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6109U - 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6109U
CN207106109U CN201720918973.2U CN201720918973U CN207106109U CN 207106109 U CN207106109 U CN 207106109U CN 201720918973 U CN201720918973 U CN 201720918973U CN 207106109 U CN207106109 U CN 207106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er
air conditioner
entranc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89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强
陈昌瑞
郭艳
杜士云
马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9189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6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6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61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包括:加热水套、加热控制器、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水泵;加热水套套设在热泵空调的压缩机入口前端的制冷剂管路外,且加热水套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水泵的出口和入口连接;加热控制器与加热装置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电信号连接,加热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制冷剂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和水泵,以改变加热水套中的液体温度。本新型能够通过加热装置及水泵对流经制冷剂外部的加热水套中的液体进行温度控制,从而确保热泵空调的压缩机的吸入温度符合工作需求,借以提升热泵空调的工作效率,且能够避免液击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热泵空调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一般采用的是电加热辅助空调系统,即单冷空调与电加热器辅助加热的结合,但电加热器供暖方式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效率不高,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因而,热泵空调作为电加热辅助空调系统的替代方案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热泵空调系统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时,还有诸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例如热泵空调在经过低温环境后开始运行时,由于热泵空调的压缩机吸入温度较低的制冷剂,导致其工作效率依然大大折扣,甚至会发生液击现象,有损热泵空调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使制冷剂的温度可以得到合理控制,避免制冷剂温度过低导致热泵空调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包括:
加热水套、加热控制器、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水泵;
所述加热水套,套设在热泵空调的压缩机入口前端的制冷剂管路外,且所述加热水套的入口和出口通过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的出口和入口连接;
所述加热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装置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电信号连接,所述加热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制冷剂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水泵,以改变所述加热水套中的液体温度。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有冷却水套的驱动电机,电机散热器、第一三通阀、以及与所述加热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电磁阀和第二三通阀;
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电机散热器的出口、所述电磁阀的出口和所述冷却水套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电机散热器的入口、所述加热水套的入口和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
所述水泵的入口与所述冷却水套的出口连接;
所述电磁阀的入口与所述加热水套的出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三通阀为电子节温器。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套的出口处,且与所述加热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加热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所述电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加热水套或所述水管中的液体。
优选地,还包括膨胀水壶,所述膨胀水壶与所述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泵空调的压缩机的入口处。
通过本实用新型及其优选方案,能够通过加热装置及水泵对流经制冷剂外部的加热水套中的液体进行温度控制,从而确保热泵空调的压缩机的吸入温度符合压缩机工作需求,借以提升热泵空调的工作效率,且能够避免液击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热泵空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热水套 2加热控制器 3加热装置 4第一温度传感器 水泵5 6水管 7电加热器8冷却水套 9驱动电机 10电机散热器 11第一三通阀 12电磁阀 13第二三通阀 14第二温度传感器 100压缩机 101制冷剂管路 102膨胀水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加热水套1、加热控制器2、加热装置3、第一温度传感器4以及水泵5;其中加热水套1套设在热泵空调的压缩机100入口前端的制冷剂管路101外,并且加热水套1的入口和出口通过水管6分别与水泵5的出口和入口连接;加热控制器2与加热装置3及第一温度传感器4电信号连接(图中虚线代表电信号连接),优选地,可以将第一温度传感器4设置于压缩机100的入口处,使得加热控制器2能够根据但不限于第一温度传感器4监测的制冷剂进入到压缩机100时的实际温度,控制加热装置3和水泵5,以使得加热水套1中的液体温度升温、降温或保持一个特定的温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3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与上述形成的水路完全接触式的装置,对流经加热水套1的液体进行温度控制;或者还可以选择非接触式、依靠辐射热或热交换的装置,对流经加热水套1的液体进行温度控制;因此,图1中绘制的加热装置3仅作为示意参考,并不限定与水管6或加热水套1是否确实接触;再有一点,水泵5对于水温的控制可以是由加热控制器2控制水泵5的开度以改变水管6中的液体流量。
此外,考虑到管路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在水管6上旁接一个膨胀水壶102,具体可以设置在管路中的最高点,例如在水泵5附近,其作用包括补水、排气等。
本新型基于上述实施例,针对加热装置3提供了另外两个较佳方案:
其一,如图2所示实施例,加热装置3为电加热器7,例如PTC,具体地,该电加热器7与加热控制器2电信号连接,并且该电加热器7可以如图中所示设置在水管6处,加热控制器2可以通过前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监测的制冷剂实际温度,控制电加热器7的输出功率,以加热水管6附近的空气,从而可以通过非接触式的热传递加热水管6中的液体,并借由控制水泵5的开启角度控制管路中的液体流量,从而起到加热、保温或降温制冷剂的作用;当然,还可以将电加热器7设置在所述加热水套1处,使电加热器7对加热水套1中的液体加热。
