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1120U - 空调器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81120U CN207081120U CN201720356275.8U CN201720356275U CN207081120U CN 207081120 U CN207081120 U CN 207081120U CN 201720356275 U CN201720356275 U CN 201720356275U CN 207081120 U CN207081120 U CN 2070811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body
- scoreboard
- air
- outdoor unit
- blower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压缩机、风机、中隔板和电控盒。电控盒设在中隔板上且位于压缩机放置腔内,电控盒包括:盒体、电路板和散热器,电路板和散热器设在盒体内,电路板竖向放置,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设在散热基板上的多个散热片,散热基板与电路板相连,多个散热片穿过盒体、中隔板后伸入到风机放置腔内,相邻两个散热片之间限定出过风槽,至少部分过风槽沿水平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外机,提高了对电控盒的散热效果,散热器可制作得较小,降低了散热器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背景技术
家用空调的室外机,其内部结构基本定型,室外机内的电控盒一般通过空气对流来散热,这种方式散热效果不佳。相关技术公开的一些设计中,有的室外机将电控盒的散热器连接到压缩机的储液器上,利用储液器表面低温吸收热量,但是室外机整体布局较为复杂,装配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外机,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可提高电控盒的散热效果,且室外机内部布局合理、电控盒对其他构件干涉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容纳腔;换热器、压缩机和风机,所述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机分别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机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前侧;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压缩机放置腔和风机放置腔,所述中隔板包括前分板和后分板,所述前分板的前端与所述壳体的前壁面相连且位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机之间,所述后分板从所述前分板的后端向后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延伸;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在所述前分板上且位于所述压缩机放置腔内,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电路板和散热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散热器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电路板竖向放置,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设在所述散热基板上的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所述多个散热片穿过所述盒体、所述中隔板后伸入到所述风机放置腔内,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限定出过风槽,至少部分所述过风槽沿水平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由于电控盒的散热器穿过盒体、中隔板后伸入到风机放置腔内,至少部分过风槽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散热器的过风槽的延伸方向与风机驱动的气流流动方向一致,由于电路板竖向设置,电路板与散热器之间的换热面积大,提高了对电控盒的散热效果,散热器可制作得较小,降低了散热器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的器件安装面朝向所述前分板设置,所述盒体的朝向所述风机的壁面为镂空面且由所述前分板封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朝向所述压缩机的壁面为镂空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形成为竖向设置的框形,所述电路板连接在所述支架内。盒体上方采用密封盖板隔开进行防水,右方有中隔板的前分板进行封住,左是电路板,这样结构方式的盒体能兼顾到传统的部分防水和防火功能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分别朝向所述前分板延伸且与所述前分板相连,所述中隔板的上边沿设有翻边,所述支架的上边框与所述翻边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隔板上设有缺口,所述盒体包括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与所述支架相连且与所述缺口的周壁接触配合,所述密封盖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多个散热片配合在所述穿孔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在所述电路板的器件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穿孔,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基板位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所述多个散热片从所述穿孔处伸出,所述第二板体从所述第一板体的前边沿向前且朝向所述风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体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边沿朝向所述压缩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板体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边沿朝向所述压缩