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3366U -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 Google Patents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3366U
CN205203366U CN201520839315.5U CN201520839315U CN205203366U CN 205203366 U CN205203366 U CN 205203366U CN 201520839315 U CN201520839315 U CN 201520839315U CN 205203366 U CN205203366 U CN 205203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propelling unit
aircraft
hanger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93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393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3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3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33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包括后掠的前翼和前掠的后翼,机身,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组成的垂直尾翼,机身两侧的前翼和后翼的翼展中部都设置有电动涵道风扇,电动涵道风扇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和后翼的前缘,挂架后端具有转轴,转轴连接在前翼和后翼的前缘,通过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电动涵道风扇转向为正对前翼和后翼的前缘的方位,前翼和后翼放下后缘缝翼,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能够垂直起降;通过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电动涵道风扇转向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的方位,前翼和后翼收起后缘缝翼,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能够水平高速飞行。

Description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翼飞机,特别涉及一种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背景技术
已有的襟翼增升飞机包括美国的YC14验证机,YC15验证机和C17运输机,俄罗斯的AN72运输机,YC15和C17是下翼面吹气襟翼增升设计,YC14和AN72是上翼面吹气襟翼增升设计,采用这两种设计的四种飞机都能实现短距起降,但受喷气发动机台数和翼展的限制,难以达到垂直起降。
中国发明专利201510232718.8公布了一种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及其飞行汽车,这种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采用上翼面吹气襟翼增升,使相应的飞行汽车能够实现垂直起降,但这种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在此种飞行汽车上设置为平直翼,这样虽然能实现垂直起降,但水平飞行时阻力较大,前飞速度相对较低。
中国发明专利201510297892.0公布了一种运用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的飞行器,这种飞行器能乘坐相应更多的人,但为了能实现垂直起降,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在此种飞行器上设置为大翼展的平直翼,因而水平飞行阻力也较大,前飞速度相对较低,同时占地较宽,并且因为采用大翼展的悬臂翼,机翼为了达到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结构重量较大。
已有的连接翼飞机设计,包括后掠的前翼和前掠的后翼,机身,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构成的垂直尾翼,前翼有上反角,后翼有下反角,前翼的翼根连接在机身头部,后翼的翼根连接在垂直尾翼翼梢,前翼和后翼的翼梢通过翼梢端板连接,这样的飞行器机翼和机身组成框架结构,重量轻,强度和刚度大;前翼后掠,后翼前掠,因而阻力小,相应前飞速度高;另外最大配平升力系数高,稳定性和操纵性好,占地不宽。但已有的这种飞机设计只能滑跑起降,难以做到垂直起降。
已有的变后掠翼飞机采用机翼可以在平直状态和后掠状态之间转动变化的设计,以分别应对滑跑起降和高速飞行的情况,这种设计在机翼的根部设置有枢轴,枢轴连接在机身侧面,由于机翼较重,机翼的枢轴要承受很大的负荷,枢轴相应设置的很大很重,这增加了飞机的重量,影响了飞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能够实现垂直起降,而且水平飞行阻力小,前飞速度高,同时强度和刚度大,重量轻,翼展较小,占地少。
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包括后掠的前翼和前掠的后翼,机身,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组成的垂直尾翼,前翼有上反角,后翼有下反角,前翼的翼根连接在机身头部,后翼的翼根连接在垂直尾翼翼梢,前翼和后翼的翼梢通过翼梢端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机身两侧的前翼和后翼的翼展中部都设置有推进器,推进器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和后翼的前缘,挂架前部和推进器连接,挂架后端具有转轴,转轴连接在前翼和后翼的前缘,通过设置在前翼上的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前翼设置的挂架和推进器能够在正对前翼前缘和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两个方位间转动;通过设置在后翼上的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后翼设置的挂架和推进器能够在正对后翼前缘和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两个方位间转动;前翼和后翼都有后缘襟翼。
推进器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和后翼的翼展中部的前缘,并且挂架后端的转轴设置在前翼和后翼的前缘,这样,当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垂直起飞时,通过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的转动,挂架和推进器转向正对前翼和后翼前缘的方位,同时前翼和后翼的后缘襟翼下偏,推进器吹出的气流将会和机翼以及下偏的后缘襟翼充分地相互作用,并由于外吹气襟翼增升的原理产生向上的升力;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前翼和后翼都设置有推进器,而且前翼和后翼都有后缘襟翼,因此前翼和后翼都因为上述原理产生向上的升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因此纵向配平,再加上由于连接翼飞机左右对称,横向也能配平,因而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能够垂直起飞;当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水平飞行时,通过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的转动,挂架和推进器转为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的方位,同时前翼和后翼收起后缘襟翼,推进器吹出气流推进连接翼飞机前进,前翼和后翼因飞行速度产生气动升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因此纵向配平;再加上连接翼飞机左右对称,所以横向配平,因而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进入水平飞行状态;同时由于连接翼飞机的前翼后掠,后翼前掠,阻力相对小,因而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能够水平高速飞行;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前翼和后翼以及机身组成框架结构,所以强度和刚度大,重量轻,翼展较小,占地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由于推进器能够在正对前翼和后翼前缘以及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两个方位间近似水平转动,而且前翼和后翼有后缘襟翼,再加上连接翼飞机前翼后掠,后翼前掠,阻力相对小,所以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和水平高速飞行,同时强度和刚度大,重量轻,翼展较小,占地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第一种实施例垂直起降状态的前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第一种实施例水平飞行状态的前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第二种实施例垂直起降状态的后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第二种实施例水平飞行状态的前视立体图;
