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9487U -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9487U
CN206989487U CN201720860268.1U CN201720860268U CN206989487U CN 206989487 U CN206989487 U CN 206989487U CN 201720860268 U CN201720860268 U CN 201720860268U CN 206989487 U CN206989487 U CN 206989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brace
plate
conveying roller
frame
roll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602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璧典寒
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gong Pharmaceutical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gong Pharmaceutical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gong Pharmaceutical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gong Pharmaceutical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602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9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9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948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2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using renewable energy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底板边框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板芯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成品组装生产线,底板边框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可将底板、边框、角码、保温棉进行组装;板芯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可以将三类管材组装焊接后与吸热板进行焊接,而成品组装生产线将板芯和底板边框组件配合组装后放置玻璃板和压条,然后进行包装。该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将太阳能集热器的各部件进行自动化组装,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更高,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必须设法把它集中起来,所以,集热器是各种利用太阳能装置的关键部分。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有吸热板、玻璃板、保温棉层、底板边框组件和管芯组件,而目前的太阳能集热器的这些部件的组装均是人工组装,即先将底板和边框组装后,然后涂胶后放置保温棉,事先将管芯组件和吸热板焊接一起形成板芯组件,将板芯组件放置在保温棉上然后涂胶后将玻璃板放置在,吸热板上方且与底板边框组件粘结,玻璃板将整个集热器封盖,最后进行封条和包装。这种人工操作的方式受到工人技能熟练程度影响,效率低,质量差并且质量容易拨动,并且人工成本非常高。而目前并未有专门生产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该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将太阳能集热器的各部件进行自动化组装,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更高,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包括
底板边框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其包括第一主输送辊线,该第一主输送辊线上顺次设置有底板上料工位、组框工位、一次涂胶工位、保温棉装配工位、衔接组装工位,所述底板上料工位处设置有将底板送至底板上料工位的底板上料装置;所述组框工位处设置有将底板、四条边框和角码进行组装成矩形底框组件的组框装置,所述一次涂胶工位上设置有对已组框的矩形底框组件的底板和边框四周内侧进行涂胶的一次涂胶装置,所述保温棉装配工位处设置有将保温棉送至矩形底框组件的底板上的保温棉上料装置;
板芯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其包括管芯成型生产线、吸热板上料生产线和板芯焊接装置,管芯成型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管芯的第二主输送辊线,第二主输送辊线的上游端设置有管芯焊接装置,所述第二主输送管线的一侧设置有管芯移动机械手,在管芯移动机械手的操作范围内设置有管芯压平装置和气密性在线检测装置,所述管芯移动机械手夹持管芯在管芯压平装置、气密性在线检测装置和第二输送辊线之间移动;所述吸热板上料生产线包括第三主输送辊线,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上游端设置有吸热板上料装置,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和板芯焊接装置之间、第二主输送辊线和板芯焊接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管芯运输装置和吸热板运输装置;所述第二主输送线辊线的下游端设置有对焊接完成的板芯组件翻面的翻面装置,所述翻面装置的翻面下游设置有与第一主输送辊线在衔接组装工位处衔接的衔接输送辊线;
成品组装生产线,其包括与第一主输送辊线相衔接的第四主输送辊线,第四主输送辊线上顺次设置有二次涂胶工位、玻璃板上料工位、压条组装工位、剔除工位和包装工位,所述二次涂胶工位上设置有对组装后的底框板芯组件的吸热板的上表面进行涂胶的二次涂胶装置,所述玻璃板上料工位上设置有将玻璃板放置在吸热板的上方的玻璃板上料装置,所述压条组装工位上设置有将压条放置在底框板芯组件的边框内侧的压条组装装置,所述剔除工位上设置有剔除装置,所述包装工位上对成品的太阳能集热器进行包装的包装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组框装置包括用于将边框、角码和底板进行预插装的预组框装置,该预组框装置的下游设置有将边框、角码和底板从四周压紧的压紧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预组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矩形的组装区域,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在组装区域的下方穿过组装区域,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上位于组装区域的正下方竖直滑动安装有底板定位升降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组装区域的左侧安装有由左夹送动力装置驱动左右滑动的左边框夹持装置,所述组装区域的右侧安装有由右夹送动力装置驱动左右滑动的右边框夹持装置,所述组装区域的前侧安装有由前夹送动力装置驱动前后滑动的前边框夹持装置,所述组装区域的后侧安装有由后夹送动力装置驱动前后滑动的后边框夹持装置;
