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0083U - 装配式建筑体系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建筑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0083U
CN207110083U CN201720418531.1U CN201720418531U CN207110083U CN 207110083 U CN207110083 U CN 207110083U CN 201720418531 U CN201720418531 U CN 201720418531U CN 207110083 U CN207110083 U CN 207110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r wall
assembled architecture
precast
precast shear
architectur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85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昕
尹稚
袁牧
王昌兴
付学宝
陈春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HUPDI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HUPDI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HUPDI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HUPDI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185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0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0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008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体系,包括: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包括至少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竖向接缝处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一预留凹部且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快速连接;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包括至少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水平接缝处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二预留凹部且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快速连接;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多个预制楼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可以实现快速连接,操作简单,在保证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整体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成本,体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Description

装配式建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体系。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装配式剪力墙,可以通过墙体工厂预制、连接节点现浇实现,但仍需要搭建脚手架、节点处钢筋的绑扎、支模、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外墙保温及墙面等大量的现场工作量,严重降低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体系,所述装配式建筑体系连接可靠、高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包括: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所述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包括至少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竖向接缝处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一预留凹部且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快速连接;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所述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包括至少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水平接缝处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二预留凹部且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快速连接;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所述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包括连梁和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预制剪力墙,所述连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预制剪力墙连接;多个预制楼板,至少一部分预制楼板插接在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通过采用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预制楼板进行组装形成,连接过程为干作业,不需要搭建脚手架,使得现场施工工序大大得到简化,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快速组装,操作简单,在保证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整体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成本,体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内分别设有预埋组件,所述第一预留凹部内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内的预埋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快速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留凹部包括沿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
可选地,所述预埋组件包括:水平钢筋和锚固钢筋,所述水平钢筋和锚固钢筋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水平钢筋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锚固钢筋在所述预制剪力墙的厚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水平钢筋邻近所述竖向接缝处的一端沿所述预制剪力墙的厚度方向向所述第一预留凹部弯折以形成弯折段;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设在每个所述预制剪力墙邻近所述第一预留凹部的位置且与所述锚固钢筋和所述水平钢筋的弯折段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锚固钢筋沿所述预制剪力墙的厚度方向弯折两次。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覆盖在所述第一预留凹部的底部;多个连接件,所述多个连接件沿所述预制剪力墙的厚度方向延伸且一端插入所述预制剪力墙内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所述连接件形成一端预埋在所述预制剪力墙内且与所述预埋钢板背向所述连接钢板的一侧焊接的预埋螺栓,所述预埋螺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钢板且与螺母连接。
