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0065U -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0065U
CN207030065U CN201720689431.2U CN201720689431U CN207030065U CN 207030065 U CN207030065 U CN 207030065U CN 201720689431 U CN201720689431 U CN 201720689431U CN 207030065 U CN207030065 U CN 207030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chemical industry
pressure vessels
consent
lift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894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航标
张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894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0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0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006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围堰,任意相邻的两个围堰之间的共用堤墙上均开有排溢口,每个排溢口中均设置有升降式闸门,升降式闸门的两侧门面的上部均固定有浮体,升降式闸门和其两侧的浮体的平均密度小于各个化工容器中的介质密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力原理充分利用厂区面积,有效利用各个围堰的容器,防止泄露的液体介质外溢至厂区安全区,有效降低了危害范围,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背景技术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技术规定》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均规定凡是液体危险化学品容器,只要是所储存物料具有有毒、具有腐蚀性或易燃易爆危险性,均应在容器区周围设置围堰,腐蚀性物料容器区围堰尚应铺设防蚀地砖。其中,不同类别的容器不宜共用一个围堰区,如果容器相邻难以隔开,则分别设置围堰时,容器之间必须设置隔堤。即化工厂区中,往往因为用地紧张,或者工艺需要,因此多个容器相邻设置,中间间隔一道隔堤。
围堰内不得设有电气等设备,围堰内的有效容积不小于围堰内的容器的最大容器,因此当出现容器泄露事故时,无自动化检测设备,因此无法监控,并且管道输送的物料往往并不停止,往往会慢慢溢出围堰之外,造成液体流散至厂区,扩大了危害范围,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浮力原理充分利用厂区面积,有效利用各个围堰的容器,防止泄露的液体介质外溢至厂区安全区,有效降低了危害范围,安全性高的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围堰,任意相邻的两个围堰之间的共用堤墙上均开有排溢口,每个排溢口中均设置有升降式闸门,升降式闸门的两侧门面的上部均固定有浮体,升降式闸门和其两侧的浮体的平均密度小于各个化工容器中的介质密度。
由于平均密度=总质量/总体积,升降式闸门和其两侧的浮体的平均密度小于各个化工容器中的介质密度,并且浮体固定于升降式闸门的上部;因此当某一化工容器泄露时,液体介质慢慢上升至升降式闸门的上部,此时液体介质通过浮力将升降式闸门和浮体的一体化结构整体托起提升。接着,该化工容器所处的围堰内的液体介质通过排溢口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围堰内。同理,当另一个围堰快装满液体介质时,也可通过浮力将另一个围堰内的另一侧的升降式闸门和浮体的一体化结构整体托起提升,使液体介质通过排溢口进入相邻的第三个围堰内。其他相邻的围堰以此同理。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直线排列的容器集群,或者双线排列的容器集群,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容器排列形式。其中,对于沿三条以上直线排列的容器集群,该浮力升降结构用于外侧两排的围堰中时,较为经济。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力原理充分利用厂区面积,有效利用各个围堰的容器,防止泄露的液体介质外溢至厂区安全区,有效降低了危害范围,安全性高。
具体地,每个浮体均为PTFE空心壳体或RPTFE空心壳体;进一步降低了浮体的整体密度,材料制作方便;其中PTFE或RPTFE防腐性极高,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及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的特点,耐温优异(能在正250℃至负18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每个升降式闸门均为钛制闸门,且牌号为TA2。钛板密度轻,仅为4.51g/cm^3,适于本实用新型的浮力提升,耐腐蚀性也极好。
进一步地,每个升降式闸门的顶部均固定有吊耳,便于通过吊耳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还包括控制器,每个围堰内均设有第一塞孔,浮体的上面和升降式闸门的上端面重合,第一塞孔的孔深度小于升降式闸门的最大升降行程,且大于升降式闸门的最大升降行程的一半;第一塞孔中配合有第一密封塞,第一密封塞通过连接杆与升降式闸门固定连接;各个第一塞孔均通过第一支管连通至主管,主管的出口端连通防腐泵的输入端;主管的管路中设有管道压力传感器,管道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防腐泵,防腐泵的输出端连通至备用储罐。
当所有围堰内均快装满液体介质之前,升降式闸门开启至等于第一塞孔的孔深度的行程时,此时升降式闸门带动第一密封塞打开第一塞孔,介质也可从依次通过第一塞孔和第一支管进入至主管内。当管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持续上升的液压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防腐泵将主管内的液体介质输送至备用储罐进行暂时存放,进一步避免了围堰内的液体外溢,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塞孔和第一支管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塞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支管的外径,第一支管和第一塞孔的连通口处设有丝网筛。第一塞孔和第一支管构成沉孔结构,便于密封,同时丝网筛可防止外部杂物堵塞管道。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塞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道环向凹槽,环向凹槽内均设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弹性好,该结构便于有效地密封。