所述机架固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位于组装区域的下游侧,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固定有基准安装座,另一端安装有由第一角码驱动装置驱动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动安装座,所述机架位于组装区域的上游侧左右滑动安装有第二横梁,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二横梁移动的横梁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安装座,另一端安装有由第二角码驱动装置驱动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动安装座;所述基准安装座、固定安装座、第一滑动安装座和第二滑动安装座上均水平弹性滑动安装有用于放置两层角码方便边框在水平移动过程中和角码插装的角码移载装置;该角码移载装置的移动方向与组装区域的对应该处直角的角平分线平行,各角码移载装置放置的上层角码的高度与各边框的上插孔高度对应;各角码移载装置放置的下层角码高度与各边框的下插孔高度对应,所述机架上位于组装区域的四个直角处均设置有用于将角码送入角码移载装置的角码自动上料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角码移载装置包括上顶板、支座顶板、中间支座、支座底板和下底板;所述支座顶板和支座底板分别固定于中间支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上顶板、中间支座和下底板通过连接侧板固定为一体,所述上顶板和支座顶板之间设置有方便角码沿角码的角平分线方向运行通过的上层通道,所述下底板和支座底板之间设置有方便角码沿角码的角平分线方向运行通过的下层通道;
所述中间支座上竖直滑动安装有同步运动的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所述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的结构相同且上下镜像设置,所述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从中间支座露出并分别伸入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的范围内阻挡角码的直角内侧;所述中间支座上设置有带动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同步伸缩的同步驱动结构;
所述中间支座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一对上锁舌和下锁舌,每对上锁舌和下锁舌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二压缩弹簧,上锁舌和下锁舌分别贯穿支座顶板和支座底板伸入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范围内,上锁舌和下锁舌分别位于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的角码行进上游侧,该上锁舌和下锁舌的角码行进的上游侧部设置有方便与角码配合的锁舌收缩施力斜面,两个上锁舌和上角码限位块相互配合限制上层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使其处于待装工位,两个下锁舌下角码限位块相互配合限制下层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使其处于待装工位,角码处于上层通道的待装工位时,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与上层通道的角码行进的下游端部之间设置有方便边框插装的上插装间隙,同样,角码处于下层通道的待装工位时,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与下层通道的角码行进的下游端部之间设置有方便边框插装的下插装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自动化生产线还包括边框成型生产线,所述边框成型生产线和预组框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边框放置在组装区域的边框上料机械手。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主输送辊线包括相互平行的管芯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所述管芯输送辊线的一侧设置有管芯缓存工位,所述管芯缓存工位上设置有管芯缓存架,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与板芯输送辊线平行,所述板芯焊接装置设置于第三主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之间,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一侧设置有吸热板缓存工位,吸热板缓存工位上设置有吸热板缓存架,所述管芯运输装置由管芯缓存工位横跨管芯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延伸至板芯焊接装置,所述吸热板运输装置由吸热板缓存工位横跨第三主输送辊线并延伸至板芯焊接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管芯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输送方向与板芯输送辊线的输送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管芯焊接装置的上游还设置有用于加工管芯一类管的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用于加工管芯二类管的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和用于加工管芯三类管的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所述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和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由对应的管材操作机械手夹持操作,所述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和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通过对应的输送小车送至管芯焊接装置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四主输送辊线包括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和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与第二主输送辊线的平行且输送方向相同,所述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和第一输送辊线直线衔接,所述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和上端第四主输送辊线垂直,且所述剔除装置设置于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和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的衔接处,所述剔除装置包括一个可旋转的成品输送平台,所述剔除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瑕疵品输送线,该瑕疵品输送线和下段第四输送辊线共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的衔接组装工位附近还放置有密封圈存放区域。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自动化生产线的底板边框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可以将底板和边框组装后再涂胶放置保温棉,然后利用板芯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将管芯焊接后再与吸热板进行焊接成板芯组件后送至底板边框组件上组装,最后在成品组装生产线进行成品线的组装,添加玻璃板和压条,最后进行剔除和包装,整个过程可自动化完成太阳能集热器的生产,极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又由于所述组框装置包括用于将边框、角码和底板进行预插装的预组框装置,该预组框装置的下游设置有将边框、角码和底板从四周压紧的压紧装置,这样,该组框装置的组装比较合理,先进行预组框后确保底板、边框和角码三者之间的插装稳定不易分离后再进行压紧,使三者的组装更结实可靠。