在另一些可选的示例中,所述预埋钢板的背向所述连接钢板的一侧设有预埋盒,所述连接件形成与所述预埋钢板可快速连接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伸入所述预埋盒内且与所述预埋钢板卡接,所述连接螺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钢板且与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栓伸入所述预埋盒的头部横截面形状形成长条形,所述预埋钢板的朝向所述预埋盒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块,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连接螺栓头部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板和所述预埋钢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头部形状对应的长形螺栓孔。
可选地,每个所述预埋钢板上、在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在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呈一字形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包括至少三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其中两个呈一字型排布的预制剪力墙连接后与第三个预制剪力墙连接,三个所述预制剪力墙大致呈“T”形排布,所述连接钢板的横截面形状形成“T”形且所述连接钢板的每个支板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预制剪力墙的预埋钢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呈“L”形排布,所述连接钢板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形成“L”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中,每个所述预制剪力墙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向钢筋,其中,两个所述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分别伸入所述第二预留凹部内且可快速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留凹部内设有连接板,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的端部分别沿相反方向穿过所述连接板且与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形成Z形。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留凹部内设有钢筋连接器,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的端部通过所述钢筋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竖向钢筋的端部分别伸入所述钢筋连接器内且每个所述竖向钢筋伸入和伸出所述钢筋连接器的钢筋段与螺母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钢筋连接器上设有可拆卸的锁紧件,所述竖向钢筋伸入所述钢筋连接器内与螺母连接后通过所述锁紧件锁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水平接缝在上下方向上、与两个所述竖向钢筋的连接节点错开布置。
可选地,所述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包括:第一连梁和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预制剪力墙,所述第一连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预制剪力墙的上端连接;第二连梁和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预制剪力墙,所述第二连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预制剪力墙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梁的上表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梁和所述第二连梁的连接缝形成第一开缝,所述第一开缝内设有柔性材料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梁和所述第二连梁中的至少一个的中部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开缝,所述第二开缝内填充有柔性材料件。
可选地,所述柔性材料件为挤塑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梁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且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梁纵筋,所述第一连梁和所述第二连梁间的第一开缝内设有与至少两个所述连梁纵筋焊接连接的钢制预留盒,所述钢制预留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开缝交叉分布的阻尼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梁和所述第二连梁中设有所述第二开缝的连梁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且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锚固钢筋,至少两个所述锚固钢筋所围成的区域内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开缝交叉分布的阻尼器。
可选地,所述阻尼器包括:钢管和填充在所述钢管内的铅芯,所述钢管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锚固钢筋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制楼板具有多个间隔开布置楼板搭接接头,所述预制剪力墙在所述楼板搭接头位置处设有预留凹槽,所述楼板搭接头的顶面、底面分别位于所述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预留凹槽内,位于所述预制剪力墙两侧的两个预制楼板的楼板搭接接头分别插入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之间的预留凹槽内且通过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两个预制楼板的楼板搭接接头内分别设有预埋板,所述连接件为分别与所述两个预制楼板的楼板搭接接头的预埋板相连的连接板。
可选地,相连的两个预制楼板之间、所述预制楼板与所述预制剪力墙之间填充有灌浆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位于所述预制剪力墙一侧的两个相连的预制楼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分布且位置对应的槽键,所述槽键与所述两个预制楼板的连接缝之间填充有灌浆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预制楼板的中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分布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挤塑板。
可选地,所述填充腔形成一侧敞开的等截面容纳腔,或开口为缩口的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填充腔形成四周封闭的容纳腔。
可选地,多个所述填充腔呈多列均匀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建筑体系,通过采用上述预制楼板,可以显著降低结构自重,提高结构在地震下的性能。同时搭接简单,现场施工方便,仅需局部采用楼板搭接接头与墙梁等连接,工作量小,连接性能可靠。楼板搭接头位于上下楼层之间,有效保证结构接缝处水平抗剪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结构的立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的连接组件的一个结构立面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的连接组件的另一个结构立面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的立面图;
