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2416U - 脚蹬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脚蹬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72416U
CN207072416U CN201720769853.0U CN201720769853U CN207072416U CN 207072416 U CN207072416 U CN 207072416U CN 201720769853 U CN201720769853 U CN 201720769853U CN 207072416 U CN207072416 U CN 207072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wheel
pedestal
foot
op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98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李一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698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72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72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72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蹬及电动车,电动车包括把手、前轮、后轮、车架、车座及脚蹬,车架包括前叉、主体及后叉,前叉的两端分别与把手及前轮连接,后叉通过主体与前叉连接,且后叉与后轮连接,车座设置在主体上。脚蹬包括基座、脚踏、转轴及挡块,基座与前轮的轮轴连接,脚踏通过转轴与基座连接,且脚踏能绕转轴相对于基座旋转,以使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挡块能在脚蹬展开时与脚踏远离地面的一面抵接。在行驶过程中,用户将脚踏展开,并将脚放置在脚踏上。在推行电动车时,将脚踏收起,就能避免脚蹬撞击用户或他人的腿部,提高了电动车的安全性。脚蹬设置在前轮的轮轴上,能避免用户在骑行时过度弯腿,保证坐姿的舒适度,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脚蹬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脚蹬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代步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自行车式的电动车一般会设置脚蹬,供用户在行驶的过程中,将脚放置在上面。然而,当用户下车推行电动车时,脚蹬很容易撞击用户或他人的腿部,使腿部受伤,很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动车的脚蹬易使用户受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脚蹬及电动车。
一种脚蹬,用于与电动车的前轮连接,包括:
基座,用于与所述前轮的轮轴连接,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脚踏,与所述基座连接,且能相对于所述基座旋转,以使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脚踏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正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孔;
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
挡块,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挡块能与所述脚踏远离地面的一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踏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及承载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承载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面与地面之间,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面,且位于所述第二面与地面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面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踏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及承载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承载部呈圆柱状、六棱柱状或长方体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均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及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基座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扭簧,所述基座上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前轮的轮轴穿设,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垂直,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扭簧容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扭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止挡块,所述止挡块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脚踏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当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止挡块与所述第一端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块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端处设有第二磁体,当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磁体能吸附所述第二磁体;
或者,所述脚蹬还包括紧固件,所述止挡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当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紧固件能与所述第一端抵接;
或者,所述止挡块上设有第一摩擦件,所述第一端上设有第二摩擦件,当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摩擦件与所述第二摩擦件抵接。
