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0316U - 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0316U
CN207000316U CN201720597129.4U CN201720597129U CN207000316U CN 207000316 U CN207000316 U CN 207000316U CN 201720597129 U CN201720597129 U CN 201720597129U CN 207000316 U CN207000316 U CN 207000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ing curtain
article shading
gear
spool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71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玲丽
张少伟
张鹏飞
胡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to CN2017205971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00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0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0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包括:可随着卷轴的转动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伸缩的遮物帘;可驱动地连接至卷轴的遮挡板;其中,当遮物帘位于伸出位置,遮挡板遮挡卷轴与车辆的座椅靠背之间的间隙。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其在遮物帘伸出时遮挡遮物帘与座椅靠背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
背景技术
在许多车辆中,后备厢中设置有遮物帘用于固定货物和起到美观的作用。这样的遮物帘具有柔性,卷绕在卷轴上,随着卷轴的转动在壳体中伸出或缩回。在遮物帘处于伸出位置时,用户喜欢在遮物帘上放置一些例如纸巾盒之类的小物件,但是,遮物帘的卷轴与车辆的座椅靠背之间通常具有较宽的间隙,在车辆运动过程中这些小物件容易落入该间隙中,造成用户拾取的不便和从间隙中拾取物件时的潜在危险。在遮物帘处于缩回位置时,由于遮物帘的自由端仍停留在壳体的外部,柔软的遮物帘会使自由端下垂,这样会侵占后备厢的储物空间,从而当用户向后备厢存放物品时,该下垂的自由端会形成障碍影响物品的放入,同时由于自由端下垂,物品遮挡了自由端上供用户握持的把手,用户不容易将遮物帘拉出,从而也给用户造成了不便。
综上,本领域亟需一种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其在遮物帘打开时遮挡遮物帘与座椅靠背之间的间隙,在遮物帘关闭时防止遮物帘的自由端下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其在遮物帘伸出时可遮挡遮物帘与座椅靠背之间的间隙。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包括:可随着卷轴的转动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伸缩的遮物帘;可驱动地连接至卷轴的遮挡板;其中,当遮物帘位于伸出位置,遮挡板遮挡卷轴与车辆的座椅靠背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申请,当遮物帘位于缩回位置,遮挡板支撑遮物帘的自由端。
根据本申请,卷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遮挡板的枢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根据本申请,第一齿轮构造为分别位于卷轴的两端的两个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构造为对应于两个第一齿轮分别设置在遮挡板的枢轴的两端的两个第二齿轮。
根据本申请,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容纳在外壳中。
根据本申请,第一齿轮的半径小于第二齿轮的半径。
根据本申请,卷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遮挡板上设置有齿条,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其中,遮物帘的自由端的运动方向与遮挡板的运动方向相反。
根据本申请,第一齿轮构造为分别位于卷轴的两端的两个第一齿轮,齿条构造为对应于两个第一齿轮分别设置在遮挡板的两侧边的两个齿条。
根据本申请,遮物帘的自由端与遮挡板分别位于卷轴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当遮物帘位于缩回位置,遮挡板处于水平状态。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遮物帘组件将遮物帘的卷轴与遮挡板驱动连接,当遮物帘随着卷轴的转动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伸缩时,同时也带动遮挡板运动。在遮物帘伸出时遮挡板能够遮挡遮物帘与座椅靠背之间的间隙,防止遮物帘上的小物件落入该间隙,造成用户的拾取困难。