图10是沿图9中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9中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9中所示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水平接缝连接构造的立面图,与图9的差别主要在于楼板搭接接头在此处连接;
图14是沿图13中所示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水平接缝连接构造的立面图,与图13的差别主要是选用了另外一种钢筋连接器;
图16是沿图15中所示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7是沿图15中所示的F-F线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5中所示的钢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所示的钢筋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的立面图;
图21是沿图20中所示的G-G线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0中所示的阻尼器、钢制预留盒与锚固钢筋的组装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预制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两个图23中所示的预制楼板与预制剪力墙的组装图;
图25是沿图24中所示的H-H线的剖视图;
图26是沿图24中所示的I-I线的剖视图;
图27是两个预制楼板的拼装图;
图28是沿图27中所示的J-J线的剖视图;
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楼板的剖视图;
图3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楼板的剖视图;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楼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100、
预制剪力墙11、第一预留凹部12、水平钢筋13、弯折段131、锚固钢筋14、预埋钢板15、第一连接组件16、连接钢板161、预埋螺栓162、预埋盒163、连接螺栓164、螺母165、限位块166、圆形螺栓孔1671、长形螺栓孔1672、垫片168、面层17、保温层18、填缝19、
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200、
预制剪力墙21、第二预留凹部22、竖向钢筋23、连接板24、螺母25、钢筋连接器26、锁紧件261、
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300、
第一连梁311、连梁纵筋3111、第一预制剪力墙312、第二连梁321、锚固钢筋3211、第二预制剪力墙322、第一开缝331、第二开缝332、柔性材料件34、钢制预留盒35、阻尼器36、钢管361、铅芯362、
预制楼板400、槽键401、填充腔402、灌浆层403、楼板搭接接头41、预埋板411、连接板42、挤塑板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促使我国装配式建筑在科研和工程实践上均快速发展,取到了一系列成果。住宅由于功能单一、重复性高、工程量大,是装配式建筑的重点研究方向,而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及应用得最多。
目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实际设计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墙体工厂预制、节点现场连接。墙肢竖向接缝处采用现浇连接。墙肢水平缝连接节点为灌浆套筒连接和浆锚连接。墙体与楼板连接处采用现浇圈梁,楼板采用叠合板。而对于带窗外墙,目前预制构件多采用孔洞预留,洞口上下连梁与墙体一起预制,到现场后在楼板处进行上下连梁的连接。
可见,现有的装配式剪力墙技术虽然可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但在现场连接时,仍需要搭建脚手架、节点处钢筋的绑扎、支模、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外墙保温及墙面等大量的现场工作量,严重降低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使其与传统全现浇建筑相比的施工速度快、现场工作少、建筑垃圾少等优势不明显,而总体造价上也未必有优势,从而严重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而相关技术中的灌浆套筒连接由于性能较为可靠,目前应用的较多,但为保证现场安装就位,需要在工厂预制时保证连接钢筋及套筒的精确定位,同时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避免不了对连接钢筋的磕碰,容易导致连接钢筋与套筒位置对不上的问题,导致施工困难,而现场又不易矫正,甚至需要将钢筋截断才能完成安装,由此留下安全隐患。而浆锚连接由于连接性能不可靠,且预制过程中可能对结构造成损伤,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较少。
再有,相关技术中的现浇圈梁和叠合楼板需要进行现场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现场工作量大,且叠合楼板由于本身的特点,叠合层和预制层均需要一定的厚度,导致楼板较厚,结构自重大,影响结构的性能。而对于带窗外墙,很多情况下窗边墙肢的宽度与窗下连梁的高度相当,甚至会小于窗下连梁的高度,此时很难保证规范要求的“强墙肢弱连梁”,墙肢可能先于连梁损伤,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危害结构安全。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体系,所述装配式建筑体系连接可靠、高效,采用全干式快速连接,提高施工功效,降低结构造价,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下面参考图1-图3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
如图1-图3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包括: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100、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200、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300和多个预制楼板400。
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100包括至少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的竖向接缝处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一预留凹部12且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6快速连接。
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200包括至少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的水平接缝处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二预留凹部22且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快速连接。
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300包括连梁和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预制剪力墙,连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预制剪力墙连接。至少一部分预制楼板400插接在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之间。
