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28268U - 一种重型液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液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28268U
CN207028268U CN201720792988.9U CN201720792988U CN207028268U CN 207028268 U CN207028268 U CN 207028268U CN 201720792988 U CN201720792988 U CN 201720792988U CN 207028268 U CN207028268 U CN 207028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olenoid directional
directional control
inserted valv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929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卫明
嵇宽斌
熊国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uoli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uoli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uoli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uoli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929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28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28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2826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液压机,包括封闭型的机身框架,机身框架由多块钢板叠置焊接而成,机身框架的四个角部均设有机架大圆弧使机身框架的整体截面呈竖向的长圆形,机身框架的内孔中部对称设有内凹部。机身框架的内孔上、下部分别安装有上、下垫梁,上垫梁的底边水平且两端支撑在机身框架的内孔侧壁上,上垫梁的顶面抵靠在机身框架的内孔顶壁上且相互吻合,上垫梁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机身框架的上部中心;下垫梁的顶边水平且两端支撑在机身框架的内孔侧壁上,下垫梁的底面抵靠在机身框架的内孔底壁上且相互吻合,下垫梁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机身框架的下部中心。该结构可以消除应力集中现象,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液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机,特别涉及一种重型液压机,属于机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液压机包括左右立柱和连接在左右立柱之间的上横梁及工作台,上横梁与工作台由锁紧螺母紧固于立柱的两端,形成封闭的机身体。主缸的缸体安装在上横梁上,主缸的活塞杆下端与滑块相连接,滑块与主缸活塞由锁紧螺母紧固连接,依靠立柱的导向作上下运动。顶缸安装于工作台的中心孔内,用锁紧螺母固定。滑块两侧分别支撑在导轨上,导轨的外侧分别固定在立柱上。
重型液压机的机架由于承受加大的载荷,机架的强度非常重要。大台面重型液压的机架尺寸和重量都非常之大,为解决制造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将机架分成若干个子部件分别制造,再采用施加预应力钢丝缠绕组合为一个封闭的受力结构。
3000-15000T小台面重型液压机的机架结构尺寸和重量均不太大,可以采用整体结构。通常采用钢板焊接成箱型框架结构,在框架的四角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在周期循环载荷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断裂破坏。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单向阀、液控单向阀多用于31.5MPa以下的高压液压油路,油路压力达到40-160MPa的通常被称为超高压油路。美国HIP高压液控单向阀可承受138MPa的超高压,但最大只有DN16,且只能单向导通,反向不通,价格相当高,是同等通径普通单向阀价格的200百倍左右,交货期也相当长。
超高压密封的难度在于,在超高压油液的作用下,被密封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形,使得密封间隙加大,密封圈被挤入间隙,被拉断、挤压、磨损等造成失效。市场上尚未出现通径在DN50以上,可满足大流量超高压油路单向密封和导通的单向阀,给超高压油路的设计和应用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重型液压机,可以消除应力集中现象,不容易造成疲劳破坏,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型液压机,包括封闭型的机身框架,所述机身框架由多块钢板叠置焊接而成,所述机身框架的四个角部均设有机架大圆弧使机身框架的整体截面呈竖向的长圆形,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中部对称设有向竖壁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上部安装有上垫梁,所述上垫梁的底边水平且两端支撑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侧壁上,所述上垫梁的顶面抵靠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顶壁上且相互吻合,所述上垫梁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上部中心;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下部安装有下垫梁,所述下垫梁的顶边水平且两端支撑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侧壁上,所述下垫梁的底面抵靠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底壁上且相互吻合,所述下垫梁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下部中心;所述上垫梁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T形槽,所述下垫梁的顶面中心安装有主缸,所述下垫梁顶面的两个角部安装有顶缸,所述主缸及顶缸的活塞顶部分别与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机架大圆弧及长圆形的机身框架消除了机身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的直角连接部位,机身框架的内孔中部设置内凹部,使内孔高度方向的中部最宽,便于安装滑块及其它部件,减小精加工面积,降低制造成本。