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0365U -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0365U
CN206970365U CN201720892831.3U CN201720892831U CN206970365U CN 206970365 U CN206970365 U CN 206970365U CN 201720892831 U CN201720892831 U CN 201720892831U CN 206970365 U CN206970365 U CN 206970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ater
separating
water purification
separa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928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书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8928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0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0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03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包括吸油沫装置、与所述吸油沫装置连通的过滤器、与所述过滤器连通的泵浦、与所述泵浦连通的水箱、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臭氧产生装置以及电控单元,所述吸油沫装置包括若干浮力球,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呈45度角的斜坡溢流板。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过滤工业废液中的杂质,改善其PH值,预防细菌孳生,延长工业切削液的使用时效。

Description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制造业中,由于刀具的高速旋转与待加工产品表面摩擦产生较高热量,因此切削加工必须配备冷却液或切削液,为了防止切削液中存在杂质而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使用者常会配备过滤装置对切削液进行过滤,而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装置吸入口过小,容易发生堵塞现象,且过滤效率慢,过滤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能够有效的过滤工业废液中的杂质,改善其PH值,预防细菌孳生,延长工业切削液的使用时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包括吸油沫装置、与所述吸油沫装置连通的过滤器、与所述过滤器连通的泵浦、与所述泵浦连通的水箱、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臭氧产生装置以及电控单元,所述吸油沫装置包括若干浮力球,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呈45度角的斜坡溢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沫装置放置在待过滤的油液箱中且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吸油容器、设置在所述吸油容器外壁表面上部的若干不等液位的缺口,所述浮力球等角度设置在所述吸油容器的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容器的外周表面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吸油容器内部连通的第一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且在其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过滤器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控单元电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斜坡溢流板上设置有第一浮油分离板与第二浮油分离板、第一净水分离板、第二净水分离板以及第三净水分离板;
所述水箱内壁与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所述斜坡溢流板之间围绕形成第一油水分离区;
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与所述第二浮油分离板、所述第一净水分离板之间围绕形成第二油水分离区;
所述第二浮油分离板与所述水箱内壁、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一端表面之间围绕形成废油收集区;
所述第一净水分离板与所述水箱内壁、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另一端表面之间围绕形成净水收集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净水分离板靠近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净水分离板、与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所述水箱内壁形成了第一净水过渡区;
所述第三净水分离板靠近所述第一净水分离板和所述水箱内壁设置,且三者之间围绕形成第二净水过渡区。
进一步的,所述斜坡溢流板与所述水箱内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斜坡溢流板下部空间与上部空间的第一通口;
所述第二净水分离板下部与所述斜坡溢流板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区与所述第一净水过渡区的第二通口;
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净水过渡区与所述净水收集区的第三通口;
所述第三净水分离板下部与所述斜坡溢流板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二净水过渡区与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区的第四通口;