一种电动车,包括把手、所述前轮、后轮、车架、车座及上述的任一种脚蹬,车架包括前叉、主体及后叉,所述前叉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轮连接,所述前叉通过所述主体与所述后叉连接,所述主体与所述车座连接,所述后叉与所述后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上述的脚蹬,脚踏能够相对于基座旋转,以使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在行驶过程中,用户将脚踏展开,并将脚放置在脚踏上。在推行电动车时,将脚踏收起,就能避免脚蹬撞击用户或他人的腿部,提高了电动车的安全性。而且,脚蹬设置在前轮的轮轴上,能避免用户在骑行时过度弯腿,保证坐姿的舒适度,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动车的局部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动车中主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动车中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动车中脚蹬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电动车中脚蹬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脚蹬的主视图;
图8为图5所示的脚蹬的爆炸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电动车中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电动车中固定组件与电池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爆炸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电动车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脚蹬及电动车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10包括把手100、前轮200、车架300、后轮400、车座500、脚蹬600及电池700,其中,车架300包括前叉310、后叉320及主体330,前叉310的一端与把手100连接,另一端与前轮200连接。后叉320与后轮400连接,前叉310与后叉320通过主体330连接。车座500可以与后叉320直接连接,也可以与主体330直接连接。脚蹬600设置在前轮200的轮轴202上,以供搭脚使用,还能避免用户在骑行时过度弯腿,保证坐姿的舒适度,提高用户体验。电池700安装在车架300上,以为电动车10的行驶提供电能。
如图2所示,主体330包括第一支管332、弯管334及第二支管336,第一支管332的一端用于连接车座500,弯管334呈弧形,弯管334的一端与第一支管332的另一端连接,弯管33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管336的一端连接,弯管334的侧壁与前叉310连接,第二支管336的另一端与后叉320连接。第一支管332、弯管334及第二支管336一体成型,则,第一支管332的轴线与第二支管336的轴线均与弯管334的轴线相切。也即,车架300的主体部分由一根管材弯曲而成,制作工艺简单,省略了较多的焊接工艺,降低了车架300的生产成本,从而也就降低了整个电动车10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管332与第二支管336平行,即弯管334的圆心角的大小为180°。这种形状的主体330能够使得电动车10的外形更为美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弯管334的圆心角还可以为钝角,大小在区间[145°,180°)内,此时,第一支管332与第二支管334间成一夹角,且该夹角与弯管334的圆心角互补。
进一步,弯管334的弯曲半径为50mm至200mm。这里所说的弯曲半径指的是弯管的中径,也就是弯管的轴线的半径。
如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架300还包括由拉伸工艺制成的头管340,头管3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42及第二固定部344,第一固定部342开设有通孔3422,前叉310穿设于通孔3422,第一固定部342位于把手100与前轮200之间,用户能够通过把手100带动前叉310相对于头管340旋转,以实现电动车10的转向。弯管334与第二固定部344连接。
第二固定部34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346及第二夹板348,第一夹板346、第二夹板348与第一固定部342连接形成凹槽3442,弯管334穿设于凹槽3442,且与第一夹板346及第二夹板348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
从图4中可以看出,第一夹板346与第二夹板348远离第一固定部342的一端均呈弧形,在焊接弯管334与第二固定部344时,沿弧形的轮廓进行焊接,能够增大第二固定部344与弯管334的焊接面积,使得头管340与主体330之间连接的更为牢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344上开设有缺口3444,缺口3444贯穿第一夹板346及第二夹板348。在保证车架300的前提下,缺口3444能够减轻车架300的重量,也能使得电动车10更为美观。
请参考图5,脚蹬600包括基座610、脚踏620及转轴630,其中,基座610与前轮200的轮轴连接,脚踏620与基座610连接,且能相对于基座610旋转,以使脚蹬600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图5为脚蹬600的展开示意图,图6为脚蹬600的折叠示意图。如图8所示,基座61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612,脚踏62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614,第二连接孔614正对于第一连接孔612。转轴63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612及第二连接孔614,脚踏620能绕转轴630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脚蹬600可折叠。在行驶过程中,用户将脚踏620展开,并将脚放置在脚踏620上。在推行电动车时,将脚踏620收起,就能避免脚蹬600撞击用户或他人的腿部,提高了电动车10的安全性。
如图5及图7所示,脚蹬600还包括挡块640,挡块640与基座610连接,脚蹬600处于展开状态时,挡块640能与脚踏620远离地面的一面抵接。以图7所示为观察视角,用户将脚放置在脚踏620上时,会对脚踏620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脚踏620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挡块640便能阻止脚踏620顺时针旋转。另外,挡块640还会限制脚踏620展开的角度,若挡块640平行于水平面,则脚踏620能旋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的状态,若挡块64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则脚踏620与挡块640抵接时,脚踏620也会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且脚踏620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和挡块610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脚踏620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622及承载部624,其中,连接部6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块6222及第二连接块6224,第一连接块6222与第二连接块6224均与承载部624连接,第二连接孔614贯穿第一连接块6222及第二连接块6224,基座610穿设于第一连接块6222与第二连接块6224之间。