图中:1.前翼;2.后翼;3.机身;4.翼梢端板;5.标准涵道;6.风扇;7.电动机;8.支撑翼;9.直线型挂架;10.碟形结构;11a.前翼子翼;11b.后翼子翼;12a.前翼后缘襟翼;12b.后翼后缘襟翼;13a.前翼扰流板;13b.后翼扰流板;14.座舱;15.垂直安定面;16.方向舵;17.轮式后起落架;18.轮式前起落架;19.轮式侧起落架;20.整流罩;21.进气道;22.行李舱门;23.变型涵道;24曲线型挂架;25货舱;26.杆式后起落架;27.杆式侧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包括后掠的前翼1和前掠的后翼2,机身3,垂直安定面15和方向舵16组成的垂直尾翼,前翼1有上反角,后翼2有下反角,前翼1的翼根连接在机身3头部,后翼2的翼根连接在垂直尾翼翼梢,前翼1和后翼2的翼梢通过翼梢端板4连接,其特征在于:机身3两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翼展中部都设置有推进器,推进器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前缘,挂架前部和推进器连接,挂架后端具有转轴,转轴连接在前翼1和后翼2的前缘,通过设置在前翼1上的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前翼1设置的挂架和推进器能够在正对前翼1前缘和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两个方位间转动;通过设置在后翼2上的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后翼2设置的挂架和推进器能够在正对后翼2前缘和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两个方位间转动;前翼1和后翼2都有后缘襟翼。
推进器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翼展中部的前缘,并且挂架后端的转轴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前缘,这样,当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垂直起飞时,通过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挂架和推进器转向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同时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襟翼下偏,推进器吹出的气流将会和机翼以及下偏的后缘襟翼充分地相互作用,并由于外吹气襟翼增升的原理产生向上的升力;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前翼1和后翼2都设置有推进器,而且前翼1和后翼2都有后缘襟翼,因此前翼1和后翼2都因为上述原理产生向上的升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因此纵向配平,再加上由于连接翼飞机左右对称,横向也能配平,因而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能够垂直起飞;当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水平飞行时,通过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挂架和推进器转为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的方位,同时前翼1和后翼2收起后缘襟翼,推进器吹出气流推进连接翼飞机前进,前翼1和后翼2因飞行速度产生气动升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因此纵向配平;再加上连接翼飞机左右对称,所以横向配平,因而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进入水平飞行状态;同时由于连接翼飞机的前翼1后掠,后翼2前掠,阻力相对小,因而本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能够水平高速飞行;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前翼1和后翼2以及机身3组成框架结构,所以强度和刚度大,重量轻,翼展较小,占地少。
前翼1,后翼2和推进器组合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2所示,所述推进器为电动涵道风扇,涵道为标准涵道5,标准涵道5进气口为圆形,以适应风扇旋转,排气口也为圆形;电动涵道风扇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下翼面前缘位置,使电动涵道风扇的标准涵道5排气口吹出的滑流紧挨前翼1和后翼2下翼面流过;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襟翼都为后缘缝翼。
本实施例为下翼面吹气襟翼增升;推进器为电动涵道风扇,电动涵道风扇采用纯电动或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用导线传导电力,这样可以方便的采用分布式设置,以更好地与机翼配合进行下翼面吹气襟翼增升;本实施例电动涵道风扇所用的涵道为标准涵道5,也就是普通的涵道,标准涵道5进气口为圆形,以适应风扇旋转,排气口也为圆形;电动涵道风扇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下翼面前缘位置,使标准涵道5排气口吹出的滑流紧挨前翼1和后翼2下翼面流过;这样,当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垂直起降时,通过挂架后端转轴的近似水平的转动,挂架和电动涵道风扇转向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此时放下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缝翼,并使电动涵道风扇开始工作,标准涵道5排气口吹出的风扇滑流受到放下的后缘缝翼的遮挡和偏转,向后下方吹出,这样会产生两个力:一是吹向后下方的风扇滑流产生向前上方的推力;二是风扇滑流通过缝翼的缝隙流到后缘缝翼的上翼面,拉动前方机翼上翼面的气流向后流动,并由于后缘缝翼下偏,使机翼产生向后上方的升力;适当的设置机翼后缘缝翼的下偏角度,使第一个力和第二个力中,向前和向后的分力刚好相互抵消,剩下的就是向上的合力,这就是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降的升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因此进入垂直起降状态;当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水平飞行时,通过挂架后端转轴的近似水平的转动,挂架和电动涵道风扇转向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的方位,同时收起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缝翼,电动涵道风扇吹出的风扇滑流不再受到后缘缝翼的遮挡,紧挨前翼1和后翼2下翼面吹向后方,产生向前的推力,同时前翼1和后翼2产生气动升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进入水平飞行状态;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前翼1后掠,后翼2前掠,阻力小,飞行速度相对快;由于风扇滑流紧挨前翼1和后翼2下翼面流过,使下翼面气流流动加速,会相对减小前翼1和后翼2的升力系数,但由于电动涵道风扇采用标准涵道5,风扇滑流呈圆柱状,对前翼1和后翼2下翼面影响小,对前翼1和后翼2升力系数的减小尽可能的少;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采用有人机构型,机身3的中前部设置有座舱14,当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降时,电动涵道风扇转为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此时前翼1的电动涵道风扇正对座舱14内的驾乘人员,可能有较强的噪音影响,而由于采用下翼面吹气襟翼增升,电动涵道风扇的噪音正好被前翼1放下的后缘缝翼所遮挡,减小了对座舱14内的驾乘人员的噪音影响;由于前翼1的电动涵道风扇位于前翼1下翼面,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水平飞行时,如果前翼1的电动涵道风扇叶片受损射出,会受到前翼1的遮挡拦阻,减小了对座舱14内的驾乘人员可能的伤害;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飞行时,由于前翼1的电动涵道风扇位于前翼1下翼面,对座舱14内的驾乘人员视线遮挡少,因而驾乘人员视界好。