另外,又由于预组框装置采用上述的结构,该预组框装置可在边框的水平推动过程中与角码和底板完成插装,从而实现边框、角码和底板三者的自动组装,解决了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又由于所述角码移载装置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可以方便角码和边框准确的配合,边框和角码在初始插装时角码是被限制在待装工位上,而在边框的持续移动过程中,角码逐渐插入,而后由同步驱动结构带动限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的收缩,从而角码与角码移载装置脱离,这样,整个角码的插装完全在边框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完成,这样动作更加顺畅,组装时间最少。
又由于所述第二主输送辊线包括相互平行的管芯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所述管芯输送辊线的一侧设置有管芯缓存工位,所述管芯缓存工位上设置有管芯缓存架,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与板芯输送辊线平行,所述板芯焊接装置设置于第三主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之间,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一侧设置有吸热板缓存工位,吸热板缓存工位上设置有吸热板缓存架,所述管芯运输装置由管芯缓存工位横跨管芯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延伸至板芯焊接装置,所述吸热板运输装置由吸热板缓存工位横跨第三主输送辊线并延伸至板芯焊接装置,利用上述的结构可以将管芯的制作节奏和吸热板的上料节奏进行准确匹配,从而满足板芯制作的要求,并且第二主输送辊线和第三主输送辊线的布置,也方便板芯焊接装置、管芯运输装置和吸热板运输装置的布置,使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板边框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的部分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板边框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的剩余部分俯视图;
图3是成品组装生产线的部分俯视图;
图4是成品组装生产线的剩余部分俯视图;
图5是板芯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的部分俯视图;
图6是板芯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的剩余部分俯视图;
图7是预组框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预组框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9是预组框装置的省略了角码移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预组框装置的省略了边框夹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角码移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角码移载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
图15是上锁舌和下锁舌的立体剖视图;
图16是上角码限位块的立体图;
图17是上角码限位块的俯视图;
图18是中间支座的立体图;
图19是微调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底板定位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管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主输送辊线;2.底板上料装置;201.底板叠放区域;202.底板定位工位;203.底板移载装置;
3.预组框装置;301.机架;302.第一横梁;303.第二横梁;304.固定安装座;305.第二滑动安装座;306.第一滑动安装座;307.基准安装座;308.左夹送动力装置;309.左边框夹持装置;310.后夹送动力装置;311.后边框夹持装置;312.右夹送动力装置;313.右边框夹持装置;314.前边框夹持装置;315.前夹送动力装置;316.微调装置;31601.微调底座;31602.水平微调滑座;31603.竖直微调滑座;31604.第一螺旋测微头;31605.固定座;31606.顶推座;31607.竖直锁紧板;31608.竖直锁紧螺栓;31609.第二螺旋测微头;317.角码自动上料装置;318.角码移载装置;31801.上连接座;31802.缓冲座;31803.缓冲复位弹簧;31804.光杆;31805.上顶板;31806.支座顶板;31807.支座底板;31808.下底板;31809.中间支座;318091.竖直导向槽;318092.安装槽;318093.第一导向槽;318094.第二导向槽;318095.第三导向槽;318096.第四导向槽;31810.上角码限位块;318101.限位块本体;318102.连接块;318103.导向块;318104.第一收缩施力斜面;318105.第二收缩施力斜面;31811.下角码限位块;31812.第一施力楔块;31813.第二施力楔块;31814.第三施力楔块;31815.第四施力楔块;31816.第一垫块;31817.第二垫块;31818.连接侧板;31819.第一压缩弹簧;31820.上锁舌;318201.锁舌收缩施力斜面;31821.下锁舌;31822.第二压缩弹簧;319.底板输送装置;320.底板定位升降装置;32001.底板升降台;32002.吸盘;32003.端部定位块;321.第一角码驱动装置;322.横梁驱动装置;323.第二角码驱动装置;
4.边框成型生产线;5.边框上料机械手;6.四角压紧装置;7.压紧装置;701.长边框压紧装置;702.旋转台;703.短边框压紧装置703;704.旋转台;8.一次涂胶装置;9.保温棉上料装置;901.保温棉存放装置;902.保温棉定位工位;903.保温棉移载装置;904.旋转输送平台;10.第四主输送辊线;1001.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1002.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11.衔接组装工位;12.密封圈存放区域;13.二次涂胶装置;14.玻璃板上料装置;1401.玻璃板存放区域;1402.玻璃板初定位装置;1403.玻璃板定位工位;1404.玻璃板移载装置;15.压条组装装置;1501.压条安装装置;1502.压条压实装置;16;剔除装置;17.瑕疵品输送线;18.封边包装机;19.热缩包装机;20.打包码垛装置;21.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101.四合一成型机;2102.一类管材操作机械手;22、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3.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301.五合一成型机;2302.管接头旋焊机;2303.三类管材操作机械手;24.第二主输送辊线;2401.管芯输送辊线;2402.板芯输送辊线;25.管芯焊接装置;26.管芯压平装置;27.气密性在线检测装置;28.管芯移动机械手;29.角码锯切装置;30.管芯缓存架;31.板芯焊接装置;32.吸热板缓存架;33.管芯运输装置;34.吸热板运输装置;35.吸热板上料装置;3501.吸热板存放区域;3502.吸热板定位工位;3503.吸热板移载装置;36.翻面装置;37.衔接输送辊线;38.角码;38-1.上层角码;38-2.下层角码;39.端部定位装置;40.侧定位板;41.