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7300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7300U
CN207037300U CN201720916019.XU CN201720916019U CN207037300U CN 207037300 U CN207037300 U CN 207037300U CN 201720916019 U CN201720916019 U CN 201720916019U CN 207037300 U CN207037300 U CN 207037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backlight module
viscous
light guid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60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纯通
李德生
周福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160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7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7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7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所述背板向外侧弯折有至少一个折板,所述折板使背板形成有至少一开口,所述背板内侧贴有第一单面粘以覆盖所有开口,所述第一单面粘对应开口的区域粘贴有第二单面粘,所述第二单面粘的粘性面朝向第一单面粘。通过在背板内粘贴有第一单面粘以覆盖所有开口,且第一单面粘在所述开口的区域粘贴有第二单面粘,所述第二单面粘的粘性面朝向第一单面粘,可实现一体化快速粘贴多个开口,有效防尘,提高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普遍采用LED作为光源,根据光源的分布位置,背光模组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分布于导光板的底部,该类背光模组主要应用于显示器、电视等大尺寸显示设备;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分布于导光板的侧边,该类背光模组主要应用于笔记本、掌上电脑以及手机等小尺寸显示设备。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主要结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1’,位于背板1’的容置空间内并顺序放置的反射片2’、导光板3’和光学膜片组4’,位于导光板入光侧的灯组5’,以及位于光学膜片的上方且与背板连接的胶框6’。如图2所示,所述背光模组为了配合显示模组的装配,需要在背板1’底面弯折形成多个折板7’,所述折板7’使得背板1’形成多个开口8’,开口8’的设置使得防尘成为一大问题。如图3所示,通常的做法是在背板内侧对应每个开口8’贴防尘单面粘9’,而裸露在开口8’内的单面粘9’容易粘尘,时间久了会导致单面粘9’失去粘性,且一个个贴单面粘9’以覆盖每个开口8’的效率较低,工作量大,不利于实现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粘贴、有效防尘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所述背板向外侧弯折有至少一个折板,所述折板使背板形成有至少一开口,所述背板内侧贴有第一单面粘以覆盖所有开口,所述第一单面粘对应开口的区域粘贴有第二单面粘,所述第二单面粘的粘性面朝向第一单面粘。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面粘与第二单面粘根据开口的数量和位置预先粘贴,然后再将粘贴好的第一单面粘与第二单面粘贴附在背板内侧。
优选地,所述背板为金属背板。
优选地,所述金属背板的材质为铁或者铝。
优选地,所述背板的容置空间内设有顺序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侧和出光侧,对应导光板的入光侧、所述背板内侧壁还设有灯组。
优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远离导光板层叠设置的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背板内粘贴有第一单面粘以覆盖所有开口,且第一单面粘在所述开口的区域粘贴有第二单面粘,所述第二单面粘的粘性面朝向第一单面粘,可实现一体化快速粘贴多个开口,有效防尘,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背光模组中的背板立体图;
图3为现有技术背光模组中的背板内侧贴单面粘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中的背板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中背板粘贴单面粘的背板外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中的背板粘贴单面粘的背板内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两层单面粘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两层单面粘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1,位于背板1的容置空间内并顺序放置的反射片2、导光板3和光学膜片组4,所述导光板3具有出光侧和入光侧。所述背板内还设有位于导光板3入光侧的灯组5,以及位于光学膜片的上方且与背板连接的胶框6。
如图5所示,所述背板1向外侧弯折有至少一个折板7,所述折板7使背板1形成有至少一开口8,为了防止灰尘从开口8进入到背板1内,如图6-9所示,所述背板1内侧贴有第一单面粘9以覆盖所有开口8,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开口8区域的第一单面粘粘附灰尘,所述第一单面粘9对应开口8的区域粘贴有一层第二单面粘10,所述第二单面粘10的粘性面朝向第一单面粘9,可有效解决灰尘粘附在第一单面粘9上的问题。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单面粘9与第二单面粘10可根据开口的数量和位置预先粘贴在一起,再将粘贴好的第一单面粘9与第二单面粘10贴附在背板1内,可实现多个开口8一体化快速粘贴、有效防尘,大大提高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背板1为金属背板,具体可以为铝材质或者铁材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射片2设在导光板3的底部,可使入射至导光板3底端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3内并从出光面射出,有效提高导光板3的亮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学膜片组4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远离导光板3层叠设置的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光学膜片组4用以为显示面板提供均匀的光。
本实用新型的灯组5为led灯条,对应导光板3的入光侧,设置在背板1的内侧壁上。所述灯组5还配有柔性线路板,用以连接外部电路,为灯组5提供电源。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用以为显示装置提供面光源。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所述背板向外侧弯折有至少一个折板,所述折板使背板形成有至少一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内侧贴有第一单面粘以覆盖所有开口,所述第一单面粘对应开口的区域粘贴有第二单面粘,所述第二单面粘的粘性面朝向第一单面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面粘与第二单面粘根据开口的数量和位置预先粘贴,然后再将粘贴好的第一单面粘与第二单面粘贴附在背板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金属背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板的材质为铁或者铝。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容置空间内设有顺序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侧和出光侧,对应导光板的入光侧、所述背板内侧壁还设有灯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远离导光板层叠设置的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720916019.XU 2017-07-26 2017-07-2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7037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6019.XU CN207037300U (zh) 2017-07-26 2017-07-2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6019.XU CN207037300U (zh) 2017-07-26 2017-07-2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7300U true CN207037300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6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6019.XU Active CN207037300U (zh) 2017-07-26 2017-07-2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7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8379B (zh)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平板液晶显示模组
CN104965330B (zh) 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0556048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455561U (zh) 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EP4357846A2 (en) Display device
CN206353230U (zh) 背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7114965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1504724A (zh)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
TW202117416A (zh) 顯示裝置
CN204477809U (zh)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0519338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907216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3879660A (zh) 分体式包装结构
CN20703730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093673B (zh) 一种反组装背光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650516U (zh) 显示装置
CN207232584U (zh) 一种多层全贴合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US9119290B2 (en) Display device
CN206497276U (zh) 一种超薄显示装置
CN206929629U (zh) 显示设备
CN102520550A (zh) 显示装置
CN206877007U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208477267U (zh) 一种曲面背光源及其曲面显示装置
CN208334849U (zh) 一种玻璃背板与铝中框免贴合的背光模组结构
CN202886790U (zh) Lcm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