前翼1,后翼2和推进器组合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3,4实示,所述推进器为电动涵道风扇,涵道为变形涵道23,变形涵道23进气口为圆形,以适应风扇旋转,排气口为直线段为较为平缓的曲线的D形,D形的排气口和圆形的进气口之间光滑过渡,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向下,前翼1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变形涵道23的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平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变形涵道23的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平行;电动涵道风扇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上翼面前缘位置,使电动涵道风扇的变形涵道23排气口排出的滑流流经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襟翼都为后缘缝翼。
本实施例为上翼面吹气襟翼增升;推进器为电动涵道风扇,电动涵道风扇采用纯电动或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用导线传导电力,这样可以方便的采用分布式设置,以更好地与机翼配合进行上翼面吹气襟翼增升;本实施例电动涵道风扇所用的涵道为变形涵道23,也就是普通涵道的变形,变形涵道23进气口为圆形,以适应风扇旋转,排气口为直线段为较为平缓的曲线的D形,D形的排气口和圆形的进气口之间光滑过渡,变形涵道23的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向下,前翼1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变形涵道23的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平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变形涵道23的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平行;电动涵道风扇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上翼面前缘位置,使电动涵道风扇的变形涵道23排气口排出的滑流流经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这样,当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垂直起降时,通过挂架后端转轴的近似水平的转动,挂架和电动涵道风扇转向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同时下偏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缝翼,并使电动涵道风扇工作,变形涵道23排气口吹出的风扇滑流流经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并由于康达效应沿下偏的后翼缝翼向后下方吹出,这样会产生两个力,一是吹向后下方的风扇滑流产生向前上方的推力;二是电动涵道风扇滑流流经机翼上翼面,并由于后缘缝翼下偏,风扇滑流因康达效应流过后缘缝翼,使机翼产生向后上方的升力;适当的设置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缝翼的下偏角度,使第一个力和第二个力中,向前和向后的分力相互抵消,剩下的就是向上的合力,这就是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升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因此进入垂直起降状态;当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水平飞行时,通过挂架后端转轴的近似水平的转动,挂架和电动涵道风扇转向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的方位,同时收起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缝翼,风扇滑流会流经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吹向后方,产生向前的推力,同时前翼1和后翼2产生气动升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进入水平飞行状态;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前翼1后掠,后翼2前掠,阻力小,飞行速度相对快;由于本实施例中,电动涵道风扇采用变形涵道23,排气口为直线段为较为平缓的曲线的D形,并且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向下,前翼1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平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平行,这样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垂直起降时,经变形涵道23排气口吹出的风扇滑流以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流经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所以垂直起降时上翼面吹气襟翼增升效率高;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采用无人机构型,机身3中部设置有货舱25;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电动涵道风扇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上翼面前缘,当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降时,电动涵道风扇转为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此时前翼1的电动涵道风扇正对机身3,可能有较强的噪音影响,而由于是无人型,所以这并没有什么关系;由于前翼1的电动涵道风扇位于前翼1上翼面前缘,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水平飞行时,如果前翼1的电动涵道风扇叶片受损射出,将不会受到前翼1的遮挡拦阻,可能对机身3前部造成破坏,但由于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采用无人驾驶,所以并没有太大关系;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飞行时,由于前翼1的电动涵道风扇位于前翼1上翼面前缘,对机身3中前部可能的视界有一定遮挡,但由于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采用无人驾驶,探测导航用的摄像头等设备设置在机身3头部,所以并没有什么影响;另外,由于电动涵道风扇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无论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降还是水平飞行,电动涵道风扇吹出的滑流的噪音都会受到前翼1和后翼2的遮挡,减小了风扇滑流噪音向地面的传播。
