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8001U - 一种管道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8001U
CN207098001U CN201720516881.1U CN201720516881U CN207098001U CN 207098001 U CN207098001 U CN 207098001U CN 201720516881 U CN201720516881 U CN 201720516881U CN 207098001 U CN207098001 U CN 207098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visor
pair
hole
tube
liqui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68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秀兰
陈纪银
周高华
曾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168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8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8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80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冷却系统,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及与位于所述第一主管、第二主管之间的多个支路管;所述第一主管开设有第一进液孔及多个分流孔;所述第二主管开设有第一出液孔及多个汇流孔;每个支路管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进液转接头、一个分流器、一对液冷板、一个汇流器、及一个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出液转接头,每个进液转接头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孔固定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器连接并连通;每对液冷板的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器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汇流器连接并连通;每个出液转接头的一端与分流器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汇流孔固定连接且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以及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日益成熟,动力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轿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太阳能、移动通讯终端产品及储能等产品上。
实现快充的动力电池包在逐步被人们所需要,一般的风冷无法解决电池包快充过程中温度急剧升高的问题,使用液冷是必然的。圆柱形动力电池包液冷系统多采用并联式管道,在此类管道中,冷却液流量的分布均匀性往往达不到要求,流速快的区域温度始终偏低,流速慢的区域温度始终偏高,造成电池模组间温度相差较大。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管道冷却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改善现有管道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量分布从而实现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均温均流管道冷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冷却系统,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及与位于所述第一主管、第二主管之间的多个支路管;所述第一主管开设有第一进液孔及多个分流孔;所述第二主管开设有第一出液孔及多个汇流孔;每个支路管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进液转接头、一个分流器、一对液冷板、一个汇流器、及一个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出液转接头,每个进液转接头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孔固定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器连接并连通;每对液冷板的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器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汇流器连接并连通;每个出液转接头的一端与分流器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汇流孔固定连接且连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器包括第一底面及第二底面,所述分流器的内部开设有分流通道,所述第一底面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分流通道连通的第二进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与进液转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进液孔位于第一底面的中心;所述分流通道为扁平状的U型通道,所述分流通道的横截面垂直于第二底面且分流通道穿过第二底面形成一对第一连接口;每一对液冷板为长方形扁平板,所述一对液冷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一对液冷板的一端与对应的一对第一连接口固定连接且连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侧面,所述液冷板内开设有多个矩形降温通道,所述降温通道的一侧侧面平行于第一侧面且并排排列。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器的结构与所述分流器的结构相同并包括第三底面及第四底面,所述汇流器的内部开设有扁平状的U型汇流通道,所述第三底面的中心开设有一个与所述汇流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液孔;所述汇流通道的横截面垂直于第四底面且所述汇流通道穿过第四截面形成一对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出液孔与所述出液转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对第二连接口与对应的一对液冷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管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管,所述第一进液孔位于所述第一主管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分流孔均匀的设置于与所述第一进液孔相背的第一主管另一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管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管,所述第二出液孔位于所述第二主管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汇流均匀地设置于与所述第二出液孔相背的所述第二主管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冷却系统,让冷却液体在管道冷却系统中流通,在多个所述降温通道的作用下,冷却液体与液冷板的接触面积变大进而使流速变缓,从而实现充分的热交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冷却系统使电池包采用并联式管道时流道分流均匀、温度均衡,使电池包的冷却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管道冷却系统中支路管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支路管中分流器的正面结构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支路管中分流器的侧面结构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支路管中汇流器的正面结构图。
图6为图2所示的支路管中汇流器的侧面结构图。
图7为图2所示的支路管中液冷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管道冷却系统100,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主管10、第二主管20及位于所述第一主管10及第二主管20之间的多个支路管30。
所述第一主管10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管,所述第一主管10开设有第一进液孔11及多个分流孔12。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进液孔11位于所述第一主管10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分流孔12均匀地设置于与所述第一进液孔11相背的第一主管10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主管20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管,所述第二主管20开设有第一出液孔21及多个汇流孔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液孔21位于所述第二主管20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汇流孔22均匀地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出液孔相背的第二主管20另一侧。
请参照图2,每个支路管30包括一个进液转接头31、一个分离器32、一个汇流器33、一对液冷板34及一个出液转接头35。
每个进液转接头3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每个进液转接头31的一端对应一个所述分流孔22。
请参照图2至图4,每个分流器32包括第一底面321及与第一底面321相背的第二底面322,所述分流器32的内部开设有分流通道323,所述第一底面321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分流通道323连通的第二进液孔3211,第二底面322的两端各开设两个固定孔324,用来固定电池模组的端板。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通道323为扁平状的U型通道,横截面垂直于第二底面322且分流通道323穿过第二底面322形成一对第一连接口3221;所述第二进液孔3211位于所述第一底面321的中心且与对应的所述进液转接头31的另一端对应。
请参照图2、图5及图6,每个汇流器33结构与所述分流器32相同,包括第三底面331及与第三底面331相背的第四底面332,所述汇流器33的内部开设有汇流通道333,所述第三底面331开设有一个与所述汇流通道333连通的第二出液孔3311,第四底面332的两端位置各开设两个固定孔334,用来固定电池模组的端板。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通道333为扁平状的U型通道,横截面垂直于第四底面332且所述汇流通道333穿过第四截面332形成一对第二连接口3321;所述第二出液口3311位于所述第三底面331的中心。
