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2435U - 飞机及飞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飞机及飞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72435U
CN207072435U CN201721031645.7U CN201721031645U CN207072435U CN 207072435 U CN207072435 U CN 207072435U CN 201721031645 U CN201721031645 U CN 201721031645U CN 207072435 U CN207072435 U CN 207072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wing
fuselage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316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新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316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72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72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724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及飞机系统,涉及飞行器的技术领域,所述飞机包括:机身、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前机翼、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后机翼、耦合在所述前机翼上的第一推进装置和耦合在所述后机翼上的第二推进装置;所述前机翼和所述后机翼上均设置两个螺旋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分别和与所述螺旋桨相对应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内部;所述机身上还设有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所述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推进装置、所述第二推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飞机飞行不够平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飞机及飞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飞机及飞机系统。
背景技术
飞机(aeroplane,airplane)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但是现有技术中飞机具有如下缺点:价格太贵,无论是飞机本身还是飞行所消耗的油料相对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都高昂的极多。受天气情况影响。虽然航空技术已经能适应绝大多数气象条件,但是风、雨、雪、雾等气象条件仍然会影响飞机的起降安全。起降场地也有限制。飞机必须在飞机场起降,一个城市最多不过几个飞机场,而且机场受周围净空条件的限制多分布在郊区。由于从飞机场到市区往往需要一次较长的中转过程,由此给高速列车提供了800公里以内距离的城际运输市场空间。因此飞机只适用于重量轻,时间紧急,航程又不能太近的运输。危险:虽然民航客机每亿客公里的死亡人数远低于其他运具,但批评者认为飞机本身旅程亦远比其他运具长,所以这个数值被拉低。在某些数据上飞机并不是特别安全。飞机的事故率虽然比火车低,但是飞机一旦失事,将会有极少人生还甚至无人生还。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就无法安全飞行。
目前航空领域所制造和使用的飞行器种类及型号很多,由于各自的使用目的及环境不同,其结构形式和性能特点也各异,根据现有技术发现,垂直起降飞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现有技术中,飞行器要么需要依赖长跑道,且起飞后需要保持足够的飞行速度;要么水平飞行速度较慢。飞机垂直起飞以及向平飞的过渡还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及飞机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飞机飞行不够平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包括:机身、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前机翼、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后机翼、耦合在所述前机翼上的第一推进装置和耦合在所述后机翼上的第二推进装置;
所述前机翼和所述后机翼上均设置两个螺旋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分别和与所述螺旋桨相对应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内部;
所述机身上还设有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所述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第一推进装置、所述第二推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翼和所述后机翼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桨与所述动力装置通过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顶面的曲率大于底面的曲率。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下部设有安全气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机系统,包括所述的飞机。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包括:机身、前机翼、后机翼、耦合在前机翼上的第一推进装置和耦合在所述后机翼上的第二推进装置;第一推动装置用于对飞行器产生水平推力或拉力,第二推动装置用于对飞行器产生纵向升力。前机翼和后机翼设置在机身上,前机翼和后机翼上分别设置两个螺旋桨,每一个螺旋桨分别和一个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设置在机身上;在机翼上装螺旋桨,动力装置带动螺旋桨旋转,在机翼上装四个螺旋桨,动力装置带动螺旋桨旋转,不需要很大的螺旋桨,对机翼没有特殊要求,每一个螺旋桨分别由一个动力装置带动,可以分别调整螺旋桨的转速,可以实现飞机的转向。机身上还设有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推进装置、第二推进装置、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测量飞机的飞行姿态,然后控制装置根据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测量的飞机的飞行姿态,调节飞机飞行产生机身倾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飞机在转向时,升力分配不均导致飞机失稳产生的事故。