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4758U - 棘轮套筒扳手 - Google Patents

棘轮套筒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4758U
CN207104758U CN201721082209.2U CN201721082209U CN207104758U CN 207104758 U CN207104758 U CN 207104758U CN 201721082209 U CN201721082209 U CN 201721082209U CN 207104758 U CN207104758 U CN 207104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force
carriage
stress
ratchet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822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822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4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4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47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棘轮套筒扳手,包括扳手柄,扳手柄的一端设有施力棘轮套筒;施力棘轮套筒的一端面上设有施力棘齿,施力棘轮套筒内转动插接有受力棘轮套筒,受力棘轮套筒上设有与施力棘齿对应的受力棘齿,受力棘轮套筒内设有与紧固件连接的扳手套孔;施力棘轮套筒与受力棘轮套筒之间设有弹性卡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用施力棘齿和受力棘齿来实现单向上紧紧固件的效果,而反向松动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翻转180°即可;弹性卡接装置可方便受力棘轮套筒拆装,从而可方便更换使用不同规格的扳手套孔,而受力棘轮套筒体积小,重量小,所以成套的本实用新型携带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用施力棘轮套筒通过棘齿配合带动受力棘轮套筒,省去了棘爪和弹簧的使用,结构更为可靠。

Description

棘轮套筒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尤其涉及一种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是常见的拆卸工具,多用于松紧位置比较狭窄的紧固件,在使用时仅需调整扳手柄的角度即可进行拆装工作,不必频繁地离开再套合紧固件,使用非常方便。现有技术棘轮扳手的主要结构(如图9所示)是扳手柄上转动安装一个与紧固件配合的扳手套筒,扳手套筒周向上设有棘齿,扳手柄上设有两个用弹簧支撑的棘爪,通过两棘爪之间的拨片来改变起作用的棘爪,从而实现拆卸或者安装的动作。但是现有的棘轮扳手其扳手套筒的结构是难以拆卸的,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其使用场合经常需要携带一整套的棘轮扳手,以用来拆卸不同规格和不同种类的紧固件,这样携带棘轮扳手时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重量也相对较大,非常不方便;同时用弹簧支撑棘爪使得现有棘轮扳手结构复杂、加工繁琐且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可根据紧固件规格灵活更换使用型号且有效减少成套扳手重量的棘轮套筒扳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棘轮套筒扳手,包括扳手柄,所述扳手柄的一端设有施力棘轮套筒;所述施力棘轮套筒的一端面上设有施力棘齿,所述施力棘轮套筒内转动插接有受力棘轮套筒,所述受力棘轮套筒上设有与所述施力棘齿对应的受力棘齿,所述受力棘轮套筒内设有与紧固件连接的扳手套孔;所述施力棘轮套筒与所述受力棘轮套筒之间设有弹性卡接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卡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施力棘轮套筒内周面上的容纳环槽,所述容纳环槽内安装有定位卡簧,所述定位卡簧呈蝶形,所述容纳环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定位卡簧的直径和所述施力棘齿的高度之和;所述受力棘轮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容纳环槽对应的卡接环槽;所述定位卡簧上设有抵靠在所述容纳环槽靠近所述施力棘齿的端面上的卡簧抵靠部,所述定位卡簧上设有与所述卡接环槽对应的卡簧卡接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卡簧为开环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扳手柄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分体设置,所述扳手柄上设有套筒固定孔,所述套筒固定孔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的外周面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扳手柄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之间设有辅助固定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施力棘轮套筒外周面上的平键,所述套筒固定孔上设有与所述平键对应的固定孔键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力棘轮套筒的两端面上均设有所述施力棘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棘轮套筒扳手,包括扳手柄,所述扳手柄的一端设有施力棘轮套筒;所述施力棘轮套筒的一端面上设有施力棘齿,所述施力棘轮套筒内转动插接有受力棘轮套筒,所述受力棘轮套筒上设有与所述施力棘齿对应的受力棘齿,所述受力棘轮套筒内设有与紧固件连接的扳手套孔;所述施力棘轮套筒与所述受力棘轮套筒之间设有弹性卡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用施力棘齿和受力棘齿来实现单向上紧紧固件的效果,而反向松动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翻转180°即可;施力棘轮套筒两端均有施力棘齿,受力棘齿配合任一施力棘齿均可使用,这就相当于延长了施力棘轮套筒的一倍寿命;受力棘轮套筒的内侧采用齿型构造,可满足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十二角梅花等形状;弹性卡接装置可方便受力棘轮套筒拆装,从而可方便更换使用不同规格的扳手套孔,而受力棘轮套筒体积小,重量小,所以成套的本实用新型携带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用施力棘轮套筒通过棘齿配合带动受力棘轮套筒,省去了棘爪和弹簧的使用,结构更为可靠。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卡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紧紧固件的操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卸紧固件的操作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棘轮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扳手柄;11-套筒固定孔;12-固定孔键槽;2-施力棘轮套筒;21-施力棘齿;22-平键;23-容纳环槽;3-受力棘轮套筒;31-受力棘齿;32-卡接环槽;33-扳手套孔;4-辅助固定装置;5-弹性卡接装置;51-定位卡簧;52-卡簧抵靠部;53-卡簧卡接部;61-扳手套筒;62-棘爪;63-拨片;64-弹簧;7-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8共同所示,棘轮套筒扳手,包括扳手柄1,所述扳手柄1的一端设有施力棘轮套筒2。本实施例所述扳手柄1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分体设置,所述扳手柄1上设有套筒固定孔11,所述套筒固定孔11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的外周面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保证所述扳手柄1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之间稳定的力矩传递,当然本实施例所述扳手柄1和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也可设置为一体。
