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1015U - 电加热棒 - Google Patents

电加热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1015U
CN207011015U CN201720718964.9U CN201720718964U CN207011015U CN 207011015 U CN207011015 U CN 207011015U CN 201720718964 U CN201720718964 U CN 201720718964U CN 207011015 U CN207011015 U CN 207011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in
electrically heated
rod
heating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89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露
李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7189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1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1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10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棒,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所述加热棒包括加热棒本体,还包括间隔的焊接在所述加热棒本体外周的加热鳍片,所述加热鳍片包括左加热鳍片和右加热鳍片,所述左加热鳍片和右加热鳍片的内侧不互相接触。所述电加热棒通过在加热棒本体的外周增加加热鳍片提高电加热器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供了所述加热棒的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电加热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电加热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要出售的电加热棒为光管式电加热棒,光管部分为纯电阻工作原理。其工作时,通以电流,其光管部分发热,以加热水,但是光管直接加热与水的接触面积较小,加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点加热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加热棒,包括加热棒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的焊接在所述加热棒本体外周的加热鳍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鳍片为整体式或分体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鳍片包括左加热鳍片和右加热鳍片,所述左加热鳍片和右加热鳍片的内侧不互相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鳍片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鳍片的前后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加热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电加热棒通过在加热棒本体的外周增加加热鳍片提高电加热器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供了所述加热棒的加热效率。此外,所述电加热棒的加热鳍片可以为凹凸不平的形状,还可以在加热鳍片的前后表面设置向外延伸的加热柱,可进一步的增加电加热器与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所述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加热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加热棒中一种加热鳍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述加热鳍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热棒本体 2、加热鳍片 21、左加热鳍片 22、右加热鳍片 23、加热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棒,包括加热棒本体1,还包括间隔的焊接在所述加热棒本体1外周的加热鳍片2,加热鳍片2与加热鳍片2之间的距离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所述电加热棒中加热棒本体1与加热鳍片2之间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作,当然两者之间也可以分体设置,然后再通过焊接或卡接连接到一起。
所述电加热棒通过在加热棒本体的外周增加加热鳍片提高电加热器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供了所述加热棒的加热效率。
所述加热鳍片2为整体式或分体式。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鳍片2为分体式,包括左加热鳍片21和右加热鳍片22,所述左加热鳍片21和右加热鳍片22的内侧不互相接触,两者之间形成有缝隙,缝隙的宽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加热鳍片的具体形式优选可以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所述加热鳍片2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状。第二种:如图2-图3所示,所述加热鳍片2的前后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加热柱23。以上两种具体形式可进一步的增加电加热器与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所述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
模拟实验:
实验原理
Q=Q1+Q2 (1)
Q=P*T (2)
Q1=cm*Δt (3)
式中Q为电加热棒所消耗的电能,P为电加热棒的功率,T为电加热棒工作时间;Q1为工质吸收的热量,对于某一特定的工质,其为定值;Q2为散失到环境中的热量,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时间越短,散失到环境中的热量就越少,从而耗能越少。
以烧开一壶30℃的水为例,水从30℃到沸腾,这期间水需要吸收的热量Q1是一定的,若使用普通电加热棒需要加热的时间是五分钟,如果使用H型电加热棒,可以使其加热时间缩短,也即Q2可以降低,那么就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数值模拟及边界条件设定:通过gambit软件建立起光管式电加热棒以及H型鳍片管电加热棒的数值模型,划分网格,导入fluent中进行计算。利用fluent模拟其在相同条件下的换热过程。数值模拟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流固藕合模型进行计算,二阶压力差补,方程离散为Quick格式。入口为速度入口条件,出口为压力出口条件,气相流场在壁面处采用无滑移边界条件。
光管电加热棒的基管直径为38mm,长度为100mm;H型鳍片管电加热棒结构尺寸如表1所示。
表1试验H型鳍片管基本尺寸,单位:mm
实验结果及分析
表2换热量对比
项目 换热量/w
光管电加热棒 57.06
H型鳍片管电加热 182.27
在相同的条件下,H型鳍片管电加热的换热量远超过光管电加热棒,达三倍。通过加装H型鳍片管,达到了强化传热的目的。如果在生活中,大力提倡使用H型鳍片管电加热棒,则可节约大量的电能,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的大战略。
综上,所述电加热棒是一种提高扩展式受热面的电加热棒,其加热鳍片表面的凹凸不平结构(或沟槽结构),去除了部分在加热鳍片表面进口和尾部分离区中的换热面积,降低了进口和尾部分离区传热恶化对整个加热鳍片传热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加热鳍片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和翅片效率,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通过在光管式电加热棒上焊接(H型)加热鳍片,大大提高了电加热棒的换热效果,节约了电能。此外,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焊接的H型鳍片管结构尺寸,以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

Claims (5)

1.一种电加热棒,包括加热棒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的焊接在所述加热棒本体(1)外周的加热鳍片(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鳍片(2)为整体式或分体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鳍片(2)包括左加热鳍片(21)和右加热鳍片(22),所述左加热鳍片(21)和右加热鳍片(22)的内侧不互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鳍片(2)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鳍片(2)的前后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加热柱(23)。
CN201720718964.9U 2017-06-20 2017-06-20 电加热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1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8964.9U CN207011015U (zh) 2017-06-20 2017-06-20 电加热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8964.9U CN207011015U (zh) 2017-06-20 2017-06-20 电加热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1015U true CN207011015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47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896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1015U (zh) 2017-06-20 2017-06-20 电加热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10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779A (zh) * 2017-06-20 2017-09-0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电加热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779A (zh) * 2017-06-20 2017-09-0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电加热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77034U (zh)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06131797U (zh) 一种双循环高效节能暖气片
CN207011015U (zh) 电加热棒
CN204963255U (zh) 太阳能供热系统
CN107124779A (zh) 电加热棒
CN212481467U (zh) 一种重力热管暖气片
CN209882443U (zh) 一种应用于陆上风电功率半导体器件散热的钎焊式水冷板
CN203859726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纳米流体石墨微通道散热器
CN204329692U (zh) 热管型散热器
CN105423790A (zh) 一种吸热散热装置
CN205864369U (zh) 一种光伏高效环保水冷散热系统
CN204206072U (zh) 一种墙体嵌入光伏发电装置
CN207815449U (zh) 一种水循环电磁加热地暖装置
CN202853407U (zh) 导热油水冷散热系统
CN201740270U (zh) 一种分体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4880699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的空气热水机设备
CN203964139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3249393U (zh) 太阳能自动循环加热系统
CN212381421U (zh) 一种多功率加热器防干烧装置
CN205664510U (zh)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泵
CN202582254U (zh) 节能降耗散热器
CN207166805U (zh) 电热管
CN205845978U (zh) 耐高温光伏组件
CN104406439A (zh) 热管型散热器
CN210345894U (zh) 一种对流式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