在机身框架的内孔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上垫梁及下垫梁,可以增强机身框架的抗压能力,将来自油缸的载荷通过上垫梁及下垫梁传递到机身框架上,与机架大圆弧相吻合的上垫梁大圆弧和下垫梁大圆弧使得重型载荷进一步分散到结构上,更加减少了应力集中。上垫梁上设置T形槽使得上垫梁的底面作为工作台使用,上模可以安装在上垫梁的底面上,下模可以安装在滑块的顶面上,主缸驱动滑块向上运动实现合模,顶缸的活塞向上伸出可以将工件顶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垫梁的顶部中心设有上垫梁平顶,所述上垫梁平顶抵靠在所述机身框架内孔上部中心的平面上,所述上垫梁平顶的左右两侧对称通过上垫梁大圆弧过渡至所述上垫梁的底边;所述下垫梁的底部中心设有下垫梁平底,所述下垫梁平底抵靠在所述机身框架内孔下部中心的平面上,所述下垫梁平底的左右两侧对称通过下垫梁大圆弧过渡至所述下垫梁的顶边。在上垫梁及下垫梁的中心分别设置上垫梁平顶和下垫梁平底,可以防止上垫梁及下垫梁在偏载力作用时发生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垫梁平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伸出的上垫梁平顶法兰,所述上垫梁平顶法兰与机架上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法兰焊接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上部;所述下垫梁平底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伸出的下垫梁平底法兰,所述下垫梁平底法兰与机架下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下法兰焊接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下部。设置上垫梁平顶法兰及下垫梁平底法兰便于上垫梁、下垫梁与机身框架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缸3及顶缸4受控于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油泵B1,第一油泵B1的出口压力受控于第一插装阀C1,第一插装阀C1的启闭受控于第一电磁换向阀YV1;第一油泵B1的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D1与第四插装阀C4的入口相连,第四插装阀C4的启闭受控于第四电磁换向阀YV4;第四插装阀C4的出口通过第三单向阀D3与第六插装阀C6及第八插装阀C8的入口相连,第六插装阀C6的出口与第五插装阀C5的入口及顶缸4的底部相连;第八插装阀C8的出口与第七插装阀C7及第九插装阀C9的入口相连,第九插装阀C9的启闭受控于第六电磁换向阀YV6,第九插装阀C9的出口与主缸3的上腔相连,第五插装阀C5及第七插装阀C7的出口接油箱;第五插装阀C5、第六插装阀C6、第七插装阀C7和第八插装阀C8受控于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第五电磁换向阀YV5为中位机能为Y型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P口通过单向阀与第六插装阀C6的入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T口接油箱,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A口与第六插装阀C6及第七插装阀C7的液控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B口通过单向阀与第五插装阀C5的液控口相连,通过梭阀S1与第八插装阀C8的液控口相连;第四油泵B4通过减压阀JY1分别与第八电磁换向阀YV8的P口相连,第八电磁换向阀YV8的B口与主缸液控充液阀DX1的液控口相连,主缸3的下腔通过主缸液控充液阀DX1与油箱相连,第五插装阀C5的入口与出口之间通过第四单向阀D4相连。可实现顶缸的快速顶出,第一油泵B1启动,第一电磁换向阀YV1得电,第一插装阀C1关闭,第一油泵B1通过第一单向阀D1供油,第一溢流阀F1保证其安全;第二油泵B2启动,第二电磁换向阀YV2得电,第二插装阀C2关闭,第二油泵B2通过第二单向阀D2供油,第二溢流阀F2保证其安全;第三电磁换向阀YV3不得电,第三插装阀C3关闭;第四电磁换向阀YV4得电,第四插装阀C4打开,第三单向阀D3的出口建压;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左侧线圈YV5-1得电,第五插装阀C5、第八插装阀C8关闭,第六插装阀C6、第七插装阀C7打开,压力油进入顶缸4的底部,顶缸4的活塞将滑块快速向上顶出,顶缸的顶出压力由第三压力继电器H3控制;同时,第六电磁换向阀YV6得电,第九插装阀C9打开;主缸3的上腔经第九插装阀C9、第七插装阀C7向油箱回油,主缸3的上腔压力由第三溢流阀F3提供保护。第四油泵B4启动,第七电磁换向阀YV7得电,第十六插装阀C16关闭,第四油泵B4出口建压,第四溢流阀F4提供额度压力保护,压力大于16MPa时,减压阀JY1打开;第八电磁换向阀YV8得电,主缸液控充液阀DX1的液控口建压,主缸3下腔底部的主缸液控充液阀DX1打开;油箱里油被吸入主缸3的下腔。