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8294U - 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 - Google Patents

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8294U
CN206988294U CN201720760767.3U CN201720760767U CN206988294U CN 206988294 U CN206988294 U CN 206988294U CN 201720760767 U CN201720760767 U CN 201720760767U CN 206988294 U CN206988294 U CN 206988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axle sleeve
fixed support
rotating shaf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07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方俊
郭强
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607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8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8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8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轴套包括轴套本体、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凸起。轴套本体设置有用于穿设转轴的配合孔,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设置于轴套本体的外表面,第二固定件能够从固定支架的缺口处伸入,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之间形成用于嵌设固定支架的容纳空间,凸起位于第一固定件的靠近第二固定件的一侧且能够将固定支架与轴套固定。该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包括转轴、固定支架以及轴套,转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设置于固定支架,轴套设置于转轴的外侧,固定支架设置于容纳空间。该轴套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安装、拆卸方便、维修性好,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
背景技术
汽车手刹是采用钢丝拉线连接到后制动器上,从而对车子进行制动。由于手刹中转轴与固定支架之间采用轴套连接,现有转轴的轴套在装配或者拆卸时及其不便,且维修性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改善轴套拆装不方便、维修性差的情况,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套,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安装易拆卸,通用性强,能够改善现有轴套拆装不便、维修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转轴支架安装结构,使用轴套将转轴和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易装配且拆卸方便,维修性好、便于更换,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手刹,具有上述轴套的有益效果,且该轴套成形工艺简单,易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轴套,用于将转轴和固定支架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设置有缺口和中心孔且所述缺口和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轴套包括轴套本体、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凸起;
所述轴套本体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转轴的配合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设置于所述轴套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轴套本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从所述固定支架的缺口处伸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形成用于嵌设所述固定支架的容纳空间,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侧且能够将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轴套固定。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套,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轴向的距离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具有第一段、第二段以及中间段的卡接部,所述中间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段与所述轴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轴套本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凸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轴套本体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轴套本体固定连接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段之间,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段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材质为PO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包括转轴、固定支架以及轴套,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套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轴套被配置为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具有中心孔和缺口的第一支架,所述缺口与所述中心孔连通且所述缺口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手刹,该手刹包括手刹操作杆、绞盘、拉索以及转轴支架安装结构;
所述手刹操作杆与所述转轴的远离轴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绞盘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轴套与所述手刹操作杆之间,所述拉索与所述绞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随所述手刹操作杆的摆动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绞盘和所述拉索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装配且能够拆卸方便、维修性好,成本较低,通用性强,较好的改善了现有轴套拆装不便、维修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提供的轴套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四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第五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第六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第七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提供的轴套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3提供的轴套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4提供的转轴支架安装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固定支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标:100-轴套;10-轴套本体;103-配合孔;105-防滑凸条;13-第一固定件;131-卡接部;1312-第一段;1314-中间段;1316-第二段;135-限位部;142-第一间隙;146-第二间隙;15-容纳空间;16-第二固定件;17-凸起;18-加强件;200-转轴支架安装结构;21-转轴;25-固定支架;252-缺口;254-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7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图8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图9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图10-图11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提供的轴套100,用于将转轴21和固定支架25配合连接,该固定支架25设置有缺口252和中心孔254,且缺口252和中心孔254连通,该轴套100包括轴套本体10、第一固定件13、第二固定件16以及凸起17。
下面对该轴套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所示,轴套本体10设置有配合孔103,该配合孔103用于穿设转轴21,该轴套本体10为圆筒状,内表面的轴心线与外表面的轴心线重合。且在轴套本体10的外表面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防滑凸条105,该防滑凸条105可均布设置,也可不均布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可选的,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6均设置于轴套本体10的外表面,且第一固定件13沿轴套本体10的周向设置,第二固定件16能够从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处伸入,使得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6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5,该容纳空间15可以嵌设固定支架25。