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整体结构简单,机体的结构性能高,制造工艺并不复杂,并且飞机的灵活性,稳定性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机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其中,飞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上述飞机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飞机系统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机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机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机身;2-前机翼;3-后机翼;4-螺旋桨;11-安全气囊;12-起落架;13-驱动机构;14-主机轮;21-第一推进装置;31-第二推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及飞机系统,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及飞机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机,包括:机身1、前机翼2、后机翼3、耦合在前机翼2上的第一推进装置21和耦合在所述后机翼3上的第二推进装置31;前机翼2和后机翼3设置在机身1上,前机翼2和后机翼3上分别设置两个螺旋桨4,每一个螺旋桨4分别和一个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设置在机身1上;机身1上还设有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推进装置21、第二推进装置31、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包括:机身1、前机翼2、后机翼3、耦合在前机翼2上的第一推进装置21和耦合在所述后机翼3上的第二推进装置31;第一推动装置用于对飞行器产生水平推力或拉力,第二推动装置用于对飞行器产生纵向升力。前机翼2和后机翼3设置在机身1上,前机翼2和后机翼3上分别设置两个螺旋桨4,每一个螺旋桨4分别和一个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设置在机身1上;在机翼上装螺旋桨4,动力装置带动螺旋桨4旋转,在机翼上装四个螺旋桨4,动力装置带动螺旋桨4旋转,不需要很大的螺旋桨4,对机翼没有特殊要求,每一个螺旋桨4分别由一个动力装置带动,可以分别调整螺旋桨4的转速,可以实现飞机的转向。通过调整动力装置输出点的动力,产生不同的推力,来调整飞机的姿态。机身1上还设有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推进装置21、第二推进装置31、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测量飞机的飞行姿态,然后控制装置根据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测量的飞机的飞行姿态,调节飞机飞行产生机身1倾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飞机在转向时,升力分配不均导致飞机失稳产生的事故。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整体结构简单,机体的结构性能高,制造工艺并不复杂,并且飞机的灵活性,稳定性高。
其中,机体上可以设置用于放置燃油的能源仓。前机翼2和后机翼3可以分别采用正弯翼型或者反弯翼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使用步进电机为螺旋桨4提供动力,由于步进电机可以精确的控制步距大小,这样可以保证螺旋桨4转速的精确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推进装置21、第二推进装置31和动力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使用不同种类的发动机,例如,电动机、活塞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各种航空发动或者其他能产生推力的发动机等。动力装置可以设置为能够驱动螺旋桨4旋转的发动机。发动机可以使用单种动力或者不同动力组合,多台发动机组合布置。利用多台发动机输出动力,调整飞机姿态,实现飞机的起降。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推进装置31设置为喷气发动机时,喷气发动机通过调节喷气管口也可以起到上升和前进的作用。设置在前机翼2上的螺旋桨4可以调节角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后机翼3上的螺旋桨4(喷气发动机前面的两个螺旋桨4)是固定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设置为15度,使飞机既可以上升又可以前进,通过喷气发动机通过调节喷气管口可以达到垂直升降的目的,可以达到省油和飞行速度快的优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螺旋桨4的凸起面向前,平滑面向后,旋转时,压力的合力向前,从而带动飞机向前。
还需要说明的是,机身1的底部可以呈船体结构,机身1的下半身是密封的,可以是水上飞机。飞机两侧的螺旋桨4是在控向槽的后下方旋转产生升力和推进力,摆桨飞机可以像船一样在水中航行,还可以使螺旋桨4在水中旋转产生升力和推进力把飞机体驮出水面并接近水面飞行,也可以在高空中飞行。
还需要说明的是,后面两个螺旋桨4只要也同时向上转动,就是四个螺旋桨4可同时向上和其它角度转动飞行的水上飞机。四个螺旋桨4可同时调整角度,调到平飞角度后就可以在水上航行。
还需要说明的是,螺旋桨4安装在机翼的侧面和转动轴连接。转动轴和机翼是可以转动的。要求的目的就是可以使飞机机翼和螺旋桨4能同时改变不同的角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四个螺旋桨4可同时向上或向前飞,再加上密封机舱可以作为水上直升飞机。
还需要说明的是,四浆直升机的特点是上升与前飞是靠变动四个螺旋桨4与机身1的角度就可以了,它的机身1可以永远是平的,只是操作杆就可以完成,不须要升降舵、缝翼、襟翼、和副翼,因为直升机是靠螺旋桨4的高速旋转产生的风力把飞机向上提升的,所以尽量保持机身1的流畅,以减少阻力。因为只要有四个发动机实行联轴带动四个螺旋桨4就可以,发动机与轴连接要通过有倒齿机构所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可以设置多个,每台发动机都可以配上倒齿机构,可以防止如果某个发动机出现故障不能工作时不会出现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前机翼2和后机翼3平行设置,前机翼2接近机头的一端与机身1头部前端齐平。
前机翼2和后机翼3的横断面(横向剖面)的形状为翼型。从侧面看前机翼2和后机翼3的顶部弯曲,而底部相对较平,前机翼2和后机翼3在空气中将气流分割开来,一部分空气从机翼上方流过,另一部分从下方流过。飞机向前飞行得越快,机翼产生的气动升力也就越大。当升力大于重力时,飞机就可以向上爬升;当升力小于重力时,飞机就可以降低高度。当飞机的机翼为对称形状,气流沿着机翼对称轴流动时,由于机翼两个表面的形状一样,因而气流速度一样,所产生的压力也一样,此时机翼不产生升力。但是当对称机翼以一定的倾斜角(称为攻角或迎角)在空气中运动时,就会出现与非对称机翼类似的流动现象,使得上下表面的压力不一致,从而也会产生升力。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前机翼2的水平位置低于后机翼3的水平位置。使飞行速度相同时,可以产生更大的升力。节省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螺旋桨4与动力装置通过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机身1的下部设有安全气囊11。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机身1的下半身的宽度大于机身1上半身的宽度。
可以在飞机驾驶舱、飞机客舱外下部及左右两边都设置安全气囊11。