还可以实现主缸退回:第一电磁换向阀YV1、第二电磁换向阀YV2及第四电磁换向阀YV4得电,第四插装阀C4打开;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右侧线圈YV5-2得电,第五插装阀C5、第八插装阀C8打开,第六插装阀C6、第七插装阀C7关闭;第六电磁换向阀YV6得电,第九插装阀C9打开;压力油通过第八插装阀C8、第九插装阀C9进入主缸的上腔;主缸的下腔通过主缸液控充液阀DX1向油箱回油,主缸活塞落至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单向阀D1的出口与第三插装阀C3的入口相连,第三插装阀C3的启闭受控于第三电磁换向阀YV3,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与第十插装阀C10、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入口相连,第十插装阀C10的启闭受控于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启闭受控于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与第十四插装阀C14及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的入口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油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继电器H2,第十插装阀C10及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出口接油箱,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启闭受控于第五溢流阀F5,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的出口与增压缸8的上腔相连,增压缸8的上腔与主缸3的下腔相连,增压缸8的下腔通过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与油箱相连;减压阀JY1的出口与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P口相连,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B口与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的液控口相连。可实现增压缸的充压,第一电磁换向阀YV1、第二电磁换向阀YV2和第七电磁换向阀YV7保持得电;第四电磁换向阀YV4失电,第四插装阀C4关闭;第六电磁换向阀YV6失电,第九插装阀C9关闭;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左侧线圈YV5-1失电,第五插装阀C5、第六插装阀C6、第七插装阀C7和第八插装阀C8均关闭;主缸3的上腔油路关闭。第八电磁换向阀YV8失电,主缸液控充液阀DX1及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单向导通;第三电磁换向阀YV3得电,第三插装阀C3打开;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得电,第十插装阀C10关闭;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得电,第十一插装阀C11打开,压力油进入增压缸8上腔,使增压缸上腔充满油液,排出可能存在的气体。第九电磁换向阀YV9得电,增压缸8下方的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的液控口建压,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双向导通,增压缸下腔向油箱回油,活塞落到底部。充液压力由第二压力继电器H2控制,第五溢流阀F5设置最高充液压力,对系统进行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与第十一插装阀C12的入口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2的出口与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入口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出口与增压缸8的下腔相连;第五油泵B5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增压缸8的下腔相连,第五油泵B5的出口油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继电器H1,第五油泵B5的出口受控于第十三插装阀C13,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启闭受控于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可实现增压缸充压后的加压,第一电磁换向阀YV1、第二电磁换向阀YV2、第三电磁换向阀YV3、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保持得电;第七电磁换向阀YV7失电,第十六插装阀C16打开;第九电磁换向阀YV9失电,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的液控口失压;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失电,第十一插装阀C11关闭;第十二电磁换向阀YV12得电,第十一插装阀C12打开;第十五插装阀C15起到单向导通的作用。第五油泵B5启动,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得电,第五油泵B5出口的压力油进入增压缸的下腔;增压缸的下腔压力由第一压力继电器H1控制。增压缸下腔的压力油推动增压缸活塞上行,在增压缸的上腔及主缸的下腔产生高压,使滑块实现向上工进;顶缸4的下腔通过第四单向阀D4补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通过节流阀与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A口相连,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P口封堵,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T口接油箱。第七电磁换向阀YV7得电,第十六插装阀C16关闭;第九电磁换向阀YV9得电,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的液控口建压,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打开,增压缸的下腔向油箱回油,增压缸得以泄压,主缸下腔也得以预泄压,然后进行主缸泄压。第八电磁换向阀YV8得电,主缸液控充液阀DX1及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打开,主缸下腔通过主缸液控充液阀DX1向油箱泄压;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得电,增压缸上腔泄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重型液压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机身框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上垫梁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图1中下垫梁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重型液压机的液压原理图。