所述扳手柄1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之间设有辅助固定装置4。所述辅助固定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外周面上的平键22,所述套筒固定孔11上设有与所述平键22对应的固定孔键槽12。所述固定孔键槽12为通槽,方便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安装。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和所述平键22为整体成型,此整体成型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因为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仅依靠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与所述套筒固定孔11的过盈配合,不能完全保证将所述扳手柄1上的力矩正常传递给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在施加力矩较大时,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与所述套筒固定孔11之间可能发生周向相对位移,导致力矩传递失效,所以增加所述平键22保持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和所述套筒固定孔11之间力矩传递的稳定。
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的一端面上设有施力棘齿21,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内转动插接有受力棘轮套筒3,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上设有与所述施力棘齿21对应的受力棘齿31,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内设有与紧固件7连接的扳手套孔33。本实施例所述施力棘齿21的外周面上设有棘齿配合台阶,所述棘齿配合台阶的台阶面上加工所述受力棘齿31。所述受力棘齿31和所述施力棘齿21均是在端面成型,相比现有技术弹簧64支撑棘爪62的结构,传递力矩更好,使用也更为可靠。本实施例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的两端面上均设有施力棘齿21,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两端面上的所述施力棘齿21是相反方向的,即其中一端面上的所述施力棘齿21可作备用,延长了本实施例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的使用寿命,此处应注意两所述施力棘齿21的方向不能相同,否则成套的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只能配合其中之一所述施力棘齿21安装,另一所述施力棘齿21就不起作用了。本实施例所述扳手套孔33示意为六角形,当然所述扳手套孔33也可为三角形、四角形、十二角形、梅花形或者其他形状。
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与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之间设有弹性卡接装置5,所述弹性卡接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内周面上的容纳环槽23,本实施例所述容纳环槽23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容纳环槽23内安装有定位卡簧51,所述定位卡簧51呈蝶形,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容纳环槽23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定位卡簧51的直径和所述施力棘齿21的高度之和;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容纳环槽23对应的卡接环槽32,本实施例所述卡接环槽3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定位卡簧51上设有抵靠在所述容纳环槽23靠近所述施力棘齿21的端面上的卡簧抵靠部52,所述定位卡簧51上设有与所述卡接环槽32对应的卡簧卡接部53,本实施例所述卡簧抵靠部52设有两处并在所述定位卡簧51上相对布置,所述卡簧抵靠部52为平滑曲线状,抵靠在所述容纳环槽23靠近所述受力棘齿31的端面上,所述卡簧卡接部53也设为两处,分别位于两所述卡簧抵靠部52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卡簧卡接部53为直线状,正好脱离所述容纳环槽23卡在所述卡接环槽32内,对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在轴向起到定位作用,当然所述卡簧卡接部53也可以为朝向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的凸起状。所述定位卡簧51为开环设置,开环的开口位于其中之一所述卡簧抵靠部52处,所述定位卡簧51设置为开环一方面可以方便所述定位卡簧51安装入所述容纳环槽23中,另一方面也方便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所述定位卡簧51发生弹性形变后有一定的收缩空间。
在本实施例上紧或拆卸紧固件7的过程中,所述定位卡簧51在轴向产生的弹簧力,可以使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上的所述卡接环槽32向远离所述施力棘齿21方向运动,从而保证所述施力棘齿21和所述受力棘齿31咬合的稳定;在本实施例回转过程中,即所述施力棘齿21和所述受力棘齿31逐渐从原先咬合的状态到两者棘齿顶点相对的状态,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和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之间产生轴向位移,这种轴向位移可以克服所述定位卡簧51在轴向产生的弹簧力,当所述施力棘齿21和所述受力棘齿31经过两者棘齿顶点相对的位置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和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又在所述定位卡簧51产生的轴向弹簧力作用下,使所述施力棘齿21和所述受力棘齿31恢复咬合状态,这时本实施例已经回转一个棘齿的角度,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连续回转,直至回转角度合适为止,然后在继续上紧或者拆卸紧固件7的操作。本实施例所述定位卡簧51不仅能使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在轴向上较为稳定,而且能配合所述施力棘齿21和所述受力棘齿31在使用过程中的位置关系提供合适的弹簧力。