所述第一净水分离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净水收集区与所述第二净水过渡区的第五通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区与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区的第六通口以及位于所述第六通口处的第一开口高度调整片;
所述第二浮油分离板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区与所述废油收集区的第七通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七通口处的第二开口高度调整片。
进一步的,所述泵浦与所述水箱之间设置中转箱。
进一步的,所述泵浦的出口端、所述臭氧产生装置通过所述中转箱与所述水箱的底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始终漂浮在液面上的吸油沫装置,配合独特的水箱结构,保证了本装置能够顺畅的、更有效的对切削液或各种工业废液进行过滤处理;同时,设置了臭氧产生装置,抑制了工业废液产生细菌而发臭,延长了切削液的使用年限,降低了为达到排放标准而进行处理的费用,而且更加环保;本装置处理过后的切削液中的杂质能够控制在100u以下、油水中的浮油分离率达到95%以上、PH值控制在5-8,使得原油年用量可以降低30-50%;水年用量降低40-60%;刀具损耗年支出降低10-30%;人力清洗时间降低60-80%;减少了废水排放,阻止了细菌孳生对人员健康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业废液处理流程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油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数字表示:
100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1吸油沫装置,11吸油容器,12浮力球,13缺口,14第一出口;
2过滤器;3泵浦;
4水箱,41斜坡溢流板,42第一浮油分离板,43第二浮油分离板,44第一净水分离板,45第二净水分离板,46第三净水分离板,47第一油水分离区,48第二油水分离区,49废油收集区,410净水收集区,411第一净水过渡区,412第二净水过渡区,413第一通口,414第二通口,415第三通口,416第四通口,417第五通口,418第六通口,419第一开口高度调整片,420第七通口,421第二开口高度调整片,422废油排出口,423净水排出口;
5臭氧产生装置;6废油收集箱;
7电控单元,71报警器,72启动开关,73定时器;
8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10中转箱;101第三压力传感器;102机架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为油水分离过滤装置100,其包括吸油沫装置1、与吸油沫装置1连通的过滤器2、与过滤器2连通的泵浦3、与泵浦3连通的水箱4、与水箱4连通的臭氧产生装置5、废油收集箱6以及电控单元7。
请参照图3,吸油沫装置1放置在待过滤的油液箱中,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吸油容器11、等角度设置在吸油容器11外周的浮力球12、设置在吸油容器11外壁表面上部的若干不等液位的缺口13以及设置在吸油容器11外周表面下部的且与吸油容器11内部连通的第一出口14。各个缺口13的最低表面的高度各不相同。吸油沫装置1通过浮力球12始终保持位于液面上,并采用不等液位缺口13控制进液量,利用泵浦3产生的负压作用,在第一出口14处形成液位差虹吸效果,从而快速的吸取液面的杂质,避免了发生堵塞现象。
过滤器2包括不锈钢外壳(图中未标示)以及位于不锈钢外壳内部的滤芯(图中未标示)。过滤器2与第一出口14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过滤器2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第一压力传感器8与第二压力传感器9均与电控单元7电气连通。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8与第二压力传感器9测得的压力差,能够监控过滤器2内部组筛的情况,当过滤器2内部出现堵塞时,电控单元7发出报警信号。
泵浦3与水箱4之间还设置中转箱10,泵浦3的出口通过中转箱10与水箱4的底部连接。泵浦3的出口端设置有监控泵浦3产生的负压值的第三压力传感器101,泵浦3、第三压力传感器101均与电控单元7电气连通。通过第三压力传感器101实现对泵浦3产生的负压进行监控,防止流速过快、或发生堵塞时发出提示报警信号。
请参照图4-图5,水箱4采用可拆卸式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呈45度角设置的斜坡溢流板41、设置在斜坡溢流板41上的第一浮油分离板42与第二浮油分离板43、第一净水分离板44、第二净水分离板45以及第三净水分离板46;水箱4内壁与第一浮油分离板42、斜坡溢流板41之间围绕形成第一油水分离区47;第一浮油分离板42与第二浮油分离板43、第一净水分离板44之间围绕形成第二油水分离区48;第二浮油分离43板与水箱4内壁、第一浮油分离板42一端表面之间围绕形成废油收集区49;第一净水分离板44与水箱4内壁、第一浮油分离板42另一端表面之间围绕形成净水收集区410。
第二净水分离板45靠近第一浮油分离板42的一端设置,第二净水分离板45、与第一浮油分离板42、水箱4内壁形成了第一净水过渡区411;第三净水分离板46靠近第一净水分离板44和水箱4内壁设置,且三者之间围绕形成第二净水过渡区412。
斜坡溢流板41与水箱4内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斜坡溢流板41下部空间与上部空间的第一通口413;第二净水分离板45下部与斜坡溢流板41之间形成有连通第一油水分离区47与第一净水过渡区411的第二通口414;第一浮油分离板42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净水过渡区411与净水收集区410的第三通口415;第三净水分离板46下部与斜坡溢流板41之间形成有连通第二净水过渡区412与第二油水分离区48的第四通口416;第一净水分离板44上设置有连通净水收集区410与第二净水过渡区412的第五通口417。
第一浮油分离板42中部设置有连通第一油水分离区与第二油水分离区的第六通口418以及位于第六通口处的第一开口高度调整片419;第二浮油分离板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区与所述废油收集区的第七通口420以及位于第七通口处的第二开口高度调整片421。通过调整第一开口高度调整片419与第二开口高度调整片421的安装高度,可以调整进入第二油水分离区48和废油收集区49的油水流量比例。
第三通口415导通的液位高于第五通口417导通的液位。第六通口418导通的液位高于第七通口420导通的液位。水箱4上设置有与废油收集区49连通的废油排出口422、与净水收集区410连通的净水排出口423。