图12为图11中超高压液控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2中B部位的放大图。
图中:1.机身框架;1a.机架大圆弧;1b.内凹部;1c.吊耳;2.滑块;3.主缸;4.顶缸;5.上垫梁;5a.上垫梁平顶;5b.上垫梁平顶法兰;5c.上垫梁大圆弧;5d.上垫梁起吊孔;5e.T形槽;5f.上垫梁工艺孔;6.下垫梁;6a.下垫梁平底;6b.下垫梁平底法兰;6c.下垫梁大圆弧;6d.下垫梁起吊孔;6e.主缸固定螺孔;6f.顶缸固定孔;7.垫梁螺钉;7a.碟簧;8.增压缸;9.超高压液控单向阀;10.冷却器;B1.第一油泵;B2.第二油泵;B3.第三油泵;B4.第四油泵;B5.第五油泵;C1.第一插装阀;C2.第二插装阀;C3.第三插装阀;C4.第四插装阀;C5.第五插装阀;C6.第六插装阀;C7.第七插装阀;C8.第八插装阀;C9.第九插装阀;C10.第十插装阀;C11.第十一插装阀;C12.第十二插装阀;C13.第十三插装阀;C14.第十四插装阀;C15.第十五插装阀;C16.第十六插装阀;D1.第一单向阀;D2.第二单向阀;D3.第三单向阀;D4.第四单向阀;DX1.主缸液控充液阀;DX2.增压缸液控充液阀;S1.梭阀;F1.第一溢流阀;F2.第二溢流阀;F3.第三溢流阀;F4.第四溢流阀; F5.第五溢流阀;JY1.减压阀;H1.第一压力继电器;H2.第二压力继电器;H3.第三压力继电器;H4.第四压力继电器;YV1.第一电磁换向阀;YV2.第二电磁换向阀;YV3.第三电磁换向阀;YV4.第四电磁换向阀;YV5.第五电磁换向阀;YV6.第六电磁换向阀;YV7.第七电磁换向阀;YV8.第八电磁换向阀;YV9.第九电磁换向阀;YV10.第十电磁换向阀;YV11.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2.第十二电磁换向阀;YV13.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4.第十四电磁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重型液压机包括封闭型的机身框架1,机身框架1由多块钢板叠置焊接而成,机身框架1的四个角部均设有机架大圆弧1a使机身框架1的整体截面呈竖向的长圆形,机身框架1的内孔中部对称设有向竖壁内凹陷的内凹部1b。
机身框架1的内孔上部安装有上垫梁5,上垫梁5的底边水平且两端支撑在机身框架1的内孔侧壁上,上垫梁5的顶面抵靠在机身框架1的内孔顶壁上且相互吻合,上垫梁5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机身框架1的上部中心;机身框架1的内孔下部安装有下垫梁6,下垫梁6的顶边水平且两端支撑在机身框架1的内孔侧壁上,下垫梁6的底面抵靠在机身框架1的内孔底壁上且相互吻合,下垫梁6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机身框架1的下部中心。
上垫梁5的顶部中心设有上垫梁平顶5a,上垫梁平顶5a抵靠在机身框架内孔上部中心的平面上,上垫梁平顶5a的左右两侧对称通过上垫梁大圆弧5c过渡至上垫梁5的底边;下垫梁6的底部中心设有下垫梁平底6a,下垫梁平底6a抵靠在机身框架内孔下部中心的平面上,下垫梁平底6a的左右两侧对称通过下垫梁大圆弧6c过渡至下垫梁6的顶边。
上垫梁平顶5a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伸出的上垫梁平顶法兰5b,上垫梁平顶法兰5b与机架上法兰固定连接,机架上法兰焊接在机身框架1的上部;下垫梁平底6a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伸出的下垫梁平底法兰6b,下垫梁平底法兰6b与机架下法兰固定连接,机架下法兰焊接在机身框架1的下部。
机架大圆弧1a及长圆形的机身框架1消除了机身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的直角连接部位,机身框架1的内孔中部设置内凹部1b,使内孔高度方向的中部最宽,便于安装滑块2及上垫梁5及下垫梁6等,机架大圆弧1a为精加工部位,内凹部1b为非加工部位,以减少加工量,降低制造成本。在机身框架1的内孔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上垫梁5及下垫梁6,可以增强机身框架1的抗压能力,将来自油缸的载荷通过上垫梁5及下垫梁6传递到机身框架1上,与机架大圆弧1a相吻合的上垫梁大圆弧5c和下垫梁大圆弧6c使得重型载荷进一步分散到结构上,更加减少了应力集中。在上垫梁5及下垫梁6的中心分别设置上垫梁平顶5a和下垫梁平底6a,可以防止上垫梁5及下垫梁6在偏载力作用时发生转动。设置上垫梁平顶法兰5b及下垫梁平底法兰6b便于上垫梁5、下垫梁6与机身框架1的连接。
上垫梁平顶法兰5b与机架上法兰通过垫梁螺钉7固定连接,下垫梁平底法兰6b与机架下法兰通过垫梁螺钉7固定连接,垫梁螺钉7的头部与相应法兰之间设有碟簧7a。碟簧7a可产生比弹簧垫片更大的预紧力,保证上垫梁5及下垫梁6与机身框架1配合面之间的预紧。
上垫梁5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T形槽5e,下垫梁6的顶面上设有八个主缸固定螺孔6e,主缸3安装在下垫梁6的顶面中心, 下垫梁顶面的两个角部对称向外凸出并对称设有顶缸固定孔6f,顶缸4分别固定在顶缸固定孔6f中。主缸3的活塞顶部与滑块2固定连接。上垫梁5上设置T形槽5e使得上垫梁5的底面作为工作台使用,上模可以安装在上垫梁5的底面上,下模可以安装在滑块2的顶面上,主缸3驱动滑块2向上运动实现合模,顶缸4的活塞向上伸出可以将工件顶出。
机身框架1的上部前后两侧分别焊接有吊耳1c,前后端面分别设有上垫梁起吊孔5d,下垫梁6的前后端面分别设有下垫梁起吊孔6d。上垫梁5的内腔设有多个上垫梁工艺孔5f以减轻重量。
如图11所示,主缸3及顶缸4受控于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油泵B1,第一油泵B1的出口压力受控于第一插装阀C1,第一插装阀C1的启闭受控于第一电磁换向阀YV1;第一油泵B1的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D1与第四插装阀C4的入口相连,第四插装阀C4的启闭受控于第四电磁换向阀YV4;第四插装阀C4的出口通过第三单向阀D3与第六插装阀C6及第八插装阀C8的入口相连,第六插装阀C6的出口与第五插装阀C5的入口及顶缸4的底部相连;第八插装阀C8的出口与第七插装阀C7及第九插装阀C9的入口相连,第九插装阀C9的启闭受控于第六电磁换向阀YV6,第九插装阀C9的出口与主缸3的上腔相连,第五插装阀C5及第七插装阀C7的出口接油箱;第五插装阀C5、第六插装阀C6、第七插装阀C7和第八插装阀C8受控于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第五电磁换向阀YV5为中位机能为Y型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P口通过单向阀与第六插装阀C6的入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T口接油箱,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A口与第六插装阀C6及第七插装阀C7的液控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B口通过单向阀与第五插装阀C5的液控口相连,通过梭阀S1与第八插装阀C8的液控口相连;第四油泵B4通过减压阀JY1分别与第八电磁换向阀YV8的P口相连,第八电磁换向阀YV8的B口与主缸液控充液阀DX1的液控口相连,主缸3的下腔通过主缸液控充液阀DX1与油箱相连,第五插装阀C5的入口与出口之间通过第四单向阀D4相连。
