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0104U - 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90104U
CN206990104U CN201720771642.0U CN201720771642U CN206990104U CN 206990104 U CN206990104 U CN 206990104U CN 201720771642 U CN201720771642 U CN 201720771642U CN 206990104 U CN206990104 U CN 206990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instrument
end cap
cable
ultraviolet monitor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16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卫斌
冯达敏
徐晓华
张宝文
詹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ltraviolet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UGUANG ELECTRONIC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UGUANG ELECTRONIC EQUIP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UGUANG ELECTRONIC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716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90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90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90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光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包括开设于过线部位的过线孔,该过线孔上设有接线插头,所述过线孔的尺寸与接线插头相对应,所述接线插头用于与PCB板连接,从而实现将PCB板上的信号输出至监测仪外侧的目的,保证监测仪安全、可靠工作。

Description

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光监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旅客列车提速和高速铁路的研究,改善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理想运行状态是弓网可靠接触,无离线、无火花,机车不间断地从接触网上获得电能。由于电力机车是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间的滑动接触而获取电能的,当运动的受电弓通过相对静止的接触网时,接触网受到外力干扰,于是在受电弓和接触网两个系统间产生动态的相互作用,弓网系统产生特定形态的振动,当振动剧烈时,可以造成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脱离接触,形成离线,产生电弧和火花,加速电器的绝缘损伤,对通信产生电磁干扰,更严重的是直接影响受流,甚至会造成供电瞬时中断,使列车丧失牵引力和制动力。弓网离线火花是影响功率传输、接触线及受电弓滑板磨耗、电磁干扰的重要因素。
而如何有效监测弓网火花,进而对弓网火花产生的频率、位置及相关特性进行分析,成为机车获得理想运行状态的可靠保证。通常采用紫外光敏管进行监测,但在日常工作状态下,紫外光敏管会因电子噪声触发而不定时地产生脉冲信息,影响紫外监测的有效性。而在日光光照和环境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紫外光敏管的电子噪声触发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导致紫外监测有效性的降低。为提高紫外监测的有效性,发明了一种双镜头弓网电弧紫外监测仪,其以多个紫外传感器替代了过去的单个紫外传感器,从而提高了紫外监测的有效性,对因电子噪声而产生的脉冲响应实现了完全屏蔽。
这种紫外监测仪,由于设有多个紫外传感器,而每个紫外传感器对应布置有PCB板,PCB板是整个紫外光信号采集、运算和传输的信号元件,如何将PCB板上采集、运算的紫外光信号传输至监测仪外侧,使信号输送至监控系统,成为该监测仪实现监测功能最重要的环节,而且,紫外监测仪用于室外暴露的环境时,如何避免紫外监测仪出线部位容易发生渗水等密封问题,也是影响监测仪正常工作的重点环节,所以,监测仪出线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在采用新设计的包含多个紫外传感器的紫外监测仪对弓网火花进行监测时,针对如何将信号元件的信号传输至监测仪外侧的问题,提供一种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该出线结构包括开设在出线部位的过线孔,过线孔上布置接线插头,该接线插头与PCB板连接,从而实现将PCB板上的信号输出至监测仪外侧的目的,保证监测仪安全、可靠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包括开设于过线部位的过线孔,该过线孔上设有接线插头,所述过线孔的尺寸与接线插头相对应,所述接线插头用于与PCB板连接。
采取上述结构方式,使PCB板的信号传输至接线插头,再使用信号线进行连接,信号线一端与接线插头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监控系统,从而实现紫外监测仪的信号传输,使PCB板上的信号通过接线插头实现与外部端口的连接,达到将信号输出的目的。
通过在过线部位开设过线孔,完成接线插头的布置和安装,达到沟通、连接紫外监测仪内部和外部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线插头为航空插头,该航空插头与PCB板采用感温线焊接的方式连接。