升降导向平台;42.侧基准板;43.一类管材;44.二类管材;45.三类管材;A、上层通道;B、下层通道;C、上插装间隙;D、下插装间隙;E、组装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该自动化生产线可自动化组装生产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为板式集热器,其包括底板、边框、角码、保温棉、保温棉条、管芯、吸热板、玻璃板、压条,其中边框包括四根型材,其型材的两端加工成45°的斜面,四根型材上设置有上插孔和下插孔,并且下部设置有底板插槽,底板插槽可插入到底板的四周,并且四根型材通过八个角码插装固定成矩形框结构,每个直角处的型材为上下两个。而组装了底板边框组件后,保温棉为板状结构,需要将保温棉通过胶水粘结在底板上,边框的内侧面粘结保温棉条;管芯为三类不同的管材制成,如图22所示,一类管材43为直管,直管的两端封堵,直管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插孔;二类管材44也为直管且直径比一类管材43小;三类管材45和一类管材43管径相同且包括长度不同的两种规格,其均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直管段的一端封堵,并且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插孔,二类管材44的两端插装在一类管材43和三类管材45的插孔中,三类管材45的网管段的端部焊接有管接头。整个管芯是作为流体的流动路线;吸热板可采用目前常用的黑铬、黑钛、蓝钛三种型号涂层,本实施例采用的是蓝钛,也就是目前提到的蓝膜板。管芯焊接在吸热板的板面上形成板芯,然后板芯整体放置在保温棉上,管芯与保温棉接触,管芯的管接头从边框的插出,吸热板上粘结玻璃板然后通过压条固定玻璃板的四周。而目前的这种太阳能集热器并没有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组装成型的生产线。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包括
底板边框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其包括第一主输送辊线1,该第一主输送辊线1上顺次设置有底板上料工位、组框工位、一次涂胶工位、保温棉装配工位、衔接组装工位11,第一主输送辊线1为目前的现有输送技术,采用辊式输送并配合伺服电机驱动,可实现准确定位和启停。
所述底板上料工位处设置有将底板送至底板上料工位的底板上料装置2;如图1所述,底板上料装置2包括设置于底板叠放区域201的底板存放架,底板放置在存放架后由底板移载装置203移动至底板定位工位202上,该底板定位工位202上设置底板定位装置用来定位底板,该定位装置的结构和后文提到的定位装置的结构基本类似,在输送辊线的底部安装有升降导向平台41,该升降导向平台41上设置有滚轮方便底板移动,输送辊线的辊架上设置了端部定位装置39,并且也设置了侧面定位装置。侧面定位装置包括由电机或无杆电缸或气缸驱动的侧定位板40,并且配合固定不同的侧基准板42实现底板的定位。当然在后文提到的定位装置中,可根据所要定位的位置进行调整,例如,当需要将底板(蓝膜板、保温棉、玻璃板均可)定位在输送辊线的中部时,可以设置两个相互配合的侧定位板40实现。而底板移载装置203的结构和后文提到的保温棉移载装置903、玻璃板移载装置1404、蓝膜板移载装置、管芯移载装置的结构相类似。采用的是可在两个工位直线移动的吸盘组件实现,吸盘组件可直线移动且可升降,从而可吸附底板提升后移动;当然,在移动管芯时只需要将吸盘组件改成夹持组件用夹持的方式夹持管芯提升移动即可,而这种移载装置可以根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的结构和移载装置进行选择。
所述组框工位处设置有将底板、四条边框和角码进行组装成矩形底框组件的组框装置。其中,如图1所述,本条生产线中,所述组框装置包括用于将边框、角码和底板进行预插装的预组框装置3,该预组框装置3的下游设置有将边框、角码和底板从四周压紧的压紧装置7。而压紧装置7包括长边框压紧装置7017、短边框压紧装置703和两个旋转台702、704,长边框压紧装置7017、短边框压紧装置703分别用来压紧长边框和短边框,而为了方便压紧装置7更好的压紧,在长边框压紧装置7017的上游设置了四角压紧装置76,用来预先对矩形框架的四角进行压紧。而旋转台702、704用来将边框组件进行90°旋转,调整边框组件的位置。
如图7到图19所示,所述预组框装置3包括机架301,所述机架301上设置有矩形的组装区域E,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1在组装区域E的下方穿过组装区域E,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1上位于组装区域E的正下方竖直滑动安装有底板定位升降装置320,为了方便描述,第一主输送辊线1在组装区域E的一段称之为底板输送装置319。所述定位升降装置包括底板升降台32001,底板升降台32001上设置了若干个吸盘32002,利用负压的原理吸附固定底板,并且在其下游设置了可升降的端部定位块32003,用来准确定位底板端部。而由于底板的侧面定位已经在底板上料时定位,因此在此处就无需侧面定位。需要定位时,端部定位块32003上升阻挡底板端部,从而实现端部定位。
所述机架301上位于组装区域E的左侧安装有由左夹送动力装置308驱动左右滑动的左边框夹持装置309,所述组装区域E的右侧安装有由右夹送动力装置312驱动左右滑动的右边框夹持装置313,所述组装区域E的前侧安装有由前夹送动力装置315驱动前后滑动的前边框夹持装置314,所述组装区域E的后侧安装有由后夹送动力装置310驱动前后滑动的后边框夹持装置311;本实施例中,提到的前后左后是以图7中站在边框上料机械手5的相对侧确定的。
其中左边框夹持装置309、右边框夹持装置313、前边框夹持装置314、后边框夹持装置311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以左边框夹持装置309为例,所述左边框夹持装置309包括左右滑动安装于机架301上的左横梁,所述左横梁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安装有一个主动滑台和至少一个从动滑台,各从动滑台均位于主动滑台的同一侧,主动滑台与从动滑台、各从动滑台之间依次通过方便各滑台靠近或分开的联动机构连接,所述左横梁上安装有左滑台驱动装置,左滑台驱动装置为电机,并通过丝杠螺母机构与主动滑台传动连接,所述左滑台驱动装置与最边缘的主动滑台之间传动连接,其中,主动滑台和从动滑台上均安装有用于夹持左边框的左夹具,左夹具采用上下夹紧的方式夹持边框,夹具上设置有夹槽,夹槽上沿设置有由夹紧气缸驱动的夹块。
同理,前边框夹持装置314和后边框夹持装置311可采用左边框夹持装置309相同结构夹持边框,而右边框夹持装置313结构与其相似,只是夹具的结构不同,该右边框夹持装置313的右夹具采用左右夹持的方式夹紧边框,右夹具包括该侧夹板与右边框的左侧面配合,所述侧夹板上安装有可水平伸缩同时可翻转的侧夹块,所述侧夹块由翻转夹持动力装置驱动和侧夹板配合从水平两侧夹持右边框。该翻转夹持动力装置采用回转气缸。
所述机架301固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302,所述第一横梁302位于组装区域E的下游侧,所述第一横梁302的一端固定有基准安装座307,另一端安装有由第一角码驱动装置321驱动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动安装座306,该第一角码驱动装置321采用无杆电缸驱动,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驱动方式,例如直线电机,所述机架301位于组装区域E的上游侧左右滑动安装有第二横梁303,所述机架301上设置有驱动第二横梁303移动的横梁驱动装置322,所述第二横梁303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安装座304,另一端安装有由第二角码驱动装置323驱动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动安装座305;该横梁驱动装置322和第二角码驱动装置323也采用无杆电缸驱动,所述基准安装座307、固定安装座304、第一滑动安装座306和第二滑动安装座305上均水平弹性滑动安装有用于放置两层角码方便边框在水平移动过程中和角码插装的角码移载装置318;该角码移载装置318的移动方向与组装区域E的对应该处直角的角平分线平行,各角码移载装置318放置的上层角码38-1的高度与各边框的上插孔高度对应;各角码移载装置318放置的下层角码38-2高度与各边框的下插孔高度对应,所述机架301上位于组装区域E的四个直角处均设置有用于将角码送入角码移载装置318的角码自动上料装置317。
