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4340U -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4340U
CN206684340U CN201720210034.2U CN201720210034U CN206684340U CN 206684340 U CN206684340 U CN 206684340U CN 201720210034 U CN201720210034 U CN 201720210034U CN 206684340 U CN206684340 U CN 206684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lighting
light
guide pl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100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东权
吴健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lid State Op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lid State Op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lid State Opto Ltd filed Critical Solid State Opt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100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4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4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43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导光板的一入光面设置有一透镜阵列,用于提升光线的入光展角,导光板的一出光面或一底面则成形有若干第一导光槽与若干第二导光槽,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的深度皆由邻近入光面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且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呈交错设置,以提升导光板的出光均匀度。在制造上则透过包含一第一滚轮及一第二滚轮的加工机构以滚压方式于导光板压印形成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以达快速量产且兼具高产品良率的功效,并相对降低制造所需成本。

Description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背景技术
导光板指可将入射光线有效地导引并形成所需出光效果的光学组件,目前导光板被大量地运用于显示设备中。以显示设备的运用而言,导光板所搭配使用的光源自早期的冷阴极管演变至今,已多数为发光二极管(下称LED)所取代,结合导光板与光源的装置即称之为背光模组。
当光源从冷阴极管的线光源转为LED灯条的多个点光源时,因LED展光角度,在导光板出光面邻近入光侧区域,会产生亮暗不均的出光现象,一般称之为热点现象(HotSpot),此一现象也为现今制造业者亟欲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该现象或减少LED使用颗数,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在导光板入光侧设置展光微结构用于扩大入光角度,使暗区面积相对减少进而提升出光均匀度。
另一方面,为加强正向出光以提升液晶面板辉度,通常导光板的出光面,或相对出光面的反射面常设置有多个沟槽,俗称V沟。然而,V沟与展光微结构是设计理念不同的两种技术手段,业内未见同时使用者,且直接迭加施作于导光板时,其功能将互相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导光板同时设置V沟与展光微结构存在互相干扰的缺陷,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透过导光板上交错且深度渐变的导光槽结构,配合入光面设置的透镜阵列,实现同时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的功效;也可提供具有足够出光辉度,且兼具高光学品味的导光组件,并加工机构可大幅提升制造前述导光组件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良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导光板,可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该入光面用于接收光线,该出光面与该底面为相对设置并分别邻接于该入光面,其特点在于:
该导光板还具有一透镜阵列、若干第一导光槽及若干第二导光槽,该透镜阵列成形于该入光面,该些第一导光槽成形于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且各该第一导光槽的深度由邻近该入光面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该些第二导光槽对应该些第一导光槽成形于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且各该第二导光槽的深度由邻近该入光面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并与该些第一导光槽交错设置,以提升出光均匀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透过透镜阵列与交错且深度渐变的第一导光槽及第二导光槽,适当地调整入射光线展角以消除热点现象,并透过第一导光槽和第二导光槽将继续前行的光线适当地折射至出光面形成均匀且具高辉度的出光效果,同时利用交错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可避免光线受上述结构影响所产生的干涉现象。
较佳地,该些第一导光槽与该些第二导光槽夹设形成一夹角,且该夹角小于或等于120°,以顺应配合使用的光源获得所需出光调整效果。
较佳地,该夹角为70°~110°,以避免该夹角过大或过小时,影响出光均匀度与亮度等导光效能。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揭示该些第一导光槽为透过压印成形的凹槽,也即可透过滚压方式快速地于导光板成形第一导光槽结构,尤针对大尺寸导光板,更可有效地提升制程速度与产品良率。
