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3611U - 一种碳罐油箱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罐油箱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3611U
CN207033611U CN201720725557.0U CN201720725557U CN207033611U CN 207033611 U CN207033611 U CN 207033611U CN 201720725557 U CN201720725557 U CN 201720725557U CN 207033611 U CN207033611 U CN 207033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cap
cavity volume
cavity
fille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55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aike Ding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aike Di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aike Ding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aike Di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255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3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3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3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罐油箱盖,包括油箱外盖和油箱内盖,所述油箱内盖的中部设有填充腔;所述油箱外盖包裹填充腔的上端口;所述油箱内盖的底部设有容积腔,所述容积腔的上端设有上通气盖,所述上通气盖的侧壁与容积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导气间隙;所述填充腔的底部设有下呼吸板,所述下呼吸板与填充腔的底部之间设有焊接圈,所述容积腔的上端端口设在焊接圈的内侧,所述下呼吸板的下表面与填充腔通过焊接圈固定连接;所述容积腔的底面设有进排气孔。本实用新型避免吸油填料从填充腔和下呼吸板之间的间隙之间进入到容积腔从而进入到油箱内,避免吸油填料对油箱内的燃油的污染,避免吸油填料堵塞化油器,更加环保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碳罐油箱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罐油箱盖。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油箱盖,很多是将一个内腔内注满碳粉,当油箱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时,油箱里的油气通过碳粉腔排放到外界中以达到内外压力平衡,油气通过碳粉腔时,燃油被碳粉部分接收,过滤后的气体排放到外界,以达到控制燃油排放、减少污染的目的。为了实现能让油气进入到油箱盖内碳粉空间内,在油箱盖的底部必须存在让对应油气通过的通道,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汽油机停止后,油箱产生负压,油箱盖内的少许碳粉会从油箱盖内穿过该通道落入到油箱内,对油箱内的燃油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能防止油箱盖内的吸油填料落入到油箱内,减少吸油填料对油箱内的燃油造成的污染的碳罐油箱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罐油箱盖,包括油箱外盖和油箱内盖,所述油箱内盖的中部设有上端开口的填充腔;所述油箱外盖设在所述油箱内盖的上方,所述油箱外盖包裹所述填充腔的上端口;
所述油箱内盖的底部设有容积腔,所述容积腔的上端与所述填充腔导通,所述容积腔的上端端口设有上通气盖,所述上通气盖的侧壁与所述容积腔的内壁之间设有方便将所述容积腔内的油气导入到所述填充腔中的导气间隙;
所述填充腔的底部设有覆盖所述容积腔上端端口的下呼吸板,所述下呼吸板与所述填充腔的底部之间设有焊接圈,所述容积腔的上端端口设在所述焊接圈的内侧,所述下呼吸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填充腔通过所述焊接圈固定连接;
所述容积腔的底面设有将油箱中的挥发的油气导入到所述容积腔中的进排气孔;
所述填充腔中设有吸油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下呼吸板与填充腔的底部之间设有焊接圈,且该焊接圈设在容积腔的上端端口的外侧,通过该焊接圈将下呼吸板固定在填充腔的底部上,使得填充腔与下呼吸板的下表面之间不会产生间隙,避免了吸油填料从填充腔和下呼吸板之间的间隙之间进入到容积腔从而进入到油箱内,避免吸油填料对油箱内的燃油的污染,避免吸油填料堵塞化油器,更加环保和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焊接圈为超声波焊接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超声波焊接能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固采用超声波焊接圈能使得下呼吸板与填充腔的底部之间的连接更加密封,避免吸油填料才下呼吸板与填充腔的底部之间穿过。
进一步,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吸油填料的顶部的上呼吸板,所述上呼吸板设在所述填充腔的上端端口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呼吸板的设置能避免吸油填料从油箱外盖和油箱内盖之间的缝隙流出。
进一步,还包括覆盖所述填充腔的上端端口的内盖板,所述内盖板设在所述油箱外盖和所述上呼吸板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盖板的设置能对起到更好防止吸油填料漏出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内盖板上设有若干上通气孔,所述上通气盖设有若干下通气孔,所述上通气孔的数量与所述下通气孔的数量相同,且所述下通气孔设在设在所述进排气孔的竖直上方,所述上通气孔一一对应设在所述下通气孔的竖直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的设置能使得过滤后的气体排放至外界。
进一步,所述容积腔内设有下通气盖,所述下通气盖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呼吸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呼吸阀的设置能维护储罐气压平衡,减少油气挥发,能充分利用储罐本身的承压能力来减少油气的排放。
进一步,所述容积腔为漏斗状的侧壁围成,且在所述容积腔的侧壁的上端设有向容器腔内部延伸的用于安装所述下通气盖的安装凸台。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凸台的设置能对下通气盖进行固定,使得下通气盖的固定更加稳固。