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分别与所述支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前分板与所述后分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板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卡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多个散热片沿竖向间隔开设置,每个散热片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去除壳体顶盖的一个方向上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去除壳体顶盖的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去除壳体顶盖与壳体前盖板的一个方向上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去除壳体顶盖与壳体前盖板的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图。
图5是图4圈示A处的放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中隔板与电控盒的装配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的另一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一种中隔板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另一种中隔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空调器室外机100、壳体1、压缩机放置腔11、风机放置腔12、换热器2、压缩机3、风机4、电抗器安装座5、电抗器51、中隔板6、前分板61、后分板62、缺口63、翻边64、插槽641、电控盒7、盒体71、支架711、凸边7111、插块7112、卡凸7113、密封盖板712、第一板体7121、穿孔7121a、第二板体7122、第三板体7123、第四板体7124、凸沿7125、卡孔7126、电路板72、散热器73、散热片731、散热基板732、过风槽733、装配孔8a、通孔8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包括:壳体1、换热器2、压缩机3、风机4、中隔板6、电控盒7和电抗器51。壳体1内限定出容纳腔,换热器2、压缩机3和风机4分别设在容纳腔内,压缩机3和风机4间隔开地设置在换热器2的前侧。
中隔板6设在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成压缩机放置腔11和风机放置腔12,中隔板6包括前分板61和后分板62,前分板61的前端与壳体1的前壁面相连且位于压缩机3和风机4之间,后分板62从前分板61的后端向后朝向远离风机4的方向延伸。
电控盒7设在前分板61上且位于压缩机放置腔11内,电控盒7包括:盒体71、电路板72和散热器73,电路板72和散热器73设在盒体71内,电路板72竖向放置,散热器73包括散热基板732和设在散热基板732上的多个散热片731,散热基板732与电路板72相连,多个散热片731穿过盒体71、中隔板6后伸入到风机放置腔12内,相邻两个散热片731之间限定出过风槽733,至少部分过风槽733沿水平方向延伸。
可选地,电抗器51安装在电抗器安装座5上,电抗器安装座5设在后分板62上且位于压缩机放置腔1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盒7放置在中隔板6一侧的压缩机放置腔11内,这样的安装位置,电控盒7不会阻碍风机放置腔12内气流流通,可避免影响到风道性能,且不会占用到压缩机放置腔11内的管路走管空间,保证了管路震动性能。电路板72竖向设置后,电控盒7整体也就可以竖向设置,此时电控盒7相当于紧贴在中隔板6上,电控盒7水平占地小,空调器室外机100内部布局非常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器73部分伸入到风机放置腔12内进行散热,散热器73的至少部分过风槽733沿水平方向延伸,风机放置腔12内在风机4的驱动下气流也基本由后向前水平流动,因此过风槽733的延伸方向与风机4转动带动的气体流动方向大体一致,使得散热器73的散热效果极佳。因此,散热器73的散热片731就可以做得比传统的小,成本可以降低一半左右。
可选地,如图5所示,散热器73的多个散热片731沿竖向间隔开设置,散热器73上所有散热片731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使得散热器73的全部过风槽733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这样全部的过风槽733的延伸方向均与风机4驱动的气流流动方向相一致,散热器73的散热效果可进一步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风机放置腔内气流方向与散热片过风槽的方向成90度,气流无法顺畅流入过风槽内,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会很差。另外,在朝向风机放置腔12一侧,中隔板6的竖直方向上,中隔板6的中间处表面风速最大,中隔板6的两端处风速最小。如果将散热器位于中隔板的最上方,风速最小,散热效果也不好。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散热器73的多个散热片731沿竖向间隔开设置,可使散热器73的大部分散热片731靠近中隔板6的风速较高的中部,且使全部的过风槽733的延伸方向均与风机4驱动的气流流动方向相一致。
这里,由于电路板72是竖向放置的,因此散热器73与电路板72之间可以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电路板72上电器元件生成的热量能尽量通过散热器73散发出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由于电控盒7的散热器73穿过盒体71、中隔板6后伸入到风机放置腔12内,至少部分过风槽733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散热器73的过风槽733的延伸方向与风机4驱动的气流流动方向相一致,由于电路板72竖向设置,电路板72与散热器73之间的换热面积大,提高了对电控盒7的散热效果,散热器73可以制作得较小,降低了散热器73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72的器件安装面朝向前分板61设置,盒体71的朝向风机4的壁面为镂空面且由前分板61封闭。也就是说,电路板72的安装电子元器件的面朝向前分板61设置,电路板72的针脚面朝向压缩机3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71的朝向压缩机3的壁面为镂空面,也就是说,盒体71在电路板72的一侧也是空的,电路板72依靠自身达到保护其右侧面上的电子元器件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盒体71的左右壁面均为镂空面,即去掉了传统电控盒7左右用来密封的钣金盖板,使得电控盒7的生产成本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71包括:支架711,支架711形成为竖向设置的框形,电路板72连接在支架711内。可以理解的是,支架711形成的框体的形状与电路板72的形状要相一致,如图7和图8中,电路板72为矩形,支架711就形成为矩形框,电路板72设在框内,即支架711包围在电路板72的四侧,支架711构成了盒体71的上、下、前、后四个侧壁,盒体71的左右都是镂空的。