同样地,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该些第二导光槽为透过压印成形的凹槽,以透过滚压方式快速地于导光板成形第二导光槽结构,提升制程速度与产品良率。
在上述另一实施方式中,各该第一导光槽彼此为平行排列,以获得较佳的调光效能;同样地,在上述又一实施方式里,各该第二导光槽彼此也可为平行排列。
视出光需求或搭配的光源种类等要件,于一实施方式中,揭露各该第一导光槽为V型沟槽,或各该第二导光槽为V型沟槽的特征,以具有较佳的导光效能。
本实用新型还揭露一种背光模组,可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其特点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一底面、若干第一导光槽及若干第二导光槽,该出光面与该底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该入光面邻接,且该入光面具有一透镜阵列;该些第一导光槽成形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且各该第一导光槽的深度由邻近该入光面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该些第二导光槽对应该些第一导光槽成形于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且各该第二导光槽的深度由邻近该入光面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并与该些第一导光槽交错设置;及
一灯条,对应该入光面设置,以提供光线予该导光板。
由此,透过透镜阵列与交错且深度渐变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结构,可使灯条光线的入光展角受透镜阵列影响而扩大,而后再透过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结构适当地折射光线至出光面形成均匀且高辉度的出光,以提供具高光学质量的背光模组。
较佳地,该些第一导光槽与该些第二导光槽夹设形成一夹角,且该夹角小于或等于120°,以顺应常见的灯条种类形成所需导光效果。
较佳地,该夹角为70°~110°,以防止该夹角过大或过小影响导光板的调光效果。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揭示该些第一导光槽为透过压印成形的凹槽,也即可透过滚压方式快速地于导光板成形第一导光槽结构,进而有效地提升制程速度与产品良率。
同样地,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该些第二导光槽也可为透过压印成形的凹槽,而达提升制程速度与产品良率的功效。
在上述另一实施方式中,各该第一导光槽彼此为平行排列,以获得较佳的调光效能;相同地,在上述又一实施方式里,各该第二导光槽彼此也可为平行排列。
依据出光需求或搭配的灯条种类等,在一实施方式中,揭露各该第一导光槽为V型沟槽,或各该第二导光槽为V型沟槽的特征,以具有较佳的导光效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加工机构,用于加工一导光板,使该导光板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其特点在于,该导光板的加工机构包括:
一第一滚轮,该第一滚轮的表面布设有若干第一凸柱,且该些第一凸柱的高度由该第一滚轮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以于该导光板的一出光面或一底面压印形成非等深的若干第一导光槽;及
一第二滚轮,该第二滚轮设于该第一滚轮一侧,该第二滚轮表面布设有若干第二凸柱,且该些第二凸柱的高度由该第二滚轮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以于该导光板压印形成非等深且与该些第一导光槽交错设置的若干第二导光槽。
由此,当一透镜阵列被加工于该导光板的一入光面时,透过深度渐变且相互交错的该些第一导光槽及该些第二导光槽可提高该导光板的出光均匀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透过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即可以压印方式快速地于导光板的出光面或底面形成该些第一导光槽与该些第二导光槽,除了可具有极佳的产品良率外,也可提升大尺寸导光板的量产速度。
较佳地,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于该导光板压印形成的该些第一导光槽及该些第二导光槽夹设形成一夹角,且该夹角小于或等于120°,以使加工后的导光板具有较佳的导光效能。
较佳地,该夹角为70°~110°,以顺应加工后的导光板所搭配使用的光源种类,获得更优越的调光效果。
根据加工需求及欲成形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的形态,在一实施方式中揭露该些第一凸柱彼此为平行排列的设置形态;同样地,该些第二凸柱也可为彼此平行排列的设置形态,以于导光板表面对应压印形成平行排列的第一导光槽及第二导光槽。
如上述依据需成形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的形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使该些第一凸柱的截面为三角形;同样地,该些第二凸柱的截面也可为三角形形态,以于导光板表面对应压印形成为V型结构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导光板,利用透镜阵列,结合交错设置且深度渐变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结构,提升导光板的入光展角与出光均匀度及辉度。导光板配合灯条使用即可作为如应用于显示设备内的背光模组,灯条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导光板时,受透镜阵列结构影响而可提升入射展角,而后再透过交错且深度渐变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折射光线至出光面,使出光面具有均匀且高辉度的出光呈现。对于导光板的加工,本实用新型也揭示用于生产所述导光板的加工机构,透过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以滚压方式,于导光板表面压印形成第一导光槽及第二导光槽,以提高量产速率及产品良率,特别对于大尺寸的导光板,透过所述加工机构更可大幅提升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一滚轮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二滚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加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产出的导光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光板