由于采用包含多个紫外传感器的紫外监测仪,其线束的芯数较多,针对芯数较多的线束,用航空插头插座来连接,不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实用感温线焊接航空插头与PCB板,能有效保证其PCB板与航空插头连接牢固、可靠,提高紫外监测仪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航空插头采用直式防水航空插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航空插头穿过过线孔的过线部位裹覆有硅橡胶。优选的,硅橡胶采用704硅橡胶,使产品具备较高的防护等级,防护等级达到67,704室温硫化硅橡胶不仅有突出的耐高、低温性和耐老化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电器绝缘性和防潮抗震性,兼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航空插头安装完成后,在过线部位使用704硅橡胶进行密封,使该出线结构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热水性能,从而对紫外监测仪形成较好的密封,保证监测仪工作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线插头为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PCB板焊接连接。采用接线端子作为接线插头,信号线在连接监测仪和监控系统时,信号线一端插入接线端子,另一端与监控系统连接,从而将紫外监测仪监测到的信号传输至监控系统,达到输出信号的目的。
由于接线端子与PCB板连接一侧不需要进行断开,为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将接线端子与PCB板焊接连接,从而进一步保证监测仪的性能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线端子的两端还设有用于连接接线端子和过线部位的连接件。在过线部位开设过线孔,接线端子布置在该过线孔后,接线端子很容易发生脱落、松动的问题,通过在接线端子的两端设置连接件,该连接件将接线端子固定于过线部位,使得外部信号线在与接线端子拔插过程中,保证接线端子连接可靠,有效防止松动、脱落。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紫外监测仪出线装置,包括用于封闭紫外监测仪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如上述所述的出线结构。
紫外监测仪包括镜头、主体结构和端盖,镜头用于接收、感应紫外光,主体结构内布置传感器、PCB板等线路元件,端盖和镜头布置在主体结构两侧,将主体结构封闭,形成密封结构,PCB板伸入端盖内,端盖用作过线部位,通过在端盖上设置包括过线孔在内的出线结构,使接线插头得以固定和安装,从而实现监测仪信号的输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盖四周设置条形肋条,该条形肋条布置在端盖内侧。设置条形肋条,能加强端盖的强度,使端盖用于安装接线插头后,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信号线安装的压力,将其设置在端盖内侧,当端盖盖合组成监测仪整体结构后,肋条隐藏在监测仪内部发挥支撑加强作用,美观实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当使用航空插头作为接线插头时,所述过线孔开设在端盖中部。将过线孔设置在端盖中部,便于布置航空插头,航空插头安装在端盖中部形成监测仪后,紫外监测仪在使用时如果处于运动状态,受力良好,避免航空插头在运动中受力部均匀发生侧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盖上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布置在端盖内侧面且位于过线孔的端部。
设置凸台,且该凸台布置在与过线孔对应处,可以提高接线插头与端盖的连接牢固程度,由于端盖厚度有效,在一定厚度上设置与接线插头连接的结构,将使得接线插头与端盖的接触长度较短,贴合面少,连接不牢固,且很容易损坏端盖和接线插头,通过布置凸台,从而使接线插头在于端盖连接时,伸入到凸台内,从而增强二者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台为圆柱凸台,且凸台与端盖一体式连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增加凸台和端盖连接的可靠性、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盖上还设置有导光柱,导光柱与PCB板连接,所述导光柱上布置有用于保护导光柱的灯罩。
设置导光柱,其固定于PCB板上,导光柱不仅能把PCB板上元器件发出的信号光经导光柱导到端盖外侧显示,有效防止PCB板跟端盖产生静电发生危险,而且能增加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布置过线孔,过线孔上设置接线插头,接线插头与PCB板连接,使PCB板的信号传输至接线插头,再使用信号线进行连接,信号线一端与接线插头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监控系统,从而实现紫外监测仪的信号传输,使PCB板上的信号通过接线插头实现与外部端口的连接,达到将信号输出的目的;
2、由于采用包含多个紫外传感器的紫外监测仪,其线束的芯数较多,针对芯数较多的线束,用航空插头插座来连接,不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实用感温线焊接航空插头与PCB板,能有效保证其PCB板与航空插头连接牢固、可靠,提高紫外监测仪的可靠性;
3、端盖用作过线部位,通过在端盖上设置包括过线孔在内的出线结构,使接线插头得以固定和安装,从而实现监测仪信号的输出;
4、在端盖上设置导光柱,其固定于PCB板上,导光柱不仅能把PCB板上元器件发出的信号光经导光柱导到端盖外侧显示,有效防止PCB板跟端盖产生静电发生危险,而且能增加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图4的立体图。
图中标记:1-过线孔,2-PCB板,3-航空插头,4-接线端子,5-连接件,6-端盖,7-条形肋条,8-凸台,9-导光柱,10-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包括开设于过线部位的过线孔1,该过线孔1上设有接线插头,所述过线孔1的尺寸与接线插头相对应,所述接线插头用于与PCB板2连接。
