝发热盘,红外线盘1主要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辐射红外线)对内胆进行加热,具有辐射面积大、辐射距离远的特点,提高了对内胆的加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内胆表面各处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了对内胆的加热效率。相邻两圈发热丝2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5mm、2.0mm、2.5mm、3.0mm、3.5mm、4.0mm等。
至于发热丝20在本体10上的绕设方式,具体地,发热丝20可以采用由内向外连续迂回设置的方式,例如呈依次套设的圆形或S形绕设在本体10上,如图3所示,发热丝20由内向外呈S形连续迂回的绕设在本体10上。
优选地,多圈发热丝20同心且等间距设置。
多圈发热丝20同心且等间距设置,提高了本体10上各处温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对内胆加热的均匀性。当然,多圈发热丝20也可以非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如图3所示,发热丝20绕设在以本体10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圆形区域外;和/或,发热丝20绕设在以本体10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圆形区域内。
多圈发热丝20布置在以本体10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圆形区域外,避免多圈发热丝20均向本体10中心区域辐射热量导致的本体10中心区域温度过高;多圈发热丝20布置在以本体10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圆形区域内,避免红外线盘1尺寸过大,同时使得发热丝20的绕设区域与内胆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地,多圈发热丝20绕设在以本体10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且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圆环形区域内,使得发热丝20具有较大的分布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内胆各处加热的均匀性。如图3所示,D1为50mm、D2为200mm,多圈发热丝20绕设在直径为50mm与直径为200mm的圆环内。如图4所示,红外线盘1表面各处的温度大致相等,连接直线箭头的箭头处的曲线相对平滑。
优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发热丝20呈波浪形,相邻两圈发热丝20中,内圈发热丝20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与外圈发热丝20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差B大于或等于1.5mm。
相比于未发生弯折的发热丝20,发热丝20弯折呈波浪形能够增大每圈发热丝20与本体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发热丝20在本体10上的固定,并增加固定的稳定性。而且发热丝20弯折呈波浪形能够增加发热丝20在本体10上的布置长度,且调整发热丝20的弯折程度能够进一步改变发热丝20的布置长度。通过调整发热丝20的布置长度并结合调整发热丝20的宽度、厚度,能够使红外线盘实现不同的加热功率。其中,发热丝20弯折呈波浪形,相邻两圈发热丝2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具体指内圈发热丝20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与外圈发热丝20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1.5mm。
发热丝20可以弯折成其它形状,当然,发热丝20也可以不发生弯折。
优选地,如图5所示,每圈发热丝20中,发热丝20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与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差A大于或等于2.0mm。
发热丝20为镍铬合金发热丝20或铁铬铝合金发热丝20,考虑到发热丝20的材质性能,每圈发热丝20中,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与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0mm,即波浪形发热丝20的浪高大于或等于2.0mm。优选地,波浪形发热丝20的浪高为2.0mm、2.5mm、3.0mm等。
当然,发热丝20也可以采用除镍铬合金或铁铬铝合金外的其它材质制作,此时,可以根据材质的性能,具体确定发热丝20的弯折形状及弯折程度。
优选地,发热丝20的圈数小于或等于21。
根据相邻两圈发热丝20的间距≥1.5mm以及波高≥2.0mm,发热丝20布置区域为以本体10的中心为圆心、Ф50~Ф200mm的圆环形区域内,发热丝20在本体10上布置的圈数需≤(200-50)/(1.5+2.0)/2=21圈。
优选地,发热丝20的额定功率为500W~1000W。
优选地,发热丝20的厚度为0.05mm~0.10mm;和/或,发热丝20的宽度为2.0mm~5.0mm;和/或,发热丝20的电阻率为0.99μΩ·m~1.40μΩ·m;和/或,发热丝20的长度为3.5m~48.9m。
为方便发热丝20的成型,发热丝20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发热丝20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10mm,优选地,发热丝20的厚度为0.05mm、0.07mm、0.10mm;发热丝20的宽度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5.0mm,优选地,发热丝20的宽度为2.0mm、3.0mm、4.0mm、5.0mm;发热丝20的长度大于等于3.5m且小于等于48.9m,优选地,发热丝20的长度为3.5m、15.0m、26.0m、37.0m、48.9m。至于发热丝20的电阻率,其随发热丝20材质的变化而变化。考虑到发热丝20的成本及成型的难易程度,发热丝20多选用镍铬合金或铁铬铝合金制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源电压为220V、发热丝的功率为1000W,发热丝的电阻值为48.4Ω,发热丝厚度为0.05mm、宽度为2.0mm,发热丝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发热丝的横截面积为1*10-7m2,发热丝的电阻率为1.40μΩ·m,发热丝长度为3.5m。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源电压为220V、发热丝的功率为500W,发热丝的电阻值为96.8Ω,发热丝厚度为0.10mm、宽度为5.0mm,发热丝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发热丝的横截面积为5*10-7m2,发热丝的电阻率为0.99μΩ·m,发热丝长度为48.9m。
当然,发热丝的横截面形状、宽度、长度等不限于上述参数。
优选地,如图4和图6所示,本体10包括隔热层102,发热丝20上间隔设有多个支脚201,支脚201插入隔热层102内,以将发热丝20固定在隔热层102上。
本体10包括隔热层102,优选地,隔热层102采用耐高温白炭黑材料制作,发热丝20上间隔设有多个支脚201,多个支脚201分别插入隔热层102内,实现发热丝20在隔热层102上的固定。优选地,支脚201与发热丝20为一体式结构。
当然,隔热层102也可以采用耐高温树脂等其它材质制作。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体10包括微晶玻璃板103,微晶玻璃板103位于发热丝20的上侧,且微晶玻璃板103的下表面与发热丝20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mm~5.0mm。
