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6623U - 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96623U
CN206996623U CN201720783606.6U CN201720783606U CN206996623U CN 206996623 U CN206996623 U CN 206996623U CN 201720783606 U CN201720783606 U CN 201720783606U CN 206996623 U CN206996623 U CN 206996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interior case
outer contain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36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LIMAT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LIMA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LIMAT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LIMA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836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96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96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96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包括外箱、内箱,内箱设置在外箱内,在内箱的外侧壁面和外箱的内侧壁面之间形成有密闭的风循环腔;还包括设置在风循环腔内的风循环装置,风循环腔通过风循环装置分隔出两个相互独立的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内箱的左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内箱的右侧壁上设有出风口,进风通道的出风端通过进风口与置物腔相连通,回风通道的进风端通过出风口与置物腔相连通;风循环装置的排风口与进风通道相连通,风循环装置的进风口与回风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进入到置物腔内的风是横向循环,从而解决了样品横着放置时置物腔风道不畅通问题,均匀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恒温恒湿系统主要适用于试验箱,利用智能设备控制,保持环境内的温度和湿度在极小的范围内变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现有安装了恒温恒湿系统的试验箱中的风道为前后送风,样品需前后放置才能保证箱内风循环良好,而对于一些平面型的样品而言,样品有时就需要横向放置,而横向放置样品后就需要风道水平送风,透过样品间间隙进行箱内风循环,保证样品处于恒温恒湿环境下,而目前的试验箱无法进行水平循环送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包括外箱、内箱,外箱为内部中空、前侧敞口的结构,内箱上设有前侧敞口的置物腔,内箱设置在外箱内,内箱的前侧边沿与外箱的前侧边沿密封连接,内箱的顶部与外箱的顶壁密封连接,内箱的底部与外箱的底壁密封连接,在内箱的外侧壁面和外箱的内侧壁面之间形成有密闭的风循环腔;
还包括设置在风循环腔内的风循环装置,风循环腔通过风循环装置分隔出两个相互独立的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内箱的左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内箱的右侧壁上设有出风口,进风通道的出风端通过进风口与置物腔相连通,回风通道的进风端通过出风口与置物腔相连通;
风循环装置包括蒸发器、加热器、抽风装置,回风通道的出风端与蒸发器的进风口相连通,蒸发器的排风口与加热器的进风口相连通,加热器的排风口与抽风装置的进风口相连通,抽风装置排风口与进风通道的进风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进入到置物腔内的风是横向循环,从而解决了样品横着放置时置物腔风道不畅通问题,均匀性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内箱的右侧壁上在进风口处设有第一栅栏,所述第一栅栏由不锈钢棒焊接而成。
进一步,内箱的左侧壁上在出风口处设有第二栅栏。
进一步,第一栅栏和第二栅栏的结构相同。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增大了进入到置物腔内的风流量,保证了置物腔内的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抽风装置包括蜗壳、离心风叶、风机,蜗壳设置在风循环腔内,离心风叶设置在蜗壳内;风机设置在外箱的外部,风机的输出轴伸入到蜗壳内,且与位于蜗壳内的离心风叶相连接。
进一步,风循环装置中抽风装置的数量为多个,风循环装置中所有的抽风装置上下排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的前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箱,2、内箱,210、置物腔,220、第一栅栏,3、风循环腔,310、进风通道,320、回风通道,4、风循环装置,410、蒸发器,420、加热器,430、抽风装置,431、蜗壳,432、离心风叶,43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包括外箱1、内箱2,外箱1为内部中空、前侧敞口的结构,内箱2上设有前侧敞口的置物腔210,内箱2设置在外箱1内,内箱2的前侧边沿与外箱1的前侧边沿密封连接,内箱2的顶部与外箱1的顶壁密封连接,内箱2的底部与外箱1的底壁密封连接,外箱1的左侧壁不与内箱2的左侧壁相连,外箱1的右侧壁不与内箱2的右侧壁相连,外箱1的后侧壁不与内箱2的后侧壁相连,这样在内箱2的外侧壁面和外箱1的内侧壁面之间形成有密闭的风循环腔3,风循环腔3呈C字形。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还包括盖合着内箱2的置物腔210的盖板。
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风循环腔3内的风循环装置4,风循环装置4最好设置在外箱1的后侧壁与内箱2的后侧壁之间,风循环装置4将风循环腔3分隔出两个相互独立的进风通道310和回风通道320,进风通道310位于外箱1的右侧壁与内箱2的右侧壁之间,回风通道320位于外箱1的左侧壁与内箱2的左侧壁之间。内箱2的左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内箱2的右侧壁上设有出风口,进风通道310的出风端通过进风口与置物腔210相连通,回风通道320的进风端通过出风口与置物腔210相连通。
风循环装置4包括蒸发器410、加热器420、抽风装置430,回风通道320的出风端与蒸发器410的进风口相连通,蒸发器410的排风口与加热器420的进风口相连通,加热器420的排风口与抽风装置430的进风口相连通,抽风装置430排风口与进风通道310的进风端相连通。
其中,抽风装置430包括蜗壳431、离心风叶432、风机433,蜗壳431设置在风循环腔3内,离心风叶432设置在蜗壳431内;风机433设置在外箱1的外部,风机433的输出轴伸入到蜗壳431内,且与位于蜗壳431内的离心风叶432相连接。
