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2702U - 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2702U
CN207112702U CN201720847559.7U CN201720847559U CN207112702U CN 207112702 U CN207112702 U CN 207112702U CN 201720847559 U CN201720847559 U CN 201720847559U CN 207112702 U CN207112702 U CN 207112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plate
hole
slit
plane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475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双双
沈思宽
邹文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475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2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2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2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所述反射片包括矩形底面,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底面四边的四个斜面,所述四个斜面上距离斜面边缘小于预定距离的范围内,设置有缝形通孔。本实用新型在反射片斜边边缘处设置缝形通孔,从而将打在反射片上有缝形通孔处的光线透出,而打在反射片上没有缝形通孔处的光线照常反射,这样可以改变反射片反射到显示区域的光线强度,有效解决背光模组边缘亮边问题,且加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现阶段,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可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由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相对于侧入式背光模组不需要设置导光板,而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背光设计中,普遍采用空间圆形对称光设计,此光形对于腔体中心表现较佳,然而对于四边表现不佳,经常可以见到直下式背光中,发生四边亮边的问题,而且四边亮边的问题目前为背光模组设计首先要考虑及处理的问题。
目前关于四周亮边问题,处理方法多为反射片打孔处理,或者采取印刷黑、黄油墨网点方式,两种方式均为降低反射片的反射效率,另外还有采用无反射片结构的设计,用背板印刷高反白油墨,以控制光形反射。
然而上述几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一、反射片打孔为比较经济的方式,但是反射片边缘位置不好处理,因为刀模的限制,反射片打孔的最小加工直径为3mm,若反射片边缘打孔,会导致模组主观上看到孔状现象,即亮暗不均现象,因此不能有效解决亮边问题;
二、反射片采用印刷黑、黄油墨网点的方法效果较佳,然而此方法反射片需要二次加工,成本高并且良率低;
三、背板采用印刷白油墨,长时间使用背板易产生变黄现象,且此方法背板加工对背板的平整性要求严格,有局限性。
经实际背光模组样品分析,如图1所示,多数亮边均集中在显示区域A边缘向显示区域A内10mm的位置,即图1中的B区域内,原因有两点:
一、根据几何光学可知,光形的空间分布是与光到被照物体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二、发光源的空间光强分布各方向也是不同的。
光强公式为:E=I/D2 (公式中E为光源照到物体的角度,D 为光源某一角度到被照面的距离,I为在一定角度下的光强),LED经过二次透镜分光后一般光强分布如图2所示。
而一般直下入光,反射片的设计如图3所示,图3中反射片斜面2将光源1打在反射片斜面2上的光线全部反射到出光面3边缘上,综合上述分析及结合图3可以看出,反射片斜面2对应的出光面区域易发生亮边问题,而研究发现图1中显示区域A边缘10 mm内最易被观察到,且此区域最难处理,由于一般反射片的倾斜角度在35度以内,因此,该区域对应到反射片斜面2上一般为从反射片斜面3边缘向内大约20mm区域内最难处理。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反射片斜面将光源打在反射片斜面上的光全部反射到背光模组显示区域边缘,造成显示区域四周亮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包括矩形底面,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底面四边的四个斜面,其中,所述四个斜面上距离斜面边缘小于预定距离的范围内,设置有缝形通孔。
可选的,所述的反射片,其中,所述缝形通孔为多个,每一所述四个斜面上的所述缝形通孔平行斜面边缘设置,形成多条平行斜面边缘的骑缝线。
可选的,所述的反射片,其中,所述预定距离为20mm
可选的,所述的反射片,其中,所述缝形通孔的宽度为0.3 ~0.5mm。
可选的,所述的反射片,其中,所述缝形通孔的长度为0 ~12mm。
可选的,所述的反射片,其中,所述骑缝线间的距离为3mm。
可选的,所述的反射片,其中,所述缝形通孔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的密度为50% ~100%。
可选的,所述的反射片,其中,所述四个斜面与所述矩形底面的夹角为0~35°。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灯条、扩散板、增光片及扩散片,所述发光灯条、扩散板、增光片及扩散片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反射片,所述发光灯条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所述矩形底面上,所述扩散板、增光片及扩散片位于所述反射片上方,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反射片之间形成反射腔体。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视机,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反射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反射片斜边边缘处设置缝形通孔,从而将打在反射片上有缝形通孔处的光线透出,而打在反射片上没有缝形通孔处的光线照常反射,这样可以改变反射片反射到显示区域的光的强度,有效解决背光模组边缘亮边问题,且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区域A四周出现亮边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经过二次透镜分光后的光强分布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反射片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射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反射片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射片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反射片100包括矩形底面110,以及分别设置在矩形底面110四边的四个斜面120,矩形底面110和四个斜面120一体成型,可避免反射片100在反射过程中漏光,四个斜面120上距离斜面边缘小于预定距离的范围内,设置有缝形通孔121。
缝形通孔121为细长的通孔,其宽度很小,可以避免在反射片上打孔处理亮边,使背光模组显示面看到孔状的问题。
当光源发出的光打在四个斜面120上时,四个斜面120上的缝形通孔121可以漏掉部分光线,降低斜面的反射效率,避免四个斜面120将打在斜面上的光线全部反射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造成背光模组四周亮边的问题。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请结合图4及图5,缝形通孔121为多个,可增加透过反射片100的四个斜面120的光线量,降低四个斜面120将光线反射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反射效率,四个斜面120上的缝形通孔121平行斜面边缘设置,形成多条平行斜面边缘的骑缝线,缝形通孔121形成多条骑缝线平行于四个斜面120边缘设置,可均匀的减弱四个斜面120反射到出光面上的光线,避免暗亮不均问题。
请参阅图5,缝形通孔121的长度a为0 ~12mm,宽度b为0.3 ~0.5mm,缝形通孔121的长宽为上述取值范围时,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反射片100的反射效率,而且可以保证达到背光模组要求的光线亮度,较佳的实施例中,缝形通孔121的长度为5mm,宽度0.5mm。
如图5所示,骑缝线间的距离为固定值3mm,3mm为在反射片100上加工缝形通孔121所用的刀模的最小距离。