具体地,电路板72通过卡扣连接在支架711上,电路板72的针脚面封闭了盒体71镂空的左壁面。
更具体地,支架711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分别朝向前分板61延伸且与前分板61相连,中隔板6的上边沿设有翻边64,支架711的上边框与翻边64相连接。支架711连接到中隔板6的翻边64上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为卡扣连接,如图9、图10所示的在翻边64上设置插槽641,支架711的上边框设置插块7112,将插块7112插入插槽641完成连接;还可以是利用螺钉连接。这里,如图10所示,插槽641可以形成在翻边64上,也可如图11所示插槽641设在中隔板6的未设翻边处,插槽641可为U形或者其他形状。当然中隔板6上也可以不设置翻边64,在中隔板6与支架711之间设置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中隔板6和支架711完成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图1所示,中隔板6上设有缺口63,盒体71包括密封盖板712,密封盖板712与支架711相连且与缺口63的周壁接触配合,如图7所示,密封盖板712上设有穿孔7121a,多个散热片731配合在穿孔7121a处。
具体地,如图7所示,密封盖板712包括:第一板体7121、第二板体7122、第三板体7123和第四板体7124,第一板体7121设在电路板72的器件安装面上,第一板体7121上设有穿孔7121a,散热器73的散热基板732位于电路板72和第一板体7121之间,多个散热片731从穿孔7121a处伸出,第二板体7122从第一板体7121的前边沿向前且朝向风机4的方向延伸,第三板体7123从第一板体7121和第二板体7122的上边沿朝向压缩机3的方向延伸,第四板体7124从第一板体7121和第二板体7122的下边沿朝向压缩机3的方向延伸,第三板体7123和第四板体7124分别与支架711相连。这样的结构,使得盒体71在散热器73处能够通过罩上密封盖板712达到基本的密封保护作用。
在有的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缺口63位于前分板61与后分板62的连接处,这样,散热器73设置在中隔板6的型线拐角处时,此处风速大,散热效果好。第一板体7121与第二板体71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可使气流顺畅地沿第一板体7121、第二板体7122流过,从而引导气流从散热片过风槽733处流过。
如图4、图8、图10和图11所示,中隔板6的缺口63设置在前分板61与后分板62之间的圆弧过渡处,前分板61与后分板62之间圆弧过渡,且密封盖板712上第一板体7121与第二板体7122形成为角度为钝角的斜过风面,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风阻,降低风机4能耗,且能引导气流尽可能多地从散热器63的过风槽633处通过,从而提高风机4对散热器73的散热作用。散热器73从密封盖板712的穿孔7121a、前分板61与后分板62的圆弧过渡处的缺口63中伸出,可以利用急剧变向的气流快速带走热量。
可选地,密封盖板712分别与支架711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卡扣连接。这样使得安装上密封盖板712时,操作较为容易,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当然密封盖板712与支架711的连接并不限于卡扣连接,还可以是通过螺钉完成连接。当然,密封盖板712和支架711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将密封盖板712焊接到支架711上。
下面参照图1-图11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外机100包括壳体1、换热器2、压缩机3、风机4、电抗器51、中隔板6和电控盒7。壳体1内限定出容纳腔,换热器2、压缩机3和风机4分别设在容纳腔内,压缩机3和风机4间隔开地设置在换热器2的前侧,中隔板6的一部分朝向压缩机3凸出形成为电抗器安装座5,以安装电抗器51。
如图3-图4、图10-图11所示,中隔板6设在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成压缩机放置腔11和风机放置腔12,中隔板6包括前分板61和后分板62,前分板61位于压缩机3和风机4之间,前分板61的前端与壳体1的前壁面通过螺钉连接相连,后分板62从前分板61的后端向后朝向远离风机4的方向延伸,后分板62的后端连接换热器2。前分板61与后分板62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且在圆弧连接处设有向上敞开的缺口63。
如图6所示,电控盒7设在前分板61上且位于压缩机放置腔11内,电控盒7包括:盒体71、电路板72和散热器73。
如图6所示,电路板72竖向放置于盒体71内,并且电路板72的器件安装面朝向前分板61设置。
散热器73包括散热基板732和设在散热基板732上的多个散热片731,散热基板732与电路板72相连,多个散热片731从前分板61与后分板62连接处的缺口63处伸出,即散热片731的一部分穿过盒体71、中隔板6伸入风机放置腔12内。此外,相邻两个散热片731之间限定出过风槽733,散热器73上全部过风槽733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即过风槽733的延伸方向与风机4转动带动的气体流动方向一致。
如图6-图9所示,盒体71包括支架711和密封盖板712,且盒体71的左右壁面均为镂空面。
支架711大体形成为竖向放置的框体,电路板72通过螺钉连接及卡扣连接固定在支架711内,如图7、图9所示,支架711的上边框形成有凸边7111,凸边7111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插块7112,插块7112的旁边设置有装配孔8a。与之相对应的是,如图10-图11所示,前分板61的上边沿设置有翻边64,翻边64上设有与插块7112相配合的插槽641、以及与装配孔8a相对应的通孔8b。支架711的上壁面与中隔板6的连接方式为通过插块7112插入插槽641定位,再用螺钉进行连接。
如图7-图9所示密封盖板712包括第一板体7121、第二板体7122、第三板体7123和第四板体7124。
