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2097U - 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82097U
CN207082097U CN201720982586.5U CN201720982586U CN207082097U CN 207082097 U CN207082097 U CN 207082097U CN 201720982586 U CN201720982586 U CN 201720982586U CN 207082097 U CN207082097 U CN 207082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layer
pet
conductive layer
upper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25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金培
缪真
梁凤连
李勇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hao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hao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hao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hao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9825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82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82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82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其包括PET基膜、设于PET基膜两侧的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分别通过上导电油墨层和下导电油墨层设置在PET基膜的上下侧;上导电层的上侧还设有3D曲面玻璃盖板,3D曲面玻璃盖板通过双面粘接的粘接膜固定粘接在上导电层上;其中,所述3D曲面玻璃盖板、上导电层、PET基膜和下导电层的中心轴线重合,且3D曲面玻璃盖板的宽度大于上导电层的宽度,上导电层的宽度大于PET基膜的宽度,下导电层的宽度小于PET基膜的宽度。

Description

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
背景技术
对于LCD液晶显示来说,通常由液晶负责控制显示灰度,三原色滤光片控制显示颜色,这就要求它们必须一一对应才能显示正常。而如果用LCD液晶面板来做曲屏,内周长与外周长就会出现不相等,原来一一对应的液晶和滤光片就会出现位置偏差,从而导致色彩失真,此外还会引起漏光、暗屏重影及雪花等一些列问题。因此,对于曲屏来说,以AMOLED(主动式OLED)为代表的OLED显示技术几乎就成了不二之选。
在触控方面,ITO(锡氧化铟)透明导电薄膜由于透光性好、厚度低、硬度和导电性优秀、制作工艺成熟等诸多原因,成为了非曲面LCD和OLED等显示屏幕最重要的触控层材料。然而,由于ITO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不适合做大曲率甚至可随意弯折的柔性触控层,而且造价和成本高昂,目前大约占到整个触控屏幕产业上游材料部分30%-40%的成本,又使用了“铟”这种储量有限的稀有金属,因此随着曲面和柔性时代的到来,大有被取代的态势。目前对ITO材质最主要的替代品有: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银和金属网格等。其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从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说是ITO非常好的替代者。但是石墨烯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距离量产还有很远的距离。纳米碳管工业化量产技术尚未完善,其制成的薄膜产品在导电性也不及ITO。因此从技术与市场化的角度来说,金属网格与纳米银技术将是近几年发展的主角。
其中,金属网格技术是使用银、铜等金属导电材料或者氧化物在PET等薄膜基板上压制所形成的导电金属网,其主要优势是原料成本低和可绕折性好,但是具有良率、产量和高线宽高像素下引起的莫瑞干涉波纹问题,目前仅在一些分辨率不高、相对远距离使用的台式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产品上运用,尚无法运用到近距离使用的智能移动终端上。纳米银技术是指将纳米银墨水材料涂抹在PET薄膜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后利用镭射光刻技术,刻画制成具有纳米级别的银线导电网络。其主要优势是良率高、线宽小、导电性好和耐绕折,缺点是成本高。而且相比于金属网格,纳米银材质具有较小的曲率半径,且在弯曲时的电阻变化率小,再加上线宽的原因,因此更适合在手机、智能手表和手环等高分辨率的近距离场景中使用。
现有技术中,如果以PET薄膜为基膜,生产的磁控溅射触摸屏薄膜上经常有凹凸点,具有不平整表面的触摸屏薄膜在后续加工中影响了整体的触摸屏质量;另外,传统的触摸屏设计一般采用的胶粘方式,粘胶的厚度使得触摸屏整体厚度增大;另外,现代手机、智能手表以及手环等高分辨率的近距离场景中使用的移动终端设计,一般要求触摸屏黑边框的宽度越窄越好,而基于现有技术的限制,传统的触摸屏设计会导致触摸屏与前壳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导致触摸屏容易与前壳分离甚至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对现有的触摸屏结构进行改进,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包括PET基膜、设于PET基膜两侧的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分别通过上导电油墨层和下导电油墨层设置在PET基膜的上下侧;上导电层的上侧还设有3D曲面玻璃盖板,3D曲面玻璃盖板通过双面粘接的粘接膜固定粘接在上导电层上;其中,所述3D曲面玻璃盖板、上导电层、PET基膜和下导电层的中心轴线(沿长度方向)重合,且3D曲面玻璃盖板的宽度大于上导电层的宽度,粘接膜的宽度一般等于上导电层的宽度,上导电层的宽度大于PET基膜的宽度,上导电油墨层的宽度一般等于PET基膜的宽度,下导电层的宽度大于PET基膜的宽度,下导电油墨层的宽度一般等于PET基膜的宽度。