请继续参阅图5,缝形通孔121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即图5所示的f方向)上的密度为50% ~100%,也即骑缝线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的密度为50% ~100%,缝形通孔121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的密度为50%时,即每条骑缝线中的相邻两个缝形通孔121之间的间距为缝形通孔121的长度,这样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即可大致有一半的长度设置有缝形通孔121,即缝形通孔121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的密度为50%,当缝形通孔121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的密度接近100%时,缝形通孔121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间隔很小,几乎可忽略,实际设计及生产中,可根据不同的机型及光源差异,调整缝形通孔121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的密度,本公开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缝形通孔121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的密度为5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反射片100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D部分的放大图,请结合图4及图7,四个斜面120与矩形底面110的夹角γ为0~35°,虽然四个斜面120包括四个不同的斜面,但为保证显示亮度的均匀性,四个斜面120与矩形底面110的夹角基本一致。
如图5所示,四个斜面120上距离斜面边缘小于预定距离的范围内设置缝形通孔121的预定距离K为20mm,请参阅图7,由于一般反射片100的矩形底面110与背光模组出光面4是平行的,所以四个斜面120与矩形底面110的夹角γ与四个斜面120与出光面4的夹角δ相等,故四个斜面120与出光面4的夹角δ也为0~35°,根据前文公开可知,出光面4的边缘向内10mm的区域是容易出现亮边的区域,由于夹角δ为0~35°,那么此10mm区域投影到四个斜面120上的长度h不超过20mm,本公开实施例缝形通孔121的设置区域为反射片100四个斜面120上从斜面边缘至距离斜面边缘20mm范围内,足以解决背光模组四周两边的问题,而不需要在反射片100四个斜面120的整个斜面上都设置缝形通孔121,这样可以减少加工时间,节约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图8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10包括发光灯条200、扩散板300、增光片400及扩散片500,发光灯条200、扩散板300、增光片400及扩散片500都可为现有技术,并依次设置,直下式背光模组10还包括如上公开的反射片100,发光灯条200为多条,为保证亮度的均匀性,发光灯条200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的设置于反射片100的矩形底面110上,扩散板300、增光片400及扩散片500位于反射片100上方,扩散板300与反射片100之间形成反射腔体。
请继续参阅图8,反射片1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发光灯条200的安装孔130,安装孔130为多个,可保证发光灯条200的安装稳定性,每条发光灯条200相应的设置一排安装孔130,发光灯条200可通过安装孔130与反射片100螺钉连接或铆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视机,电视机包括如上公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有如上公开的反射片100的背光模组10,可有效解决四周两边的问题,且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反射片在反射片斜边边缘处设置缝形通孔,从而将打在反射片上有缝形通孔处的光线透出,而打在反射片上没有缝形通孔处的光线照常反射,这样可以改变反射片反射到显示区域的光线强度,有效解决背光模组边缘亮边问题,且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得到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包括矩形底面,以及分别设置所述在矩形底面四边的四个斜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个斜面上距离斜面边缘小于预定距离的范围内,设置有缝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形通孔为多个,每一所述四个斜面上的所述缝形通孔平行斜面边缘设置,形成多条平行斜面边缘的骑缝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形通孔的宽度为0.3 ~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形通孔的长度为0 ~12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骑缝线间的距离为3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形通孔在平行于斜面边缘方向上的密度为50% ~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斜面与所述矩形底面的夹角为0~35°。
9.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灯条、扩散板、增光片及扩散片,所述发光灯条、扩散板、增光片及扩散片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反射片,所述发光灯条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所述矩形底面上,所述扩散板、增光片及扩散片位于所述反射片上方,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反射片之间形成反射腔体。
10.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1720847559.7U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Active CN207112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7559.7U CN207112702U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7559.7U CN207112702U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2702U true CN207112702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83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47559.7U Active CN207112702U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27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1939A (zh) * 2018-08-02 2018-12-21 江苏德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组灯板反射片共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1939A (zh) * 2018-08-02 2018-12-21 江苏德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组灯板反射片共模方法
CN109061939B (zh) * 2018-08-02 2021-05-07 江苏德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组灯板反射片共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8170C (zh) 背光系统
CN101097349B (zh) 背光组件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器件
KR20110000175A (ko) 백라이트 장치, 도광판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190748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207112702U (zh) 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N203286495U (zh) 多面发光的led光源、led灯条以及背光模组
CN104460112A (zh) 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
CN208834051U (zh) 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979806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guide plate thereof
CN109445187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4387964U (zh) 一种无缝拼接的导光板装置
CN206684340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CN102486277B (zh) 背光源单元和使用它的影像显示装置
CN205787493U (zh) 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02393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10323449U (zh) 一种导光结构及背光源模组
CN106151961A (zh) 背光模组
CN103791274A (zh) 平面光源产生装置
WO2013189116A1 (zh) 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及包括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04090326A (zh) 一种出光亮度均匀的导光板
KR20170050725A (ko) 표시 장치
CN210345144U (zh) 侧导光无边框面板灯
CN201788335U (zh) 大功率型led光源的直下式液晶模组
CN210401921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4251461A (zh) 透镜及具有该透镜的光源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