其中角码是由角码锯切装置29锯切后整理移动至角码自动上料装置317中,角码自动上料装置317采用水平推送的方式将角码推入到带上缓存通道和下缓存通道的缓存储料块,而缓存储料块与角码移载装置318进行配合,从而将角码送入到角码移载装置318中。
如图11至图19所示,所述角码移载装置318包括上顶板31805、支座顶板31806、中间支座31809、支座底板31807和下底板31808;所述支座顶板31806和支座底板31807分别固定于中间支座31809的顶部和底部,所述上顶板31805、中间支座31809和下底板31808通过连接侧板31818固定为一体,所述上顶板31805和支座顶板31806之间设置有方便角码沿角码的角平分线方向运行通过的上层通道A,所述下底板31808和支座底板31807之间设置有方便角码沿角码的角平分线方向运行通过的下层通道B;其中,上层通道A的下游端部为L型,而下层通道B的下游端为W型。其中,上顶板31805的上部安装有缓冲座31802,缓冲座31802上通过两根光杆31804滑动安装于上连接座31801上,并且缓冲座31802和上连接座31801之间设置有缓冲复位弹簧31803,这样缓冲座31802就可以相对于上连接座31801弹性滑动,而上连接座31801直接与对应的安装座之间通过微调装置316固定。下底板31808上弹性滑动安装有第一垫块31816和第二垫块31817,第一垫块31816和第二垫块31817的滑动方向分别与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平行,并且第一垫块31816和第二垫块31817的上端面支撑下层角码38-2,这样可以确保下层角码38-2摆放状态稳定,而第一垫块31816和第二垫块31817的弹性收缩可以方便边框移动的行程足够。
所述中间支座31809上竖直滑动安装有同步运动的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所述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的结构相同且上下镜像设置,所述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一压缩弹簧31819,所述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从中间支座31809露出并分别伸入上层通道A和下层通道B的范围内阻挡角码的直角内侧;所述中间支座31809上设置有带动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同步伸缩的同步驱动结构。
如图16和图17所示,上角码限位块31810包括限位块本体318101,限位块本体318101为正四棱柱,该限位块本体318101的相邻直角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块318102,所述第一收缩施力斜面318104和第二收缩施力斜面318105设置于连接块318102上,所述连接块318102上还设置有水平延伸的导向块318103,导向块318103为T形的导向块318103且竖直滑动安装于所述中间支座31809的内角处的竖直导向槽318091,
如图18所示,该中间支座31809为一个截面为L形的柱状体结构,所述中间支座31809的内直角处设置有竖直导向槽318091,该竖直导向槽318091方便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的导向块318103的滑动安装,所述中间支座31809上位于竖直导向槽31809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318092,用来安装上锁舌31820和下锁舌31821。中间支座31809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18093、第二导向槽318094、第三导向槽318095和第四导向槽318096。
所述中间支座31809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一对上锁舌31820和下锁舌31821,每对上锁舌31820和下锁舌31821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二压缩弹簧31822,上锁舌31820和下锁舌31821分别贯穿支座顶板31806和支座底板31807伸入上层通道A和下层通道B范围内,上锁舌31820和下锁舌31821分别位于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的角码行进上游侧,该上锁舌31820和下锁舌31821的角码行进的上游侧部设置有方便与角码配合的锁舌收缩施力斜面318201,两个上锁舌31820和上角码限位块31810相互配合限制上层角码38-1的两个直角板部使其处于待装工位,两个下锁舌31821下角码限位块31811相互配合限制下层角码38-2的两个直角板部使其处于待装工位,角码处于上层通道A的待装工位时,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与上层通道A的角码行进的下游端部之间设置有方便边框插装的上插装间隙C,同样,角码处于下层通道B的待装工位时,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与下层通道B的角码行进的下游端部之间设置有方便边框插装的下插装间隙D。
本实施例中,同步驱动结构包括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包括滑动安装于中间支座31809上的第一施力楔块31812、第二施力楔块31813、第三施力楔块31814和第四施力楔块31815,所述第一施力楔块31812和第三施力楔块31814上下对称设置于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的一侧,第一施力楔块31812和第三施力楔块31814的滑动方向与角码的一个直角板部平行,所述第二施力楔块31813和第四施力楔块31815上下对称设置于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的另一侧,第二施力楔块31813和第四施力楔块31815的滑动方向与角码的另一个直角板部平行,各施力楔块上设置有导向斜面,该导向斜面用于与对应的上角码限位块31810的施力斜面配合。在角码和边框的组装过程中完全由边框控制,角码处于待装工位时,边框水平推动,由于边框的两端具有45°斜面,因此,边框的水平推动过程中就会产生沿边框长度方向的作用力,那么边框先与角码的直角板部部分插入,而后边框移动时会使整个角码移载架移动,同时边框会挤压四个施力楔块,而施力楔块就会作用于上角码限位块31810和下角码限位块31811,从而使其同步收缩,这样,角码就可以脱离角码移载装置318,而后角码就随着边框一体移动,这样,边框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角码的插入深度逐渐加深,最终完成插装。
而如图19所示,微调装置316包括微调底座31601,所述微调底座31601上水平滑动安装有水平微调滑座31602,水平微调滑座31602上固定有顶推座31606,微调底座31601上固定有固定座31605,固定座31605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旋测微头31604,该第一螺旋测微头31604与顶推座31606接触;微调底座31601上固定有水平锁紧板,水平锁紧板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条孔,水平条孔内安装有水平锁紧螺栓用来锁紧水平微调滑座31602。水平微调滑座31602上设置有导套,竖直微调滑座31603是通过四根竖直导杆滑动安装在水平微调滑座31602上,水平微调滑座31602上设置有导套,竖直导杆插装在导套内,竖直导杆和导套之间设置复位弹簧。竖直微调滑座31603和水平微调滑座31602之间通过竖直锁紧板31607和竖直锁紧螺栓31608锁紧固定,水平微调滑座31602内转动安装有曲柄,该曲柄包括驱动端和提升端,水平微调滑座31602上安装有与曲柄的驱动端配合的第二螺旋测微头31609。
预组框装置3的边框采用边框上料机械手5夹持,该边框上料机械手5为目前市面上已出现的六轴机械手。而在边框上料机械手5的一侧设置了边框成型生产线4,边框成型生产线4的加工设备均为目前的常规设备,主要是对型材进行定长斜切、冲孔等简单的型材加工操作。