承载部624用作搭脚使用,承载部624呈圆柱状、六棱柱状或长方体状。如图7所示,承载部62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6242及第二面6244,脚蹬6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面6242位于第二面6244与地面之间。转轴630的轴线平行于第二面6244,且位于第二面6244与地面之间,具体地,转轴630的轴线与第二面6244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mm。由于前轮200的轮轴202距离车座500有一定的距离,将承载部624抬高一段距离,能够保证用户坐在车座500上后,双脚能够自然地放置在承载部624上。而且,当对脚踏620施加一个向左的力时,由于转轴630与第二面6244间存在一定距离,因此,就会有力矩存在,从而脚踏620就会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也即会有折叠的趋势。当承载部624呈圆柱状时,第一面6242和第二面6244可以是与圆柱上下两侧相切的平面。
如图7及图8所示,脚蹬600还包括扭簧650,基座610上还开设有安装孔616,安装孔616用于供前轮200的轮轴202穿设,安装孔616的轴线与第一连接孔612的轴线垂直,且安装孔616与第一连接孔612连通。扭簧650容置于安装孔616内,转轴630穿设于扭簧650。扭簧650能使得脚踏620始终具有折叠的趋势,从而脚蹬600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扭簧650的作用下,脚踏620不会轻易展开。
而脚蹬600处于展开状态时,就需要防止脚踏620自动折叠。基于此,本实施方式的脚蹬600还设置了止挡块660,止挡块660与基座610连接,脚踏62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626及第二端628,当脚蹬600处于展开状态时,止挡块660与第一端626抵接,止挡块660能防止脚踏620旋转。
止挡块660防止脚踏620旋转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止挡块660内设有第一磁体,第一端626处设有第二磁体,当脚蹬6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磁体能吸附第二磁体。
或者,脚蹬600还包括紧固件,止挡块660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轴线平行于安装孔616的轴线,紧固件穿设于固定孔。当脚蹬600处于展开状态时,锁紧紧固件,使得紧固件与第一端626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件为拨珠螺丝,拨珠螺丝的端部能够伸缩,从而不用额外借助扳手等工具再旋松或拧紧紧固件。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紧固件也可以为普通螺丝,通过工具拧紧紧固件的方式固定脚踏620。
又或者,止挡块660上设有第一摩擦件,第一端626上设有第二摩擦件,当脚蹬6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摩擦件与第二摩擦件抵接。第一摩擦件与第二摩擦件可以是毛刷,也可以是橡胶制品。
请参考图1及图9,电动车10还包括固定组件800,固定组件800包括抵接部810及限位件820,抵接部810与限位件820相对设置在车架300上,并将电池700固定在由第一支管332、第二支管336、前叉310及后叉320形成的空间内。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10对电池700的布局充分利用了电动车10本身的空余空间,使得电动车10上各部件的布局更为紧凑,减小了电动车10整体的体积。
具体地,电池7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710及第二侧720,第一侧710与第一支管332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侧720与第一支管332间的距离,即第一侧710比第二侧720更靠近第一支管332。抵接部810与第一支管332连接,抵接部810能与第一侧710抵接,以将电池700固定在第一支管332与第二支管336之间。限位件820与第二支管336连接,电池700能相对于限位件820旋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抵接部810与限位件820的位置可以对调,即抵接部810设置在第二支管336上,限位件820设置在第一支管332上。或者,抵接部810还可以设置在前叉310上,限位件820设置在后叉320上,第一侧710即为靠近前叉310的一侧,第二侧720即为靠近后叉320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时结合图10,抵接部810包括固定座812及锁紧件814,固定座812上开设有插孔8122及第一调节孔8124,第一支管332穿设于插孔8122,第一调节孔8124与插孔8122连通,且第一调节孔8124的轴线垂直于插孔8122的轴线。第一支管33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正对于第一调节孔8124。锁紧件814穿设于第一调节孔8124及第二调节孔,并能与第一侧710抵接。
固定组件800还包括安装盒830,安装盒830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侧832及封闭侧834,开口侧832与第一支管332间的距离小于封闭侧834与第一支管332间的距离,即开口侧832比封闭侧834更靠近第一支管332。安装盒830内设有空腔836,空腔836与开口侧832连通,电池700容置于空腔836内。封闭侧834开设有固定槽,限位件820穿设于固定槽,安装盒830能相对于限位件820旋转。
将限位件820插入固定槽内,可以手动旋转安装盒830,使得开口侧832与第一支管332错开一段距离,从而能将电池700从开口侧832放入空腔836内。再次旋转安装盒830,使得开口侧832正对第一支管332后,旋转锁紧件814,直至锁紧件814抵住第一侧710,便实现了电池700的快速安装。需要更换电池700时,旋松锁紧件814,旋转安装盒830,将电池700从安装盒830内取出即可。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省略安装盒830,直接将电池700固定在第一支管332与第二支管336之间。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一侧710上开设有第一插槽712,锁紧件814穿设于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及第一插槽712,第二侧720上开设有第二插槽722,限位件820穿设于第二插槽722。
为了保护电池700,防止被雨水打湿而损坏,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10还设置了保护壳900,保护壳900卡在第一支管332与第二支管336之间,保护壳900内设有容置腔,电池700位于容置腔内。保护壳90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盖板910,两个盖板910能够相互扣合,以形成容置腔。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壳900的形状与主体330的形状相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图中所示的保护壳900还可以与固定组件800配合使用,进一步稳固电池7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脚蹬,用于与电动车的前轮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用于与所述前轮的轮轴连接,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脚踏,与所述基座连接,且能相对于所述基座旋转,以使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脚踏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正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孔;
