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6412U -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6412U
CN206976412U CN201720590152.0U CN201720590152U CN206976412U CN 206976412 U CN206976412 U CN 206976412U CN 201720590152 U CN201720590152 U CN 201720590152U CN 206976412 U CN206976412 U CN 206976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body
cover board
power battery
cover plat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01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胜
曾志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901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6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6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6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覆盖于所述盖板本体内层的绝缘保护层、安装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极柱、及用于将所述极柱固定于盖板本体上的螺母,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极柱孔,所述盖板本体外侧面位于所述极柱孔周缘设有第一楔形结构,所述极柱包括抵接于所述盖板本体内侧面上的基体部及自所述基体部延伸出所述极柱孔的螺栓,所述螺母拧设于所述螺栓上,所述螺母底部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楔形结构的第二楔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盖板可保证极柱稳定固接,防止松动漏液。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组件领域,尤指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3C电子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等,而锂电池因其自有特性,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问题,如起火、爆炸等。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电池作为动力输出的关键组件,关系着车辆的安全与人员的生命安全。动力电池盖板作为电池组件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对汽车的正常使用影响巨大。
一般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盖板由盖板本体、绝缘层、极柱等组成,所述极柱一般采用螺纹通过螺帽固定于所述盖板本体上,由于车辆使用的环境较为恶劣,在极端情况下极柱会有松动的情况发生,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极柱稳定不松脱地连接于盖板本体上的动力电池盖板及其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覆盖于所述盖板本体内层的绝缘保护层、安装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极柱、及用于将所述极柱固定于盖板本体上的螺母,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极柱孔,所述盖板本体外侧面位于所述极柱孔周缘设有第一楔形结构,所述极柱包括抵接于所述盖板本体内侧面上的基体部及自所述基体部延伸出所述极柱孔的螺栓,所述螺母拧设于所述螺栓上,所述螺母底部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楔形结构的第二楔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楔形结构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楔形结构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一楔形结构包括第一竖直部、及自所述第一竖直部底部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为b。
优选地,所述第二楔形结构与所述第一楔形结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楔形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竖直部相对贴合的第二竖直部、及自所述第二竖直部倾斜向下延伸形成贴合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第二倾斜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倾斜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竖直部垂直于所述螺母拧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螺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倾斜角度为a,所述第一、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度b大于所述螺栓外螺纹的倾斜角度a。
优选地,设于所述盖板本体上还设有注液孔与防爆装置。
优选地,所述绝缘保护层为PP、PVC、PS、ABS、PC等绝缘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上述动力电池盖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盖板通过在所述盖板本体的极柱孔外周设置若干第一楔形结构、在套设于所述极柱上的螺母底部设置对应所述第一楔形结构的第二楔形结构,通过螺母使所述极柱固定于所述盖板本体上,防止所述螺母非常情况下逆向拧动而松脱。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盖板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盖板的极柱与所述盖板本体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0、覆盖于所述盖板本体10内层的绝缘保护层20、设于所述盖板本体10上的注液孔40与防爆装置50、安装于所述盖板本体10上的极柱30、及用于将所述极柱30固定于盖板本体10上的螺母60。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盖板本体10上开设有极柱孔11,所述盖板本体10的极柱孔11周缘沿第一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楔形结构12,所述第一楔形结构12包括第一竖直部121、及自所述第一竖直部121底部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倾斜部122,所述第一倾斜部122的倾斜角度为b。所述绝缘保护层20覆盖于所述盖板本体10的内侧面并与电解液接触。