组装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6将至少两个需要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快速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将至少两个需要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快速连接,将预制楼板400插接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之间,操作简单,组装方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需要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与需要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可以为同一个预制剪力墙,即所述预制剪力墙既可以与一个预制剪力墙进行水平拼接,也可以与另一个预制剪力墙进行上下拼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通过采用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100、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200、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300、预制楼板400进行组装形成,连接过程为干作业,不需要搭建脚手架,使得现场施工工序大大得到简化,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快速组装,操作简单,在保证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整体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成本,体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下面结合图1-图3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预制剪力墙11(21)的朝向室外的一侧(如图1所示的箭头外所指的一侧)可以依次设有保温层18和面层17,两个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21)的连接处设有填缝19。预制剪力墙11(21)、外侧保温层18及面层17在工厂完成预制,现场直接拼装,不必搭建脚手架,显著降低现场工作量。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100包括至少两个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
在一些示例中,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内分别设有预埋组件。第一预留凹部12内设有第一连接组件16,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内的预埋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6快速连接,然后在两个预制剪力墙11的连接缝隙中填充高强灌浆料,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
由此,通过采用第一连接组件16与两个预制剪力墙11的预埋组件连接,可以实现两个预制剪力墙11的可快速连接,操作简单,在保证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100的受力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降低结构造价,充分体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留凹部1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沿预制剪力墙11的高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若第一预留凹部12包括多个,多个第一预留凹部12沿两个预制剪力墙11的连接缝的长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预制剪力墙11的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
每个预留凹部12的宽度不小于100mm,高度可以根据计算确定,深度为预制剪力墙11的半个墙厚。为方便后续连接施工,第一预留凹部12的侧壁表面可以设置成具有一定坡度的斜面。
如图3-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预埋组件包括水平钢筋13、锚固钢筋14和预埋钢板15。水平钢筋13和锚固钢筋14分别沿水平方向(即预制剪力墙11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水平钢筋13的至少一部分和锚固钢筋14在预制剪力墙11的厚度方向间隔分布。水平钢筋13邻近所述竖向接缝处的一端沿预制剪力墙11的厚度方向向第一预留凹部12弯折以形成弯折段131。
预埋钢板15设在每个预制剪力墙11邻近第一预留凹部12的位置,且预埋钢板15与锚固钢筋14和弯折段131连接,例如,弯折段131的一端、锚固钢筋14分别与预埋钢板15焊接。两个预制剪力墙11的预埋钢板15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6可快速连接。
由此,通过在第一预留凹部12的底部设置预埋钢板15,预埋钢板15通过锚固钢筋14锚固在预制剪力墙11的混凝土中,且预制剪力墙11内的水平钢筋13弯折后形成弯折段131,从而便于与预埋钢板15焊接。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第一预留凹部12所在区域的预埋组件分别包括多个水平钢筋13和多个锚固钢筋14,多个水平钢筋13沿预制剪力墙1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锚固钢筋14沿预制剪力墙1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保证第一连接组件16与预埋组件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呈一字型排布。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组件16包括:连接钢板161和多个连接件。连接钢板161覆盖在第一预留凹部12的底部。多个连接件沿预制剪力墙11的厚度方向延伸且一端插入两个预制剪力墙11内以与预埋钢板15焊接,另一端与连接钢板161连接,由此实现两个预制剪力墙11的拼装。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连接件形成一端预埋在预制剪力墙11内且与预埋钢板15背向连接钢板161的一侧焊接的预埋螺栓162。预埋螺栓162的另一端穿过连接钢板161且与螺母165连接,连接钢板161与螺母165之间设有垫片168。进一步地,预埋螺栓162与预埋钢板15焊接,连接方便。
预埋钢板15和连接钢板161上分别设有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的圆形螺栓孔1671。其中,每个预埋钢板15上的圆形螺栓孔1671在水平方向的数量不少于1个,在竖直方向的数量不少于2个,从而可以有效地传递弯矩和剪力。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另一些可选的示例中,连接钢板161和预埋钢板15上分别设有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的长形螺栓孔1672。预埋钢板15的背向连接钢板161的一侧焊接有中空的预埋盒163,以避免混凝土进入。预埋盒163在预制剪力墙1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略大于长形螺栓孔1672的尺寸,在预制剪力墙11的长度方向的外边沿邻近墙体端部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件形成与预埋钢板15可快速连接的连接螺栓164。连接螺栓164的一端伸入预埋盒163内且与预埋钢板15卡接,连接螺栓164的另一端穿过连接钢板161且与螺母165连接,连接钢板161与螺母165之间设有垫片168。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示例中,连接螺栓164伸入预埋盒163的头部横截面形状形成与长形螺栓孔1672的形状对应的长条形,连接螺栓164的螺杆的横截面形状形成圆形。预埋钢板15的朝向预埋盒163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块166,至少两个限位块166位于长形螺栓孔1672的两侧。连接时,将连接螺栓164旋转到位,两个限位块166可以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既可以保证连接螺栓164可以拧紧,又可以便于连接钢板161的安装,避免因施工误差而影响安装。