优选地,微晶玻璃板103的下表面与发热丝20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mm、3.0mm、4.0mm、5.0mm。当对发热丝20通电时,发热丝20产生的红外线透过微晶玻璃板103对内胆进行辐射加热,同时微晶玻璃板103会吸收部分热量并以红外线的形式向上辐射,进一步对内胆进行加热。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体10包括托盘101,位于托盘101内的隔热层102,位于隔热层102上侧的发热丝20及位于发热丝20上侧的微晶玻璃板103。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锅、内胆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线盘1。外锅具有容纳腔;内胆位于容纳腔内;红外线盘1位于容纳腔内,并位于内胆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外锅、置于外锅内的内胆及置于外锅底部的红外线盘1,红外线盘1通过辐射红外线的方式对内胆进行加热,由于热辐射的辐射区域大,提高了对内胆加热的均匀性,且在红外线盘1的本体10上设置多圈发热丝20且相邻两圈发热丝2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一方面增加了发热丝20设置的圈数并规定了相邻两圈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对内胆加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避免发热丝20短路,提高了红外线盘1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炖锅、电蒸锅、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线盘1,主要利用热辐射的方式对内胆进行加热,由于热辐射的辐射面积大,从而可以提高内胆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和对内胆的加热效率;在本体10上设置多圈发热丝20,能够提高红外线盘1各处温度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内胆加热的均匀性;多圈发热丝20中,相邻两圈发热丝2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能够避免发热丝20发生短路,从而提高红外线盘1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红外线盘,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和绕设在所述本体上的多圈发热丝,其中,相邻两圈所述发热丝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盘,其特征在于,
多圈所述发热丝在所述本体上同心且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丝绕设在以所述本体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圆形区域外;和/或,所述发热丝绕设在以所述本体的中心为圆心、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圆形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丝呈波浪形,相邻两圈所述发热丝中,内圈所述发热丝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与外圈所述发热丝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差大于或等于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线盘,其特征在于,
每圈所述发热丝中,所述发热丝最外侧的点所在的圆与最内侧的点所在的圆的半径差大于或等于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丝的圈数小于或等于2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丝的额定功率为500W~1000W。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线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丝的厚度为0.05mm~0.10mm;和/或,所述发热丝的宽度为2.0mm~5.0mm;和/或,所述发热丝的电阻率为0.99μΩ·m~1.40μΩ·m;和/或,所述发热丝的长度为3.5m~48.9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隔热层,所述发热丝上间隔设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插入所述隔热层内,以将所述发热丝固定在所述隔热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微晶玻璃板,所述微晶玻璃板位于所述发热丝的上侧,且所述微晶玻璃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发热丝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mm~5.0mm。
1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锅,具有容纳腔;
内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和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盘,所述红外线盘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内胆的下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炖锅、电蒸锅、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CN201720236556.XU 2017-03-13 2017-03-13 红外线盘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118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6556.XU CN207118837U (zh) 2017-03-13 2017-03-13 红外线盘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6556.XU CN207118837U (zh) 2017-03-13 2017-03-13 红外线盘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8837U true CN207118837U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14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36556.XU Active CN207118837U (zh) 2017-03-13 2017-03-13 红外线盘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88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2424A (zh) * 2018-06-13 2018-10-16 李金胜 一种电热锅加热系统
CN115211715A (zh) * 2022-03-31 2022-10-21 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蒸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2424A (zh) * 2018-06-13 2018-10-16 李金胜 一种电热锅加热系统
CN115211715A (zh) * 2022-03-31 2022-10-21 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蒸烤装置
CN115211715B (zh) * 2022-03-31 2023-07-07 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蒸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068850A1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用冷却装置
CN202723634U (zh) 电烤炉
CN207118837U (zh) 红外线盘及烹饪器具
EP3245921A1 (en) Electrothermal film layer manufacturing method, electrothermal film layer, electrically-heating plate, and cooking utensil
BR112015032231B1 (pt) Placa de cozinhar por indução
CN110507155A (zh) 一种新型二维面状发热电热锅
KR20100011873U (ko) 원형 세라믹 히터를 구비한 전기 레인지
CN216060235U (zh) 一种面状发热体加热技术电烤箱
CN206612591U (zh) 加热组件及电压力锅
CN205897248U (zh) 一种连体电陶炉盘
CN201310957Y (zh) 高效节能电热炉
CN210961447U (zh) 一种新型二维面状发热电热锅
CN202234723U (zh) 一种电饭煲
CN207831442U (zh) 一种可精准控温的电陶炉
JP2014032842A (ja)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具
CN206979319U (zh) 烹饪器具
CN208029106U (zh) 加热组件及加热器具
CN206403648U (zh) 一种空气隔热式电烤炉
CN112021954A (zh) 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家用多功能烧烤架
CN109875386A (zh) 米饭口感均衡的电饭煲
CN204786617U (zh) 高导热强散热的密封电磁锅炉
CN208058950U (zh) 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740652U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饭锅内胆
CN214791295U (zh) 电热管和圆孔台面板组成的电炉灶
CN201939149U (zh) 一种锅体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