第一单向阀D1的出口与第三插装阀C3的入口相连,第三插装阀C3的启闭受控于第三电磁换向阀YV3,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与第十插装阀C10、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入口相连,第十插装阀C10的启闭受控于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启闭受控于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与第十四插装阀C14及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的入口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油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继电器H2,第十插装阀C10及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出口接油箱,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启闭受控于第五溢流阀F5,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的出口与增压缸8的上腔相连,增压缸8的上腔与主缸3的下腔相连,增压缸8的下腔通过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与油箱相连;减压阀JY1的出口与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P口相连,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B口与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的液控口相连。
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与第十一插装阀C12的入口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2的出口与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入口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出口与增压缸8的下腔相连;第五油泵B5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增压缸8的下腔相连,第五油泵B5的出口油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继电器H1,第五油泵B5的出口受控于第十三插装阀C13,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启闭受控于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
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通过节流阀与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A口相连,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P口封堵,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T口接油箱。
该重型液压机的动作过程如下:
一、顶缸快速顶出:
第一油泵B1启动,第一电磁换向阀YV1得电,第一插装阀C1关闭,第一油泵B1通过第一单向阀D1供油,第一溢流阀F1保证其安全;第二油泵B2启动,第二电磁换向阀YV2得电,第二插装阀C2关闭,第二油泵B2通过第二单向阀D2供油,第二溢流阀F2保证其安全。第三电磁换向阀YV3不得电,第三插装阀C3关闭;第四电磁换向阀YV4得电,第四插装阀C4打开,第三单向阀D3的出口建压。
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左侧线圈YV5-1得电,第五插装阀C5、第八插装阀C8关闭,第六插装阀C6、第七插装阀C7打开,压力油进入顶缸4的底部,顶缸4的活塞将滑块以160mm/s的速度快速向上顶出,顶缸的顶出压力由第三压力继电器H3控制;同时,第六电磁换向阀YV6得电,第九插装阀C9打开;主缸3的上腔经第九插装阀C9、第七插装阀C7向油箱回油,主缸3的上腔压力由第三溢流阀F3提供保护。
第四油泵B4启动,第七电磁换向阀YV7得电,第十六插装阀C16关闭,第四油泵B4出口建压,第四溢流阀F4提供额度压力保护,压力大于16MPa时,减压阀JY1打开;第八电磁换向阀YV8得电,主缸液控充液阀DX1的液控口建压,主缸3下腔底部的主缸液控充液阀DX1打开;油箱里油被吸入主缸3的下腔。
二、增压缸充压:
第一电磁换向阀YV1、第二电磁换向阀YV2和第七电磁换向阀YV7保持得电;第四电磁换向阀YV4失电,第四插装阀C4关闭;第六电磁换向阀YV6失电,第九插装阀C9关闭;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左侧线圈YV5-1失电,第五插装阀C5、第六插装阀C6、第七插装阀C7和第八插装阀C8均关闭;主缸3的上腔油路关闭。
第八电磁换向阀YV8失电,主缸液控充液阀DX1及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单向导通;第三电磁换向阀YV3得电,第三插装阀C3打开;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得电,第十插装阀C10关闭;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得电,第十一插装阀C11打开,压力油进入增压缸8的上腔,使增压缸上腔充满油液,排出可能存在的气体。第九电磁换向阀YV9得电,增压缸8下方的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的液控口建压,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双向导通,增压缸下腔向油箱回油,活塞落到底部。充液压力由第二压力继电器H2控制,第五溢流阀F5设置最高充液压力,对系统进行保护。