可选地,连接螺栓164和预埋螺栓162为摩擦型高强螺栓,预埋钢板15外侧和连接钢板161两侧表面均需在工厂进行喷砂或抛丸处理,清除表面上铁锈、油污等杂质,并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在现场安装高强螺栓时再将保护措施去除。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预埋钢板15上、在预制剪力墙11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一个连接件,在预制剪力墙11的高度方向上至少设置两个连接件,从而保证预埋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16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100包括至少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其中两个呈一字型排布的预制剪力墙11连接后与第三个预制剪力墙11连接。每个预制剪力墙11中的锚固钢筋14沿预制剪力墙11的厚度方向弯折两次,从而保证预制剪力墙11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三个预制剪力墙11大致呈“T”形排布。连接钢板161的横截面形状形成“T”形且连接钢板161的每个支板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预制剪力墙11的预埋钢板15可拆卸连接。由此,将三个预制剪力墙11拼装一起,连接可靠、高效,操作简单。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两个拼接的预制剪力墙11呈“L”形排布,连接钢板161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形成“L”形。连接钢板161的两个支板分别与两个预制剪力墙11的预埋钢板15可快速连接。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100可用于外墙、内墙(无保温层18和面层17),在螺栓安装完成后即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制剪力墙11的连接,满足受力的要求。组装后的结构可以继续进行上层预制构件的吊装,在不影响上部构件吊装的前提下,应用专用模板,采用细石混凝土封闭第一预留凹部12。
如图9-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200包括:至少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
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的水平接缝处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二预留凹部22。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中21中,每个预制剪力墙21内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向钢筋23,例如四个。其中,两个预制剪力墙21的竖向钢筋23分别伸入第二预留凹部22内且可快速连接。例如,两个竖向钢筋23可以采用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现场不需要焊接,实现预制剪力墙21之间的快速连接,操作简单,且不会对预制剪力墙21的保温层18造成影响,显著提高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施工功效,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可以理解的是,若预制剪力墙需要与一个预制剪力墙进行水平拼接,也需要与另一个预制剪力墙进行上下拼接,则所述预制剪力墙内既设有用于水平拼接的预埋组件(水平钢筋13、锚固钢筋14以及预埋钢板15),也设有用于上下拼接的竖向钢筋23。
如图9-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预留凹部22内设有连接板24,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的竖向钢筋23的端部分别沿相反方向穿过连接板24且与螺母25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竖向钢筋23的位于连接板24的单侧或者两侧设置螺母25。可选地,连接板24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形成Z形。
两个竖向钢筋23连接时,先将Z形连接板24在工厂安装在上部竖向钢筋23,仅在上部竖向钢筋23的下端设单侧螺母25,Z形连接板24可沿上部竖向钢筋23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在现场下部竖向钢筋23安装时,先将Z形连接板24向上移动,然后将下部竖向钢筋23穿过第二预留凹部22,将Z形连接板24下移,安装下部竖向钢筋23的螺母25,然后将下部竖向钢筋23与螺母25拧紧。
由于下部竖向钢筋23较长,而连接板24厚度较小,很容易保证下部竖向钢筋23偏转一个小角度即可穿过Z型连接板24,从而显著降低了对竖向钢筋23定位精度的要求,保证上下墙体的竖向钢筋23的可靠连接。由于采用的是单侧螺母25连接,两侧的竖向钢筋23均只能受拉不能受压,故连接节点的受压性能需要通过在第二预留凹部22内填充的灌浆料或细石混凝土来保证。
可选地,连接板24为钢板,由于钢材的受拉性能好,灌浆料或细石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好,此连接节点充分力利用了这两种材料的特性,保证结构的受力性能。
如图15-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第二预留凹部22内设有钢筋连接器26,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的竖向钢筋23的端部通过钢筋连接器26连接。可选地,钢筋连接器26为花篮连接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两个竖向钢筋23的端部分别伸入钢筋连接器26内且每个竖向钢筋23伸入和伸出钢筋连接器26的钢筋段与螺母25连接。钢筋连接器26上设有锁紧件261,竖向钢筋23伸入钢筋连接器26内与螺母25连接后通过锁紧件261锁死,在竖向钢筋23连接完成后,锁紧件261可取下,重复利用,从而显著降低连接成本。
连接时,钢筋连接器26在工厂先与上部竖向钢筋23连接好,到达施工现场后,放开上部螺母25,使钢筋连接器26可上下移动,从而使下部竖向钢筋23与钢筋连接器26连接。由于钢筋连接器26上的连接孔比竖向钢筋23尺寸大,且厚度较小,可以允许竖向钢筋23存在一定的位置偏差,方便竖向钢筋23连接。
为保证两个竖向钢筋23能同时承受拉压,竖向钢筋23与钢筋连接器26的连接内外均设置螺母25。在钢筋连接器26内部螺母25就位后,在钢筋连接器26和内部螺母25之间安上锁紧部261,使螺母25和钢筋连接器26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转动钢筋连接器26来拧紧内部螺母25,然后取下锁紧部261,将钢筋连接器26扭至不突出墙面位置,然后拧紧外部螺母25,完成两个竖向钢筋23连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竖向钢筋23由于需要与螺母25连接,故需将钢筋端部在工厂里预先加工出足够长度的螺纹。由于进行了加工螺纹处理,使加工部位钢筋的强度高于未加工部分,从而保证连接无薄弱环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的水平接缝在上下方向上、与两个竖向钢筋23的连接节点错开布置。
为与预制楼板400连接,两个预制剪力墙21上下相应位置处需预留连接孔,保证预制楼板400可嵌入到预制剪力墙21内。并且预制楼板400与预制剪力墙21的接缝和两个预制剪力墙21之间的接缝不在同一个标高处,从而保证结构的水平抗剪性能,详细做法将在下述的预制楼板400部分进行描述。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200方便施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序,连接节点性能可以得到有效保证,进而保证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通过采用上述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200,节点相应的预制剪力墙外保温层18及面层17均随墙体在工厂完成预制,现场连接节点采用螺纹连接,为干作业,不需要搭建脚手架,使得现场施工工序大大得到简化,方便快捷,在保证节点连接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预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速度。
如图20-图2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300包括第一连梁311、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预制剪力墙312、第二连梁321和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预制剪力墙322。
第一连梁3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预制剪力墙312的上端连接。第二连梁3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预制剪力墙322的下端连接,第二连梁321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梁311的上表面连接。其中,每个连梁在高度范围内可开设若干条宽度不小于20mm细缝,使连梁形成高400mm左右矮连梁。具体开缝可以根据开设位置的不同,分为楼层间开缝和楼层处开缝。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梁311和第二连梁321的连接缝形成第一开缝331,第一开缝331内设有柔性材料件34。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梁311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且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梁纵筋3111,第一连梁311和第二连梁321间的第一开缝内设有与至少两个连梁纵筋3111焊接连接的钢制预留盒35,钢制预留盒35内设有与第一开缝331交叉分布的阻尼器36。