如图1,2所示,所述挂架为直线型挂架9,直线型挂架9前部连接在标准涵道5上部,前翼1和后翼2前缘部位设置有碟形结构10,直线型挂架9后端向上的转轴设置在碟形结构10的轴心处;从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看,前翼1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的转轴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垂直,后翼2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的转轴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垂直,从连接翼飞机侧面看,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的转轴与连接翼飞机的立轴相平行。
由于直线型挂架9后端的转轴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前缘,而前缘较薄,所以用碟形结构10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前缘部位,加大此处结构的厚度,以加强刚度和强度,再把直线型挂架9后端的向上的转轴设置在碟形结构10的轴心处,这样会减小直线型挂架9以及其上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可能的颤振,减小了相应的疲劳负荷;另外,由于采用电动涵道风扇,而电动涵道风扇仅由风扇6、电动机7、支撑翼8,标准涵道5这几者个零件构成,重量轻,对直线型挂架9包括挂架转轴的负荷小,使得直线型挂架9包括挂架转轴可以采用较小的体积和重量,这提升了连接翼飞机的性能;同时,采用直线型挂架9,这样挂架的高度小,迎风面积小,相应阻力小,提升了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飞行速度;从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看,前翼1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的转轴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垂直,后翼2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的转轴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垂直,从连接翼飞机侧面看,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的转轴与连接翼飞机的立轴相平行,这样电动涵道风扇无论转向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还是转向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的方位,电动涵道风扇滑流都紧挨前翼1和后翼2下翼面流过,这样既能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降时高效增升,又能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水平飞行时高效推进,同时简化了结构。
如图3,4所示,所述挂架为拱部朝下的曲线型挂架24,曲线型挂架24前部连接在变形涵道23下部,前翼1和后翼2前缘部位设置有碟形结构10,曲线型挂架24后端向上的转轴设置在碟形结构10的轴心处;从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看,前翼1设置的曲线型挂架24的转轴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垂直,后翼2设置的曲线型挂架24的转轴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垂直,从连接翼飞机侧面看,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曲线型挂架24的转轴与连接翼飞机的立轴相平行。
由于曲线型挂架24后端的转轴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前缘,而前缘较薄,所以用碟形结构10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前缘部位,加大此处结构的厚度,以加强刚度和强度,再把曲线型挂架24后端向上的转轴设置在碟形结构10的轴心处,这样会减小曲线型挂架24以及其上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可能的颤振,减小了相应的疲劳负荷;另外,由于采用电动涵道风扇,而电动涵道风扇仅由风扇、电动机7、支撑翼,变形涵道23这几者个零件构成,重量轻,对曲线型挂架24包括挂架转轴的负荷小,使得曲线型挂架24包括挂架转轴可以采用较小的体积和重量,这提升了连接翼飞机的性能;同时,采用曲线型挂架24,这样挂架传力连续,负荷均匀而分散,使得曲线型挂架24结构用料较少,重量较轻,减小了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降时的负荷;从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看,前翼1设置的曲线型挂架24的转轴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垂直,后翼2设置的曲线型挂架24的转轴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垂直,从连接翼飞机侧面看,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曲线型挂架24的转轴与连接翼飞机的立轴相平行,这样电动涵道风扇无论转向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还是转向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的方位,电动涵道风扇滑流都流经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这样既能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降时高效增升,又能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水平飞行时高效推进,同时简化了结构。
如图1,2所示,所述电动涵道风扇在每段前翼1和后翼2上设置的个数都为二个,二个电动涵道风扇分别在每段前翼1和后翼2上以适当的间隔分开设置;前翼1和后翼2都为层流翼型,前翼1后缘设置有由前翼子翼11a和前翼后缘襟翼12a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后翼2后缘设置有由后翼子翼11b和后翼后缘襟翼12b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前翼1的翼梢部位,前翼子翼11a的前方,设置有前翼扰流板13a;后翼2的翼根部位,后翼子翼11b的前方,设置有后翼扰流板13b。
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为有人机构型,体积较大,而且为了分散风险,安全运行,同时充分发挥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的优势,在每段前翼1和后翼2都设置两个相对体积不大的电动涵道风扇,两个电动涵道风扇以适宜的间隔分别设置在每段前翼1和后翼2的翼展中部位置,使每段前翼1和后翼2有充分的下翼面吹气襟翼增升的效果;整个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共设置8个电动涵道风扇,这样,在某个电动涵道风扇可能故障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安全迫降;前翼1和后翼2都采用层流翼型,以减小阻力,实现高速飞行;前翼1后缘设置有由前翼子翼11a和前翼后缘襟翼12a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后翼2后缘设置有由后翼子翼11b和后翼后缘襟翼12b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后缘双缝襟翼放下后,能对电动涵道风扇滑流形成遮挡和偏转,使风扇滑流充分对前翼1和后翼2进行下翼面吹气襟翼增升;前翼1的翼梢部位,前翼子翼11a的前方,设置有前翼扰流板13a;后翼2的翼根部位,后翼子翼11b的前方,设置有后翼扰流板13b;前翼扰流板13a和后翼扰流板13b,配合前翼1由前翼子翼11a和前翼后缘襟翼12a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以及后翼2由后翼子翼11b和后翼后缘襟翼12b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以及垂直安定面15和方向舵16构成的垂直尾翼,能够对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进行纵向,横向和航向的操纵。