1’:导光板
10:入光面
11:出光面
12:底面
13:透镜阵列
14:第一导光槽
15:第二导光槽
2:背光模组
3:灯条
30:LED光源
4:加工机构
40:第一滚轮
401:第一凸柱
401a:第一凸柱高度较低端
401b:第一凸柱高度较高端
41:第二滚轮
411:第二凸柱
411a:第二凸柱高度较低端
411b:第二凸柱高度较高端
5:承载机构
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前所述,为满足渐趋严苛的光学品味要求,以及提高导光板的出光效能,本发明人经过反复地构思与试验,遂提出如下所述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对应的加工机构,以利于提供符合市场所需的高质量光学组件。
实施例1
如图1、2及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平面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导光板1,可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导光板1具有一入光面10、一出光面11及一底面12。入光面10用于接收光线,出光面11与底面12相对设置并分别邻接于入光面10。
上述导光板1的特点在于,其更具有一透镜阵列13、若干第一导光槽14及若干第二导光槽15,透镜阵列13成形于入光面10,以提升入射光线的展角。具体地,入射光线顺应入光面10的透镜阵列13结构,使光线入射至导光板1后,光线路径偏移而有效扩展光线入射展角,以消除热点现象。其中,透镜阵列10可顺应导光板材质、搭配的光源种类与光学需求等要件调整与设计,例如可为V型结构而于入光面10排列形成连续的锯齿状形态,或可为R型结构而于入光面10排列形成连续的波浪状形态等,其中,上述的V型结构以加工角度来看,是指以尖锐刀具或刀模使沟槽底部形成较尖锐的接面,而R型结构则指沟槽底部形成圆弧状的接面,并可透过圆弧底面的曲率半径来定义R型结构。透镜阵列13的加工,除可透过刀具加工执行外,也可透过雷射加工成形,以达快速量产的功效。
第一导光槽14成形于出光面11或底面12,且各第一导光槽14的深度由邻近入光面10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在此以第一导光槽14成形于出光面11为例说明。第二导光槽15对应第一导光槽14成形于出光面11或底面12,且各第二导光槽15的深度也由邻近入光面10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并与第一导光槽14交错设置,由此可更为均匀化导光板1的出光状态,相对可提升出光均匀度。
进一步说,本发明人于研发之初,除了在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透镜阵列以达提升入射光展角的功效外,于垂直邻接入光面的任一侧面处也设置有多个深度相等的沟槽,以达到使导光板整体亮度增强且出光更为均匀。但当设置上述沟槽后,光线经由入光面受透镜阵列改变光线路径,并继续前行接触沟槽后,虽出光亮度得以被提升,但出光面部分区域却因沟槽与透镜阵列相互干扰,出现交错排列的光线干涉纹或亮暗对比的段差纹,反而使出光均匀度下降。故为改善上述的干涉现象,本发明人经过不断地实验而提出,于出光面11或底面12处设置深度渐变且相互交错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的结构,以有效地消除光线干涉纹或段差纹,在具有较佳出光辉度同时,也提升导光板1的出光均匀度与亮度。具体地,由于光线自入光面10进入导光板1中,因此越靠近入光面10侧的光线强度越强,当光线经由入光面10的透镜阵列提高展角后,可经由深度较浅,且相互交错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适当地依据光线强度将光线折射至出光面11,而可消除光线于导光板1邻近入光面10处所产生的干涉现象,提升导光板1的整体出光均匀度以及增大入光展角,提供具高光学品味的导光板组件。
其中,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夹设形成小于或等于120°的一夹角θ,以顺应搭配作为光源使用的LED出光角度,获得更佳的导光效能。并为进一步取得更佳的导光效果,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的夹角θ为70°~110°,以避免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的夹角θ过小或过大,而无法有效消除干涉现象,甚或会导致干涉现象加剧。于本实施例中则以所述夹角θ为95°为例说明。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可分别或皆为透过压印成形的凹槽,以达到快速量产的功效,尤针对大尺寸导光板,透过压印更可快速地于导光板1形成该些第一导光槽14与该些第二导光槽15。且较佳地,各第一导光槽14与各第二导光槽15可分别或皆为平行排列设置,以使光线的调整更为精准,有效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出光亮度呈现。且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可分别为V型沟槽,以取得更佳的控光效能,但是,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的形态可依据调光需求设计与变化,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也可为U型沟槽。此外,导光板1的出光面11或底面12也可布设网点结构(图中未示),以达其余调光效能,并网点结构也可透过压印方式成形于导光板1。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背光模组2,可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背光模组2包括一导光板1及一灯条3。导光板1如同实施例1所述,具有一入光面10、一出光面11、一底面12、若干第一导光槽14及若干第二导光槽15。出光面11与底面12相对设置且分别与入光面10邻接,且入光面10具有一透镜阵列13。第一导光槽14成形于出光面11或底面12,且第一导光槽14的深度分别由邻近入光面10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第二导光槽15对应第一导光槽14成形于出光面11或底面12,且第二导光槽15的深度也分别由邻近入光面10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并与第一导光槽14交错设置。