也就是说,第一开缝331可以作为楼层处开缝,采用工厂预制与现场施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阻尼器36在工厂完成与上部连梁的连接,下部连梁顶部设有钢制预留盒35,且预留出阻尼器36的安装位置。上层预制墙体吊装前,先在上层墙体连梁底部粘贴挤塑板等软性材料件34,粘贴范围为整个连梁底部。整个墙体就位后,阻尼器36也就位,连梁范围内上向层墙体不进行连接,非连梁分为内进行灌浆料灌浆。阻尼器36与钢制预留盒35间的缝隙注胶或者灌浆料,使阻尼器36与下端连梁成为一个整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连梁311和第二连梁321中的至少一个的中部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开缝332,第二开缝332内填充有柔性材料件34。可选地,柔性材料件34为挤塑板。
也就是说,第二开缝332为楼层间开缝,可以在工厂预制完成。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连梁在楼层间开设不少于一条水平缝,缝内填充挤塑板43等软性材料。为保证连梁端部的抗剪能力,第二开缝332的水平边界距墙肢距离不小于200mm。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梁311和第二连梁321中设有第二开缝332的连梁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且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锚固钢筋3211,至少两个锚固钢筋3211所围成的区域内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第二开缝332交叉分布的阻尼器36,保证阻尼器36与混凝土之间的可靠连接。
可选地,阻尼器36包括:钢管361和填充在钢管361内的铅芯362,钢管36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锚固钢筋3211焊接。由于开缝上下连梁在水平力作用下会形成显著的水平错动,通过在连梁中间位置处设置阻尼器36,充分利用连梁之间水平变形耗能,降低结构在地震下的损伤,增加结构在地震下的性能。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梁311和第二连梁321的连接缝与第二开缝332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分布。
由于连梁进行了开缝处理,每一部分均作为单独的梁工作,因此,每部分连梁需按照梁单独配筋。并且连梁的刚度大幅下降,容易实现“强墙肢弱连梁”,增强结构延性,增加结构耗能能力,保证结构在地震下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通过采用上述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300,可以更好地实现“强墙肢弱连梁”,且充分利用开缝上下连梁的水平错动,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降低结构在地震下的损伤,保证结构的受力性能。
如图23-图3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还包括多个预制楼板400。其中,预制楼板400具有多个间隔开布置楼板搭接接头41,通过楼板搭接接头41可以方便与周围的预制剪力墙21相连。
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在楼板搭接接头41位置处设有预留凹槽,楼板搭接接头41的顶面、底面分别位于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的预留凹槽内,位于预制剪力墙21两侧的两个预制楼板400的楼板搭接接头41分别插入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之间的预留凹槽内且通过连接件连接。
预制楼板400需要与预制剪力墙21配套使用,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的水平接缝在预制楼板400的高度范围内,保证预制楼板400与预制剪力墙21连接后结构的水平抗剪性能。在一些示例中,位于预制剪力墙21两侧的两个预制楼板400的楼板搭接接头41分别插入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之间且通过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两个预制楼板400的楼板搭接接头41内分别设有预埋板411,连接件形成分别与两个预制楼板400的楼板搭接接头41的预埋板411相连的连接板42。
在预制楼板400对应预制剪力墙21上下位置处预留凹槽,上下凹槽总深度为(预制楼板400厚度+20mm),即保证预制楼板400上下均与预制剪力墙21有20mm接缝,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21之间同样保持20mm接缝,接缝处均填充灌浆料,保证接缝受力性能。若预制剪力墙21为外墙,则在内侧半墙厚宽度内开凹槽,若预制剪力墙21为内墙,则在墙全厚度范围内开设凹槽,两侧预制楼板400在凹槽处搭接。
预制楼板400的楼板搭接接头41深入墙内的尺寸为(半墙厚-10mm),预制剪力墙21两侧的预制楼板400的连接通过工厂预制过程中在预制楼板400的楼板搭接接头41处设置预埋板411,现场与连接板42焊接连接,从而实现预制楼板400的连接。预制楼板400与预制剪力墙21的连接仅在楼板搭接接头41处,预制楼板400板边为铰接连接。楼板搭接接头41沿墙长方向的尺寸根据预制楼板400的竖向抗剪承载力确定。
进一步地,相连的两个预制楼板400之间、预制楼板400与预制剪力墙21之间填充有灌浆层403。
在一些示例中,若同一跨范围内需要多个预制楼板400搭接,则位于预制剪力墙21一侧的两个相连的预制楼板400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分布且位置对应的槽键401,所处槽键401在非受力方向上的尺寸为20mm,槽键401与两个预制楼板400的连接缝之间填充有灌浆层403。
如图29-图33所示,每个预制楼板400的中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分布的填充腔402,多个填充腔402呈多列均匀排布。填充腔402内填充有挤塑板43。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填充腔402形成一侧敞开的等截面容纳腔。在另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填充腔402形成一侧敞开且开口为缩口的容纳腔。在又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填充腔402形成四周封闭的容纳腔。
通过在楼板局部采用轻质材料进行填充,可以充分利用材料降低结构自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如图29所示的全跨相同的填充方式,即楼板上的多个填充腔402呈多列均匀排布,或者采用如图30所示的中间局部加强的填充方式,即楼板上的多个填充腔402的至少一部分呈多列均匀排布,另一部分呈一列分布且两部分填充腔402交错分布。
由此,通过采用上述预制楼板400,可以实现现场全干式施工,极大地提高现场施工功效,同时显著降低楼板厚度,降低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经济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由相关技术中的现场干湿结合的施工方式转变为现场全干式施工,显著降低现场工作量,提高装配式建筑提醒的施工功效,有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并且,由于采用的是全干式连接,结构构件均为工厂预制,可采用高强混凝土,进一步提高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而接缝位置处可采用高强灌浆料填缝,保证接缝位置处的强度不低于构件强度,从而显著提高结构性能,降低材料用量,可显著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5)

1.一种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所述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包括至少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竖向接缝处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一预留凹部且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快速连接;
