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25103U - 内压管式微滤膜 - Google Patents

内压管式微滤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25103U
CN207025103U CN201720632752.9U CN201720632752U CN207025103U CN 207025103 U CN207025103 U CN 207025103U CN 201720632752 U CN201720632752 U CN 201720632752U CN 207025103 U CN207025103 U CN 207025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type
type filter
internal pressure
film core
pressur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27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光
冷雁昆
陈林虎
邵梦婷
王子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 C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 C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 C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 C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327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25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25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25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压管式微滤膜,其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膜壳,其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浓水口,其外侧壁上设置有产水口;内部中空设置的膜芯,其位于所述膜壳中,且与所述膜壳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进水口和浓水口与所述膜芯的内部空间保持连通,并与所述间隙保持不连通,所述产水口与所述间隙相连通,所述膜芯的外侧膜与所述膜芯的内侧膜之间设置有起到支撑作用的骨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通过在膜芯的外侧膜和内侧膜之间设置骨架结构,提高了膜芯的强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具有如下优点:1、耐固含量高;2、固体颗粒100%截留;3、出水水质稳定;4、低压运行,耐化学清洗;5、耐反冲洗强度高。

Description

内压管式微滤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压管式微滤膜。
背景技术
微滤膜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食品工业、油漆行业等领域对产生的废水进行过滤,得到富含截留物的浓水以及富含溶解性固体的产水。管式微滤膜为应用上述微滤膜技术形成的产品,但是,上述管式微滤膜存在膜强度低的问题,如此导致,现有的管式微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差,耐固含量低的问题,同时,现有的管式微滤膜在进行冲洗时,还存在耐反冲洗强度低,不耐酸碱清洗,容易破坏膜的内部结构的问题。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压管式微滤膜,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压管式微滤膜,其包括:
内部中空设置的膜壳,其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浓水口,其外侧壁上设置有产水口;
内部中空设置的膜芯,其位于所述膜壳中,且与所述膜壳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进水口和浓水口与所述膜芯的内部空间保持连通,并与所述间隙保持不连通,所述产水口与所述间隙相连通,所述膜芯的外侧膜与所述膜芯的内侧膜之间设置有起到支撑作用的骨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的改进,所述进水口和浓水口设置于所述膜壳两端的封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的改进,所述产水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产水口分别靠近所述进水口和浓水口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的改进,所述膜芯的滤孔的孔径大于水分子的直径并小于被截留物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的改进,所述骨架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外侧膜和内侧膜之间,且所述骨架结构沿所述膜芯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的改进,所述膜壳的材质为PV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的改进,所述膜芯的材质为PVDF。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的改进,所述骨架结构的材质为PE。
与现有技术相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通过在膜芯的外侧膜和内侧膜之间设置骨架结构,提高了膜芯的强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具有如下优点:1、耐固含量高;2、固体颗粒100%截留;3、出水水质稳定;4、低压运行,耐化学清洗;5、耐反冲洗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包括:膜壳10以及位于所述膜壳10中的膜芯20。
所述膜壳10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管式外观结构,其内部中空设置。优选地,所述膜壳10的材质为PVC外壳。
所述膜壳10的一端设置有供待过滤处理的原水进入的进水口11,所述膜壳10的另一端设置有供处理后得到的浓水进行排放的浓水口12。当所述膜壳10的两端由封端进行密封时,所述进水口11和浓水口12设置于所述膜壳两端的封端上。
所述膜壳1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供处理后得到的产水进行排放的产水口13。其中,所述产水口13与所述膜壳1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产水口13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此时,两个所述产水口13分别靠近所述进水口11和浓水口12设置。如此,自一端所述进水口11进入的原水沿所述管式微滤膜进行流动,过滤后的产水自两端的产水口13排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过滤膜具有两个出水位置,方便了产水的流出。