如图3,4所示,所述电动涵道风扇在每段前翼1和后翼2上设置的个数都为1个,前翼1和后翼2都为层流翼型,前翼1后缘设置有由前翼后缘襟翼12a形成的后缘单缝襟翼,后翼2后缘设置有由后翼后缘襟翼12b形成的后缘单缝襟翼;前翼1的翼梢部位,前翼后缘襟翼12a的前方,设置有前翼扰流板13a;后翼2的翼根部位,后翼后缘襟翼12b的前方,设置有后翼扰流板13b。
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为无人机构型,安全性要求相对降低,而且体积较小,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在每侧前翼和后翼都设置一个电动涵道风扇,整个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共设置4个电动涵道风扇,由于电动涵道风扇结构简单,运动件较少,并不容易损坏,所以安全性仍然有足够保障;前翼1和后翼2都采用层流翼型,以减小阻力,实现高速飞行;由于电动涵道风扇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前缘,风扇滑流已经能够流经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所以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后缘缝翼都为后缘单缝襟翼;前翼1的后缘单缝襟翼为前翼后缘襟翼12a,后翼的后缘单缝襟翼为后翼后缘襟翼12b;后缘单缝襟翼放下后,电动涵道风扇滑流能充分对前翼1和后翼2进行上翼面吹气襟翼增升;前翼1的翼梢部位,前翼后缘襟翼12a的前方,设置有前翼扰流板13a;后翼2的翼根部位,后翼后缘襟翼12b的前方,设置有后翼扰流板13b;前翼扰流板13a和后翼扰流板13b,配合前翼1的前翼后缘襟翼12a,后翼2的后翼后缘襟翼12b,以及垂直安定面15和方向舵16构成的垂直尾翼,能够对连接翼飞机进行纵向,横向和航向的操纵。
如图1,2所示,所述机身3后部的腹部设置有轮式后起落架17,机身3前部的腹部设置有轮式前起落架18,机身3两侧的翼梢端板4下部设置有轮式侧起落架19。
所述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由于受前翼1,后翼2和机身3组成的框架式结构限制,采用自行车式起落架;由于是有人机构型,体积及重量较大,在地面时移动相对困难,所以采用轮式起落架;机身3后部的腹部设置有轮式后起落架17,机身3前部的腹部设置有轮式前起落架18,二者负载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大部分重量;翼梢端板4下方设置有轮式侧起落架19,负载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小部分重量,同时保证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地面的左右平衡;由于轮式前起落架18比轮式后起落架17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停在地面呈小角度抬头姿态;轮式前起落架18和轮式后起落架17可以收进机身3腹部,以减小飞行阻力;轮式侧起落架19外设置有整流罩20,轮式侧起落架19可以收进整流罩20内,以减小飞行阻力。
如图3,4所示,所述机身3后部的腹部设置有杆式后起落架26,机身3前部的腹部设置有杆式前起落架,机身3两侧的翼梢端板4下部设置有杆式侧起落架27。
所述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由于受前翼1,后翼2和机身3组成的框架式结构限制,采用自行车式起落架;由于是无人机构型,体积及重量较小,在地面时移动相对容易,所以采用杆式起落架;机身3后部的腹部设置有杆式后起落架26,机身3前部的腹部设置有杆式前起落架,二者负载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大部分重量;翼梢端板4下方设置有杆式侧起落架27,负载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小部分重量,同时保证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地面的左右平衡;由于杆式前起落架比杆式后起落架26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停在地面呈小角度抬头姿态;杆式后起落架26不能收放,以减小成本;杆式前起落架可以收进机身3腹部,以减小飞行阻力;杆式侧起落架27外设置有整流罩20,杆式侧起落架27可以收进整流罩20内,以减小飞行阻力。
实施例一所述的前翼1、后翼2和电动涵道风扇的组合方式所能构成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与实施例二所述的前翼1,后翼2和电动涵道风扇的组合方式所能构成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工作过程基本相同,下面以实施例一所述前翼1,后翼2和电动涵道风扇的组合方式所能构成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为例,详细描述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工作过程。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垂直起飞时,通过直线型挂架9后端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直线型挂架9和电动涵道风扇转向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此时放下前翼1由前翼子翼11a和前翼后缘襟翼12a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放下后翼2由后翼子翼11b和后翼后缘襟翼12b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并使电动涵道风扇开始工作,标准涵道5的排气口吹出的风扇滑流受到放下的后缘双缝襟翼的遮挡和偏转,向后下方吹出,由于如前所述的原因,前翼1和后翼2上产生升力,此升力超过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所受重力,并由于纵向和横向配平,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飞,达到一定高度后,将机身3后部的轮式后起落架17和前部的轮式前起落架18收入机身3腹部,将机身3两侧翼梢端板4下方的轮式侧起落架19收入整流罩20内,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进入悬停状态;由于前翼1具有后掠角和上反角,后翼2具有前掠角和下反角,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停在地面呈小角度抬头姿态时,前翼1会相应减小上反角,后翼会相应减小下反角,前翼1和后翼2会变得更趋水平,升力方向更趋于向上,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更容易垂直起飞;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停在地面呈小角度抬头姿态,相应前翼1和后翼2上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相应也有小角度抬头姿态,这样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飞过程中,电动涵道风扇进气口不容易吸入地面吹起的异物;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停在地面有小角度抬头姿态,相应地前翼1和后翼2也有了小的迎角,垂直起降时前翼1和后翼2需要适当减小后缘双缝襟翼的下偏角度。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悬停状态需要低速前进时,适当增大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转速,同时适当减小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双缝襟翼的下偏角度,电动涵道风扇滑流向前的推力分力将略大于前翼1和后翼2向后的升力分力,使得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低速前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悬停状态需要低速后退时,适当增大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转速,同时适当增大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双缝襟翼的下偏角度,前翼1和后翼2向后的升力分力将略大于电动涵道风扇滑流向前的推力分力,使连接翼飞机低速后退;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悬停状态需要向侧面低速横向移动时,比如向左侧低速横向移动,适当增大机身3右侧的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转速,机身3右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