通过上述设置,3D曲面玻璃盖板、粘接膜、上导电层、上导电油墨层、PET基膜、下导电油墨层和下导电层依次层叠后,形成台阶式结构的触摸屏,该种结构下,触摸屏与前壳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触摸屏能较好的固持在前壳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PET基膜的厚度为0.188mm±0.020mm。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膜上下侧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也即其表面具有若干个凸起。更优选的,所述粘接膜的凸起的高度不大于粘接膜厚度的1/3,此时能使粘接膜保持更高的的粘接力。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电层为网栅导电层,也即上导电层是通过镭射光刻技术将金属刻画制成金属线网格状结构(菱形、方形或者多边形结构),其中的金属一般采用导电良导体,例如现有的铜、以及纳米银等材料。同样的,下导电层也为网栅导电层,也即下导电层是通过镭射光刻技术将金属刻画制成金属线网格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D曲面玻璃盖板的宽度大于上导电层的宽度,上导电层的宽度大于PET基膜的宽度,下导电层的宽度大于PET基膜的宽度,使得层叠后的触摸屏形成台阶式结构,该种结构下的触摸屏装配后,与前壳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触摸屏能较好的固持在前壳内部;
2、现有技术中,以PET薄膜为基膜,生产的磁控溅射触摸屏薄膜上经常有凹凸点,形成了表面不平整的触摸屏薄膜,本新型将PET基膜的厚度设计为0.188mm±0.020mm,由于增大了PET基膜的厚度,磁控溅射过程中将会使加工后的PET薄膜表面更加平整,且经过实际试验发现,此种厚度下生产的磁控溅射触摸屏薄膜上的凹凸点最少或者没有;
3、3D曲面玻璃盖板通过粘接膜固定粘接,粘接膜上下侧的表面具有若干个凸起(颗粒),通过粘接膜替换现有的粘胶,不仅可以减少厚度,而且粘接膜上的凸起可增强粘接力。这样,经过热压或者粘接之后,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3D曲面玻璃盖板、粘接膜、上导电层、上导电油墨层、PET基膜、下导电油墨层和下导电层合为一体,得到的柔性PET触摸屏不仅满足厚度需求,而且磁控溅射触摸屏薄膜上的凹凸点最少;
4、另外,为了要做到可随意弯折,本新型采用3D曲面玻璃盖板通过粘接膜粘接在上导电层上,其3D曲面玻璃盖板具有更加的柔性、可塑性,并且加工工艺较为成熟,且采用粘接膜代替现有的粘胶,粘胶在一定的低温以下呈现坚硬、脆、易碎的特性,而使用粘接膜,可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无论多少温度下其均具有良好的柔性。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不仅结构易于实现,且功能强大,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包括PET基膜101、设于PET基膜101两侧的上导电层102和下导电层103,上导电层102和下导电层103分别通过上导电油墨层104和下导电油墨层105设置在PET基膜101的上下侧;上导电层102的上侧还设有3D曲面玻璃盖板106,3D曲面玻璃盖板106通过粘接膜107固定粘接,粘接膜107为双面粘接;其中,3D曲面玻璃盖板106的宽度大于上导电层102的宽度,粘接膜107的宽度一般等于上导电层102的宽度,上导电层102的宽度大于PET基膜101的宽度,上导电油墨层104的宽度一般等于PET基膜101的宽度,下导电层103的宽度大于PET基膜101的宽度,下导电油墨层105的宽度一般等于PET基膜101的宽度。通过上述设置,3D曲面玻璃盖板106、粘接膜107、上导电层102、上导电油墨层104、PET基膜101、下导电油墨层105和下导电层103依次层叠后,形成台阶式结构的触摸屏,该种结构下,触摸屏与前壳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触摸屏能较好的固持在前壳内部。
其中,PET基膜101的厚度为0.188mm±0.020mm。
另外,粘接膜107上下侧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也即其表面具有若干个凸起。更优选的,粘接膜107的凸起的高度不大于粘接膜107厚度的1/3,此时能使粘接膜107保持更高的的粘接力。
现有技术中,以PET薄膜为基膜,生产的磁控溅射触摸屏薄膜上经常有凹凸点,形成了表面不平整的触摸屏薄膜,本新型将PET基膜101的厚度设计为0.188mm±0.020mm,由于增大了PET基膜101的厚度,磁控溅射过程中将会使加工后的PET薄膜表面更加平整,且经过实际试验发现,此种厚度下生产的磁控溅射触摸屏薄膜上的凹凸点最少或者没有(更厚的PET基膜101当然会使凹凸点进一步减少,但是将会增加整体触摸屏的厚度,不能适用一些超薄需求的场合)。同时,3D曲面玻璃盖板106通过粘接膜107固定粘接,粘接膜107上下侧的表面具有若干个凸起(颗粒),通过粘接膜107替换现有的粘胶,不仅可以减少厚度,而且粘接膜107上的凸起可增强粘接力。经过热压或者粘接之后,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3D曲面玻璃盖板106、粘接膜107、上导电层102、上导电油墨层104、PET基膜101、下导电油墨层105和下导电层103合为一体,得到的柔性PET触摸屏不仅满足厚度需求,而且磁控溅射触摸屏薄膜上的凹凸点最少。