采取上述结构方式,使PCB板的信号传输至接线插头,再使用信号线进行连接,信号线一端与接线插头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监控系统,从而实现紫外监测仪的信号传输,使PCB板上的信号通过接线插头实现与外部端口的连接,达到将信号输出的目的。
通过在过线部位开设过线孔,完成接线插头的布置和安装,达到沟通、连接紫外监测仪内部和外部的目的。
接线插头为接线端子4,所述接线端子4与PCB板2焊接连接,接线插头采用接线端子4时,过线孔1为矩形状,信号线在连接监测仪和监控系统时,信号线一端插入接线端子,另一端与监控系统连接,从而将紫外监测仪监测到的信号传输至监控系统,达到输出信号的目的。
由于接线端子与PCB板连接一侧不需要进行断开,为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将接线端子与PCB板焊接连接,从而进一步保证监测仪的性能可靠。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接线端子4的两端还设有用于连接接线端子4和过线部位的连接件5,连接件5采用螺钉,在过线部位开设过线孔,接线端子布置在该过线孔后,接线端子很容易发生脱落、松动的问题,通过在接线端子的两端设置连接件,该连接件将接线端子固定于过线部位,使得外部信号线在与接线端子拔插过程中,保证接线端子连接可靠,有效防止松动、脱落。
实施例2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包括开设于过线部位的过线孔1,该过线孔1上设有接线插头,所述过线孔1的尺寸与接线插头相对应,所述接线插头用于与PCB板2连接。
本实施例中,接线插头为航空插头3,该航空插头3与PCB板采用感温线焊接的方式连接,过线孔为与航空插头3形状对应的圆形孔,由于采用包含多个紫外传感器的紫外监测仪,其线束的芯数较多,针对芯数较多的线束,用航空插头插座来连接,不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实用感温线焊接航空插头与PCB板,能有效保证其PCB板与航空插头连接牢固、可靠,提高紫外监测仪的可靠性。
航空插头3采用直式防水航空插头,且航空插头3穿过过线孔的过线部位裹覆有硅橡胶。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硅橡胶采用704硅橡胶,使产品具备较高的防护等级,防护等级达到67,704室温硫化硅橡胶不仅有突出的耐高、低温性和耐老化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电器绝缘性和防潮抗震性,兼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航空插头安装完成后,在过线部位使用704硅橡胶进行密封,使该出线结构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热水性能,从而对紫外监测仪形成较好的密封,保证监测仪工作可靠性。
实施例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紫外监测仪出线装置,包括用于封闭紫外监测仪的端盖6,所述端盖6上设置有如实施例1所述的出线结构。
紫外监测仪包括镜头、主体结构和端盖,镜头用于接收、感应紫外光,主体结构内布置传感器、PCB板等线路元件,端盖和镜头布置在主体结构两侧,将主体结构封闭,形成密封结构,PCB板伸入端盖内,端盖用作过线部位,通过在端盖上设置包括过线孔在内的出线结构,使接线插头得以固定和安装,从而实现监测仪信号的输出。
端盖6四周设置条形肋条7,该条形肋条7布置在端盖6的内侧,设置条形肋条7,能加强端盖的强度,使端盖用于安装接线插头后,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信号线安装的压力,将其设置在端盖内侧,当端盖盖合组成监测仪整体结构后,肋条隐藏在监测仪内部发挥支撑加强作用,美观实用。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端盖6上还设置有导光柱9,导光柱9与PCB板2连接,导光柱9上布置有用于保护导光柱9的灯罩10。
设置导光柱,其固定于PCB板上,导光柱不仅能把PCB板上元器件发出的信号光经导光柱导到端盖外侧显示,有效防止PCB板跟端盖产生静电发生危险,而且能增加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实施例4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紫外监测仪出线装置,包括用于封闭紫外监测仪的端盖6,所述端盖6上设置有如实施例2中所述的出线结构。
过线孔1开设在端盖6的中部,将过线孔设置在端盖中部,便于布置航空插头,航空插头安装在端盖中部形成监测仪后,紫外监测仪在使用时如果处于运动状态,受力良好,避免航空插头在运动中受力部均匀发生侧甩。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端盖6上还设有凸台8,所述凸台8布置在端盖6的内侧面且位于过线孔1的端部。
设置凸台,且该凸台布置在与过线孔对应处,可以提高接线插头与端盖的连接牢固程度,由于端盖厚度有效,在一定厚度上设置与接线插头连接的结构,将使得接线插头与端盖的接触长度较短,贴合面少,连接不牢固,且很容易损坏端盖和接线插头,通过布置凸台,从而使接线插头在于端盖连接时,伸入到凸台内,从而增强二者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凸台8为圆柱凸台,且凸台8与端盖6一体式连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增加凸台和端盖连接的可靠性、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过线部位的过线孔,该过线孔上设有接线插头,所述过线孔的尺寸与接线插头相对应,所述接线插头用于与PCB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插头为航空插头,该航空插头与PCB板采用感温线焊接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插头穿过过线孔的过线部位裹覆有硅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插头为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PCB板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的两端还设有用于连接接线端子和过线部位的连接件。