所述一次涂胶工位上设置有对已组框的矩形底框组件的底板和边框四周内侧进行涂胶的一次涂胶装置8,该一次涂胶装置8采用涂胶机器人操作,涂胶机器人为市面上采购的产品,具体的结构已知。
所述保温棉装配工位处设置有将保温棉送至矩形底框组件的底板上的保温棉上料装置9;保温棉上料装置9和底板上料装置2的结构相同,包括保温棉存放装置901和保温棉移栽装置,保温棉定位工位902设置定位装置将底框组件定位,只是,保温棉上料装置9还包括了一个旋转输送平台904,底板边框组件粘结了保温棉后输送到旋转输送平台904上后可人工放置四周保温棉条。
板芯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其包括管芯成型生产线、吸热板上料生产线和板芯焊接装置31,
管芯成型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管芯的第二主输送辊线24,第二主输送辊线24的上游端设置有管芯焊接装置25,所述第二主输送管线的一侧设置有管芯移动机械手28,在管芯移动机械手28的操作范围内设置有管芯压平装置26和气密性在线检测装置27,所述管芯移动机械手28夹持管芯在管芯压平装置26、气密性在线检测装置27和第二输送辊线之间移动;所述第二主输送辊线24包括相互平行的管芯输送辊线2401和板芯输送辊线2402,所述管芯输送辊线2401的一侧设置有管芯缓存工位,所述管芯缓存工位上设置有管芯缓存架30,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与板芯输送辊线2402平行,所述板芯焊接装置31设置于第三主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2402之间,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一侧设置有吸热板缓存工位,吸热板缓存工位上设置有吸热板缓存架32,所述管芯运输装置33由管芯缓存工位横跨管芯输送辊线2401和板芯输送辊线2402延伸至板芯焊接装置31,所述吸热板运输装置34由吸热板缓存工位横跨第三主输送辊线并延伸至板芯焊接装置31。所述管芯输送辊线2401和板芯输送辊线2402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输送方向与板芯输送辊线2402的输送方向相反。管芯运输装置33和板芯运输装置的结构和底板上料装置2的结构类似,只是采用的是夹具夹持管芯提升。
而上述第二主输送辊线24和第三主输送辊线的布置方式可使管芯的焊接和板芯的焊接节奏吻合,缩短等待时间。
管芯焊接装置25采用火焰焊接机进行焊接,而板芯焊接装置31采用双工位激光焊接机进行焊接。管芯焊接装置25的上游还设置有用于加工管芯一类管的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1、用于加工管芯二类管的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2和用于加工管芯三类管的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3,所述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1、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2和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3由对应的管材操作机械手夹持操作,所述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1、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2和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3通过对应的输送小车送至管芯焊接装置25处。
如图5所示,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1包括四合一成型机2101,其包括管材放卷校圆、定长切割、拔孔(钻孔)和两端旋压焊接封头;而这类的四合一成型机2101的工位切换此采用一类管材操作机械手2102;而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2结构比较简单,只需要放卷校圆和定长切断即可。而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23包括五合一成型机2301;该五合一成型机2301包括管材放卷校圆、定长切割、拔孔(钻孔)、弯管、一端旋压焊接封头;另一端移动至管接头旋焊机2302中进行焊接;整个工位切换的过程通过三类管材操作机械手2303完成,该管材的成型设备可以采用市面上的管材加工设备完成;
所述吸热板上料生产线包括第三主输送辊线,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上游端设置有吸热板上料装置35,吸热板上料装置包括吸热板移载装置3503,吸热板移载装置3503将吸热板存放区域3501上的吸热板移动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吸热板定位工位3502处定位。
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和板芯焊接装置31之间、第二主输送辊线24和板芯焊接装置31之间分别设置有管芯运输装置33和吸热板运输装置34;所述第二主输送线辊线的下游端设置有对焊接完成的板芯组件翻面的翻面装置36,所述翻面装置36的翻面下游设置有与第一主输送辊线1在衔接组装工位11处衔接的衔接输送辊线37;该翻面装置36的翻面原理是包括一个底座,底座上设置了两个可单独翻转的上夹架和下夹架,上夹架和下夹架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杆,初始时下夹架翻转处于进料侧,上夹架处于出料侧,而后板芯被输送过来时就进入到下夹架的上方,而后上夹架翻转与下夹架一起夹持板芯,而后上夹架和下夹架整体翻转,这样板芯就被翻面落入到衔接输送辊线37上。
衔接输送辊线37处需要人工将板芯移动放置在底板边框组件上并且将三类管材的管接头从其中一个边框的通孔中穿出,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1的衔接组装工位11附近还放置有密封圈存放区域12,方便工人操作添加密封圈。
成品组装生产线,其包括与第一主输送辊线1相衔接的第四主输送辊线10,第四主输送辊线10上顺次设置有二次涂胶工位、玻璃板上料工位、压条组装工位、剔除工位和包装工位,所述第四主输送辊线10包括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100110和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100210,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1与第二主输送辊线24的平行且输送方向相同,所述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100110和第一输送辊线直线衔接,所述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100210和上端第四主输送辊线10垂直,且所述剔除装置16设置于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100210和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100110的衔接处,所述剔除装置16包括一个可旋转的成品输送平台,所述剔除装置16的另一侧设置有瑕疵品输送线17,该瑕疵品输送线17和下段第四输送辊线共线。所述二次涂胶工位上设置有对组装后的底框板芯组件的吸热板的上表面进行涂胶的二次涂胶装置13,二次涂胶装置13的结构和一次涂胶装置8结构相同。
所述玻璃板上料工位上设置有将玻璃板放置在吸热板的上方的玻璃板上料装置14,其中,玻璃板上料装置14包括玻璃板存放区域1401,用于存放玻璃板,而玻璃板存放区域1401和第四主输送辊线10之间设置了玻璃板初定位装置1402;玻璃板初定位装置1402采用的定位结构和图21的定位结构类似,该次定位不但是对玻璃板进行定位,而且也方便玻璃板底部的防护纸与玻璃板分离,而第四主输送辊线10上设置了玻璃板定位工位1403,用来定位玻璃板上料位置,该处固定的定位装置和前述的定位装置类似,而玻璃板移载装置1404用来移动玻璃板,结构和保温棉移栽装置、底板移栽装置的结构相似。