另外,上导电层102为网栅导电层,也即上导电层102是通过镭射光刻技术将金属刻画制成金属线网格状结构(菱形、方形或者多边形结构),其中的金属一般采用导电良导体,例如现有的铜、以及纳米银等材料。同样的,下导电层103也为网栅导电层,也即下导电层103是通过镭射光刻技术将金属刻画制成金属线网格状结构。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膜、设于PET基膜两侧的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分别通过上导电油墨层和下导电油墨层设置在PET基膜的上下侧;上导电层的上侧还设有3D曲面玻璃盖板,3D曲面玻璃盖板通过双面粘接的粘接膜固定粘接在上导电层上;
其中,所述3D曲面玻璃盖板、上导电层、PET基膜和下导电层的中心轴线重合,且3D曲面玻璃盖板的宽度大于上导电层的宽度,上导电层的宽度大于PET基膜的宽度,下导电层的宽度大于PET基膜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膜的厚度为0.188mm±0.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膜的宽度等于上导电层的宽度,上导电油墨层的宽度等于PET基膜的宽度,下导电油墨层的宽度等于PET基膜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膜上下侧的表面为具有若干个凸起的凹凸不平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膜的凸起的高度不大于粘接膜厚度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层为具有金属线网格状结构的网栅导电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电层为具有金属线网格状结构的网栅导电层。
CN201720982586.5U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 Active CN207082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2586.5U CN207082097U (zh)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2586.5U CN207082097U (zh)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82097U true CN207082097U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25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2586.5U Active CN207082097U (zh)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82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4138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091872B2 (en) Touch window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EP2871558A2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955303B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TW201432537A (zh) 導電膜及其製備方法以及包含該導電膜之觸控式螢幕
US20170097700A1 (en) Touch window
US20170060309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Fabricating Method of Color Filter Substrate,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158964B (zh)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105468201A (zh) 触摸显示基板、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20140022208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TW201504873A (zh) 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面板之網格的形成方法
CN102279683A (zh) 集成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摸屏终端
CN203588240U (zh) 单层玻璃电容式触摸屏
TW201520862A (zh) 觸控面板
CN103744567A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触控层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EP2669773A2 (en) Touch panel
WO2019041942A1 (zh) 一种对置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以及封装方法
TWI439776B (zh) 液晶顯示裝置
TWI632500B (zh) Touch sensing device
CN104216596B (zh) 内嵌式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52278A (zh) Ogs触摸屏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关设备
CN203084387U (zh) 水平电场模式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3761017A (zh) 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及触控层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4155240U (zh) 一种新型触控显示模组
CN104238855B (zh) 触控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