6.一种紫外监测仪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封闭紫外监测仪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出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外监测仪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四周设置条形肋条,该条形肋条布置在端盖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紫外监测仪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使用航空插头作为接线插头时,所述过线孔开设在端盖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紫外监测仪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布置在端盖内侧面且位于过线孔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紫外监测仪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还设置有导光柱,导光柱与PCB板连接,所述导光柱上布置有用于保护导光柱的灯罩。
CN201720771642.0U 2017-06-29 2017-06-29 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 Active CN206990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1642.0U CN206990104U (zh) 2017-06-29 2017-06-29 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1642.0U CN206990104U (zh) 2017-06-29 2017-06-29 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90104U true CN206990104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399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1642.0U Active CN206990104U (zh) 2017-06-29 2017-06-29 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901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0141A (zh) * 2023-09-13 2023-10-24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紫外荧光分析法的cdom深海传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0141A (zh) * 2023-09-13 2023-10-24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紫外荧光分析法的cdom深海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84696U (zh) 一种一体式立体插座
CN206990104U (zh) 紫外监测仪出线结构及装置
CN105529674A (zh) 新型电缆保护装置
CN209626594U (zh) 快插端子模块及电源系统
CN107359000B (zh) 一种无卤阻燃护套软电缆
CN206990103U (zh) 一种紫外监测仪
CN206480866U (zh) 一种快速安装高压互锁屏蔽金属连接器
CN201498604U (zh) 避雷接地保护装置
CN207601217U (zh) 一种连接器试验测试装置
CN203136373U (zh) 电动车控制器及其壳体
CN208333742U (zh) 一种压力变送器
CN202167657U (zh) 一种防尘防水插座
CN104821019A (zh) 一种电动汽车数据记录器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CN207081805U (zh) 定位gil放电故障的装置
CN203672930U (zh) 一种电能监测终端外壳结构件
CN103456579A (zh) 一种用于油浸式熔断器的信号输出装置
CN205539594U (zh) 一种光收发模块
CN105552633B (zh) 单芯卡口高压电连接器
CN201766300U (zh) 侧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用透明下触头盒
CN204130787U (zh) 一种机架式防雷电源插座
CN206583929U (zh) 加速度传感器组装体
CN202678800U (zh) 一种高压计量手车柜用触头盒
CN207368347U (zh) 一种带测温绝缘塞的电缆连接器
CN102013589A (zh) 易安装维护的插座及插头
CN202974481U (zh) 用于内燃机车广域温度探测的温度传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30

Address after: No.2-13, Shiyang Road, Yangma Town, Jianyang City,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ultraviolet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33, Xingong Avenue, East Industrial District, Xindu, Chengdu, Sichuan 6105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XUGUANG ELECTRONIC EQUIPMEN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