三、增压缸加压:
第一电磁换向阀YV1、第二电磁换向阀YV2、第三电磁换向阀YV3、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保持得电。第七电磁换向阀YV7失电,第十六插装阀C16打开;第九电磁换向阀YV9失电,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的液控口失压。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失电,第十一插装阀C11关闭;第十二电磁换向阀YV12得电,第十一插装阀C12打开;第十五插装阀C15起到单向导通的作用。
第五油泵B5启动,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得电,第五油泵B5出口的压力油进入增压缸8的下腔;增压缸8的下腔压力由第一压力继电器H1控制。增压缸下腔的压力油推动增压缸活塞上行,在增压缸8的上腔及主缸3的下腔产生高压,增压缸8的增压比为1:3.2,使滑块以0.69-2.5mm/s的速度实现向上工进;顶缸4的下腔通过第四单向阀D4补油。油液温度过高时,可启动第三油泵B3,通过冷却器10给油液降温。
三、主缸保压:
第四油泵B4及第五油泵B5保持运转,其余油泵及所有电磁换向阀均失电。
四、增压缸泄压:
第七电磁换向阀YV7得电,第十六插装阀C16关闭;第九电磁换向阀YV9得电,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的液控口建压,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打开,增压缸8的下腔向油箱回油,增压缸8得以泄压,主缸下腔也得以预泄压。
五、主缸泄压:
第八电磁换向阀YV8得电,主缸液控充液阀DX1及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打开,主缸下腔通过主缸液控充液阀DX1向油箱泄压;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得电,增压缸8上腔泄压。
六、主缸退回:
第一电磁换向阀YV1、第二电磁换向阀YV2及第四电磁换向阀YV4得电,第四插装阀C4打开。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右侧线圈YV5-2得电,第五插装阀C5、第八插装阀C8打开,第六插装阀C6、第七插装阀C7关闭;第六电磁换向阀YV6得电,第九插装阀C9打开。压力油通过第八插装阀C8、第九插装阀C9进入主缸的上腔;主缸的下腔通过主缸液控充液阀DX1向油箱回油,主缸活塞落至底部,滑块以96mm/s的速度退回。
如图12至图14所示,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包括超高压阀体9e,超高压阀体9e的下端旋接有螺套9f,超高压阀体9e的上端连接有缸筒9b,缸筒9b的上端压有超高压阀盖9a,螺套9f的上部中心安装有超高压阀座9h,超高压阀座9h的密封面下方设有钢球9j,钢球9j的下方设有钢球保持架9k,钢球保持架9k的底部通过钢球弹簧9m支撑在螺套9f下部的螺套沉孔中,螺套沉孔的底部中心设有与外部相通的超高压入油口9f1,超高压阀体9e的中部侧壁设有与超高压阀体9e内腔相通的超高压出油口9e1,超高压阀座9h的上端面抵靠在超高压阀体中心孔的台阶上,超高压阀座9h的中部设有向外凸出的阀座凸圈9h1,阀座凸圈9h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超高压阀座密封组件实现与超高压阀体9e及螺套9f的密封;各超高压阀座密封组件分别包括多个相互叠置的铜三角环9n和位于铜三角环9n外侧的YX型密封圈9p,各铜三角环9n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超高压入油口9f1接高压油时,油液压力作用在钢球9j上,钢球9j和超高压阀座9h形成环形线接触,在高压油的压力作用下压紧,实现超高压密封;钢球保持架9k使得钢球9j的球心始终处于超高压阀体9e的中心线上,钢球保持架9k的外周设有纵向油槽,当超高压出油口9e1的压力大于超高压入油口9f1时,钢球9j向超高压入油口9f1运动,钢球9j脱离超高压阀座9h,超高压入油口9f1与超高压出油口9e1导通。此时功能为单向阀,自上而下通,反向不通。钢球弹簧9m的张力用于钢球9j的复位,在超高压入油口9f1与超高压出油口9e1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使钢球保持架9k推动钢球9j与超高压阀座9h保持良好接触,也可用于防止钢球9j在阀中来回晃动。阀座凸圈9h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叠置的铜三角环9n和YX型密封圈9p实现密封,在超高压油液作用下,阀座凸圈9h1上下两侧的密封间隙会变大,铜三角环9n由于其截面尺寸小,铜质材料弹性模量较小,容易变形,在高压油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径向变形,使得密封间隙保持闭合,YX型密封圈9p不会被挤入增大的间隙中,从而能承受超高的液体压力,共同保持良好的密封作用。
各超高压阀座密封组件分别包括三个铜三角环9n,其中两个铜三角环叠置成为矩形截面,单个铜三角环的斜面抵靠在阀座凸圈9h1的斜面上。靠近阀座凸圈9h1的铜三角环在超高压作用下,可以沿自身斜面伸长,始终封闭住阀座凸圈9h1的斜面;两叠置的铜三角环相互沿自身斜面伸长,始终封闭住超高压阀座外周密封函的环形间隙,从而与外侧的YX型密封圈9p共同保持良好的密封作用。
钢球9j的上方设有推杆9g,推杆9g沿超高压阀座9h的中心孔及超高压阀体中心孔向上延伸至缸筒9b中,推杆9g的上端连接在超高压活塞9c的中心,超高压活塞9c密封支撑在缸筒9b的内壁,超高压阀盖9a的中心设有阀盖液控口9a1;超高压活塞9c的下方设有推杆导向套9d,推杆导向套9d的下端设有导向套凸圈9d1,导向套凸圈9d1的下端凸缘被缸筒9b压紧在超高压阀体9e上,导向套凸圈9d1的上端面与超高压活塞9c的下端面之间设有活塞弹簧9d3。当阀盖液控口9a1接控制压力时,超高压活塞9c承受控制压力,带着推杆9g向下运动,推动钢球9j脱离超高压阀座9h。由于超高压活塞9c的液体压力作用面积大于钢球9j的液体压力作用面积,两面积之比即为控制比,通常为8~12,因此可以实现阀盖液控口9a1低压打开超高压入油口9f1的高压,使得超高压入油口9f1和超高压出油口9e1正反向均导通。活塞弹簧9d3可以防止各油口无压的情况下,超高压活塞9c来回晃动。
导向套的下端面中心设有向下凸出的导向套凸台9d2,导向套凸台9d2的下端插入超高压阀体9e的台阶孔中,导向套凸台9d2的下端面与超高压阀体台阶孔之间设有推杆密封组件,推杆密封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叠置的铜三角环9n和位于铜三角环9n下方的YX型密封圈9p,各铜三角环9n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叠置的铜三角环9n相互沿自身斜面伸长,始终封闭住推杆外周密封函的环形间隙,从而与下方的YX型密封圈9p共同保持良好的密封作用。