第一固定件13包括两个卡接部131,且该两个卡接部131对称设置于轴套本体10的两侧,其中,卡接部131包括第一段1312、第二段1316以及中间段1314,中间段1314位于第一段1312和第二段1316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段1312、第二段1316固定连接。
可选的,中间段1314与轴套本体10固定连接,第一段1312为圆弧形结构,该圆弧的圆心朝向轴套本体10的一侧,且第一段1312与轴套本体1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42,两个卡接部131对称设置,使得两个该第一间隙142的开口相对,其中,第二段1316为矩形结构,该卡接部131整体为平板状。
请参考图3所示,该第一固定件13还包括限位部135,限位部135与轴套本体10固定连接且限位部135位于两个卡接部131之间,可选的,限位部135与第一段1312均位于轴套本体10的同一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限位部135与第一段131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46。
可选的,限位部135也为平板状,该限位部135的远离轴套本体10的一面与第一段1312的远离第二段1316的一面共面。
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凸起17位于上述第一固定件13的靠近第二固定件16的一侧,该凸起17能够将固定支架25与轴套100固定,凸起17的高度尺寸小于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6之间轴向的距离尺寸,此处高度尺寸的解释为:先定义第一固定件13的靠近第二固定件16的一侧的表面为基准面,定义凸起17的远离第一固定件13的一侧的表面为第一面,其中,第一面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凸起17的高度尺寸;定义第二固定件16的靠近第一固定件13的一侧的表面为第二面,其中,第二面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6之间轴向的距离尺寸。
可选的,凸起17固定设置于第一段1312,通过凸起17卡设在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处使得固定支架25和该轴套100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凸起17设置于第一段1312的远离中间段1314的一端,由于该第一段1312为弧形结构,故具体的,凸起17设置在第一段1312的靠近限位部135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请参照图6所示,第一固定件13的远离第二固定件16的一侧设置有加强件18,该加强件18用于增强第一固定件13与轴套本体10的强度。
可选的,加强件1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强件18分别设置于中间段1314和限位部1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加强件18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分别位于卡接部131的中间段1314,另一个位于限位部135。
定义加强件18的靠近轴套本体10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内表面,轴套本体10的内表面为第二内表面,可选的,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共面,该加强件18为矩形块。
请参照图7所示,第二固定件16也为板状结构,且第二固定件16与第一固定件13平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第二固定件16与凸起17分别设置于轴套本体10的两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在装配旋转时需要将轴套100相对固定支架25旋转180°,使得凸起17与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相对应。
可选的,该轴套100为塑料轴套100,材质采用POM,在装配时只需要借助简单工装通过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6的形变将轴套100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25。
由于现有轴套100与固定支架25和转轴21固定后,其拆装极不方便,导致维修性差,而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提供的轴套100具有拆装方便、维修性好的优点,可以很好改善现有轴套100拆卸不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提供的轴套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该轴套100与固定支架25装配后能够拆卸方便、维修性好;该轴套100的生产成型工艺简单、方便,成本较低,且只需要借助简单工具即可实现拆卸,通用性强。
实施方式2
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套100,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基础上,还可作出下述可选的其他结构方案,该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1提供的轴套100基本相同,区别具体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8所示,实施方式2提供的轴套100中凸起17的位置可以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3靠近第二固定件16的其他位置,当凸起17设置在其他位置时,需要在固定支架25上开设与该凸起17相匹配的固定孔。
同时,当该第二固定件16从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处伸入后在旋转时,需要借助工装使该第二固定件16产生形边,然后旋转至凸起17与固定支架25上的固定孔配合。
可选的,第一固定件13的第二段1316与轴套本体10连接,第二段1316的形状可以不做限定,只要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6之间能够形成用于嵌设固定支架25的容纳空间15即可。
实施方式3
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套100,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基础上,还可作出下述可选的其他结构方案,具体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9所示,该实施方式3中加强件18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该至少一个加强件18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3的远离第二固定件16的一侧,来提升第一固定件13的结构强度。此处的至少一个是指大于或者等于一个,也包括了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三个,第一加强件18的具体数量不做要求,在实际生产、装配中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加强件18的设置位置除了限位部135和中间段1314上同时设置,还可以单独设置在限位部135或中间段1314,当第二段1316与轴套本体10固定连接时,该加强件18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段1316,其具体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不做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定,只要能够起到加强强度的作用即可。
实施方式4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4提供了一种转轴支架安装结构200,请参照图10所示,包括转轴21、固定支架25以及上述实施方式1-3提供的轴套100,具体说明如下:
该转轴21通过轴套100可转动的设置于固定支架25,使得轴套100套设于转轴21的外侧,固定支架25设置于轴套100的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6所形成的容纳空间15。
具体的,请参照图11所示,该固定支架25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置有中心孔254和缺口252,该中心孔254与该缺口252连通且缺口252的宽度尺寸小于中心孔254的直径尺寸,使得轴套100从固定支架25的中心孔254处轴向伸入且无法从缺口252处周向滑出。
由于该轴套本体10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架上的中心孔254相匹配,转轴21的外表面与轴套本体10的内表面相配合,该第二固定件16的宽度尺寸小于缺口252的宽度尺寸,使得轴套100的第二固定件16能够从缺口252处伸入,且通过旋转该轴套100使得轴套100与固定支架25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支架固定于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6形成的容纳空间15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4提供的转轴支架安装结构200中的轴套100、转轴21以及固定支架25的装配过程为:
首先,将该轴套100套设在转轴21上,且第二固定件16与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相对应,使该轴套100能够伸入到固定支架25。
由于该固定支架25位于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6之间,将该轴套100相对固定支架25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将第二固定件16旋转至与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偏离位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4中,在装配旋转时需要将轴套100相对固定支架25旋转某一角度,使得凸起17与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相对应。