升力将略大于机身3左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升力,此升力差使连接翼飞机慢慢向左滚转,此时适当减小机身3右侧的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转速,机身3两侧的前翼1和后翼2向左上方的升力中产生向左侧的分力,此分力使连接翼飞机向左侧低速横向移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悬停状态需要向右侧低速横向移动时,各部件工作的情况和上述情况左右相反;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悬停状态需要悬停回转时,比如向左侧悬停回转,适当增大机身3两侧的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转速,然后适当增大机身左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双缝襟翼的下偏角度,使相应前翼1和后翼2产生略微向后的升力分力,适当减小机身右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双缝襟翼的下偏角度,使相应前翼1和后翼2产生略微向前的推力分力,上述机身3两侧前后相反的力将使连接翼飞机向左侧悬停回转;水平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悬停状态需要向右侧悬停回转时,各部件工作的情况和上述情况左右相反;水平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悬停状态需要低速前进并转向时,比如要低速前进并向左转向,适当增大机身3两侧的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转速,并使机身3右侧的电动涵道风扇的转速相对更大些,同时适当减小机身3两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双缝襟翼的下偏角度,并使机身3右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双缝襟翼的下偏角度相对更小些,这样在保证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横向平衡的前提下,机身3右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向前的推力分力相对大些,机身3左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向前的推力分力相对小些,使得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低速前进并向左转向;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低速前进并向右转向时,各部件工作的情况和上述情况左右相反。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从悬停状态转为水平飞行状态时,增大电动涵道风扇推力,并且以直线型挂架9后端转轴为轴,前翼1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和电动涵道风扇相对机身3向内近似水平转动,后翼2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和电动涵道风扇相对机身3向外近似水平转动,直线型挂架9和电动涵道风扇逐渐转向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的方位,同时逐渐收起前翼1后缘由前翼子翼11a和前翼后缘襟翼12a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逐渐收起由后翼2后缘由后翼子翼11b和后翼后缘襟翼12b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连接翼飞机会由于电动涵道风扇向前的推力分力大于前翼1和后翼2向后的升力分力而逐渐前飞,前翼1和后翼2逐渐产生气动升力;继续加强这种趋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继续加快水平飞行速度,前翼1和后翼2产生更大气动升力,直到直线型挂架9和电动涵道风扇完全转到顺向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的方位,前翼1完全收起由前翼子翼11a和前翼后缘襟翼12a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后翼2完全收起由后翼子翼11b和后翼后缘襟翼12b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电动涵道风扇完全推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前进,前翼1和后翼2将产生足够的气动升力,此时,适当减小电动涵道风扇推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进入水平巡航飞行状态;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进入水平巡航飞行状态后,用后翼2的后缘双缝襟翼与后翼扰流板13b相配合,进行俯仰操纵;用前翼1的后缘双缝襟翼与前翼扰流板13a相配合,进行横滚操纵;综合以上控制面和方向舵16,进行偏航操纵。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从水平飞行状态转为悬停状态时,适当增大电动涵道风扇推力,并且以直线型挂架9后端转轴为轴,前翼1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和电动涵道风扇相对机身3向外近似水平转动,后翼2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和电动涵道风扇相对机身3向内近似水平转动,直线型挂架9和电动涵道风扇逐渐转向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同时逐渐放下前翼1由前翼子翼11a和前翼后缘襟翼12a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逐渐放下由后翼2由后翼子翼11b和后翼后缘襟翼12b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由于电动涵道风扇受前翼1和后翼2下偏的后缘双缝襟翼遮挡偏转向后下方吹出,逐渐减小了向前的推进,以及前翼1和后翼2逐渐下偏后翼双缝襟翼而使升力转向后上方,使得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逐渐减小前飞速度;逐渐加大这种趋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会继续减速,当电动涵道风扇转向完全正对前翼1和后翼2前缘的方位,前翼1和后翼2完全下偏后翼双缝襟翼,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会完全失去前飞速度,进入悬停状态。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悬停状态需要垂直降落时,放下机身3后部的轮式后起落架17,放下机身3前部的轮式前起落架18和机身3两侧的轮式侧起落架19,适当减小电动涵道风扇推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会由于前翼1和后翼2升力小于自身所受重力而缓慢下降,直到轮式后起落架17,轮式前起落架18和轮式侧起落架19接触地面,停止电动涵道风扇工作,收起前翼1由前翼子翼11a和前翼后缘襟翼12a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收起后翼2由后翼子翼11b和后翼后缘襟翼12b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降落过程结束。