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所述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包括至少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水平接缝处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二预留凹部且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快速连接;
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所述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包括连梁和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预制剪力墙,所述连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预制剪力墙连接;
多个预制楼板,至少一部分预制楼板插接在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内分别设有预埋组件,所述第一预留凹部内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内的预埋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快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凹部包括沿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组件包括:
水平钢筋和锚固钢筋,所述水平钢筋和锚固钢筋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水平钢筋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锚固钢筋在所述预制剪力墙的厚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水平钢筋邻近所述竖向接缝处的一端沿所述预制剪力墙的厚度方向向所述第一预留凹部弯折以形成弯折段;
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设在每个所述预制剪力墙邻近所述第一预留凹部的位置且与所述锚固钢筋和所述水平钢筋的弯折段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沿所述预制剪力墙的厚度方向弯折两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覆盖在所述第一预留凹部的底部;
多个连接件,所述多个连接件沿所述预制剪力墙的厚度方向延伸且一端插入所述预制剪力墙内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形成一端预埋在所述预制剪力墙内且与所述预埋钢板背向所述连接钢板的一侧焊接的预埋螺栓,所述预埋螺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钢板且与螺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板的背向所述连接钢板的一侧设有预埋盒,
所述连接件形成与所述预埋钢板可快速连接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伸入所述预埋盒内且与所述预埋钢板卡接,所述连接螺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钢板且与螺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伸入所述预埋盒的头部横截面形状形成长条形,
所述预埋钢板的朝向所述预埋盒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块,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连接螺栓头部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和所述预埋钢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头部形状对应的长形螺栓孔。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埋钢板上、在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在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连接件。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呈一字形排布。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包括至少三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其中两个呈一字型排布的预制剪力墙连接后与第三个预制剪力墙连接,三个所述预制剪力墙大致呈“T”形排布,
所述连接钢板的横截面形状形成“T”形且所述连接钢板的每个支板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预制剪力墙的预埋钢板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水平拼接的预制剪力墙呈“L”形排布,所述连接钢板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形成“L”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中,每个所述预制剪力墙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向钢筋,
其中,两个所述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分别伸入所述第二预留凹部内且可快速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留凹部内设有连接板,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的端部分别沿相反方向穿过所述连接板且与螺母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形成Z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留凹部内设有钢筋连接器,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的端部通过所述钢筋连接器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向钢筋的端部分别伸入所述钢筋连接器内且每个所述竖向钢筋伸入和伸出所述钢筋连接器的钢筋段与螺母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器上设有可拆卸的锁紧件,所述竖向钢筋伸入所述钢筋连接器内与螺母连接后通过所述锁紧件锁死。
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水平接缝在上下方向上、与两个所述竖向钢筋的连接节点错开布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开缝连梁耗能连接构造包括:
第一连梁和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预制剪力墙,所述第一连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预制剪力墙的上端连接;
第二连梁和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预制剪力墙,所述第二连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预制剪力墙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梁的上表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梁和所述第二连梁的连接缝形成第一开缝,所述第一开缝内设有柔性材料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梁和所述第二连梁中的至少一个的中部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开缝,所述第二开缝内填充有柔性材料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件为挤塑板。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梁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且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梁纵筋,所述第一连梁和所述第二连梁间的第一开缝内设有与至少两个所述连梁纵筋焊接连接的钢制预留盒,所述钢制预留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开缝交叉分布的阻尼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梁和所述第二连梁中设有所述第二开缝的连梁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且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锚固钢筋,至少两个所述锚固钢筋所围成的区域内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开缝交叉分布的阻尼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钢管和填充在所述钢管内的铅芯,所述钢管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锚固钢筋焊接。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具有多个间隔开布置楼板搭接接头,所述预制剪力墙在所述楼板搭接接头位置处设有预留凹槽,所述楼板搭接接头的顶面、底面分别位于所述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的预留凹槽内,