所述螺母60包括设于内腔的内螺纹(未标号)、及设于所述螺母60底部并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二楔形结构61。所述第二楔形结构61与所述第一楔形结构1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楔形结构61包括在螺母60拧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竖直部121相对贴合的第二竖直部62、及自所述第二竖直部62倾斜向下延伸形成贴合于所述第一倾斜部122的第二倾斜部63,所述第二倾斜部63与所述第一倾斜部122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所述极柱30包括基体部31、自所述基体部31向上延伸形成的螺栓32、及设于所述螺栓32上的外螺纹33。所述外螺纹33的倾斜角度为a,所述基体部31的外缘抵接于所述盖板本体10的内侧面,所述螺栓32自所述极柱孔11延伸出所述盖板本体10的另一侧面。所述螺帽60拧设于所述极柱30的螺栓32上,拧合到位时,所述螺帽60上的第二楔形结构61卡扣于所述盖板本体10上的第一楔形结构12上,即所述第二倾斜部63贴合于所述第一倾斜部122表面,所述第二竖直部62在垂直于所述螺母拧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121贴合。且所述第一、第二倾斜部12,61的倾斜角度b大于所述螺纹33的倾斜角度a,如此,所述螺母60拧动一个行程过程中,无法使所述第二楔形结构61脱离所述第一楔形结构12,从而保证所述螺母60在正常情况下不可逆地固定于所述盖板本体10上以固定所述极柱30。
所述绝缘保护层20为PP、PVC、PS、ABS、PC等绝缘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所述注液孔用于电池封装后将注入电解液。所述防爆装置用于在极端情况下气压升高到一定值后,排出内部气体以释放压力。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盖板通过在所述盖板本体10的极柱孔11外周设置若干第一楔形结构12、在套设于所述极柱30上的螺母60底部设置对应所述第一楔形结构12的第二楔形结构61,通过螺母60使所述极柱30固定于所述盖板本体10上,防止所述螺母60非常情况下逆向拧动而松脱。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覆盖于所述盖板本体内层的绝缘保护层、安装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极柱、及用于将所述极柱固定于盖板本体上的螺母,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极柱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外侧面位于所述极柱孔周缘设有第一楔形结构,所述极柱包括抵接于所述盖板本体内侧面上的基体部及自所述基体部延伸出所述极柱孔的螺栓,所述螺母拧设于所述螺栓上,所述螺母底部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楔形结构的第二楔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结构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楔形结构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结构包括第一竖直部、及自所述第一竖直部底部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为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楔形结构与所述第一楔形结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楔形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竖直部相对贴合的第二竖直部、及自所述第二竖直部倾斜向下延伸形成贴合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第二倾斜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竖直部垂直于所述螺母拧动方向。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倾斜角度为a,所述第一、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度b大于所述螺栓外螺纹的倾斜角度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盖板本体上还设有注液孔与防爆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层为PP、PVC、PS、ABS或PC材料。
10.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
CN201720590152.0U 2017-05-24 2017-05-24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Active CN206976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0152.0U CN206976412U (zh) 2017-05-24 2017-05-24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0152.0U CN206976412U (zh) 2017-05-24 2017-05-24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6412U true CN206976412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10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0152.0U Active CN206976412U (zh) 2017-05-24 2017-05-24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64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361A (zh) * 2017-05-24 2017-08-0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361A (zh) * 2017-05-24 2017-08-0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12378A1 (zh) 防爆电池
WO2017197585A1 (zh) 一种通过传感器模块实现电池形变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EP3654406B1 (en) Output electrode base,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N206976412U (zh)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WO2022077912A1 (zh)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CN103377783A (zh) 聚合物避雷器
CN103959514A (zh) 缓蚀性垫圈及包括该缓蚀性垫圈的二次电池
CN107017361A (zh)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CN203071164U (zh) 一种适合开口化成的电池结构
CN209641695U (zh) 具有注液通孔密封件保护结构的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116231218A (zh) 电池防爆结构及动力电池
CN10533688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及其加工方法
CN204482204U (zh) 高强度安装位树脂板
CN109585769A (zh) 一种电池输出端子及使用该电池输出端子的电池盖板
WO2017165996A1 (zh) 一种蓄电池
CN208352475U (zh) 一种锂电池防火防爆装置
CN104425786B (zh) 电池防爆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池
CN207993927U (zh) 一种电池模组隔离式防护结构
CN207489979U (zh) 一种锂电池的防爆装置
CN207504024U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
CN206331916U (zh) 一种焊接专用金属化薄膜铝滤波电容器保护装置
CN213958787U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风机启动电容器
CN206312762U (zh) 高耐压防暴薄膜电容器
CN110391480A (zh) 一种柱型电池
CN203967170U (zh) 防爆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