所述压条组装工位上设置有将压条放置在底框板芯组件的边框内侧的压条组装装置15,所述剔除工位上设置有剔除装置16,所述包装工位上对成品的太阳能集热器进行包装的包装装置。剔除装置16采用可旋转的剔除平台选择输送路线,人工检查组装的太阳能集热器的质量,为合格品则进入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100210,若不合格,则进入瑕疵品输送线17。
压条组装装置15包括压条安装装置1501和压条压实装置1502,压条的安装采用人工摆放,摆放好后直接压实即可。而包装装置也为目前的常规设备采用封边包装机18和热缩包装机19配合进行包装。包装装置的下游可设置有打包码垛装置20,用来码垛。
整条自动化生产线还可以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各种工序跟踪,在各部件的组装工序过程中设置多个RFID读写头,并且配合实时放入或贴合的RFID标签纸进行跟踪。
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气缸、电机等执行装置、丝杠螺母机构均为目前的常规技术,在2008年4月北京第五版第二十八次印刷的《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中详细的公开了气缸、电机以及其他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和其他的设计,属于现有技术,其结构清楚明了,2008年08月01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实用气动技术第3版SMC培训教材中就详细的公开了真空元件、气体回路和程序控制,表明了本实施例中的气路结构也是现有的技术,清楚明了,在2015年07月01日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机驱动与调速》书中也详细的介绍了电机的控制以及行程开关,因此,电路、气路连接都是清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边框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其包括第一主输送辊线,该第一主输送辊线上顺次设置有底板上料工位、组框工位、一次涂胶工位、保温棉装配工位、衔接组装工位,所述底板上料工位处设置有将底板送至底板上料工位的底板上料装置;所述组框工位处设置有将底板、四条边框和角码进行组装成矩形底框组件的组框装置,所述一次涂胶工位上设置有对已组框的矩形底框组件的底板和边框四周内侧进行涂胶的一次涂胶装置,所述保温棉装配工位处设置有将保温棉送至矩形底框组件的底板上的保温棉上料装置;
板芯组件自动成型生产线,其包括管芯成型生产线、吸热板上料生产线和板芯焊接装置,管芯成型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管芯的第二主输送辊线,第二主输送辊线的上游端设置有管芯焊接装置,所述第二主输送管线的一侧设置有管芯移动机械手,在管芯移动机械手的操作范围内设置有管芯压平装置和气密性在线检测装置,所述管芯移动机械手夹持管芯在管芯压平装置、气密性在线检测装置和第二输送辊线之间移动;所述吸热板上料生产线包括第三主输送辊线,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上游端设置有吸热板上料装置,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和板芯焊接装置之间、第二主输送辊线和板芯焊接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管芯运输装置和吸热板运输装置;所述第二主输送线辊线的下游端设置有对焊接完成的板芯组件翻面的翻面装置,所述翻面装置的翻面下游设置有与第一主输送辊线在衔接组装工位处衔接的衔接输送辊线;
成品组装生产线,其包括与第一主输送辊线相衔接的第四主输送辊线,第四主输送辊线上顺次设置有二次涂胶工位、玻璃板上料工位、压条组装工位、剔除工位和包装工位,所述二次涂胶工位上设置有对组装后的底框板芯组件的吸热板的上表面进行涂胶的二次涂胶装置,所述玻璃板上料工位上设置有将玻璃板放置在吸热板的上方的玻璃板上料装置,所述压条组装工位上设置有将压条放置在底框板芯组件的边框内侧的压条组装装置,所述剔除工位上设置有剔除装置,所述包装工位上对成品的太阳能集热器进行包装的包装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框装置包括用于将边框、角码和底板进行预插装的预组框装置,该预组框装置的下游设置有将边框、角码和底板从四周压紧的压紧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组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矩形的组装区域,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在组装区域的下方穿过组装区域,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上位于组装区域的正下方竖直滑动安装有底板定位升降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组装区域的左侧安装有由左夹送动力装置驱动左右滑动的左边框夹持装置,所述组装区域的右侧安装有由右夹送动力装置驱动左右滑动的右边框夹持装置,所述组装区域的前侧安装有由前夹送动力装置驱动前后滑动的前边框夹持装置,所述组装区域的后侧安装有由后夹送动力装置驱动前后滑动的后边框夹持装置;
所述机架固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位于组装区域的下游侧,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固定有基准安装座,另一端安装有由第一角码驱动装置驱动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动安装座,所述机架位于组装区域的上游侧左右滑动安装有第二横梁,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二横梁移动的横梁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安装座,另一端安装有由第二角码驱动装置驱动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动安装座;所述基准安装座、固定安装座、第一滑动安装座和第二滑动安装座上均水平弹性滑动安装有用于放置两层角码方便边框在水平移动过程中和角码插装的角码移载装置;该角码移载装置的移动方向与组装区域的对应该处直角的角平分线平行,各角码移载装置放置的上层角码的高度与各边框的上插孔高度对应;各角码移载装置放置的下层角码高度与各边框的下插孔高度对应,所述机架上位于组装区域的四个直角处均设置有用于将角码送入角码移载装置的角码自动上料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移载装置包括上顶板、支座顶板、中间支座、支座底板和下底板;所述支座顶板和支座底板分别固定于中间支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上顶板、中间支座和下底板通过连接侧板固定为一体,所述上顶板和支座顶板之间设置有方便角码沿角码的角平分线方向运行通过的上层通道,所述下底板和支座底板之间设置有方便角码沿角码的角平分线方向运行通过的下层通道;
所述中间支座上竖直滑动安装有同步运动的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所述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的结构相同且上下镜像设置,所述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从中间支座露出并分别伸入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的范围内阻挡角码的直角内侧;所述中间支座上设置有带动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同步伸缩的同步驱动结构;