然后给该轴套100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凸起17能够卡入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处,具体操作过程为,在将凸起17卡入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处时,需要给第一段1312施加压力使第一段1312向第一间隙142或第二间隙146靠拢产生形变,然后向轴套100施加压力使该凸起17嵌入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处,最后松开使第一段1312自动恢复形变,此时,凸起17与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卡合,从而将轴套100与固定支架25固定。
该转轴支架安装结构200装配方便、易拆卸、可维修性高,其中的轴套100生产成型工艺简单、方便,成本低,较好的解决了目前轴套100和固定支架25之间不易拆卸、维修性差的问题。
实施方式5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5提供了一种手刹,包括手刹操作杆、绞盘、拉索和实施方式4提供的转轴支架安装结构200,具体说明如下:
手刹操作杆与转轴21的远离轴套100的一端固定连接,绞盘固定设置于转轴21的中间段1314,即绞盘位于轴套100与手刹操作杆之间,拉索与绞盘固定连接,此处的固定连接为不可拆卸的连接,例如采用焊接等方式,转轴21可以在轴套100内转动,当拉动手刹操作杆时,转轴21在手刹操作杆的作用下在轴套100内周向转动,进而带动绞盘和拉索运动,实现刹车作用。
在该手刹中,如果轴套100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可以借助常用工具将该轴套100拆卸下来,以便更换,从而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轴套(100),用于将转轴(21)和固定支架(25)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支架(25)设置有缺口(252)和中心孔(254)且所述缺口(252)和所述中心孔(254)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00)包括轴套本体(10)、第一固定件(13)、第二固定件(16)以及凸起(17);
所述轴套本体(10)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转轴(21)的配合孔(103),所述第一固定件(1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6)均设置于所述轴套本体(10)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固定件(13)沿所述轴套本体(10)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16)能够从所述固定支架(25)的缺口(252)处伸入,所述第二固定件(16)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3)之间形成用于嵌设所述固定支架(25)的容纳空间(15),所述凸起(17)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3)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件(16)的一侧且能够将所述固定支架(25)与所述轴套(10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7)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3)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6)之间轴向的距离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3)包括具有第一段(1312)、第二段(1316)以及中间段(1314)的卡接部(131),所述中间段(1314)位于所述第一段(1312)和所述第二段(1316)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段(1312)、所述第二段(1316)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段(1314)与所述轴套本体(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段(1312)与所述轴套本体(1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42),所述凸起(17)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段(1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3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轴套本体(1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轴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312)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凸起(17)设置于所述第一段(1312)的远离所述中间段(1314)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3)还包括限位部(135),所述限位部(135)与所述轴套本体(10)固定连接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段(1312)之间,所述限位部(135)与所述第一段(131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46)。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轴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00)材质为POM。
8.一种转轴支架安装结构(2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21)、固定支架(25)以及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轴套(100),所述转轴(21)通过所述轴套(100)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25),所述轴套(100)被配置为所述转轴(21)的外侧,所述固定支架(25)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轴支架安装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5)包括具有中心孔(254)和缺口(252)的第一支架,所述缺口(252)与所述中心孔(254)连通且所述缺口(252)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中心孔(254)的直径尺寸。
10.一种手刹,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刹操作杆、绞盘、拉索以及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轴支架安装结构(200);
所述手刹操作杆与所述转轴(21)的远离轴套(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绞盘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21)且位于所述轴套(100)与所述手刹操作杆之间,所述拉索与所述绞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1)随所述手刹操作杆的摆动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绞盘和所述拉索运动。
CN201720760767.3U 2017-06-27 2017-06-27 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 Active CN206988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0767.3U CN206988294U (zh) 2017-06-27 2017-06-27 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0767.3U CN206988294U (zh) 2017-06-27 2017-06-27 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8294U true CN206988294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39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0767.3U Active CN206988294U (zh) 2017-06-27 2017-06-27 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8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1295A (zh) 手动弯管器
CN206988294U (zh) 轴套、转轴支架安装结构及手刹
CN206076323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
CN207900393U (zh) 制动油管连接头的修复工具
CN104078138B (zh) 护线拖链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06456502U (zh) 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CN204778081U (zh) 一种电缆卷盘
CN205400387U (zh) 一种开合系统及车辆
CN205602008U (zh) 一种模块化电动车
CN207144685U (zh) 用于车辆的铰链和车辆
CN105731184B (zh) 一种用于焊丝层绕工序的自动拆装轴装置
CN206451614U (zh) 一种双电源电机传动机构
CN206530693U (zh) 变速箱换挡执行机构
CN206571399U (zh) 卷帘门片限位装置
CN109664233A (zh) 一种辅助装配的翻转工装
CN201705050U (zh) 可左、右开门的门锁把手装置
CN105172963A (zh) 组合式调速转把
CN205945311U (zh) 驱动电机和空调室内机
CN209650464U (zh) 刹车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动车
CN205753754U (zh) 顶后出线电机起吊装置
CN203793318U (zh) 拉索分线装置及使用其的驻车制动拉索总成、系统和车辆
CN206616992U (zh) 弹性插头及门销结构
CN203876539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的旋转机构以及汽车
CN204301003U (zh) 一种舞台灯支撑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舞台灯
CN206797589U (zh) 支撑组件及车架后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