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在没有所述受力棘齿31的一端外周沿设有平滑倒角,这样方便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在插装入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过程中,使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的端部经过所述卡簧卡接部53时不会别卡。当然本实施例为适应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两端面的所述施力棘齿21,所述容纳环槽23设置在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轴向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根据紧固件7上紧的方向,将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上的所述扳手套孔33从一端套在紧固件7上,然后同现有棘轮扳手一样操作即可进行上紧工作,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紧固件7示意为外六角螺栓;当拆卸紧固件7时,只需将本实施例翻转180°,如图6所示,将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上的所述扳手套孔33从另一端套在紧固件7上即可,使用非常方便。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两端均有所述施力棘齿21,所述受力棘齿31配合任一所述施力棘齿21均可使用,这就相当于延长了所述施力棘轮套筒2的一倍寿命;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的内侧采用齿型构造,可满足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十二角梅花等形状,所述扳手套孔33可以据此制作多种规格,这样就将现有技术中成套携带的多根棘轮扳手转换成仅一根扳手柄1和多个型号的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大大减少了携带重量。所述定位卡簧51可方便所述受力棘轮套筒3拆装,从而可方便地更换使用不同规格的所述扳手套孔33。本实施例用施力棘轮套筒2通过棘齿配合带动受力棘轮套筒3,省去了棘爪62和弹簧64的使用,结构更为可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棘轮套筒扳手,包括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柄的一端设有施力棘轮套筒;所述施力棘轮套筒的一端面上设有施力棘齿,所述施力棘轮套筒内转动插接有受力棘轮套筒,所述受力棘轮套筒上设有与所述施力棘齿对应的受力棘齿,所述受力棘轮套筒内设有与紧固件连接的扳手套孔;所述施力棘轮套筒与所述受力棘轮套筒之间设有弹性卡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施力棘轮套筒内周面上的容纳环槽,所述容纳环槽内安装有定位卡簧,所述定位卡簧呈蝶形,所述容纳环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定位卡簧的直径和所述施力棘齿的高度之和;所述受力棘轮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容纳环槽对应的卡接环槽;所述定位卡簧上设有抵靠在所述容纳环槽靠近所述施力棘齿的端面上的卡簧抵靠部,所述定位卡簧上设有与所述卡接环槽对应的卡簧卡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簧为开环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柄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分体设置,所述扳手柄上设有套筒固定孔,所述套筒固定孔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的外周面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柄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之间设有辅助固定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轮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施力棘轮套筒外周面上的平键,所述套筒固定孔上设有与所述平键对应的固定孔键槽。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棘轮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棘轮套筒的两端面上均设有所述施力棘齿。
CN201721082209.2U 2017-08-28 2017-08-28 棘轮套筒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4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2209.2U CN207104758U (zh) 2017-08-28 2017-08-28 棘轮套筒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2209.2U CN207104758U (zh) 2017-08-28 2017-08-28 棘轮套筒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4758U true CN207104758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0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8220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4758U (zh) 2017-08-28 2017-08-28 棘轮套筒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4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3772A (zh) 棘轮套筒扳手
WO2009115016A1 (zh) 扳头
WO2016184311A1 (zh) 一种高强度自持式锁紧起子
CN207104758U (zh) 棘轮套筒扳手
KR100915285B1 (ko) 볼트 및 나사 제거장치
CN205278068U (zh) 一种梅花防盗螺母及其配套的扳手头
CN207480467U (zh) 一种具有多种套筒的扭矩扳手
TWM504670U (zh) 防滑六角扳手
CN204935477U (zh) 一种单向扳手
CN112296644A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多规格紧固件拧紧装置
CN207155646U (zh) 一种四角螺母专用扳手
CN201487434U (zh) 管道防盗接头
CN204339674U (zh) 一种异型螺母的拆装工具
TWI701108B (zh) 多夾持點套筒起子頭
CN201824330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工具
CN217966778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开口扳手
CN211940666U (zh) 一种机油格拆除器
KR200495828Y1 (ko) 너트 동시 체결 장치
TWM544577U (zh) 高效能螺栓
CN203557323U (zh) 异型套筒的套孔结构
CN215548261U (zh) 一种多规格扳手
CN209892704U (zh) 皮带安装工装
CN206429493U (zh) 一种快速安装型固定环
CN219633684U (zh) 一种硬链接安装工具
CN210850032U (zh) 一种梅花扳手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