从而不仅使得车辆后备厢更加美观,而且还使得用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遮物帘处于缩回位置时沿卷轴的中部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遮物帘处于伸出过程时沿卷轴的中部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遮物帘处于伸出位置时沿卷轴的中部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遮物帘处于伸出位置或缩回位置时沿卷轴的端部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遮物帘处于伸出过程中沿卷轴的端部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遮物帘处于伸出位置时沿卷轴的中部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遮物帘处于伸出过程中沿卷轴的端部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7,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包括:可随着卷轴10的转动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伸缩的遮物帘20;可在卷轴10的驱动下枢转的遮挡板30;其中,当遮物帘20位于缩回位置,遮挡板30支撑遮物帘20的自由端21;当遮物帘20位于伸出位置,遮挡板30遮挡卷轴10与车辆的座椅靠背40之间的间隙。本申请的遮物帘组件将遮物帘的卷轴10与遮挡板30驱动连接,当遮物帘20随着卷轴10的转动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伸缩时,同时也带动遮挡板30运动。在遮物帘20伸出时遮挡板30能够遮挡遮物帘20与座椅靠背40之间的间隙,防止遮物帘上的小物件落入该间隙,造成用户的拾取困难;在遮物帘20缩回时遮挡板30能够支撑在遮物帘的自由端21的下方防止自由端21下垂。从而不仅使得车辆后备厢更加美观,后备厢储物空间更大,而且还使得用户在存放物品时更加方便。应当理解,遮物帘的自由端21的下垂是由遮物帘20的柔性和重力的作用导致的。而且应当理解,遮物帘20的伸出位置可以是遮物帘完全伸出处于自由端被固定的状态,遮物帘30的缩回位置可以是遮物帘完全缩回壳体60的内部,只留自由端在壳体60的外部的状态。
参照图3,遮挡板30在沿着垂直于卷轴10的方向上的宽度在120±3mm的范围内。由于通常遮物帘20与座椅靠背40之间的间隙41的宽度约为120mm,所以将遮挡板30的宽度设计在120±3mm的范围内,可以很好地遮挡该间隙41。
参照图1至图3,卷轴10和遮物帘20容纳在壳体60中,壳体60上供遮物帘20穿过的开口61的朝向背离间隙41。也就是说,遮物帘20伸出的方向是背离间隙41和座椅靠背40的,从而延伸进入车辆后备厢中,以固定物品。
优选地,卷轴10上设置有将卷轴10向遮物帘20的缩回位置偏置的偏置部件(未示出)。该偏置部件可以是设置在卷轴10上的盘簧、螺旋弹簧等,当遮物帘20被用户的手80拉出时,偏置部件被加载,当用户释放遮物帘20时,偏置部件恢复至原始位置,带卷轴10旋转从而将遮物帘20收回至缩回位置。
参照图1和图2,遮物帘20的自由端21设置有供用户的手80握持的把手。当遮物帘位20于缩回位置,遮挡板30处于水平状态。遮挡板30处于水平状态使得遮物帘20的自由端21及把手也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使得自由端21不会下垂侵占后备厢的储物空间,同时把手也不会被后备厢放入的物品遮挡,方便用户握持以拉出遮物帘。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其中,图5为与图2相对应的齿轮旋转状态的示意图,遮物帘20向伸出位置运动,遮挡板30向遮挡间隙41的位置旋转。卷轴10上设置有第一齿轮40,设置有第二齿轮50,第一齿轮40与第二齿轮50啮合。通过第一齿轮40与第二齿轮50的啮合,能够将卷轴10的转动传递至遮挡板的枢轴31上,从而带动遮挡板30的转动。也就是说,遮物帘20的伸缩与遮挡板30的转动是同步的,当遮物帘处20于伸出位置,遮挡板30就遮挡遮物帘20与座椅靠背40之间的间隙,当遮物帘20处于缩回位置,遮挡板30就支撑遮物帘的自由端21。可以理解,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扭矩传动结构来连接卷轴10和遮挡板30的枢轴31,例如齿轮链条结构、槽轮皮带结构等。本申请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参照图4和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40构造为分别位于卷轴10的两端的两个第一齿轮,第二齿轮50构造为对应于两个第一齿轮40分别设置在遮挡板的枢轴31的两端的两个第二齿轮。应当理解,将第一齿轮40和第二齿轮50对应地设置在卷轴10和枢轴31的端部,有利于卷轴10和枢轴31之间扭矩传递的对称性,以及遮物帘20的完整性,因为遮物帘20是卷绕在卷轴10上的。更有利地,第一齿轮40和第二齿轮50容纳在外壳70中。具体地,位于卷轴10和枢轴31的相应端部的第一齿轮40和第二齿轮50容纳在同一个外壳70中,既有利于齿轮间的啮合,又可保护齿轮和用户的安全,防止齿轮转动时伤害用户。卷轴10与枢轴31可以容纳在同一个壳体60中,也可以不容纳在同一壳体中。
继续参照图4和图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40的半径小于第二齿轮50的半径。在遮物帘20向伸出位置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齿轮40和第二齿轮50的旋转方向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二者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由于遮物帘20的长度可能较长,在从缩回位置到达伸出位置的过程中,卷轴10可能旋转很多圈,而遮挡板30的枢轴31在此过程中大约旋转180度即可实现其功能。因此,需要考虑遮物帘20的长度将第一齿轮40的半径和第二齿轮50的半径设计为适当的比例,设计结果为当遮物帘20到达伸出位置时,遮挡板30恰好旋转到能够遮挡间隙,当遮物帘20到达缩回位置时,遮挡板30恰好能够支撑遮物帘的自由端21。
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卷轴10上设置有第一齿轮40,遮挡板30上设置有齿条51,第一齿轮40与齿条51啮合,其中,遮物帘的自由端21的运动方向与遮挡板30的运动方向相反(如图6和图7中的箭头所示)。换言之,遮物帘20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伸缩时,遮挡板30随之的运动状态可以是相对于遮物帘20的自由端21基本平行的平移状态,这是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