所述中间支座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一对上锁舌和下锁舌,每对上锁舌和下锁舌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二压缩弹簧,上锁舌和下锁舌分别贯穿支座顶板和支座底板伸入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范围内,上锁舌和下锁舌分别位于上角码限位块和下角码限位块的角码行进上游侧,该上锁舌和下锁舌的角码行进的上游侧部设置有方便与角码配合的锁舌收缩施力斜面,两个上锁舌和上角码限位块相互配合限制上层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使其处于待装工位,两个下锁舌下角码限位块相互配合限制下层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使其处于待装工位,角码处于上层通道的待装工位时,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与上层通道的角码行进的下游端部之间设置有方便边框插装的上插装间隙,同样,角码处于下层通道的待装工位时,角码的两个直角板部与下层通道的角码行进的下游端部之间设置有方便边框插装的下插装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生产线还包括边框成型生产线,所述边框成型生产线和预组框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边框放置在组装区域的边框上料机械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输送辊线包括相互平行的管芯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所述管芯输送辊线的一侧设置有管芯缓存工位,所述管芯缓存工位上设置有管芯缓存架,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与板芯输送辊线平行,所述板芯焊接装置设置于第三主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之间,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一侧设置有吸热板缓存工位,吸热板缓存工位上设置有吸热板缓存架,所述管芯运输装置由管芯缓存工位横跨管芯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延伸至板芯焊接装置,所述吸热板运输装置由吸热板缓存工位横跨第三主输送辊线并延伸至板芯焊接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输送辊线和板芯输送辊线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三主输送辊线的输送方向与板芯输送辊线的输送方向相反。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焊接装置的上游还设置有用于加工管芯一类管的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用于加工管芯二类管的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和用于加工管芯三类管的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所述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和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由对应的管材操作机械手夹持操作,所述一类管材成型一体机、二类管材成型一体机和三类管材成型一体机通过对应的输送小车送至管芯焊接装置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主输送辊线包括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和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与第二主输送辊线的平行且输送方向相同,所述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和第一输送辊线直线衔接,所述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和上端第四主输送辊线垂直,且所述剔除装置设置于下段第四主输送辊线和上段第四主输送辊线的衔接处,所述剔除装置包括一个可旋转的成品输送平台,所述剔除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瑕疵品输送线,该瑕疵品输送线和下段第四输送辊线共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输送辊线的衔接组装工位附近还放置有密封圈存放区域。
CN201720860268.1U 2017-07-14 2017-07-14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89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0268.1U CN206989487U (zh) 2017-07-14 2017-07-14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0268.1U CN206989487U (zh) 2017-07-14 2017-07-14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9487U true CN206989487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05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6026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89487U (zh) 2017-07-14 2017-07-14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9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9812A (zh) * 2017-07-14 2017-11-10 江苏哈工药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9812A (zh) * 2017-07-14 2017-11-10 江苏哈工药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9812A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07498275B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生产工艺
CN107597968B (zh) 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及其方法
CN203992818U (zh) 一种多工位座椅调角器焊接装置
CN203601669U (zh) 自动贴标机
CN206989487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线
CN206217165U (zh) 一种文件夹自动成型机
CN206536135U (zh) 一种电池扣盖预焊机
CN206200228U (zh) 一种可调节的波纹管切割定位平台
CN208556317U (zh) 激光焊接装置
CN207308772U (zh) 改进的无靠模缩口系统
CN208556316U (zh) 激光焊接装置
CN207615934U (zh) 一种自动螺旋焊接机
CN208879989U (zh) 一种法兰加工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CN111055008B (zh) 一种送料装置及焊接系统
CN207241009U (zh) 一种自动卷筒机
CN210211525U (zh) 一种瓦楞纸板的折槽压痕装置
CN209698367U (zh) 一种大盘卡簧焊接冲凹一体机
CN209157576U (zh) 一种管件隔片插装装置
CN207171849U (zh) 一种柔性材料自动化上料预定位装置
CN114684407B (zh) 一种k型纸盒包装机及k型纸盒包装加工工艺
CN202180594U (zh) 一种薄膜焊接装置
CN207577793U (zh) 家电产品的热交换翅片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20652062U (zh) 一种电池电芯封装机构
CN206484187U (zh) 波纹板焊装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