水箱4的工作原理为:经过过滤后且含有臭氧的废液从水箱4的底部进入到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区47,当第一油水分离区47内的废液高度溢过斜坡溢流板41最上部时,废液顺着斜坡面逐渐充满第一油水分离区47;第一油水分离区47液面上的油沫经过第六通口418进入到第二油水分离区48;第一油水分离区47的水从第二通口414进入到第一净水过渡区412内;第二油水分离区48液面上的油沫经过第七通口420进入到废油收集区49内;第二油水分离区48内的水从第四通口416进入到第二净水过渡区412;第一净水过渡区412内的水经过第三通口415进入到净水收集区410内,第二净水过渡区412内的水经过第五通口417进入到净水收集区410内,最终经过两次分离出来的废油汇总到废油收集区49并经过废油排出口422排出到废油收集箱6内;分离出来的净水汇总到净水收集区410内并经过净水排出口423进入到净水主水箱中循环使用。
水箱4采用可拆卸式安装,方便能够将水箱4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为后续水箱4的更换或清洁工作带来了便利;通过设置45度角设置的斜坡溢流板41,减缓了水流速度,在上升流动的水流流经浅水波面时,能够抑制液面的波动程度,使得浮在水面上的油能够有效的、更完全的被分离出来;采用二道油水分离区,确保分离出来的油的比例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油水分离效果;通过设置两道开口高度调整片,实现了油水流量的比例的调整;水箱4的入口设置在底部,抑制了液面波动,提高了油水分离效果。
臭氧产生装置5通过中转箱10与水箱4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中转箱10,保证了臭氧能够更加完全的融入到水流中,为臭氧的输入提供了条件。利用臭氧产生装置5,其产生的臭氧顺着过滤后的水流进入到水箱4内,达到抑制细菌孳生的效果,从而防止切削液变臭,达到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年限,降低后续处理成本,起到环保的作用。
电控单元7包括报警器71、启动开关72以及定时器72。本实施例油水分离过滤装置100还包括机架框102,电控单元7和臭氧产生装置5均设置在机架框102的上部。将电控单元7设置在机架框102的上部,起到了防水效果,且方便进行检修。
本实施例油水分离过滤装置100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始终漂浮在液面上的吸油沫装置,配合独特的水箱结构,保证了本装置能够顺畅的、更有效的对切削液或各种工业废液进行过滤处理;同时,设置了臭氧产生装置,抑制了工业废液产生细菌而发臭,延长了切削液的使用年限,降低了为达到排放标准而进行处理的费用,而且更加环保;本装置处理过后的切削液中的杂质能够控制在100u以下、油水中的浮油分离率达到95%以上、PH值控制在5-8,使得原油年用量可以降低30-50%;水年用量降低40-60%;刀具损耗年支出降低10-30%;人力清洗时间降低60-80%;减少了废水排放,阻止了细菌孳生对人员健康的伤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吸油沫装置、与所述吸油沫装置连通的过滤器、与所述过滤器连通的泵浦、与所述泵浦连通的水箱、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臭氧产生装置以及电控单元,所述吸油沫装置包括若干浮力球,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呈45度角的斜坡溢流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沫装置放置在待过滤的油液箱中且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吸油容器、设置在所述吸油容器外壁表面上部的若干不等液位的缺口,所述浮力球等角度设置在所述吸油容器的外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容器的外周表面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吸油容器内部连通的第一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且在其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过滤器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控单元电气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溢流板上设置有第一浮油分离板与第二浮油分离板、第一净水分离板、第二净水分离板以及第三净水分离板;
所述水箱内壁与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所述斜坡溢流板之间围绕形成第一油水分离区;
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与所述第二浮油分离板、所述第一净水分离板之间围绕形成第二油水分离区;
所述第二浮油分离板与所述水箱内壁、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一端表面之间围绕形成废油收集区;
所述第一净水分离板与所述水箱内壁、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另一端表面之间围绕形成净水收集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水分离板靠近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净水分离板、与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所述水箱内壁形成了第一净水过渡区;
所述第三净水分离板靠近所述第一净水分离板和所述水箱内壁设置,且三者之间围绕形成第二净水过渡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溢流板与所述水箱内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斜坡溢流板下部空间与上部空间的第一通口;
所述第二净水分离板下部与所述斜坡溢流板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区与所述第一净水过渡区的第二通口;
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净水过渡区与所述净水收集区的第三通口;
所述第三净水分离板下部与所述斜坡溢流板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二净水过渡区与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区的第四通口;
所述第一净水分离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净水收集区与所述第二净水过渡区的第五通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油分离板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区与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区的第六通口以及位于所述第六通口处的第一开口高度调整片;