当安全气囊11在水中时,可以作为气垫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可以在飞机的前机翼2和后机翼3外表面上设置多层降落伞及降落伞弹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机身1尾部还安装有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身1二侧设备夹层内有起落架12室,起落架12,主喷气发动机转轴操作间,燃油箱,机舱门,滑油箱。夹层上部还设有紧急弹射降落伞舱。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起落架12,起落架12设置于飞行器的底部,起落架12包括设置于起落架12上的驱动机构13以及与驱动机构13传动连接的主机轮14,驱动机构13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起落架12还可以包括轮胎和减震器。可以减少飞机在着陆接地和地面运动时所受的撞击力,并减弱飞机因撞击而引起的颠簸跳动。可以以尽可能大的变形来吸收撞击动能,减少撞击力,尽可能的消散能量,使碰撞后的颠簸跳动迅速停止。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机身1顶面的曲率大于底面的曲率。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推进装置21设置为两个,且沿机身1中心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推进装置31设置为两个,且沿机身1中心线对称设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飞机系统,包括飞机。
其中,飞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上述飞机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飞机系统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前机翼、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后机翼、耦合在所述前机翼上的第一推进装置和耦合在所述后机翼上的第二推进装置;
所述前机翼和所述后机翼上均设置两个螺旋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分别和与所述螺旋桨相对应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内部;
所述机身上还设有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所述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第一推进装置、所述第二推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翼和所述后机翼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与所述动力装置通过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顶面的曲率大于底面的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下部设有安全气囊。
6.一种飞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飞机。
CN201721031645.7U 2017-08-17 2017-08-17 飞机及飞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72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1645.7U CN207072435U (zh) 2017-08-17 2017-08-17 飞机及飞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1645.7U CN207072435U (zh) 2017-08-17 2017-08-17 飞机及飞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72435U true CN207072435U (zh) 2018-03-06

Family

ID=61523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3164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72435U (zh) 2017-08-17 2017-08-17 飞机及飞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724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97419A (ja) * 2020-02-27 2020-06-25 中松 義郎 翼回転垂直離着陸長距離航空機
CN112896530A (zh) * 2021-03-10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电动飞机的辅助推进方法及电动飞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97419A (ja) * 2020-02-27 2020-06-25 中松 義郎 翼回転垂直離着陸長距離航空機
JP2021130462A (ja) * 2020-02-27 2021-09-09 義郎 中松 高速ドローン等飛行体
CN112896530A (zh) * 2021-03-10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电动飞机的辅助推进方法及电动飞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47117B2 (ja) 垂直離着陸飛行体
CN102133926B (zh) 一种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US11673643B2 (en) Low stall or minimum control speed aircraft
JP6426165B2 (ja) ハイブリッドvtol機
CN109849604A (zh) 折叠旋翼三栖飞机
CN104918853A (zh) 在翼尖装有两个涵道风扇并在机身上装有一个水平涵道风扇的转换式飞行器
CN105083550A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101885295A (zh) 陆空两用飞行器
CN206857002U (zh) 混合动力尾坐式垂直起降长航时无人机
CN108045575A (zh)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CN105015770A (zh) 翼身融合单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5270620A (zh) 一种升浮一体式垂直起降通用飞行器
CN112292316A (zh) 高速无人机等航空器
CN107963209A (zh) 串列翼倾转旋翼无人机
CN105905295A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110217391A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垂直起降前掠固定翼无人机
CN102085911A (zh) 新理念飞行及飞行器
CN207072435U (zh) 飞机及飞机系统
CN209176908U (zh) 一种复合驱动的旋翼固定翼无人机
CN205203366U (zh)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CN108725750B (zh) 一种利用翼稍小翼改善航空器垂直起降和飞行控制的方法
CN115258146B (zh) 一种电动旋翼垂直起降由燃油动力驱动向前飞行的固定翼飞机
CN207523932U (zh) 串列翼倾转旋翼无人机
CN109279007A (zh) 一种复合驱动的旋翼固定翼无人机
CN201729037U (zh) 陆空两用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