灯条3则对应入光面10设置,以提供光线予导光板1。其中较佳地,灯条3具有若干LED光源30,该些LED光源30并为间隔排列设置,各LED光源30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10进入导光板1时,受透镜阵列13结构影响而可使入射展角提升,进而消除存在于出光面11邻近入光面10区域的热点现象,而后光线接触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时,即可透过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使光线适当地折射至出光面11形成出光,并透过交错且深度渐变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结构,有效地消除光线由于透镜阵列13与凹槽结构而产生的干涉现象。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的细部技术特征,于此即不再赘述。
为顺应LED光源30的光线展角特性,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夹设形成的夹角θ(如图2所示)小于或等于120°,较佳地,该夹角θ为70°~110°,以确实地达到提升出光辉度与均匀度的导光效能。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也可为透过压印成形的凹槽,以利用滚压制程快速生产导光板。同样地,于此各第一导光槽14与各第二导光槽15皆为平行排列设置,以使光线的调整更为精准,有效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出光亮度呈现。且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可分别为V型沟槽,以取得更佳的控光效能。其余细部技术特征于此即不重述。
实施例3
如图5A~5B、6及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一滚轮示意图、第二滚轮示意图、加工示意图及产出的导光板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导光板的加工机构4,其用于加工一导光板1’,使加工后的导光板1可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其中在此的导光板1’指尚未进行加工的导光板材。所述加工机构4包括一第一滚轮40与第二滚轮41。
第一滚轮40表面布设有若干第一凸柱401,且各第一凸柱401的高度由第一滚轮40一端朝相对端渐增,以于导光板1’的一出光面11或一底面(图中未示)压印形成非等深的若干第一导光槽14,如图5A所示,第一凸柱401具有高度较低端401a及高度较高端401b。第二滚轮41设于第一滚轮40一侧,且第二滚轮41表面布设有若干第二凸柱411,各第二凸柱411的高度由第二滚轮41一端朝相对端渐增,如图5B所示,第二凸柱411具有高度较低端411a及高度较高端411b。在第一滚轮40于导光板1’压印形成该些第一导光槽14后,第二滚轮41即于导光板1’压印形成非等深且与第一导光槽14交错设置的若干第二导光槽15。由此,当一透镜阵列13被加工于导光板1’的一入光面10时,透过深度渐变且相互交错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可提高导光板1’的出光均匀度与展光角度。而加工后具有透镜阵列13及相互交错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的导光板1的形态,请参阅图7。
具体地,所述加工机构4指针对导光板1’进行一预加工作业,也即于第一滚轮40与第二滚轮41在导光板1’出光面11或底面,压印形成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后,再针对导光板1’的入光面10施作透镜阵列13,以提升所制成导光板1的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
实际制作过程中,如图6所示,可提供为塑料片状结构体的导光板1’,并使其透过一承载结构5水平移动,加工机构4则对应导光板1’的出光面11或底面设置。于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滚轮40表面的第一凸柱401为倾斜且等距平行排列的形态,第二滚轮41表面的第二凸柱411也为倾斜且等距平行排列的形态,并以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成形于出光面11为例说明。于加工导光板1’时,可使第一滚轮40对应第一凸柱401高度较低端401a对应导光板1’的入光面10侧,第二凸柱411高度较低端411a对应导光板1’的入光面10侧设置。当导光板1’受承载结构5带动时,第一滚轮40以旋转压印方式于出光面11形成该些第一导光槽14,并使第一导光槽14的深度由邻近入光面10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待第一导光槽14成形后,导光板1’继续透过第二滚轮41以旋转压印方式于出光面11形成与第一导光槽14交错的该些第二导光槽15。而后,当用于提高入光展角的透镜阵列13加工于入光面10后,光线进入加工后的导光板1时,受透镜阵列13而扩大入光展角,接着连续受到深度由浅渐深且相互交错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结构,顺应光线强度适当地将光线折射至出光面11,达到消除光线在出光面11形成的亮暗对比段差纹,或交错排列的光学干涉纹,使导光板1具有高入光展角与出光均匀度的优点。如前述,透镜阵列13可以雷射加工或刀具切削方式制成,并可为连续波浪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则以透镜阵列13为锯齿状结构为例说明,但是,透镜阵列13的形态并不局限于此。
导光板1也可布设有网点结构,若欲于制程中一并形成网点结构,则可使承载结构5为一辗压滚轮,并于其表面布设有预定的网点图样,而于压印第一导光槽14及第二导光槽15时,一并于导光板1压印形成网点结构。
其中,第一滚轮40及第二滚轮41于导光板1’压印形成的第一导光槽14及第二导光槽15夹设形成至少一夹角θ,且所述夹角θ小于或等于120°,以使加工后的导光板1,可顺应所配合的光源如LED达到最佳的导光效果。并且所述夹角θ为70°~110°,防止夹角θ过大或过小而影响光线导引效能。
此外,第一滚轮40的第一凸柱401,与第二滚轮41的第二凸柱411可依据欲成形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而对应设计,例如欲成形为V型沟槽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时,则使第一凸柱401与第二凸柱411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形态。同样地,若欲成形为U型沟槽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时,则可使第一凸柱401与第二凸柱411的截面对应为弧形柱体结构。其中,除第一凸柱401与第二凸柱411的截面形态可依据欲成形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设计外,为了使第一滚轮40与第二滚轮41可广泛用于各种尺寸的导光板加工制程,以避免开发过多模具提升生产成本,第一滚轮40与第二滚轮41表面的第一凸柱401与第二凸柱411可分别为平行且等距设置,由此当第一滚轮40与第二滚轮41于压印不同尺寸的导光板时,仅须透过调整第一滚轮40及第二滚轮41的旋转圈数,即可于导光板压印出所需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成形范围。
