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5376U - 一种建筑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5376U
CN207015376U CN201720536868.2U CN201720536868U CN207015376U CN 207015376 U CN207015376 U CN 207015376U CN 201720536868 U CN201720536868 U CN 201720536868U CN 207015376 U CN207015376 U CN 207015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vehicle frame
expansion link
building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68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菲
齐晶
王小平
尹湘黔
涂当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Shuicheng Iron And Steel (group) Said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Shuicheng Iron And Steel (group) Said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Shuicheng Iron And Steel (group) Said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Shuicheng Iron And Steel (group) Said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68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5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5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53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工地上,短距离的运输建筑材料需要占用较大的人力,造成较多的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用车,包括转运车以及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车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一伸缩杆可驱动转运车移动。在建筑工地上,使用该建筑用车工作过程中,可采用伸缩杆来控制转运车的运行路线,在工作过程采用第一伸缩杆可以替代手工手动拉车,解放人力劳动,且采用第一伸缩杆可防止运行路线发生偏移,增大运输的安全性。采用该建筑用车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占用较大的人力,造成较多的浪费的问题。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工地短程搬运建筑材料一般有几种方式:一是手拿,二是带背,三是肩扛,四是用转运车拉;前面三种负荷太重,是普通做法,用转运车拉,较为轻松,可是需要占用较大的人力,造成较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建筑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运输需要占用较大的人力,造成较多的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用车,其包括转运车以及第一伸缩杆;转运车包括底盘以及车斗;底盘包括车轮以及车架;车轮可转动地连接在车架上;车斗具备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车斗与车架连接;第一伸缩杆与车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一伸缩杆可驱动转运车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用车,包括转运车以及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车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一伸缩杆可驱动转运车移动。在建筑工地上,使用该建筑用车工作过程中,可采用伸缩杆来控制转运车的运行路线,在工作过程采用第一伸缩杆可以替代手工手动拉车,解放人力劳动,且采用第一伸缩杆可防止运行路线发生偏移,增大运输的安全性。采用该建筑用车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占用较大的人力,造成较多的浪费的问题。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车斗的底部与车架连接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带动车斗远离或靠近车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与车架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车斗的底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底盘还包括扶手架;扶手架与车架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扶手架与车架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建筑用车还包括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车架远离第一伸缩杆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一横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横杆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杆与车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横杆与第二驱动装置可拆卸地连接。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三驱动装置以及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包括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二横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二横杆垂直设置;第二连接杆与车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横杆与第三驱动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连接杆远离车架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活动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一活动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第一固定件与第一活动件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第一活动件与第一螺栓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连接杆远离车架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活动件;第二固定件与第二活动件通过第二螺栓连接;第二固定件与第二活动件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第二活动件与第二螺栓可滑动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螺栓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母设置在第一活动件远离第一夹持空间处。第二螺栓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设置在第二活动件远离第二夹持空间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一活动件靠近第一夹持空间的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固定件与第二活动件靠近第二夹持空间的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用车,包括转运车以及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车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一伸缩杆可驱动转运车移动。在建筑工地上,使用该建筑用车工作过程中,可采用伸缩杆来控制转运车的运行路线,在工作过程采用第一伸缩杆可以替代手工手动拉车,解放人力劳动,且采用第一伸缩杆可防止运行路线发生偏移,增大运输的安全性。采用该建筑用车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占用较大的人力,造成较多的浪费的问题。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用车10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用车10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III处放大图;
图4为图1的IV处放大图。
图标:10-建筑用车;100-转运车;110-底盘;112-车轮;114-车架; 116-扶手架;120-车斗;122-容纳腔;130-第一驱动装置;200-第一伸缩杆;210-第二驱动装置;220-第一连接架;222-第一连接杆;224-第一横杆;230-第一连接部;232-第一固定件;234-第一活动件;236-第一螺栓; 237-第一螺母;238-第一夹持空间;300-第二伸缩杆;310-第三驱动装置; 320-第二连接架;322-第二连接杆;324-第二横杆;330-第二连接部;332- 第二固定件;334-第二活动件;336-第二螺栓;337-第二螺母;338-第二夹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用车10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车10,其包括转运车100、第一伸缩杆200以及第二伸缩杆300,第一伸缩杆200与第二伸缩杆300分别连接在转运车100的两端。
