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3724U - 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3724U
CN207093724U CN201721047687.XU CN201721047687U CN207093724U CN 207093724 U CN207093724 U CN 207093724U CN 201721047687 U CN201721047687 U CN 201721047687U CN 207093724 U CN207093724 U CN 207093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flexible axle
shifting
axle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76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
朱磊
李坤
李哲
陈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76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3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3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37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包括安装固定板以及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板表面前后端的选挡软轴支架和换挡软轴支架;所述选挡软轴支架包括选挡软轴固定板,选挡软轴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垂直折弯形成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选挡软轴固定板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布有三个第一腰形孔;换挡软轴支架包括换挡软轴固定板,换挡软轴固定板左侧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三侧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固定板以及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板表面前后端的选挡软轴支架和换挡软轴支架,能够保证选换挡软轴组件的装配稳定性与可靠性,安装固定更加快捷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变速箱的使用性能,具有良好的实用与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其变速操纵系统的换挡手柄和变速箱相距较远,连接换挡手柄和变速箱的选换挡传动总成的尺寸就相应较大,因而一般在选换挡手柄和变速箱之间的部位装有选换挡软轴组件,然而选换挡软轴组件在安装到变速箱上时,还需要通过固定装置进行辅助安装。采用选换挡软轴组件来实现汽车变速操纵可行性,这样,提供一种能够在变速箱上实现可靠装配的选换挡软轴组件固定装置,以保证选换挡平顺性和固定可靠性,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保证选换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包括安装固定板以及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板表面前后端的选挡软轴支架和换挡软轴支架;
所述安装固定板包括分布在后侧的后侧面,后侧面右端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一平面,后侧面左端向前倾斜折弯形成第一斜面,第一斜面前端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二平面,第二平面前端向右垂直折弯形成第三平面,第三平面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四平面,第四平面前端向右垂直折弯形成前侧面,前侧面右侧与第一平面前端垂直相交;第一平面与第四平面之间安装有两个第一定位孔,第一斜面与第三平面之间安装有两个第二定位孔;
所述选挡软轴支架包括选挡软轴固定板,选挡软轴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垂直折弯形成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选挡软轴固定板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布有三个第一腰形孔;
所述换挡软轴支架包括换挡软轴固定板,换挡软轴固定板左侧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三侧板;换挡软轴固定板包括分布在顶端的顶面,顶面右侧向下垂直折弯形成第五平面,第五平面底端向左倾斜折弯形成第二斜面,第二斜面底端向左垂直折弯形成底面;换挡软轴固定板表面沿水平方向均布有三个第二腰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平面与第四平面相交处设有内凹的弧面,过渡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面的中垂线同时穿过两个第一定位孔的轴线,第二平面的中垂线同时穿过两个第二定位孔的轴线,结构强度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换挡软轴固定板、第三侧板底部均与安装固定板焊接相连,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通过焊接相连,从而形成高强度的焊接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面与后侧面之间的夹角、第二斜面与第五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力学强度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固定板与变速箱箱体表面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安装简单方便,结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固定板以及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板表面前后端的选挡软轴支架和换挡软轴支架,能够保证选换挡软轴组件的装配稳定性与可靠性,安装固定更加快捷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变速箱的使用性能,具有良好的实用与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包括安装固定板11以及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板11表面前后端的选挡软轴支架12和换挡软轴支架13;
如图4所示,安装固定板11包括分布在后侧的后侧面111,后侧面111右端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一平面113,后侧面111左端向前倾斜折弯形成第一斜面 112,第一斜面112前端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二平面114,第二平面114前端向右垂直折弯形成第三平面115,第三平面115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四平面116,第四平面116前端向右垂直折弯形成前侧面117,前侧面117右侧与第一平面 113前端垂直相交;第一平面113与第四平面116之间安装有两个第一定位孔 118,第一斜面112与第三平面115之间安装有两个第二定位孔119;第一斜面112与后侧面111之间的夹角为45度;前侧面117的中垂线同时穿过两个第一定位孔118的轴线,第二平面114的中垂线同时穿过两个第二定位孔119的轴线,结构强度更加可靠;第三平面115与第四平面116相交处设有内凹的弧面,过渡更加合理。