实际应用上,视所需的第一导光槽14及第二导光槽15的形态,除了使用如前述的第一滚轮40与第二滚轮41,也可使第二凸柱411为等距平行排列设置于第二滚轮41表面,并依据所需的第一导光槽14与第二导光槽15夹角θ大小,调整第一滚轮40与第二滚轮41相对导光板1’的压印位置与角度。此外也可应用第一凸柱401为倾斜且等距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一滚轮40,搭配第二凸柱411为等距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二滚轮41,或是选用第一凸柱401为等距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一滚轮,搭配第二凸柱411为倾斜且等距平行排列设置的第二滚轮41进行压印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可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的导光板,利用透镜阵列结合交错设置且深度渐变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结构,有效提升导光板的入光展角与出光均匀度及辉度,提供具高光学品味的导光组件。导光板配合灯条使用即可作为如应用于显示设备内的背光模组,灯条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导光板时,受透镜阵列结构影响而可提升入射展角,而后再透过交错且深度渐变的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折射光线至出光面,使出光面具有均匀且高辉度的出光呈现。对于导光板的加工,本实用新型也揭示用于生产所述导光板的加工机构,透过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以滚压方式,于导光板表面压印形成第一导光槽及第二导光槽,以提高量产速率及产品良率,特别对于大尺寸的导光板,透过所述加工机构更可大幅提升生产速度,符合市场需求。特别一提的是,在导光领域中,些微的结构变化皆可能使光线导向预期之外的光学呈现,因此光学组件非同于传统的机械结构,仅透过单纯的结构组合就可轻易地获得所需光学呈现,必须经由不断地设计、试错及实验等,才能获得最适当且具最佳效能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导光板也属如此。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导光板,可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该入光面用于接收光线,该出光面与该底面为相对设置并分别邻接于该入光面,其特征在于:
该导光板还具有一透镜阵列、若干第一导光槽及若干第二导光槽,该透镜阵列成形于该入光面,该些第一导光槽成形于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且各该第一导光槽的深度由邻近该入光面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该些第二导光槽对应该些第一导光槽成形于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且各该第二导光槽的深度由邻近该入光面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并与该些第一导光槽交错设置,以提升出光均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光槽与该些第二导光槽夹设形成一夹角,且该夹角小于或等于1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为70°~110°。
4.一种背光模组,可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一底面、若干第一导光槽及若干第二导光槽,该出光面与该底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该入光面邻接,且该入光面具有一透镜阵列;该些第一导光槽成形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且各该第一导光槽的深度由邻近该入光面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该些第二导光槽对应该些第一导光槽成形于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且各该第二导光槽的深度由邻近该入光面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并与该些第一导光槽交错设置;及
一灯条,对应该入光面设置,以提供光线予该导光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光槽与该些第二导光槽夹设形成一夹角,且该夹角小于或等于1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为70°~110°。
7.一种导光板的加工机构,用于加工一导光板,使该导光板提升出光均匀度与入光展角,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加工机构包括:
一第一滚轮,该第一滚轮的表面布设有若干第一凸柱,且该些第一凸柱的高度由该第一滚轮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以于该导光板的一出光面或一底面压印形成非等深的若干第一导光槽;及
一第二滚轮,该第二滚轮设于该第一滚轮一侧,该第二滚轮表面布设有若干第二凸柱,且该些第二凸柱的高度由该第二滚轮的一端朝相对端渐增,以于该导光板压印形成非等深且与该些第一导光槽交错设置的若干第二导光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于该导光板压印形成的该些第一导光槽及该些第二导光槽夹设形成一夹角,且该夹角小于或等于12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为70°~110°。