进一步,所述油箱内盖的底端上可拆卸安装有挂钩。
进一步,所述挂钩的顶部与所述油箱内盖的底端的中部卡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卡接将挂钩与油箱内盖进行可拆卸连接,方便挂钩的安装。
进一步,所述下呼吸板的下表面为光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呼吸板的下表面为光面,光面的表面光滑,能避免下呼吸板通过超声波焊接圈与填充腔的底部之间焊接,光面在焊接后更加的密封,在下呼吸板与填充腔的底部不会产生缝隙,进一步避免吸油填料的穿过。
进一步,所述吸油填料为碳粉。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碳粉具有良好的吸油作用,提高对油气的净化作用。
进一步,所述油箱内盖的底端设有与油箱的开口进行连接的卡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油箱内盖的底端设置卡槽,方便油箱内盖与油箱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卡槽内设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卡槽内设置O型圈,能提高油箱内盖与邮箱的开口处连接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A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焊接圈的设置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箱内盖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油箱外盖,2、内盖板,3、下呼吸板,4、上通气盖,5、呼吸阀,6、下通气盖,7、油箱内盖,8、O型圈,9、挂钩,10、吸油填料,11、透气膜,12、填充腔,13、容积腔,14、导气间隙,15、焊接圈,16、排气孔,17、上呼吸板,18、上通气孔,19、下通气孔,20、通孔,21、安装凸台,2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油箱外盖1和油箱内盖7,所述油箱内盖7的中部设有上端开口的填充腔12;所述油箱外盖1设在所述油箱内盖7的上方,所述油箱外盖1包裹所述填充腔12的上端口;所述油箱内盖7的底部设有容积腔13,所述容积腔13的上端与所述填充腔12导通,所述容积腔13的上端设有上通气盖4,所述上通气盖4的侧壁与所述容积腔13的内壁之间设有方便将所述容积腔13内的油气导入到所述填充腔12中的导气间隙14;所述填充腔12的底部设有覆盖所述容积腔13上端端口的下呼吸板3,所述下呼吸板3与所述填充腔12的底部之间设有焊接圈15,所述容积腔13的上端端口设在所述焊接圈15的内侧,所述下呼吸板3的下表面与所述填充腔12通过所述焊接圈15固定连接;所述容积腔13的底面设有将油箱中的挥发的油气导入到所述容积腔13中的进排气孔16;所述填充腔12中设有吸油填料10,所述吸油填料10为墨粉。
在下呼吸板3与填充腔12的底部之间设有焊接圈15,且该焊接圈15设在容积腔13的上端端口的外侧,通过该焊接圈15将下呼吸板3固定在填充腔12的底部上,使得填充腔12与下呼吸板3的下表面之间不会产生间隙,避免了吸油填料10从填充腔12和下呼吸板3之间的间隙之间进入到容积腔13从而进入到油箱内,避免吸油填料10对油箱内的燃油的污染,避免吸油填料10堵塞化油器,更加环保和安全。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圈15为超声波焊接圈,超声波焊接能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固采用超声波焊接圈能使得下呼吸板3与填充腔12的底部之间的连接更加密封,避免吸油填料10才下呼吸板3与填充腔12的底部之间穿过。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吸油填料10的顶部的上呼吸板17,所述上呼吸板17设在所述填充腔12的上端端口处,还包括覆盖所述填充腔12的上端端口的内盖板2,所述内盖板2设在所述油箱外盖1和所述上呼吸板17之间。通过上呼吸板17能避免吸油填料10从油箱外盖1和油箱内盖7之间的缝隙流出,内盖板2的设置能对起到更好防止吸油填料10漏出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呼吸板3的下表面为光面。下呼吸板3的下表面为光面,光面的表面光滑,能避免下呼吸板3通过超声波焊接圈15与填充腔12的底部之间焊接,光面在焊接后更加的密封,在下呼吸板3与填充腔12的底部不会产生缝隙,进一步避免吸油填料10的穿过。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盖板2上设有若干上通气孔18,所述上通气盖4设有若干下通气孔19,所述上通气孔18的数量与所述下通气孔19的数量相同,且所述下通气孔19设在设在所述进排气孔16的竖直上方,所述上通气孔18一一对应设在所述下通气孔19的竖直上方。上通气孔18和下通气孔19的设置能使得过滤后的气体排放至外界。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积腔13内设有下通气盖6,所述下通气盖6的中部设有通孔20,所述通孔20内设有呼吸阀5。呼吸阀5的设置能维护储罐气压平衡,减少油气挥发,能充分利用储罐本身的承压能力来减少油气的排放。所述容积腔13为漏斗状的侧壁围成,且在所述容积腔13的侧壁的上端设有向容器腔内部延伸的用于安装所述下通气盖6的安装凸台21。安装凸台21的设置能对下通气盖6进行固定,使得下通气盖6的固定更加稳固。所述容积腔13的底部设有用于覆盖所述进排气孔16的透气膜11。透气膜11的设置能对挥发的油气中的油进行一定的过滤,减少燃油的挥发。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油箱内盖7的底端上可拆卸安装有挂钩9。所述挂钩9的顶部与所述油箱内盖7的底端的中部卡接。采用卡接将挂钩9与油箱内盖7进行可拆卸连接,方便挂钩9的安装。所述油箱内盖7的底端设有与油箱的开口进行连接的卡槽22,所述卡槽22内设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8。在油箱内盖7的底端设置卡槽22,方便油箱内盖7与油箱的连接。在卡槽22内设置O型圈8,能提高油箱内盖7与邮箱的开口处连接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在下呼吸板3与填充腔12的底部之间设有焊接圈15,且该焊接圈15设在容积腔13的上端端口的外侧,通过该焊接圈15将下呼吸板3固定在填充腔12的底部上,使得填充腔12与下呼吸板3的下表面之间不会产生间隙,汽油机停止后,油箱产生负压时,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焊接圈15的设置避免油箱盖内的碳粉从油箱盖内穿过该通道落入到油箱内,避免了碳粉对油箱内的燃油造成污染,以及避免了碳粉堵塞化油器,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环保和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碳罐油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外盖(1)和油箱内盖(7),所述油箱内盖(7)的中部设有上端开口的填充腔(12);所述油箱外盖(1)设在所述油箱内盖(7)的上方,所述油箱外盖(1)包裹所述填充腔(12)的上端口;