转运车100包括底盘110以及车斗120;底盘110包括车轮112以及车架114;车轮112可转动地连接在车架114上;车斗120具备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122;车斗120与车架11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车斗120的底部与车架114连接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 130,第一驱动装置130用于带动车斗120远离或靠近车架114。在车斗120 的底部与车架114连接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30,用于调节车斗120的升降,可以适用搬运处于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车斗120的底部与车架114连接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30,用于调节车斗120的升降,可以适用搬运处于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品。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第一驱动装置130或者采用其他装置来实现车斗120的升降。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用车10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在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30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与车架114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车斗120的底部连接。将第一驱动装置130设置为液压缸,由于液压缸实用较为普遍,采用液压缸来驱动车斗120的升降,简化建筑用车10的结构,降低成本,且便于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驱动装置130设置为液压缸,由于液压缸实用较为普遍,采用液压缸来驱动车斗120的升降,简化建筑用车10的结构,降低成本,且便于装配。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驱动装置130设置为其他驱动源。
在本实施例中,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车斗120的底部与车架114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驱动装置130,设置两个第一驱动装置130是为了提高车斗120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第一驱动装置130是为了提高车斗120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可以理解的,这里并不对第一驱动装置130的数量进行限定,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车斗120的底部与车架114之间设置第一驱动装置13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三个等。
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10还包括扶手架116;扶手架116与车架114可拆卸地连接。设置扶手架116是为了便于在运送量较小时候,可以采用人力拉动的方式进行运送,使得建筑用车10适用于多种工况,增强其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扶手架116是为了便于在运送量较小时候,可以采用人力拉动的方式进行运送,使得建筑用车10适用于多种工况,增强其使用性能。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扶手架116。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扶手架116与车架114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不需要使用扶手架116时候,拆掉扶手架116,或者再扶手架116损坏的情况下便于更换扶手架116。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扶手架116与车架114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扶手架116与车架114铰接。扶手架116与车架114 铰接可实现扶手架116的转动,便于不同身高的操作者使用该转运车100,其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路况灵活使用扶手架116,使得转运车100更好地控制和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扶手架116与车架114铰接可实现扶手架116的转动,便于不同身高的操作者使用该转运车100,其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路况灵活使用扶手架116,使得转运车100更好地控制和使用。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扶手架116与车架114设置为其他连接方式。
第一伸缩杆200与车架114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一伸缩杆200可驱动转运车100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20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10以及第一连接架220。第一连接架220包括第一连接杆222以及第一横杆224;第一连接杆222与第一横杆224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杆222与车架114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横杆224与第二驱动装置21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伸缩杆20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10以及第一连接架220,通过第二驱动装置210驱动第一连接架220,以实现转运车100的运行,以第二驱动装置210来代替人力推拉,使得运输更加简单方便,节约人力资源。
图3为图1的III处放大图。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 222远离车架114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30;第一连接部230包括第一固定件232以及第一活动件234;第一固定件232与第一活动件234通过第一螺栓236连接;第一固定件232与第一活动件234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 238;第一活动件234与第一螺栓236可滑动地连接。设置第一连接部230 是为了在设定运输行程后,通过第一连接部230将转运车100连接在运输行程的一端,避免转运车100在运行过程发生偏移,提高转运车100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连接部230是为了在设定运输行程后,通过第一连接部230将转运车100连接在运输行程的一端,避免转运车100在运行过程发生偏移,提高转运车100稳定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连接部或者设置其他结构保证转运车100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栓236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一螺母237;第一螺母237设置在第一活动件234远离第一夹持空间238处。设置第一螺母 237是为了通过转动第一螺母237推动第一活动件234靠近第一固定件232,便于调节第一夹持空间238,适应不同的夹持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螺母237是为了通过转动第一螺母237推动第一活动件234靠近第一固定件232,便于调节第一夹持空间238,适应不同的夹持环境。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第一螺母2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32与第一活动件234靠近第一夹持空间 238的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图中不可见)。设置第一弹性件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从而加强夹持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弹性件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从而加强夹持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第一弹性件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加强夹持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车架114远离第一伸缩杆200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伸缩杆300。第二伸缩杆300在转运车100运行过程中,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保证了转运车100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杆300在转运车100运行过程中,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保证了转运车100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第二伸缩杆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杆300包括第三驱动装置310以及第二连接架320;第二连接架320包括第二连接杆322以及第二横杆324;第二连接杆322与第二横杆324垂直设置;第二连接杆322与车架114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横杆324与第三驱动装置310可拆卸地连接。第二伸缩杆300包括第三驱动装置310以及第二连接架320,通过第三驱动装置310驱动第二连接架320,以实现转运车100的运行,以第三驱动装置310来代替人力推拉,使得运输更加简单方便,节约人力资源。