位于所述预制剪力墙两侧的两个预制楼板的楼板搭接接头分别插入所述两个上下拼接的预制剪力墙之间的预留凹槽内且通过连接件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预制楼板的楼板搭接接头内分别设有预埋板,
所述连接件为分别与所述两个预制楼板的楼板搭接接头的预埋板相连的连接板。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相连的两个预制楼板之间、所述预制楼板与所述预制剪力墙之间填充有灌浆层。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预制剪力墙一侧的两个相连的预制楼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分布且位置对应的槽键,所述槽键与所述两个预制楼板的连接缝之间填充有灌浆层。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制楼板的中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分布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挤塑板。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形成一侧敞开的等截面容纳腔,或开口为缩口的容纳腔。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形成四周封闭的容纳腔。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填充腔呈多列均匀排布。
CN201720418531.1U 2017-04-19 2017-04-19 装配式建筑体系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10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8531.1U CN207110083U (zh) 2017-04-19 2017-04-19 装配式建筑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8531.1U CN207110083U (zh) 2017-04-19 2017-04-19 装配式建筑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0083U true CN207110083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5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8531.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10083U (zh) 2017-04-19 2017-04-19 装配式建筑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008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9564A (zh) * 2017-04-19 2018-11-02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体系
CN110805163A (zh) * 2018-08-06 2020-02-18 清华大学 带有干式连接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CN111255098A (zh) * 2020-02-10 2020-06-09 湖南省西城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63104A (zh) * 2022-01-18 2022-04-01 西安茜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9564A (zh) * 2017-04-19 2018-11-02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体系
CN108729564B (zh) * 2017-04-19 2024-04-16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体系
CN110805163A (zh) * 2018-08-06 2020-02-18 清华大学 带有干式连接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CN111255098A (zh) * 2020-02-10 2020-06-09 湖南省西城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63104A (zh) * 2022-01-18 2022-04-01 西安茜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9564A (zh) 装配式建筑体系
CN104563288B (zh) 钢筋混凝土框格板预制装配式节能房屋
CN105569224B (zh)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整体式剪力墙及制备和安装方法
CN207110083U (zh) 装配式建筑体系
CN207700443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建筑楼层处外墙板水平有筋灌浆接缝结构
CN106284655B (zh) 预制混凝土梁柱栓接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CN206189455U (zh) 一种管廊
CN105134009B (zh) 框架结构填充墙窗台压顶混凝土结构与施工方法
CN205954921U (zh) 一种新型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大板剪力墙结构
CN106401069A (zh)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损伤可修复装配式组合柱
CN105862538A (zh) 装配式斜向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03701334U (zh) 一种加强型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CN107447901A (zh) 抗震预制楼板及楼板抗震拼接结构
CN103790267A (zh) 一种加强型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256622U (zh) 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损伤可修复装配式组合柱
CN108951847A (zh) 一种基于uhpc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3173336U (zh)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
CN106760036B (zh) 一种预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09281487A (zh) 一种传统土窑民居整体结构加固体系及其施工工艺
CN204475366U (zh) 钢管桩连续墙及其水平向连接结构与辅助施工桩架
CN105672144A (zh) 一种中小跨径旧桥加固与拼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947662B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可回收工艺的土钉墙支护体系
CN113718753A (zh) 锚碇地下连续墙基础装配式中隔墙及施工方法
CN102912928B (zh) 使用钢筋两端约束灌浆锚固连接的构件及连接方法
CN105133786A (zh) 空腹式快速施工组合梁及其建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