CN201720210034.2U 2017-03-06 2017-03-06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84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0034.2U CN206684340U (zh) 2017-03-06 2017-03-06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0034.2U CN206684340U (zh) 2017-03-06 2017-03-06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4340U true CN206684340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92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1003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84340U (zh) 2017-03-06 2017-03-06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43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5310A (zh) * 2018-12-07 2019-02-22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导光模块及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
CN109975919A (zh) * 2019-05-20 2019-07-05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兼具高出光辉度及高入光展角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制造方法
CN114910992A (zh) * 2022-04-19 2022-08-16 安徽亿光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光效型导光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5310A (zh) * 2018-12-07 2019-02-22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导光模块及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
CN109975919A (zh) * 2019-05-20 2019-07-05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兼具高出光辉度及高入光展角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制造方法
CN109975919B (zh) * 2019-05-20 2020-08-25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兼具高出光辉度及高入光展角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制造方法
CN114910992A (zh) * 2022-04-19 2022-08-16 安徽亿光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光效型导光板
CN114910992B (zh) * 2022-04-19 2022-12-13 安徽亿光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光效型导光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84340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加工机构
CN102478683B (zh) 表面光源装置的导光板和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灯单元
JP4392445B2 (ja) 導光板の製造方法、導光板、及び当該導光板を用いた発光式看板
CN106802447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CN104460112B (zh) 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
CN107462946A (zh) 具高入光展角及均匀出光的导光板及制造方法与沟槽滚轮
CN102033260A (zh) 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101153924A (zh) 光学扩散模块以及光扩散结构的形成方法
CN204629365U (zh) 具有均匀发光面的圆形导光板及其手表
CN106547045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与光学微结构加工方法
CN202024194U (zh) 照明装置
TW201409098A (zh) 導光板、製備該導光板之方法、包含該導光板之背光單元及包含該背光單元之液晶顯示器
CN109975919A (zh) 兼具高出光辉度及高入光展角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制造方法
US10830940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ssembly
TWI706209B (zh) 利於區段調光之導光板
KR101166106B1 (ko)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그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7112702U (zh) 一种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TWM542147U (zh) 可提升出光均勻度與入光展角之導光板、背光模組及其加工機構
US8821002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TWM596352U (zh) 導光板與光源模組
KR2005009506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
KR101558554B1 (ko) 도광판 가공장치 및 도광판 가공방법
CN109655958A (zh) 一种带有凹角形状的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104007507A (zh) 一种led背光模块用导光板及其加工方法
KR20120027715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