图4为图1的IV处放大图。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 322远离车架114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30;第二连接部330包括第二固定件332以及第二活动件334;第二固定件332与第二活动件334通过第二螺栓336连接;第二固定件332与第二活动件334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 338;第二活动件334与第二螺栓336可滑动地连接。设置第二连接部330是为了在设定运输行程后,通过第二连接部330将转运车100连接在运输行程的二端,避免转运车100在运行过程发生偏移,提高转运车100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连接部330是为了在设定运输行程后,通过第二连接部330将转运车100连接在运输行程的一端,避免转运车100在运行过程发生偏移,提高转运车100稳定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连接部或者设置其他结构保证转运车100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栓336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二螺母337;第二螺母337设置在第二活动件334远离第二夹持空间338处。设置第二螺母 337是为了通过转动第二螺母337推动第二活动件334靠近第二固定件332,便于调节第二夹持空间338,适应不同的夹持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螺母337是为了通过转动第二螺母337推动第二活动件334靠近第二固定件332,便于调节第二夹持空间338,适应不同的夹持环境。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第二螺母3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332与第二活动件334靠近第二夹持空间 338的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图中不可见)。设置第二弹性件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从而加强夹持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弹性件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从而加强夹持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第二弹性件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加强夹持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用车10,包括转运车100以及第一伸缩杆200,第一伸缩杆200与车架114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一伸缩杆200可驱动转运车100移动。在建筑工地上,使用该建筑用车10工作过程中,可采用伸缩杆来控制转运车100的运行路线,在工作过程采用第一伸缩杆200可以替代手工手动拉车,解放人力劳动,且采用第一伸缩杆200可防止运行路线发生偏移,增大运输的安全性。采用该建筑用车10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占用较大的人力,造成较多的浪费的问题。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用车包括转运车以及第一伸缩杆;
所述转运车包括底盘以及车斗;所述底盘包括车轮以及车架;所述车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斗具备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车斗与所述车架连接;
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车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可驱动所述转运车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斗的底部与所述车架连接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车斗远离或靠近所述车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车斗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还包括扶手架;所述扶手架与所述车架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架与所述车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用车还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一横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横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车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三驱动装置以及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包括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横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车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车架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活动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活动件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一螺栓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车架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活动件与所述第二螺栓可滑动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栓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处;
所述第二螺栓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件远离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活动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靠近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的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CN201720536868.2U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建筑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5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6868.2U CN207015376U (zh)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建筑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6868.2U CN207015376U (zh)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建筑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5376U true CN207015376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7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686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5376U (zh)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建筑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5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1010B (zh) 自攀爬起重机
CN203065087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起吊装置
CN207015376U (zh) 一种建筑用车
CN202726043U (zh) 三段伸缩臂式扒杆伸缩机构
CN100546899C (zh) 塔式起重、布料两用机
CN104533461A (zh)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横向移动装置
CN203492941U (zh) 可自动开闭的遮阳伞
CN202910536U (zh) 焊管机组水平机架液压拆卸装置
CN209583399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吊装专用吊具
CN207117044U (zh) 电力高空作业辅助装置
CN203633375U (zh) 一种用于喷架的液压油缸与四杆180°折叠装置
CN206705328U (zh) 省时省力安全装膜机
CN203048402U (zh) 一种小型起吊器的连接锁扣
CN207241902U (zh) 一种多功能滑板车
CN207206327U (zh) 一种简易发动机缸套拉马
CN207192587U (zh) 自动吊具
CN105271078A (zh) 一种电力登高作业车
CN205346485U (zh) 一种线缆缠卷装置
CN201784480U (z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抬拔线装置
CN204089035U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攀登辅助工具
CN201031117Y (zh) 塔式起重、布料两用机
CN204736182U (zh) 电力表箱安装辅助工具
CN204751691U (zh) 一种滴灌管支管回收装置
CN209579988U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拆模装置
CN215755987U (zh) 一种手推式龙门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