进一步地,每个围堰内均设有第二塞孔,第二塞孔中配合有第二密封塞,各个第二塞孔均通过第二支管连通至主管。当雨天积水时,可让操作工打开第二密封塞,使积水依次通过第二塞孔和第二支管进入至主管内,并同输送液体介质一样,通过防腐泵排放至备用储罐中,防止雨水积存。
进一步地,主管的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三支管,第三支管连通至大气,第三支管的通气口高于围堰的顶部;主管内部始终接通大气,可避免第一密封塞提升打开的过程中产生的负压,打开方便。
进一步地,第三支管的通气端通过伞形风帽连通至大气,可避免雨水进入主管内,防止管道压力传感器误感应,避免防腐泵空转。其中,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各个管道均可预设置在围堰内的混凝土结构中,可避免外部管线穿过各个围堰的堤墙,同时各个围堰内没有设置电气设备,符合规范和技术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力原理充分利用厂区面积,有效利用各个围堰的容器,防止泄露的液体介质外溢至厂区安全区,有效降低了危害范围,安全性高;
2.当所有围堰内均快装满液体介质之前,升降式闸门开启至等于第一塞孔的孔深度的行程时,此时升降式闸门带动第一密封塞打开第一塞孔,介质也可从依次通过第一塞孔和第一支管进入至主管内;当管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持续上升的液压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防腐泵将主管内的液体介质输送至备用储罐进行暂时存放,进一步避免了围堰内的液体外溢,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3.每个围堰内均设有第二塞孔,第二塞孔中配合有第二密封塞,各个第二塞孔均通过第二支管连通至主管;当雨天积水时,可让操作工打开第二密封塞,使积水依次通过第二塞孔和第二支管进入至主管内,并同输送液体介质一样,通过防腐泵排放至备用储罐中,防止雨水积存;
4.主管的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三支管,第三支管连通至大气,第三支管的通气口高于围堰的顶部;主管内部始终接通大气,可避免第一密封塞提升打开的过程中产生的负压,打开方便;
5.第三支管的通气端通过伞形风帽连通至大气,可避免雨水进入主管内,防止管道压力传感器误感应,避免防腐泵空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向视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围堰;2.升降式闸门;3.浮体;4.吊耳;5.第一密封塞;6.连接杆;7.第一支管;8.主管;9.防腐泵;10.管道压力传感器;11.备用储罐;12.丝网筛;13.O型密封圈;14.第三支管;15.伞形风帽;16.第二密封塞;17.第二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围堰1,任意相邻的两个围堰1之间的共用堤墙上均开有排溢口,每个排溢口中均设置有升降式闸门2,升降式闸门2的两侧门面的上部均固定有浮体3,升降式闸门2和其两侧的浮体3的平均密度小于各个化工容器中的介质密度。
由于平均密度=总质量/总体积,升降式闸门2和其两侧的浮体3的平均密度小于各个化工容器中的介质密度,并且浮体3固定于升降式闸门2的上部;因此当某一化工容器泄露时,液体介质慢慢上升至升降式闸门2的上部,此时液体介质通过浮力将升降式闸门2和浮体3的一体化结构整体托起提升。接着,该化工容器所处的围堰1内的液体介质通过排溢口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围堰1内。同理,当另一个围堰1快装满液体介质时,也可通过浮力将另一个围堰1内的另一侧的升降式闸门2和浮体3的一体化结构整体托起提升,使液体介质通过排溢口进入相邻的第三个围堰1内。其他相邻的围堰1以此同理。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直线排列的容器集群,或者双线排列的容器集群,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容器排列形式。其中,对于沿三条以上直线排列的容器集群,该浮力升降结构用于外侧两排的围堰1中时,较为经济。本实施例通过浮力原理充分利用厂区面积,有效利用各个围堰1的容器,防止泄露的液体介质外溢至厂区安全区,有效降低了危害范围,安全性高。
具体地,每个浮体3均为PTFE空心壳体或RPTFE空心壳体;进一步降低了浮体3的整体密度,材料制作方便;其中PTFE或RPTFE防腐性极高,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及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的特点,耐温优异(能在正250℃至负18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每个升降式闸门2均为钛制闸门,且牌号为TA2。钛板密度轻,仅为4.51g/cm^3,适于本实施例的浮力提升,耐腐蚀性也极好。
进一步地,每个升降式闸门2的顶部均固定有吊耳4,便于通过吊耳4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还包括控制器,每个围堰1内均设有第一塞孔,浮体3的上面和升降式闸门2的上端面重合,第一塞孔的孔深度小于升降式闸门2的最大升降行程,且大于升降式闸门2的最大升降行程的一半;第一塞孔中配合有第一密封塞5,第一密封塞5通过连接杆6与升降式闸门2固定连接;各个第一塞孔均通过第一支管7连通至主管8,主管8的出口端连通防腐泵9的输入端;主管8的管路中设有管道压力传感器10,管道压力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防腐泵9,防腐泵9的输出端连通至备用储罐11。
当所有围堰1内均快装满液体介质之前,升降式闸门2开启至等于第一塞孔的孔深度的行程时,此时升降式闸门2带动第一密封塞5打开第一塞孔,介质也可从依次通过第一塞孔和第一支管7进入至主管8内。当管道压力传感器10感应到持续上升的液压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防腐泵9将主管8内的液体介质输送至备用储罐11进行暂时存放,进一步避免了围堰1内的液体外溢,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塞孔和第一支管7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塞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支管7的外径,第一支管7和第一塞孔的连通口处设有丝网筛12。第一塞孔和第一支管7构成沉孔结构,便于密封,同时丝网筛12可防止外部杂物堵塞管道。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塞5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道环向凹槽,环向凹槽内均设有O型密封圈13;O型密封圈13弹性好,该结构便于有效地密封。
进一步地,每个围堰1内均设有第二塞孔,第二塞孔中配合有第二密封塞16,各个第二塞孔均通过第二支管17连通至主管8。当雨天积水时,可让操作工打开第二密封塞16,使积水依次通过第二塞孔和第二支管17进入至主管8内,并同输送液体介质一样,通过防腐泵9排放至备用储罐11中,防止雨水积存。
进一步地,主管8的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三支管14,第三支管14连通至大气,第三支管14的通气口高于围堰1的顶部;主管8内部始终接通大气,可避免第一密封塞5提升打开的过程中产生的负压,打开方便。