所述油箱内盖(7)的底部设有容积腔(13),所述容积腔(13)的上端与所述填充腔(12)导通,所述容积腔(13)的上端端口设有上通气盖(4),所述上通气盖(4)的侧壁与所述容积腔(13)的内壁之间设有方便将所述容积腔(13)内的油气导入到所述填充腔(12)中的导气间隙(14);
所述填充腔(12)的底部设有覆盖所述容积腔(13)上端端口的下呼吸板(3),所述下呼吸板(3)与所述填充腔(12)的底部之间设有焊接圈(15),所述容积腔(13)的上端端口设在所述焊接圈(15)的内侧,所述下呼吸板(3)的下表面与所述填充腔(12)通过所述焊接圈(15)固定连接;
所述容积腔(13)的底面设有将油箱中的挥发的油气导入到所述容积腔(13)中的进排气孔(16);
所述填充腔(12)中设有吸油填料(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罐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圈(15)为超声波焊接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罐油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吸油填料(10)的顶部的上呼吸板(17),所述上呼吸板(17)设在所述填充腔(12)的上端端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罐油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填充腔(12)的上端端口的内盖板(2),所述内盖板(2)设在所述油箱外盖(1)和所述上呼吸板(1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罐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板(2)上设有若干上通气孔(18),所述上通气盖(4)设有若干下通气孔(19),所述上通气孔(18)的数量与所述下通气孔(19)的数量相同,且所述下通气孔(19)设在设在所述进排气孔(16)的竖直上方,所述上通气孔(18)一一对应设在所述下通气孔(19)的竖直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碳罐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腔(13)内设有下通气盖(6),所述下通气盖(6)的中部设有通孔(20),所述通孔(20)内设有呼吸阀(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罐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腔(13)为漏斗状的侧壁围成,且在所述容积腔(13)的侧壁的上端设有向容器腔内部延伸的用于安装所述下通气盖(6)的安装凸台(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碳罐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内盖(7)的底端上可拆卸安装有挂钩(9)。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碳罐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呼吸板(3)的下表面为光面。
CN201720725557.0U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碳罐油箱盖 Active CN207033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5557.0U CN207033611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碳罐油箱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5557.0U CN207033611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碳罐油箱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3611U true CN207033611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6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5557.0U Active CN207033611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碳罐油箱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36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440A (zh) * 2017-06-21 2017-09-08 重庆市百科鼎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罐油箱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440A (zh) * 2017-06-21 2017-09-08 重庆市百科鼎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罐油箱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1155B2 (en) Integral vapor storage and vent valve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small engine fuel tank and vapor emission system employing same
CN202108629U (zh) 一种通机油箱盖
CN1837600B (zh) 用于控制小型发动机内的燃料蒸气排放的系统和方法
US7234452B2 (en) Controlling vapor emission in a small engine fuel tank system
CN106523215A (zh) 一种碳罐油箱盖总成
CN104210748B (zh) 一种分离式碳灌油箱盖
CN207033611U (zh) 一种碳罐油箱盖
CN104696121B (zh) 一种直通式漏斗形碳罐油箱盖
CN206468461U (zh) 一种安装牢固的车用碳罐
CN107143440A (zh) 一种碳罐油箱盖
CN104675589A (zh) 一种直通式快速回油碳罐油箱盖
CN204136770U (zh) 一种新型的碳罐油箱盖
CN204553018U (zh) 一种直通式漏斗形碳罐油箱盖
CN202970960U (zh) 燃油箱盖
CN206150466U (zh) 电子烟
CN109139304A (zh) 组合式炭罐
CN211315261U (zh) 用于油箱的加油限量排气组合阀
CN210511804U (zh) 一种醇基燃料取暖炉用的安全储油箱及醇基燃料取暖炉
CN208996837U (zh) 组合式炭罐
CN208198100U (zh) 油气分离结构及设有其的油箱
CN206753764U (zh) 一种安装有纳米膜的碳罐油箱盖
CN204553019U (zh) 一种直通式快速回油碳罐油箱盖
CN208982186U (zh) 一种摩托车碳罐的组装结构
CN206175097U (zh) 汽车碳罐结构
CN204124534U (zh) 一种分离式碳灌油箱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