第一板体7121设在电路板72的器件安装面上,第一板体7121上设有穿孔7121a,散热器73的散热基板732位于电路板72和第一板体7121之间,多个散热片731从穿孔7121a处伸出,第二板体7122从第一板体7121的前边沿向前且向右延伸,且第一板体7121与第二板体7122之间的夹角a为钝角,第一板体7121与第二板体7122之间形成有90°<а<180°的斜过风面。第三板体7123从第一板体7121和第二板体7122的上边沿向左延伸,第四板体7124从第一板体7121和第二板体7122的下边沿向左延伸,第三板体7123和第四板体7124分别与支架711相连。
如图7所示,密封盖板712的第三板体7123和第四板体7124的左侧边上分别形成有凸沿7125,凸沿7125上设有卡孔7126,与之对应的是,支架711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上分别设有卡凸7113,密封盖板712与支架711的连接方式为将支架711上边框的卡凸7113插入第三板体7123的卡孔7126中,支架711下边框的卡凸7113插入第四板体7124的卡孔7126中,从而完成卡扣连接。
另外,如图7和图9所示,支架711的上边框和下边框的前半部分均形成有向右延伸的凸边7111,相当于支架711的上边框和下边框的后半部分形成有凹角,密封盖板712配合在该凹角处,密封盖板712的第三板体7123的前侧与支架711上边框的凸边7111相连,密封盖板712的第四板体7124的前侧与支架711下边框的凸边7111相连。
该实施例中,电控盒7及其内部的电路板72均采用竖放的结构,电路板72的器件安装面向右设置,散热器73位于换热器2和电路板72之间,散热片731向右伸出中隔板6,散热器73的过风槽733与气流方向一致,电控盒7固定在中隔板6上方的翻边64上。
电控盒7放置在中隔板6一侧的压缩机放置腔11内,这样不影响风道性能,且电控盒7设在中隔板6的前分板61上,这样不会占用压缩机3腔的管路走管空间,保证了管路振动性能。与此同时,散热器73部分突出到风机放置腔12内进行散热,很大一部分靠近中隔板6的风速较高的中部,同时散热器73的过风槽733与气流方向一致,电控盒7固定在中隔板6的翻边64上。
需要说明的是,电控盒7的电路板72竖放的结构,可以去掉传统电控盒7的左右两个钣金盖板,结构成本更低。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电控盒7的上方采用塑料件(即支架711)隔开进行防水,右侧有中隔板6的钣金进行封住,左边是电路板72,此结构方式能够兼顾到传统电控盒7的防水盒防火功能作用,因此,可以省略左右钣金盖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容纳腔;
换热器、压缩机和风机,所述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机分别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机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前侧;
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压缩机放置腔和风机放置腔,所述中隔板包括前分板和后分板,所述前分板的前端与所述壳体的前壁面相连且位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机之间,所述后分板从所述前分板的后端向后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延伸;
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在所述前分板上且位于所述压缩机放置腔内,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电路板和散热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散热器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电路板竖向放置,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设在所述散热基板上的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所述多个散热片穿过所述盒体、所述中隔板后伸入到所述风机放置腔内,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限定出过风槽,至少部分所述过风槽沿水平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器件安装面朝向所述前分板设置,所述盒体的朝向所述风机的壁面为镂空面且由所述前分板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朝向所述压缩机的壁面为镂空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形成为竖向设置的框形,所述电路板连接在所述支架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分别朝向所述前分板延伸且与所述前分板相连,所述中隔板的上边沿设有翻边,所述支架的上边框与所述翻边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上设有缺口,所述盒体包括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与所述支架相连且与所述缺口的周壁接触配合,所述密封盖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多个散热片配合在所述穿孔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在所述电路板的器件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穿孔,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基板位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所述多个散热片从所述穿孔处伸出,所述第二板体从所述第一板体的前边沿向前且朝向所述风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体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边沿朝向所述压缩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板体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边沿朝向所述压缩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分别与所述支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前分板与所述后分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卡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多个散热片沿竖向间隔开设置,每个散热片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56275.8U CN207081120U (zh) | 2017-04-05 | 2017-04-05 | 空调器室外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56275.8U CN207081120U (zh) | 2017-04-05 | 2017-04-05 | 空调器室外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81120U true CN207081120U (zh) | 2018-03-09 |