所述第二浮油分离板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区与所述废油收集区的第七通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七通口处的第二开口高度调整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与所述水箱之间设置中转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水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的出口端、所述臭氧产生装置通过所述中转箱与所述水箱的底部连接。
CN201720892831.3U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0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2831.3U CN206970365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2831.3U CN206970365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0365U true CN206970365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39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9283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0365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036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7181A (zh) * 2018-10-10 2018-12-28 苏州乐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削液综合处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CN109930547A (zh) * 2019-03-27 2019-06-25 秦皇岛润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海洋生态治理垃圾中提取有机物装置
CN110745906A (zh) * 2019-12-02 2020-02-04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池浮油收集装置
CN115300941A (zh) * 2022-08-17 2022-11-08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重油和轻油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7181A (zh) * 2018-10-10 2018-12-28 苏州乐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削液综合处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CN109930547A (zh) * 2019-03-27 2019-06-25 秦皇岛润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海洋生态治理垃圾中提取有机物装置
CN110745906A (zh) * 2019-12-02 2020-02-04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池浮油收集装置
CN115300941A (zh) * 2022-08-17 2022-11-08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重油和轻油的方法
CN115300941B (zh) * 2022-08-17 2023-11-1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重油和轻油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70365U (zh)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CN207451766U (zh)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CN103159362A (zh) 一种餐厨垃圾的“地沟油”、固体垃圾、餐厨废水三相分离及废水净化达标处理的装置
CN203461894U (zh) 餐饮废水净化装置
CN103570152B (zh) 餐饮油水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CN203227355U (zh) 一种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
CN201981096U (zh) 一种雨水回用处理装置
CN204474442U (zh) 一种无动力油水分离器
CN206970378U (zh) 一种餐饮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6872553U (zh) 一种多级过滤净水器
CN203033836U (zh) 一种全自动除渣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CN204342484U (zh) 一种智能净水机
CN206590981U (zh) 一种新型污水过滤装置
CN207056116U (zh) 一种多用途净水过滤器
CN204342537U (zh) 一种智能净水机
CN202968270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的水处理装置
CN202191731U (zh) 一种油水自动分离装置
CN205974079U (zh) 一种移动式净水器
CN204281453U (zh) 一种全自动净化水器
CN210505821U (zh) 一种离型剂回收循环利用设备
CN209602232U (zh)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油水分离装置
CN204058091U (zh) 一种净水器
CN203602418U (zh) 餐饮油水分离装置
CN208562011U (zh) 农村家庭安全饮水系统
CN208081090U (zh) 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的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