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
挡块,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挡块能与所述脚踏远离地面的一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及承载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承载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面与地面之间,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面,且位于所述第二面与地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面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及承载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承载部呈圆柱状、六棱柱状或长方体状。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均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及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基座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簧,所述基座上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前轮的轮轴穿设,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垂直,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扭簧容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扭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挡块,所述止挡块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脚踏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当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止挡块与所述第一端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块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端处设有第二磁体,当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磁体能吸附所述第二磁体;
或者,所述脚蹬还包括紧固件,所述止挡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当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紧固件能与所述第一端抵接;
或者,所述止挡块上设有第一摩擦件,所述第一端上设有第二摩擦件,当所述脚蹬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摩擦件与所述第二摩擦件抵接。
9.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所述前轮、后轮、车架、车座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脚蹬,车架包括前叉、主体及后叉,所述前叉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轮连接,所述前叉通过所述主体与所述后叉连接,所述主体与所述车座连接,所述后叉与所述后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CN201720769853.0U 2017-06-28 2017-06-28 脚蹬及电动车 Active CN207072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9853.0U CN207072416U (zh) 2017-06-28 2017-06-28 脚蹬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9853.0U CN207072416U (zh) 2017-06-28 2017-06-28 脚蹬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72416U true CN207072416U (zh) 2018-03-06

Family

ID=61513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9853.0U Active CN207072416U (zh) 2017-06-28 2017-06-28 脚蹬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72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7506C (zh) 折叠自行车及其折叠方法
CN108303085A (zh) 插接式地下管线惯性定位仪
CN207072416U (zh) 脚蹬及电动车
CN206265228U (zh) 一种紧凑折叠自行车
CN207060321U (zh) 电动车
CN207328705U (zh) 车架及电动车
CN105270538B (zh) 自行车轮轴
CN206187244U (zh) 一种能够实现自行车龙头方向定位的龙头锁
CN206519728U (zh) 用于曲轴初级主动齿的止动装置
CN105947056B (zh) 一种折叠车
CN202295157U (zh) 折叠式自行车
CN206623943U (zh) 折叠电动车
CN206317002U (zh) 用于发动机磁电机安装的曲轴止动装置
CN206243320U (zh) 横向折叠反光镜
CN207241875U (zh) 可调节的自行车挡泥板
CN207346016U (zh) 一种快拆工具以及含有快拆工具的电动助力车
CN205632840U (zh) 单边车轮扣合机构及折叠自行车
CN105314033B (zh) 自行车车架接头锁定机构
CN206634141U (zh) 单臂自行车前车轮组结构
CN215205182U (zh) 一种用于二轮电动车的后乘员脚蹬
CN206797592U (zh)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车把
CN202923755U (zh) 车头定位装置及带有车头定位装置的摩托车
CN220842790U (zh) 一种通用车载隐形挂钩
CN20590614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04587166U (zh) 折叠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2

Address after: 518000 18, building B1,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71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Town, Tang Lang Nanshan Chi Yuen Building 18 layer B1

Patentee before: Cai Youf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