如图5所示,选挡软轴支架12包括选挡软轴固定板121,选挡软轴固定板 121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垂直折弯形成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选挡软轴固定板121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布有三个第一腰形孔124。
如图6所示,换挡软轴支架13包括换挡软轴固定板131,换挡软轴固定板 131左侧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三侧板132;换挡软轴固定板131包括分布在顶端的顶面133,顶面133右侧向下垂直折弯形成第五平面134,第五平面134底端向左倾斜折弯形成第二斜面135,第二斜面135底端向左垂直折弯形成底面136;换挡软轴固定板131表面沿水平方向均布有三个第二腰形孔137;第二斜面135 与第五平面134之间的夹角为45度;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换挡软轴固定板131、第三侧板132底部均与安装固定板11焊接相连,第二侧板123与第三侧板132之间通过焊接相连,从而形成高强度的焊接整体。
如图7和图8所示,安装固定板11与变速箱2箱体表面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安装简单方便,结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固定板以及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板表面前后端的选挡软轴支架和换挡软轴支架,能够保证选换挡软轴组件的装配稳定性与可靠性,安装固定更加快捷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变速箱的使用性能,具有良好的实用与经济价值。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固定板(11)以及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板(11)表面前后端的选挡软轴支架(12)和换挡软轴支架(13);
所述安装固定板(11)包括分布在后侧的后侧面(111),后侧面(111)右端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一平面(113),后侧面(111)左端向前倾斜折弯形成第一斜面(112),第一斜面(112)前端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二平面(114),第二平面(114)前端向右垂直折弯形成第三平面(115),第三平面(115)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四平面(116),第四平面(116)前端向右垂直折弯形成前侧面(117),前侧面(117)右侧与第一平面(113)前端垂直相交;第一平面(113)与第四平面(116)之间安装有两个第一定位孔(118),第一斜面(112)与第三平面(115)之间安装有两个第二定位孔(119);
所述选挡软轴支架(12)包括选挡软轴固定板(121),选挡软轴固定板(121)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垂直折弯形成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选挡软轴固定板(121)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布有三个第一腰形孔(124);
所述换挡软轴支架(13)包括换挡软轴固定板(131),换挡软轴固定板(131)左侧向前垂直折弯形成第三侧板(132);换挡软轴固定板(131)包括分布在顶端的顶面(133),顶面(133)右侧向下垂直折弯形成第五平面(134),第五平面(134)底端向左倾斜折弯形成第二斜面(135),第二斜面(135)底端向左垂直折弯形成底面(136);换挡软轴固定板(131)表面沿水平方向均布有三个第二腰形孔(1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平面(115)与第四平面(116)相交处设有内凹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面(117)的中垂线同时穿过两个第一定位孔(118)的轴线,第二平面(114)的中垂线同时穿过两个第二定位孔(119)的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换挡软轴固定板(131)、第三侧板(132)底部均与安装固定板(11)焊接相连,第二侧板(123)与第三侧板(132)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12)与后侧面(111)之间的夹角、第二斜面(135)与第五平面(134)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板(11)与变速箱(2)箱体表面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CN201721047687.XU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3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7687.XU CN207093724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7687.XU CN207093724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3724U true CN207093724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768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3724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3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93724U (zh) 一种用于双杆操纵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CN201984662U (zh) 一种教练车转向传动装置
CN207000745U (zh) 一种模块化船用舱室单元
CN207345500U (zh) 一种汽车换挡机构安装支架结构
CN207842666U (zh) 一种换挡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298512U (zh) 一种新型选换挡机构
CN209067826U (zh) 机械换挡双变速操纵机构
CN101710470B (zh) 透光道路交通标志牌及其制作方法
CN206784213U (zh) 一种组合式市政减速带
CN211202851U (zh) 一种与换挡杆易装配易拆卸的换挡手球
CN203543677U (zh) 一种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CN202029834U (zh) 汽车驻车制动操纵装置
CN203752903U (zh) 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CN206297412U (zh) 一种换挡机构固定支架
CN207018491U (zh) 一种用于带换挡助力气缸的选换挡软轴固定支架总成
CN203892544U (zh) 带有led指示功能的手自一体电子换挡器总成
CN203686101U (zh) 一种汽车换挡机构
CN204327944U (zh) 一种选换挡操纵座总成
CN209569331U (zh) 一种电动车两挡自动变速箱
CN102853503B (zh) 汽车空调控制器
CN211809060U (zh) 一种电子换挡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6217788U (zh) 防漏光汽车门饰条结构
CN204222648U (zh) 二档电动车变速器总成的拉索支架
CN202242939U (zh) 横置发动机后悬置支架
CN106968899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