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第二种实施例和第一种实施例工作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第一种实施例为有人机构型,机身3中前部设置的座舱14内可以乘坐4人,为家用飞行器构型;座舱14后方下部具有行李舱,外有行李舱门22;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采用有人机构型,体积及重量较大,以现有的技术采用纯电动方式电量有限,航程不足,所以现阶段采用混合动力方式,具体可以采用运用涡轴发动机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涡轴发动机,发电机及电池组可以设置在行李舱后面,涡轴发动机所需空气由行李舱上方的进气道21进入,并经后方的排气口排出;当然也可以按比例增大或减小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外形及动力,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可以乘坐更多或更少的人员,比如可以增大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外形及动力,使之成为公务机,也可以减小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外形及动力,使之成为单人飞行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设置为单人飞行器构型时,可以采用摩托车的跨骑形式,这样能减小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体积;垂直安定面15和方向舵16组成垂直尾翼,由于后翼2的翼根设置在垂直尾翼的翼梢,具有端板效应,所以垂直尾翼的高度可以小些;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机身3头部和尾部分别设置有配重水箱,以及具有水泵系统,以适应座舱14内人员数量变化,以及行李舱内行李重量变化,引起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重心前后移动的情况,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保持纵向平衡;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所用的电动涵道风扇的支撑翼8为二片,这样不能很好地消除风扇6滑流的扭转,另外也可以将支撑翼8设置为多片,与风扇6片数相同或呈倍数,这样能很好地理顺风扇6滑流,使滑流消除扭转,呈直线排出,使得对前翼1和后翼2下翼面影响小,对前翼1和后翼2升力系数的减小尽可能的少;同时,风扇滑流消除扭转呈直线排出还能增大推力,加快连接翼飞机飞行速度。
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采用主动稳定系统进行人工增稳。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第二种实施例为无人机构型,机身3中部具有货舱25,货舱25为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的重心位置,这样无论货舱25装载的货物重量如何变化,连接翼飞机重心不变;由于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采用无人机构型,体积及重量较小,以现有技术采用纯电动方式即可满足动力需要;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也可以按比例增大或减小外形及动力,使之能装载更多或更少的货物,比如可以增大外形及动力,使之成为货运无人飞机;也可以减小外形及动力,使之成为快递无人机;在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增大成为货运无人机后,可以相对减小电动涵道风扇的体积,并将每段前翼1和后翼2上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由一个改为二个,二个电动涵道风扇分别在每段前翼1和后翼2上以适当的间隔分开设置,这样能够使电动涵道风扇更好地与机翼相配合,提高上翼面吹气襟翼增升的效率,并分散风险,提高安全裕量;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垂直起降时,前翼1和后翼2下偏后缘单缝襟翼,前翼1和后翼2的压力中心后移到后缘处,稍微位于重心之后,由于本实施例连接翼飞机相对不大,可以相对适当增大前翼1的电动涵道方式风扇推力,同时相对适当减小后翼2的电动涵道风扇推力,使前翼1相对负载连接翼飞机更多的重量,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实现纵向平衡;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水平飞行时,由于前翼1和后翼2收起了后缘单缝襟翼,前翼1和后翼2的压力中心前移到焦点处,稍微位于重心之前,可以适当下偏后翼2的后缘单缝襟翼,使后翼2的压力中心后移,使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实现纵向平衡;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所用的电动涵道风扇的支撑翼8为二片,这样不能很好地消除风扇6滑流的扭转,另外也可以将支撑翼设置为多片,与风扇6片数相同或呈倍数,这样能很好地理顺风扇6滑流,使滑流消除扭转呈直线排出,这样能增大电动涵道风扇推力,加快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水平飞行速度。
本实施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需要采用主动稳定系统进行人工增稳。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都可以从民用改为军用,也可以改为无人机或航模。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包括后掠的前翼(1)和前掠的后翼(2),机身(3),垂直安定面(15)和方向舵(16)组成的垂直尾翼,前翼(1)有上反角,后翼(2)有下反角,前翼(1)的翼根连接在机身(3)头部,后翼(2)的翼根连接在垂直尾翼翼梢,前翼(1)和后翼(2)的翼梢通过翼梢端板(4)连接,其特征在于:机身(3)两侧的前翼(1)和后翼(2)的翼展中部都设置有推进器,推进器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前缘,挂架前部和推进器连接,挂架后端具有转轴,转轴连接在前翼(1)和后翼(2)的前缘,通过设置在前翼(1)上的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前翼(1)设置的挂架和推进器能够在正对前翼(1)前缘和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两个方位间转动;通过设置在后翼(2)上的挂架的转轴的近似水平转动,后翼(2)设置的挂架和推进器能够在正对后翼(2)前缘和顺向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两个方位间转动;前翼(1)和后翼(2)都有后缘襟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为电动涵道风扇,涵道为标准涵道(5),标准涵道(5)进气口为圆形,以适应风扇旋转,排气口也为圆形;电动涵道风扇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下翼面前缘位置,使电动涵道风扇排气口吹出的滑流紧挨前翼(1)和后翼(2)下翼面流过;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襟翼都为后缘缝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为电动涵道风扇,涵道为变形涵道(23),变形涵道(23)进气口为圆形,以适应风扇旋转,排气口为直线段为较为平缓的曲线的D形,D形的排气口和圆形的进气口之间光滑过渡,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向下,前翼(1)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变形涵道(23)的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平行,后翼(2)设置的电动涵道风扇的变形涵道(23)的D形的排气口的直线段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平行;电动涵道风扇通过挂架设置在前翼(1)和后翼(2)的上翼面前缘位置,使电动涵道风扇的变形涵道(23)排气口排出的滑流流经前翼(1)和后翼(2)上翼面;前翼(1)和后翼(2)的后缘襟翼都为后缘缝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为直线型挂架(9),直线型挂架(9)前部连接在标准涵道(5)上部,前翼(1)和后翼(2)前缘部位设置有碟形结构(10),直线型挂架(9)后端向上的转轴设置在碟形结构(10)的轴心处;从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看,前翼(1)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的转轴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垂直,后翼(2)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的转轴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垂直,从连接翼飞机侧面看,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直线型挂架(9)的转轴与连接翼飞机的立轴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为拱部朝下的曲线型挂架(24),曲线型挂架(24)前部连接在变形涵道(23)下部,前翼(1)和后翼(2)前缘部位设置有碟形结构(10),曲线型挂架(24)后端向上的转轴设置在碟形结构(10)的轴心处;从连接翼飞机纵轴方向看,前翼(1)设置的曲线型挂架(24)的转轴与前翼(1)的上反角相垂直,后翼(2)设置的曲线型挂架(24)的转轴与后翼(2)的下反角相垂直,从连接翼飞机侧面看,前翼(1)和后翼(2)设置的曲线型挂架(24)的转轴与连接翼飞机的立轴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涵道风扇在每段前翼(1)和后翼(2)上设置的个数都为二个,二个电动涵道风扇分别在每段前翼(1)和后翼(2)上以适当的间隔分开设置;前翼(1)和后翼(2)都为层流翼型,前翼(1)后缘设置有由前翼子翼(11a)和前翼后缘襟翼(12a)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后翼(2)后缘设置有由后翼子翼(11b)和后翼后缘襟翼(12b)组成的后缘双缝襟翼;前翼(1)的翼梢部位,前翼子翼(11a)的前方,设置有前翼扰流板(13a);后翼(2)的翼根部位,后翼子翼(11b)的前方,设置有后翼扰流板(13b)。