进一步,第一齿轮40构造为分别位于卷轴10的两端的两个第一齿轮,齿条51构造为对应于两个第一齿轮40分别设置在遮挡板30的两侧边的两个齿条。同理,将第一齿轮40和齿条51对应地设置在卷轴10和遮挡板30的端部或侧边,有利于卷轴10和遮挡板30之间扭矩传递的对称性,以及遮物帘20的完整性。
参照图6和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遮物帘的自由端21与遮挡板30的反方向运动,遮物帘的自由端21与遮挡板30可以分别位于卷轴10的两侧。应当理解,如果将遮物帘的自由端21和遮挡板30设置在卷轴10的同一侧,也可以在第一齿轮40和齿条51之间设置一中间齿轮,以起到转换方向的作用,保证遮物帘的自由端21与遮挡板30的反方向运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随着卷轴的转动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伸缩的遮物帘;
可驱动地连接至所述卷轴的遮挡板;
其中,当所述遮物帘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所述遮挡板遮挡所述卷轴与所述车辆的座椅靠背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遮物帘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所述遮挡板支撑所述遮物帘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遮挡板的枢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构造为分别位于所述卷轴的两端的两个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构造为对应于所述两个第一齿轮分别设置在所述遮挡板的枢轴的两端的两个第二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容纳在外壳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遮挡板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其中,所述遮物帘的自由端的运动方向与所述遮挡板的运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构造为分别位于所述卷轴的两端的两个第一齿轮,所述齿条构造为对应于所述两个第一齿轮分别设置在所述遮挡板的两侧边的两个齿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物帘的自由端与所述遮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卷轴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物帘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遮物帘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所述遮挡板处于水平状态。
CN201720597129.4U 2017-05-26 2017-05-26 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 Active CN207000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7129.4U CN207000316U (zh) 2017-05-26 2017-05-26 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7129.4U CN207000316U (zh) 2017-05-26 2017-05-26 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0316U true CN207000316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44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7129.4U Active CN207000316U (zh) 2017-05-26 2017-05-26 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00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067381A5 (zh)
US8851143B2 (en) Single pull rope driving device for a window shade
US20160130852A1 (en) Sliding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KR20110019030A (ko) 자동차용 암레스트
CN207000316U (zh) 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
WO2021208375A1 (zh) 导轨式遮物帘
CN110902149A (zh) 一种计算机减震运输装置
CN111186382B (zh) 多功能汽车遮物帘
CN109025653A (zh) 一种可断电操作的保险箱
CN102701058A (zh) 一种中分四折折叠门
KR20090009836U (ko) 부피가 조절되는 가방
CN206953953U (zh) 一种汽车天窗的遮阳帘
CN109519070B (zh) 可折叠门碰和门碰系统
CN111409569A (zh) 电动遮物帘的电源接触装置
CN212047228U (zh) 电动遮物帘的电源接触装置
CN108060858B (zh) 一种自动开门的保险箱
KR101386256B1 (ko) 자전거 거치대가 설치된 엘리베이터
JP5188375B2 (ja) 引戸装置
CN109025654A (zh) 一种可照明的保险箱
JP5590944B2 (ja) キャビネット
JP6709380B1 (ja) 便利に固定できる運動アームバッグ
CN117325631B (zh) 一种内藏式遮阳帘
CN216684557U (zh) 一种箱包织带储运装置
CN216894158U (zh) 一种具有隔音效果的窗户
CN217806388U (zh) 一种防水型彩印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