其二,如图3所示实施例,该加热装置3可以由设有冷却水套8的驱动电机9,电机散热器10、第一三通阀11、以及与加热控制器2电信号连接的电磁阀12和第二三通阀13组成,这里需要补充的是,第二三通阀13可以采用车内已有的资源,例如电子节温器。具体的水路连接方式可参考图3所示,第一三通阀11分别与电机散热器10的出口、电磁阀12的出口和冷却水套8的入口连接;第二三通阀13分别与电机散热器10的入口、加热水套1的入口和水泵5的出口连接;水泵5的入口与冷却水套8的出口连接;电磁阀12的入口与加热水套1的出口连接。由于驱动电机9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水管6中的液体在流经冷却水套8时温度升高,并且,在前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监测的制冷剂实际温度偏低时,加热控制器2可以触发电磁阀12开启,并关断第二三通阀13流向电机散热器10的水路,将加热后的液体导向加热水套1,形成第一循环;若监测到制冷剂温度达到或较高时,加热控制器2可以触发电磁阀12关闭,并关闭第二三通阀13流向加热水套1的水路,而将水路导向电机散热器10,使液体的过多的热量经由电机散热器10散至外部,以此形成第二循环,当然,水泵5同样可以借由改变液体流量参与到加热控制中;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升控制精度,还可以在冷却水套8的出口处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4,并且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4设置与加热控制器2电信号连接,从而为加热控制提供更多的监测点和控制参考量。
上述两种加热装置3的优选方案各有优势,第一种方案布置简单、控制方式直接,便于操作;第二种方案则是充分利用了车内的现有资源,节约成本,提升控制精度;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照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水套、加热控制器、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水泵;
所述加热水套套设在热泵空调的压缩机入口前端的制冷剂管路外,且所述加热水套的入口和出口通过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的出口和入口连接;
所述加热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装置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电信号连接,所述加热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制冷剂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水泵,以改变所述加热水套中的液体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有冷却水套的驱动电机,电机散热器、第一三通阀、以及与所述加热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电磁阀和第二三通阀;
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电机散热器的出口、所述电磁阀的出口和所述冷却水套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电机散热器的入口、所述加热水套的入口和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
所述水泵的入口与所述冷却水套的出口连接;
所述电磁阀的入口与所述加热水套的出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通阀为电子节温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套的出口处,且与所述加热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加热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所述电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加热水套或所述水管中的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水壶,所述膨胀水壶与所述水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泵空调的压缩机的入口处。
CN201720918973.2U 2017-07-26 2017-07-26 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6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8973.2U CN207106109U (zh) 2017-07-26 2017-07-26 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8973.2U CN207106109U (zh) 2017-07-26 2017-07-26 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6109U true CN207106109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897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6109U (zh) 2017-07-26 2017-07-26 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61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929A (zh) * 2019-12-05 2021-06-08 上海智远弘业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gv液压顶升装置及基于系统溢流的加热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929A (zh) * 2019-12-05 2021-06-08 上海智远弘业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gv液压顶升装置及基于系统溢流的加热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6807B (zh)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方法、车辆及介质
CN102941791B (zh) 电动车综合热循环系统
CN102529690B (zh) 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849616A (zh)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8376808A (zh) 一种汽车电池温度调节装置
CN206664207U (zh) 一种车辆冷暖循环系统及汽车
CN108539327A (zh) 基于液冷系统的动力电池液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914409U (zh) 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
CN207183468U (zh) 一种电池加热冷却系统、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7441867U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的热管理系统
CN207106109U (zh) 用于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加热系统
CN207466354U (zh) 车用智能冷却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07207684U (zh) 一种汽车空调水暖制热系统
CN20678965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加热和冷却系统
CN106837652A (zh) 一种汽车燃油辅助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44252U (zh) 发动机快速暖机冷却系统
CN108979811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源散热及废热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8469505U (zh) 一种车辆暖风控制系统
CN208164701U (zh) 电动汽车热管理装置
CN201166447Y (zh) 热水发生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热泵热水系统
CN212604652U (zh) 一种电动工业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216659651U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
CN211808939U (zh) 一种纯电动车驾驶室加热结构
CN209008344U (zh) 空调暖风系统
CN108758762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用三联供多功能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