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8932U -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8932U
CN207068932U CN201720957561.XU CN201720957561U CN207068932U CN 207068932 U CN207068932 U CN 207068932U CN 201720957561 U CN201720957561 U CN 201720957561U CN 207068932 U CN207068932 U CN 207068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module shell
busbar
negative electrode
battery mod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75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岩
王彪
陈保国
从长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575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8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8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8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壳和从模组壳上穿出的正、负极引出母排;模组绝缘件上镶嵌有两个用于固定正负极引出铜排的螺母;模组壳上在固定件一旁固定有防转挡板,防转挡板与正、负极引出母排的边沿抵接。本实用新型创造所述的电池模组,具有新的正负极引出形式,以防止在打扭矩时极耳的撕裂。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模组正、负极引母排a、b,如图1所示,该种母排始端与位于模组壳内的电池极耳采用焊接方式固定,随近几年科技的发展,现一般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当布置电池模组的外部电系统时,需分别在正、负极引出母排a、b上螺栓连接干路母排,以实现电连接。
在固定正负极时,如果正、负极引出母排固定不当,旋转螺栓产生的扭力就会造成正负极引出母排与极耳的扯裂,本发明就避免了这种不方便固定的形式,便于固定安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以防止在打扭矩时极耳的撕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壳和从模组壳上穿出的正、负极引出母排;模组壳上镶嵌有两个分别与正、负极引出母螺栓连接的固定件;模组壳上在固定件一旁固定有防转挡板,防转挡板与正、负极引出母排的边沿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组壳包括模组壳主体和固接在模组壳主体上的绝缘件,固定件和和防转挡板均位于绝缘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凸出模组壳表面,且固定件凸出一侧的端面与正、负极引出母排抵接,使正、负极引出母排与模组壳体间保持有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凸出模组壳表面0.4至0.6m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六角法兰面螺母,六角法兰螺母的法兰面与正、负极引出母排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负极引出母排尾端均开有供螺栓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转挡板呈长方形,两个防转挡板侧面分别与正、负极引出母排的边沿贴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电池模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将固定件(六角法兰螺母)与壳体注塑成一体,防止固定件脱离;再将正、负极引出母排通过螺栓固定,固定正、负极引出母排;与此同时,两个挡板分别抵住正、负极引出母排,抵消拧螺栓时产生的扭矩,防止极耳的撕裂。
(2)本发明所述的固定件,由于其凸出0.4至0.6mm,保证正、负极引出母排与模组壳表面保持有间距,防止因电连接产生的高温,使模组壳老化,延长模组壳的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正负极引出形式示意图;
图2为正、负极引出铜排未安装情况下,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俯视图;
图3为正、负极引出铜排安装情况下,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俯视图;
图4为六角法兰螺母、正极引出母排和防转挡板相对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模组壳;11、模组壳主体;12、绝缘件;2、六角法兰螺母;3、通孔;4、防转挡板;
正、负极引出母排a、b。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如图2所示,包括模组壳1和从模组壳1上穿出的正、负极引出母排a、b。
模组壳1包括模组壳主体11和固接在模组壳主体11上的绝缘件12,绝缘件12上镶嵌有两个六角法兰螺母2。两个六角法兰螺母2分别位于正、负极引出母排a、b尾端的下方,且六角法兰螺母2凸出模组壳1表面0.5mm。
如图3和图4所示,正、负极引出母排a、b尾端分别压在六角法兰螺母2的法兰面上,从而正、负极引出母排a、b与模组壳1体间保持有间距;正、负极引出母排a、b尾端上的通孔3与六角法兰螺母2的螺纹孔同轴,从而六角法兰螺母2作为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正、负极引出母排a、b。
绝缘件12在六角法兰螺母2一旁形成有防转挡板4,防转挡板4呈长方形,两个防转挡板4侧面分别与正、负极引出母排a、b的边沿贴合,并在两者的贴合处相互抵接。
当布置电池模组的外部电系统时,螺栓将两个干路母排分别和正、负极引出母排a、b一同固定在六角法兰螺母2上,防转挡板4抵消旋转螺栓带来的扭矩,从而防止极耳与正、负极引出母排a、b的撕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壳(1)和从模组壳(1)上穿出的正、负极引出母排(a、b),模组壳(1)上镶嵌有两个分别与正、负极引出母排(a、b)螺栓连接的固定件;模组壳(1)上在固定件一旁固定有防转挡板(4),防转挡板(4)与正、负极引出母排(a、b)的边沿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模组壳(1)包括模组壳主体(11)和固接在模组壳主体(11)上的绝缘件(12),固定件和防转挡板(4)均位于绝缘件(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凸出模组壳(1)表面,且固定件凸出一侧的端面与正、负极引出母排(a、b)抵接,使正、负极引出母排(a、b)与模组壳(1)间保持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凸出模组壳(1)表面0.4至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固定件为六角法兰面螺母(2),六角法兰螺母(2)的法兰面与正、负极引出母排(a、b)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正、负极引出母排(a、b)尾端均开有供螺栓贯穿的通孔(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防转挡板(4)呈长方形,两个防转挡板(4)侧面分别与正、负极引出母排(a、b)的边沿贴合。
CN201720957561.XU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 Active CN207068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7561.XU CN207068932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7561.XU CN207068932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8932U true CN207068932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7561.XU Active CN207068932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8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7050A (zh) 电源装置
CN217009513U (zh) 电池模组输出组件、电池模组和车辆
CN206532936U (zh) 一种矿用低压控制电缆的防爆快插装置
CN207068932U (zh) 一种具有新正负极引出形式的电池模组
CN109228868A (zh) 高压配电盒及电动汽车
CN208931140U (zh) 高压配电盒及电动汽车
WO2023082761A1 (zh) 一种充电桩
CN21522118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
CN106274747B (zh) 控制器的接线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动车
CN201829878U (zh) 一种接线盒
CN108513466A (zh)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11017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bdu快速插拔装置
CN209045673U (zh) 一种电池及连接器组件
CN104466070B (zh) 一种快装蓄电池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电动车
CN20832486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化电气安装面板
CN106450917A (zh) 侧面出线的充电插座及连接器
KR101758416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파워 릴레이 어셈블리
CN202084694U (zh) 铅酸电池的简单快速连接结构
CN208006889U (zh) 高压配电盒
CN20667879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控制盒总成
CN20511303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总控箱总成
CN20827243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箱
CN208889748U (zh) 动力电连接器及电池模组
CN109038047A (zh) 墙壁隐藏式插座
CN205159539U (zh) 一种接地线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