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2258U -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2258U
CN206972258U CN201720609462.2U CN201720609462U CN206972258U CN 206972258 U CN206972258 U CN 206972258U CN 201720609462 U CN201720609462 U CN 201720609462U CN 206972258 U CN206972258 U CN 206972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rock
reinforcing bar
enter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094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海平
贺登华
练松涛
马正斌
胡伶勇
郭万福
李会彬
邢世孝
刘根英
黄未来
尹国剑
包统业
孙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094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2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2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225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包括围着围岩打入的入岩钢筋,入岩钢筋非入岩段端部设置有弯钩,入岩钢筋在非入岩段横向设置有一横筋,每根入岩钢筋与横筋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1根立筋,还包括位置于混凝土层外侧的模板结构;在模板结构与围岩构成的空间内,以入岩钢筋、横筋、立筋构成的钢筋网片为骨架填充入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隧道开挖完成后进行一体性支护,极大的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地下隧道交通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在隧道建设过程中,隧道支护最为重要,隧道支护对隧道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隧道支护多为简单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分段进行,这样对于地质较差的地段,初期支护极易产生变形、开裂,在没有进行二次衬砌时候有可能就会导致围岩沉降,渗水较大,严重的还会导致岩体坍塌,并且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分段施工时,其连接处会不密实,造成支护结构整体不稳定,威胁隧道内部施工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解决现有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分段进行所产生的连接不密实,以及结构安全性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包括围着围岩打入的入岩钢筋,入岩钢筋非入岩段端部设置有弯钩,入岩钢筋沿隧道方向多根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竖向设置成一列,每组入岩钢筋在非入岩段横向设置有一横筋,每根入岩钢筋与横筋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1根立筋,
还包括位置于混凝土层外侧的模板结构,模板结构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三模板设置在隧道拱顶底部,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三模板的两侧,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隧道底面上;
在模板结构与围岩构成的空间内,以入岩钢筋、横筋、立筋构成的钢筋网片为骨架填充入混凝土层。
具体的,围着围着围岩设置有一层防水层。
具体的,入岩钢筋非入岩段端部设置的弯钩长度为10d,d为入岩钢筋的直径,入岩钢筋横向5根为一组,每根间距为1m,竖向上下每间隔60cm 设置一列。
具体的,隧道底面上设置有混凝土垫层,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的底端固定设置C15混凝土垫层上。
优选的,C15混凝土垫层靠近围岩两侧各预埋有螺栓,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底端的第三连接板与设置于C15混凝土垫层上的预埋螺栓连接。
具体的,第三模板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上部的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与第三模板底面两端的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与第三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层垫片。
具体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均设置有条形孔,条形孔处均固定设置有堵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隧道开挖完成后进行一体性支护,利用钢筋混凝土抗压、抗拉、防水、耐腐蚀性能,能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的控制围岩的变形,极大的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向断面图
图2为图1中C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D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1中B-B向剖视图
附图中的结构名称为:
1、入岩钢筋,2、围岩,3、立筋,4、横筋,5、防水层,6、第一模板,7、第二模板,8、第三模板,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第三连接板,12、第三堵板、13、第二堵板,14、第一堵板,15、C15混凝土垫层,1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体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包括围着围岩2打入的入岩钢筋1,入岩钢筋1非入岩段端部设置的弯钩长度为10d,d为入岩钢筋1的直径,入岩钢筋1横向5根为一组,每根间距为1m,竖向上下每间隔60cm设置一列。入岩钢筋1非入岩段端部设置有弯钩,入岩钢筋1沿隧道方向多根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竖向设置成一列,每组入岩钢筋1在非入岩段横向设置有一横筋4,每根入岩钢筋1与横筋4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1根立筋3,
还包括位置于混凝土层外侧的模板结构,模板结构包括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第三模板8,第三模板8设置在隧道拱顶底部,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三模板8的两侧,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隧道底面上;第三模板8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 7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板10,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上部的设置有第一连接板9与第三模板8底面两端的第二连接板10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与第三模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层垫片16。
在模板结构与围岩2构成的空间内,以入岩钢筋1、横筋4、立筋3构成的钢筋网片为骨架填充入混凝土层。
围着围着围岩2设置有一层防水层。
隧道底面上设置有混凝土垫层,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的底端固定设置C15混凝土垫层上。C15混凝土垫层15靠近围岩两侧各预埋有螺栓,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底端的第三连接板11与设置于C15混凝土垫层15 上的预埋螺栓连接。
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第三模板8上均设置有条形孔,条形孔处均固定设置有堵板。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6上设置有第二堵板13、第一堵板14,第三模板8上设置有第三堵板12。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为:
a、隧道开挖,确认围岩弧度
隧道开挖后对围岩弧度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生成数据,提供给模板制作厂家,进而制作定型模板,模板分为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第三模板8;
b、铺设C15混凝垫层
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底面铺设C15混凝土垫层15,C15混凝土垫层15厚度为2cm,人工进行找平,根据测量数据在左右两侧预埋有螺栓伸入到C15 混凝土垫层15底部;
c、绑扎钢筋网片
钢筋分为立筋3、横筋4、入岩钢筋1,施工时首先安装入岩钢筋1,通过机器对围岩2钻孔,钻孔完成后把入岩钢筋1插入到钻孔中,通过注浆机灌注砂浆,注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压力,入岩钢筋1沿隧道方向横向设置5根为一排,竖直上下间隔60cm设置成一列,入岩钢筋1施工完成后,开始绑扎立筋3,立筋3下料时根据隧道开挖后围岩弧度进行确定立筋3的弯曲程度,立筋3横向5根为一组,立筋3分别围着隧道开挖后围岩弧度进行布置并与与入岩钢筋1用扎丝绑扎,立筋3绑扎完成后开始绑扎横筋4,横筋4随着入岩钢筋1每排设置一道,如此形成一完整的钢筋骨架,能提高支护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d、喷射防水层