所述膜芯20用于对通过所述进水口12进入的原水进行过滤。所述膜芯20内部中空设置,其位于所述膜壳10中,且与所述膜壳1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进水口11与浓水口12与所述膜芯20的内部空间保持连通,并与所述间隙保持不连通。优选地,所述膜壳10与膜芯20同轴设置。所述膜芯的材质为PVDF。
为了提高所述膜芯20的强度,所述膜芯20的外侧膜21与所述膜芯的内侧膜22之间设置有起到支撑作用的骨架结构23。从而,通过设置所述骨架结构23,其可对所述膜芯20进行支撑,防止其发生形变。从而,在进行冲洗时,可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的耐化学清洗性能以及耐反冲洗性能较好。优选地,所述骨架结构的材质为PE。
为了对所述膜芯20提供较为均匀的支撑,以提高膜芯20的整体强度,所述骨架结构23按照如下方式设置:所述骨架结构23被均匀布置于所述外侧膜21和内侧膜22之间,且所述骨架结构23沿所述膜芯20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
为了实现上述过滤的目的,所述膜芯20具有均匀分布于所述膜芯20上的滤孔,所述膜芯20的滤孔的孔径被设置于大于水分子的直径并小于被截留物的直径。如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耐固含量高,固体颗粒可实现100%截留。同时,
从而,经过原水过滤时,原水自所述进水口11进入至所述膜芯20中,通过所述膜芯20的过滤作用,产水通过所述膜芯20并自所述膜壳10上的产水口13排出。同时,由于所述膜芯20的截留作用,浓水无法通过所述膜芯20,而沿所述膜芯20的内部流动,并自所述浓水口12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通过在膜芯的外侧膜和内侧膜之间设置骨架结构,提高了膜芯的强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具有如下优点:1、耐固含量高;2、固体颗粒100%截留;3、出水水质稳定;4、低压运行,耐化学清洗;5、耐反冲洗强度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内压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管式微滤膜包括:
内部中空设置的膜壳,其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浓水口,其外侧壁上设置有产水口;
内部中空设置的膜芯,其位于所述膜壳中,且与所述膜壳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进水口和浓水口与所述膜芯的内部空间保持连通,并与所述间隙保持不连通,所述产水口与所述间隙相连通,所述膜芯的外侧膜与所述膜芯的内侧膜之间设置有起到支撑作用的骨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浓水口设置于所述膜壳两端的封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产水口分别靠近所述进水口和浓水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芯的滤孔的孔径大于水分子的直径并小于被截留物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外侧膜和内侧膜之间,且所述骨架结构沿所述膜芯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的材质为PV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芯的材质为PVDF。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压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的材质为PE。
CN201720632752.9U 2017-06-02 2017-06-02 内压管式微滤膜 Active CN207025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752.9U CN207025103U (zh) 2017-06-02 2017-06-02 内压管式微滤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752.9U CN207025103U (zh) 2017-06-02 2017-06-02 内压管式微滤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25103U true CN207025103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6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2752.9U Active CN207025103U (zh) 2017-06-02 2017-06-02 内压管式微滤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251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3155A (zh) * 2018-07-20 2018-12-14 芜湖新瑟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分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3155A (zh) * 2018-07-20 2018-12-14 芜湖新瑟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8739B1 (ja) 中空糸型半透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ジュール及び水処理方法
CN201592061U (zh) 一种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
CN104474899A (zh) 一种改进型旋转膜过滤装置
CN207025103U (zh) 内压管式微滤膜
CN107185283A (zh) 液体精密过滤装置
CN202460486U (zh) 一种微管膜组件
CN108654390A (zh) 一种卷式膜元件
CN208747696U (zh) 一种滤芯的反渗透膜元件
CN205019968U (zh) 液体过滤膜组件
JP6618708B2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の運転方法及び濾過装置
CN207025100U (zh) 外压管式微滤膜
WO2017114328A1 (zh) 可反冲洗的户外净水器及其反冲洗方法
CN204619527U (zh) 一种新型滤器
CN203075853U (zh) 反冲式管式膜
CN204073859U (zh) 一种外压中空纤维膜组件
CN203736913U (zh) 一种新型石英砂过滤器
CN206308177U (zh) 一种用于淀粉糖的水处理装置
CN204307531U (zh) 一种偏心旋转膜过滤装置
CN206793421U (zh) 新型单端固定中空纤维膜组件膜丝分布结构
CN204307532U (zh) 一种改进型旋转膜过滤装置
CN104492271B (zh) 一种偏心旋转膜过滤装置
CN205133294U (zh) 一种碟管式反渗透系统
CN104689719A (zh) 一端固定的可气冲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CN202538646U (zh) 一种超滤组件
CN107777756A (zh) 一种耐酸超滤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