风循环装置4中抽风装置430的数量为多个,风循环装置4中所有的抽风装置430上下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内箱2的置物腔210内设有两个用于搁置产品的置物架,每个置物架的两端分别与内箱2的左侧壁和内箱2的右侧壁相连接,置物架与内箱2的左侧壁之间可拆卸式连接,置物架与内箱2的右侧壁之间可拆卸式连接。由于置物架的数量为两个,因此在设置抽风装置430时,抽风装置430的数量也为两个,每个抽风装置430对应一个置物架。
风在流动时的循环线路为:抽风装置430→进风通道310→置物腔210→回风通道320→蒸发器410→加热器420→抽风装置430。
另外,内箱2的右侧壁上在进风口处设有第一栅栏220,第一栅栏220由直径为6mm和直径为4mm的两种不锈钢棒焊接而成。
内箱2的左侧壁上在出风口处设有第二栅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栅栏220和第二栅栏的结构相同。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内箱(2),所述外箱(1)为内部中空、前侧敞口的结构,所述内箱(2)上设有前侧敞口的置物腔(210),所述内箱(2)设置在所述外箱(1)内,所述内箱(2)的前侧边沿与所述外箱(1)的前侧边沿密封连接,所述内箱(2)的顶部与所述外箱(1)的顶壁密封连接,所述内箱(2)的底部与所述外箱(1)的底壁密封连接,在所述内箱(2)的外侧壁面和所述外箱(1)的内侧壁面之间形成有密闭的风循环腔(3);
还包括设置在风循环腔(3)内的风循环装置(4),所述风循环腔(3)通过风循环装置(4)分隔出两个相互独立的进风通道(310)和回风通道(320),所述内箱(2)的左侧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内箱(2)的右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通道(310)的出风端通过进风口与置物腔(210)相连通,所述回风通道(320)的进风端通过出风口与置物腔(210)相连通;
所述风循环装置(4)包括蒸发器(410)、加热器(420)、抽风装置(430),所述回风通道(320)的出风端与蒸发器(410)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蒸发器(410)的排风口与所述加热器(420)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加热器(420)的排风口与所述抽风装置(430)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抽风装置(430)排风口与所述进风通道(310)的进风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2)的右侧壁上在进风口处设有第一栅栏(220),所述第一栅栏(220)由不锈钢棒焊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2)的左侧壁上在出风口处设有第二栅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栏(220)和所述第二栅栏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430)包括蜗壳(431)、离心风叶(432)、风机(433),所述蜗壳(431)设置在风循环腔(3)内,所述离心风叶(432)设置在蜗壳(431)内;所述风机(433)设置在外箱(1)的外部,所述风机(433)的输出轴伸入到蜗壳(431)内,且与位于蜗壳(431)内的离心风叶(43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循环装置(4)中抽风装置(43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风循环装置(4)中所有的抽风装置(430)上下排布。
CN201720783606.6U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Active CN206996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3606.6U CN206996623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3606.6U CN206996623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96623U true CN206996623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4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3606.6U Active CN206996623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966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8512A (zh) * 2022-07-19 2022-10-25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模拟试验箱
WO2023179165A1 (zh) * 2022-03-25 2023-09-28 山东交通学院 环形分流加速加载环境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165A1 (zh) * 2022-03-25 2023-09-28 山东交通学院 环形分流加速加载环境舱
CN115228512A (zh) * 2022-07-19 2022-10-25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模拟试验箱
CN115228512B (zh) * 2022-07-19 2023-10-17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模拟试验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3969B (zh) 衣物处理机
CN105823308B (zh) 热风导向循环烘干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56444U (zh) 一种裁片印花的隧道式烘干机热循环系统
CN206996623U (zh) 一种水平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CN107090704B (zh) 烘干装置、干衣机及洗衣机
CN206469611U (zh) 一种冷风干燥系统
CN209655680U (zh) 一种暖风式均温酒柜
CN208933705U (zh) 衣撑及衣物护理设备
CN106871599A (zh) 一种热泵烘干装置
CN213514720U (zh) 一种高性能功能型粉末涂料制备用鼓风恒温干燥箱
CN207035628U (zh) 卧式制冷柜
CN210569631U (zh) 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烤箱
CN208968249U (zh) 一种盘式干燥机的冷却降温系统
CN104807314B (zh) 一种箱式换向通风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7563694U (zh) 一种用于烘干消失模的隧道式烘干房
CN206944676U (zh) 一种可烘料的塑料加工机
CN207247426U (zh) 一种橱柜新风空调
CN206803625U (zh) 一种药材干燥用的热风循环烘箱
CN208419433U (zh) 一种烤房
CN204743847U (zh) 一种用于对食物进行保温的保持装置
CN209644719U (zh) 一种节能烤箱
CN209753324U (zh) 一种涂布机烘箱
CN207991115U (zh) 一种植物检疫用除湿机
CN208435511U (zh) 水槽式洗碗机
CN206847261U (zh) 一种热泵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