推杆密封组件包括四个相互叠置的铜三角环9n,四个铜三角环9n两两组对分别叠置为矩形截面。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液控单向阀可用于40-160MPa超高压油路的单向密封和导通,其通径可以设计到DN64左右,满足大流量的超高压油路的密封和导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7)

1.一种重型液压机,包括封闭型的机身框架,所述机身框架由多块钢板叠置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框架的四个角部均设有机架大圆弧使机身框架的整体截面呈竖向的长圆形,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中部对称设有向竖壁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上部安装有上垫梁,所述上垫梁的底边水平且两端支撑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侧壁上,所述上垫梁的顶面抵靠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顶壁上且相互吻合,所述上垫梁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上部中心;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下部安装有下垫梁,所述下垫梁的顶边水平且两端支撑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侧壁上,所述下垫梁的底面抵靠在所述机身框架的内孔底壁上且相互吻合,所述下垫梁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下部中心;所述上垫梁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T形槽,所述下垫梁的顶面中心安装有主缸,所述下垫梁顶面的两个角部安装有顶缸,所述主缸及顶缸的活塞顶部分别与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梁的顶部中心设有上垫梁平顶,所述上垫梁平顶抵靠在所述机身框架内孔上部中心的平面上,所述上垫梁平顶的左右两侧对称通过上垫梁大圆弧过渡至所述上垫梁的底边;所述下垫梁的底部中心设有下垫梁平底,所述下垫梁平底抵靠在所述机身框架内孔下部中心的平面上,所述下垫梁平底的左右两侧对称通过下垫梁大圆弧过渡至所述下垫梁的顶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梁平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伸出的上垫梁平顶法兰,所述上垫梁平顶法兰与机架上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法兰焊接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上部;所述下垫梁平底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伸出的下垫梁平底法兰,所述下垫梁平底法兰与机架下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下法兰焊接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重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3)及顶缸(4)受控于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油泵(B1),第一油泵(B1)的出口压力受控于第一插装阀(C1),第一插装阀(C1)的启闭受控于第一电磁换向阀(YV1);第一油泵(B1)的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D1)与第四插装阀(C4)的入口相连,第四插装阀(C4)的启闭受控于第四电磁换向阀(YV4);第四插装阀(C4)的出口通过第三单向阀(D3)与第六插装阀(C6)及第八插装阀(C8)的入口相连,第六插装阀(C6)的出口与第五插装阀(C5)的入口及顶缸(4)的底部相连;第八插装阀(C8)的出口与第七插装阀(C7)及第九插装阀(C9)的入口相连,第九插装阀(C9)的启闭受控于第六电磁换向阀(YV6),第九插装阀(C9)的出口与主缸(3)的上腔相连,第五插装阀(C5)及第七插装阀(C7)的出口接油箱;第五插装阀(C5)、第六插装阀(C6)、第七插装阀(C7)和第八插装阀(C8)受控于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第五电磁换向阀(YV5)为中位机能为Y型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P口通过单向阀与第六插装阀(C6)的入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T口接油箱,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A口与第六插装阀(C6)及第七插装阀(C7)的液控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B口通过单向阀与第五插装阀(C5)的液控口相连,通过梭阀(S1)与第八插装阀(C8)的液控口相连;第四油泵(B4)通过减压阀(JY1)分别与第八电磁换向阀(YV8)的P口相连,第八电磁换向阀(YV8)的B口与主缸液控充液阀(DX1)的液控口相连,主缸(3)的下腔通过主缸液控充液阀(DX1)与油箱相连;第五插装阀(C5)的入口与出口之间通过第四单向阀(D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向阀(D1)的出口与第三插装阀(C3)的入口相连,第三插装阀(C3)的启闭受控于第三电磁换向阀(YV3),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与第十插装阀(C10)、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入口相连,第十插装阀(C10)的启闭受控于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启闭受控于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与第十四插装阀(C14)及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的入口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油