在模板结构安装前先喷射一防水层5,防水层5材料为防水砂浆,厚度控制在2-5cm,均匀喷射,防水层5能保护围岩结构,能防止内部水侵蚀围岩,提高了围岩2的稳定性;
e、模板结构安装
模板安装时,首先安装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把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底部放置到C15混凝土垫层15上,然后将第三连接板11与螺栓紧固,再安装第三模板8,第三模板8底面两侧的第二连接板10分别与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顶部的第一连接板9用螺栓连接,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与第三模板8连接处设置有一层垫片16,可以防止漏浆、浇注后混凝土表面粗糙等问题,还可以使模板形成一个整体,能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f、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采用人工浇注,首先通过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上的条形孔进行浇筑,并进行振捣,振捣密实后通过堵板将条形孔进行封堵,堵板用螺栓固定在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浇注时从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两侧同时进行,最后对通过第三模板8上的条形孔进行浇筑,并进行振捣,振捣密实后通过堵板将条形孔进行封堵,堵板用螺栓固定在第三模板8上;
g、拆模
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对模板结构进行拆除,随着隧道开挖向前推移。
通过上述具体施工步骤,使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得以简洁明了,整体支护结构得以密实连接,钢筋混凝土一体式支护结构不仅能提高隧道整体围岩的稳定性,提高了隧道施工时的安全性,还能使支护结构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着围岩(2)打入的入岩钢筋(1),入岩钢筋(1)非入岩段端部设置有弯钩,入岩钢筋(1)沿隧道方向多根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竖向设置成一列,每组入岩钢筋(1)在非入岩段横向设置有一横筋(4),每根入岩钢筋(1)与横筋(4)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1根立筋(3),
还包括位置于混凝土层外侧的模板结构,模板结构包括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第三模板(8),第三模板(8)设置在隧道拱顶底部,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三模板(8)的两侧,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隧道底面上;
在模板结构与围岩(2)构成的空间内,以入岩钢筋(1)、横筋(4)、立筋(3)构成的钢筋网片为骨架填充入混凝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围着围着围岩(2)设置有一层防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入岩钢筋(1)非入岩段端部设置的弯钩长度为10d,d为入岩钢筋(1)的直径,入岩钢筋(1)横向5根为一组,每根间距为1m,竖向上下每间隔60cm设置一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隧道底面上设置有混凝土垫层,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的底端固定设置C15混凝土垫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C15混凝土垫层(15)靠近围岩两侧各预埋有螺栓,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 底端的第三连接板(11)与设置于C15混凝土垫层(15)上的预埋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模板(8)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板(10),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上部的设置有第一连接板(9)与第三模板(8)底面两端的第二连接板(10)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与第三模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层垫片(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第三模板(8)上均设置有条形孔,条形孔处均固定设置有堵板。
CN201720609462.2U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72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9462.2U CN206972258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9462.2U CN206972258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2258U true CN206972258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10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0946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72258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22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8692A (zh) * 2017-05-27 2017-07-21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及该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8692A (zh) * 2017-05-27 2017-07-21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及该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6968692B (zh) * 2017-05-27 2023-03-10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及该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9413B (zh) 一种浅埋偏压段隧道地层加固施工方法
CN106758841B (zh) 一种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的整体施工工艺
CN102852552A (zh) 一种高水材料充填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04594361B (zh) 一种工字型围护桩以及围护结构兼做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4947682A (zh) 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952273A (zh) 一种带挡板的掏挖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JP2014530972A5 (zh)
CN109209389A (zh) 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CN205576955U (zh) 一种条形基础置换成筏板基础的加固结构
CN108374663B (zh) 一种砂卵石地质隧道两次模筑施工工法
CN106968692A (zh)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及该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6972258U (zh) 一种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CN106758890A (zh) 排桩箱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371910A (zh) 垫地填高防护及施工方法
CN206448285U (zh) 岩层地质条件下无封底混凝土组合式围堰
CN204715364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105839663B (zh) 上翻垫层圈梁结合竖向锚管加固软土基坑方法
CN110424202A (zh) 临海路基防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04938A (zh) 一种基坑侧壁结构加固支护装置
CN105507329A (zh)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淤泥质土层基坑底板换撑系统
CN105484270A (zh) 一种毗邻深基坑高陡老旧毛石挡土墙加固保护施工方法
CN206220558U (zh) 古城墙门洞加固结构
CN109763507A (zh) 一种双壁波纹管地基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CN212837803U (zh) 一种废弃回填竖井
CN205134364U (zh) 地下室变高差衔接段斜向底板支模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3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