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涵道风扇在每段前翼(1)和后翼(2)上设置的个数都为一个,前翼和后翼都为层流翼型,前翼(1)后缘设置有由前翼后缘襟翼(12a)形成的后缘单缝襟翼;后翼(2)后缘设置有由后翼后缘襟翼(12b)形成的后缘单缝襟翼;前翼(1)的翼梢部位,前翼后缘襟翼(12a)的前方,设置有前翼扰流板(13a);后翼(2)的翼根部位,后翼后缘襟翼(12b)的前方,设置有后翼扰流板(13b)。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机身(3)后部的腹部设置有轮式后起落架(17),机身(3)前部的腹部设置有轮式前起落架(18),机身(3)两侧的翼梢端板(4)下部设置有轮式侧起落架(1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3)后部的腹部设置有杆式后起落架(26),机身(3)前部的腹部设置有杆式前起落架,机身(3)两侧的翼梢端板(4)下部设置有杆式侧起落架(27)。
CN201520839315.5U 2015-10-22 2015-10-22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03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9315.5U CN205203366U (zh) 2015-10-22 2015-10-22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9315.5U CN205203366U (zh) 2015-10-22 2015-10-22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3366U true CN205203366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1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931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03366U (zh) 2015-10-22 2015-10-22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336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4633A (zh) * 2015-10-22 2016-05-11 龙川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CN109279000A (zh) * 2017-07-21 2019-01-29 通用电气公司 竖直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
US20200407060A1 (en) * 2019-05-29 2020-12-31 Craft Aerospace Technologies, Inc. Novel aircraft design using tandem wings and a distributed propulsion system
CN115432171A (zh) * 2022-11-07 2022-12-0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高亚声速运输机的后置推进桁架支撑机翼布局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4633A (zh) * 2015-10-22 2016-05-11 龙川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CN109279000A (zh) * 2017-07-21 2019-01-29 通用电气公司 竖直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
US20200407060A1 (en) * 2019-05-29 2020-12-31 Craft Aerospace Technologies, Inc. Novel aircraft design using tandem wings and a distributed propulsion system
CN115432171A (zh) * 2022-11-07 2022-12-0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高亚声速运输机的后置推进桁架支撑机翼布局
CN115432171B (zh) * 2022-11-07 2023-01-0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高亚声速运输机的后置推进桁架支撑机翼布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4633A (zh)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CN101875399B (zh) 一种采用并列式共轴双旋翼的倾转旋翼飞机
CN104918853A (zh) 在翼尖装有两个涵道风扇并在机身上装有一个水平涵道风扇的转换式飞行器
CN105035306A (zh) 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及其飞行器
US20060016931A1 (en) High-lift, low-drag dual fuselage aircraft
CN103158856B (zh) 可短距起降的轻型螺旋桨飞翼飞机
CN104943851A (zh) 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及其飞行汽车
CN211468780U (zh) 一种短距起降无人运输机
CN103921931A (zh) 涵道机翼系统以及运用该系统的飞行器
CN104973234A (zh) 运用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的飞行器
CN205203366U (zh)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CN108045575A (zh)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US11873086B2 (en) Variable-sweep wing aerial vehicle with VTOL capabilites
CN106427434A (zh) 飞行汽车
CN105905295A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105711831A (zh) 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
RU2648937C1 (ru) Аэромобиль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ета
CN110282117A (zh) 一种具备机翼折叠收纳功能的城市垂直起降飞机
CN102085911A (zh) 新理念飞行及飞行器
CN106167096A (zh) 改进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CN110920881A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运输机及其控制方法
RU2542805C1 (ru) Самолет короткого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с гибридной силовой установкой
CN113104195B (zh) 一种双涵道复合翼飞行器
CN211996136U (zh) 旋翼和矢量推进系统组合式飞行器
EP3914513B1 (en) Aircra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