进一步地,第三支管14的通气端通过伞形风帽15连通至大气,可避免雨水进入主管8内,防止管道压力传感器10误感应,避免防腐泵9空转。其中,本实施例上述的各个管道均可预设置在围堰1内的混凝土结构中,可避免外部管线穿过各个围堰1的堤墙,同时各个围堰1内没有设置电气设备,符合规范和技术标准。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围堰(1),任意相邻的两个围堰(1)之间的共用堤墙上均开有排溢口,每个排溢口中均设置有升降式闸门(2),所述升降式闸门(2)的两侧门面的上部均固定有浮体(3),所述升降式闸门(2)和其两侧的浮体(3)的平均密度小于各个化工容器中的介质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每个浮体(3)均为PTFE空心壳体或RPTFE空心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每个升降式闸门(2)均为钛制闸门,且牌号为TA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每个升降式闸门(2)的顶部均固定有吊耳(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还包括控制器,每个围堰(1)内均设有第一塞孔,所述浮体(3)的上面和升降式闸门(2)的上端面重合,所述第一塞孔的孔深度小于升降式闸门(2)的最大升降行程,且大于升降式闸门(2)的最大升降行程的一半;所述第一塞孔中配合有第一密封塞(5),所述第一密封塞(5)通过连接杆(6)与升降式闸门(2)固定连接;各个第一塞孔均通过第一支管(7)连通至主管(8),所述主管(8)的出口端连通防腐泵(9)的输入端;所述主管(8)的管路中设有管道压力传感器(10),所述管道压力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防腐泵(9),所述防腐泵(9)的输出端连通至备用储罐(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塞孔和第一支管(7)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塞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支管(7)的外径,所述第一支管(7)和第一塞孔的连通口处设有丝网筛(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塞(5)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道环向凹槽,所述环向凹槽内均设有O型密封圈(13)。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每个围堰(1)内均设有第二塞孔,所述第二塞孔中配合有第二密封塞(16),各个第二塞孔均通过第二支管(17)连通至主管(8)。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8)的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三支管(14),所述第三支管(14)连通至大气,所述第三支管(14)的通气口高于围堰(1)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管(14)的通气端通过伞形风帽(15)连通至大气。
CN201720689431.2U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30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9431.2U CN207030065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9431.2U CN207030065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0065U true CN207030065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6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89431.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30065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00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8082A (zh) * 2017-06-14 2017-08-29 白航标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8082A (zh) * 2017-06-14 2017-08-29 白航标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0839A (zh) 一种综合管廊的天然气舱
CN207030065U (zh)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CN107098082A (zh) 一种化工容器群防溢围堰
CN206279554U (zh) 一种综合管廊的天然气舱
CN206973278U (zh) 一种气体管道用漏气检测装置
CN105387350A (zh) 一种用于管网监控系统的防泄漏天然气管道
CN205742087U (zh) 侧向排气排水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水体防渗系统
CN206329916U (zh) 带注水系统的丙烯球罐
CN205653157U (zh) 用于车辆装卸危化品防止泄漏扩散的围堰
CN206624260U (zh) 钢制强化玻璃纤维制双层结构储油罐
CN105525602B (zh) 使用水下柔性储存装置的浅水油气平台
CN207209024U (zh) 玻璃钢双层油罐
CN113700970A (zh) 一种具有自修复液体管层的管道
CN105926540B (zh) 侧向排气排水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水体防渗系统
CN206600158U (zh) 一种用于套管内气体排出的气体单向阀
CN207161173U (zh) 一种油田水泥、压裂泵车柴油机油底放油装置
CN203487551U (zh) 管道检查井
CN201137816Y (zh) 一种智能防盗、防污染管道传输装置
CN208532213U (zh) 一种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
CN217325617U (zh) 一种高密封型压力罐
CN211118255U (zh) 一种石油管线的防气堵装置
DE1883390U (de) Lagertank, insbesondere fuer die unterirdische lagerung von fluessigkeiten.
CN111947035A (zh) 密封管路的密封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07330337U (zh) 一种加油机集油槽
CN210620370U (zh) 一种可上下安装并可拆卸的曝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1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