请参照图2及图7,每对液冷板34为长方形扁平板,所述一对液冷板34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液冷板34包括第一侧面341,所述液冷板34内开设有多个矩形降温通道34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通道342的一侧侧面平行于第一侧面341且并排排列,所述液冷板3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3221及第二连接口3321对应。
请参照图2、图5及图6,每个出液转接头35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所述进液转接头3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孔3311对应,另一端与汇流孔22对应。
请参照图1至图5,将第一主管10与第二主管20相对间隔设置,每个进液转接头31的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孔12固定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进液孔3211固定连接且连通,即另一端对应的分流器32连接并固定。每对液冷板34的一端与对应的一对第一连接口3221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口3221与降温通道341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一对第二连接口3321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口3321与降温通道341连通,即每对液冷板34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器32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汇流器33连接并连通。每个出液转接头35的一端与对应的汇流孔22固定连接且连通,即每个出液转接头35的一端与对应的汇流器33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出液孔3311固定连接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冷却系统100,冷却液体从第一进液口11进入第一主管10中,在分流孔22的导流作用下,冷却液体均匀地流经进液转接头31、分流器32的分流通道323,进入到液冷板34的降温通道341中,在多个所述降温通道341的作用下,冷却液体与液冷板34的接触面积变大,流速降低,从而实现充分的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液再经汇流器33的汇流通道333、出液转接头35进入第二主管20中,最后经第一出液孔21排出。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7)

1.一种管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及与位于所述第一主管、第二主管之间的多个支路管;所述第一主管开设有第一进液孔及多个分流孔;所述第二主管开设有第一出液孔及多个汇流孔;每个支路管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进液转接头、一个分流器、一对液冷板、一个汇流器、及一个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出液转接头,每个进液转接头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孔固定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器连接并连通;每对液冷板的一端与对应的分流器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汇流器连接并连通;每个出液转接头的一端与分流器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汇流孔固定连接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包括第一底面及第二底面,所述分流器的内部开设有分流通道,所述第一底面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分流通道连通的第二进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与进液转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液孔位于第一底面的中心;所述分流通道为扁平状的U型通道,所述分流通道的横截面垂直于第二底面且分流通道穿过第二底面形成一对第一连接口;每一对液冷板为长方形扁平板,所述一对液冷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一对液冷板的一端与对应的一对第一连接口固定连接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侧面,所述液冷板内开设有多个矩形降温通道,所述降温通道的一侧侧面 平行于第一侧面且并排排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器的结构与所述分流器的结构相同并包括第三底面及第四底面,所述汇流器的内部开设有扁平状的U型汇流通道,所述第三底面的中心开设有一个与所述汇流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液孔;所述汇流通道的横截面垂直于第四底面且所述汇流通道穿过第四截面形成一对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出液孔与所述出液转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对第二连接口与对应的一对液冷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管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管,所述第一进液孔位于所述第一主管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分流孔均匀的设置于与所述第一进液孔相背的第一主管另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管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管,所述第一出液孔位于所述第二主管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汇流孔均匀地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出液孔相背的所述第二主管另一侧。
CN201720516881.1U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管道冷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8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6881.1U CN207098001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管道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6881.1U CN207098001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管道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8001U true CN207098001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50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688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8001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管道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80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0129A (zh) * 2018-04-27 2018-08-10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装置
CN108923098A (zh) * 2018-07-21 2018-11-30 崔晓迪 一种锂电池及锂电池组的冷却装置
CN109301111A (zh) * 2018-09-28 2019-02-01 张家港市新东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0129A (zh) * 2018-04-27 2018-08-10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装置
CN108923098A (zh) * 2018-07-21 2018-11-30 崔晓迪 一种锂电池及锂电池组的冷却装置
CN108923098B (zh) * 2018-07-21 2021-08-31 崔晓迪 一种锂电池及锂电池组的冷却装置
CN109301111A (zh) * 2018-09-28 2019-02-01 张家港市新东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
CN109301111B (zh) * 2018-09-28 2023-09-08 新东鑫(江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98001U (zh) 一种管道冷却系统
CN205211815U (zh) 一种电池箱及具有其的电池包装置和电动车辆
CN219476798U (zh) 电池装置及供电设备
CN2051227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冷却装置
CN206471459U (zh) 一种电池组散热结构
CN207800846U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散热板
CN110534491A (zh) 一种l型多通道换热器及其流体流动换热检测方法
CN202652807U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CN206116563U (zh) 柱状电池成组高导热液体换热装置
CN109301095B (zh) 外循环油冷电池包
CN205882121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加热液冷板
CN208368494U (zh)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半桥功率单元
CN206134877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模组冷却装置
CN106602170A (zh) 一种可变接触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1628243A (zh) 一种电池模块结构
CN207938761U (zh) 电芯冷却装置及冷却组件
CN115810831A (zh) 电池冷却装置、新能源车
CN206313088U (zh) 散热电池模组
CN108539320A (zh) 软包装电池模组用微通道水冷换热器
CN216488235U (zh) 一种液体冷却动力电池箱
CN211719742U (zh)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CN206947467U (zh) 一种电池包分流式冷却装置
CN111864311A (zh) 电池包及其冷板
CN22079689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09730003U (zh) 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