Family
ID=61436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56275.8U Active CN207081120U (zh) | 2017-04-05 | 2017-04-05 | 空调器室外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81120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1541A (zh) * | 2017-04-05 | 2017-07-0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外机 |
CN108954571A (zh) * | 2018-07-25 | 2018-12-0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中央空调室外机的控制器组件及中央空调室外机 |
CN109210641A (zh) * | 2018-10-11 | 2019-01-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WO2020073363A1 (zh) * | 2018-10-11 | 2020-04-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CN113551315A (zh) * | 2021-08-11 | 2021-10-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安装支架及空调器 |
WO2024229718A1 (zh) * | 2023-05-09 | 2024-11-1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
-
2017
- 2017-04-05 CN CN201720356275.8U patent/CN2070811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1541A (zh) * | 2017-04-05 | 2017-07-0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外机 |
CN106931541B (zh) * | 2017-04-05 | 2023-1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外机 |
CN108954571A (zh) * | 2018-07-25 | 2018-12-0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中央空调室外机的控制器组件及中央空调室外机 |
CN109210641A (zh) * | 2018-10-11 | 2019-01-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WO2020073363A1 (zh) * | 2018-10-11 | 2020-04-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CN113551315A (zh) * | 2021-08-11 | 2021-10-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安装支架及空调器 |
WO2024229718A1 (zh) * | 2023-05-09 | 2024-11-1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81120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6931541A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02792245U (zh) | 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6931537A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7504560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3574756A (zh) | 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 | |
KR20130091731A (ko) | 에어컨의 실내 장치 | |
CN211822739U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9944509U (zh) | 空调柜机 | |
CN206739467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03776094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4848437A (zh) | 变频空调电器盒及变频空调外机 | |
CN103776096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3231431U (zh) | 机柜空调器 | |
CN207334974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JP6164013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06739469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05641261U (zh) | 空调器的变频模块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 |
CN201787704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12050295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6101029A (zh) | 交换机 | |
CN21233943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3777937U (zh) | 窗式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和窗式空调器 | |
CN204665508U (zh) | 变频空调电器盒及变频空调外机 | |
CN211233191U (zh) | 智能型冷热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