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继电器(H2),第十插装阀(C10)及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出口接油箱,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启闭受控于第五溢流阀(F5),超高压液控单向阀(9)的出口与增压缸(8)的上腔相连,增压缸(8)的上腔与主缸(3)的下腔相连,增压缸(8)的下腔通过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与油箱相连;减压阀(JY1)的出口与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P口相连,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B口与增压缸液控充液阀(DX2)的液控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与第十一插装阀(C12)的入口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2)的出口与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入口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出口与增压缸(8)的下腔相连;第五油泵(B5)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增压缸(8)的下腔相连,第五油泵(B5)的出口油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继电器(H1),第五油泵(B5)的出口受控于第十三插装阀(C13),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启闭受控于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通过节流阀与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A口相连,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P口封堵,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T口接油箱。
CN201720792988.9U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重型液压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28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2988.9U CN207028268U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重型液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2988.9U CN207028268U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重型液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28268U true CN207028268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65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9298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28268U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重型液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282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0406A (zh) * 2017-07-03 2018-02-02 江苏国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液压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0406A (zh) * 2017-07-03 2018-02-02 江苏国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液压机
CN107650406B (zh) * 2017-07-03 2024-02-02 江苏扬力液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液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40084Y (zh) 双速液压立式千斤顶
CN207028268U (zh) 一种重型液压机
CN111572082B (zh) 一种玻璃钢制品的液压加工方法
CN108035926B (zh) 一种多缸联动液压机液压系统的使用方法
CN205779642U (zh) 一种往复式柱塞泵
CN108454151A (zh) 一种节能式液压机
CN207513972U (zh) 一种无冲击型电液控单向阀
CN107398482A (zh) 一种人工智能往复式液压挤压机
CN107650406A (zh) 一种重型液压机
CN107364165A (zh) 一种具备缓冲和滑块重量平衡的液压机
CN201908883U (zh) 两位三通先导换向阀
CN202418747U (zh) 低中压活塞式止回阀
CN103953595A (zh) 一种加大液压机工作速度的改造方法及系统
CN208020801U (zh) 一种节能式液压机
CN205588677U (zh) 一种可变合模力的内高压成形机
CN109630372A (zh) 一种新型超高压先导型液压手动泵
CN107575428A (zh) 一种无冲击型电液控单向阀
CN106194874A (zh) 高压充液阀及其工作过程
CN103089741A (zh) 一种复合油缸及带复合油缸具有双作用功能的液压机
CN212920543U (zh) 一种带球头形柱塞缸端的冷压机
CN203835832U (zh) 一种加大液压机工作速度的改造系统
CN209649531U (zh) 一种节能式液压机
DE102013106104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füllen eines Behälters mit einem Füllprodukt
CN208686685U (zh) 一种新型节能快速锻造机液压系统
CN207028302U (zh) 重型液压机的叠板机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