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47514U - 金属天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金属天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47514U
CN206947514U CN201720736194.0U CN201720736194U CN206947514U CN 206947514 U CN206947514 U CN 206947514U CN 201720736194 U CN201720736194 U CN 201720736194U CN 206947514 U CN206947514 U CN 206947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ragment
circuit board
antenna structure
metal antenna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361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7361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47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47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47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天线结构,包括电路板、弹片和外壳,弹片设置在外壳与电路板之间,弹片包括与外壳连接的底片部,以及与电路板相接触的接触部,底片部和接触部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为弹片提供弹力,弹片还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置在底片部与接触部之间,并用于为弹片提供弹性支撑力。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避免在受到冲击和震动时,弹片与电路板发生瞬断,造成信号中断。

Description

金属天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天线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其中,金属天线因其成本低,现在广泛使用在电子产品中。
金属天线产品一般由电路板、天线弹片、塑胶外壳三部分组成,金属天线一般固定在产品外壳内部,并且通过弹片触点与电路板的接触而导通,完成信号的传输。
金属天线弹片在与电路板装配时,弹片与电路板接触的作用力小,在受到冲击和震动时,弹片会与电路板发生瞬断,造成信号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避免在受到冲击和震动时,弹片与电路板发生瞬断,造成信号中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天线结构,包括电路板、弹片和外壳,所述弹片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弹片包括与所述外壳连接的底片部,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相接触的接触部,所述底片部和所述接触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为所述弹片提供弹力,所述弹片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底片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并用于为所述弹片提供弹性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弹片的一端,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弹片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底片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形成水平部,所述水平部的末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末端与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底片部与所述水平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底片部固定,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部可解除式相抵。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弹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部相抵。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底片部与所述定位柱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插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之间通过热熔塑胶固定。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触点部,所述触点部与所述电路板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片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弹片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电路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在弹片上设置支撑结构,支撑弹片,增大弹力,从而增大了弹片与电路板接触的作用力,避免在受到冲击和震动时,弹片与电路板发生瞬断,造成信号中断。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天线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天线结构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天线结构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天线结构,包括电路板1、弹片2和外壳3,弹片2设置在3与电路板1之间。弹片2的底部固定在外壳3上,弹片2的顶部与电路板1的底部接触。弹片2包括底片部21和接触部23,并且底片部21与外壳连接,接触部23与电路板相接触,从而实现接触导通,完成信号的传输。底片部21和接触部23之间设有连接部22,当将弹片2与电路板1进行装配时,连接部22可以对弹片2提供弹力。优选地,弹片2还包括支撑结构4,支撑结构4设置在底片部21与接触部23之间。除了连接部22可以为弹片2提供弹力之外,支撑结构4可以进一步为弹片2提供弹性支撑力。当电路板1与弹片2接触导通或者金属天线受到冲击和震动时,支撑结构4会支撑住弹片2以对电路板1提供反作用弹力,保证了弹片2与电路板1之间的接触导通的稳定性,从而避免电路板1与弹片2在冲击和震动作用下失去接触,发生瞬断,造成信号中断的问题。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22设置在弹片2的一端,支撑结构4设置在弹片2的另一端,在弹力2的两端分别提供弹力和弹性支撑力,保证了弹片2与电路板1之间装配和导通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3所示,弹片2至少为两个,每个弹片2均设置在外壳1与电路板3之间。设置多个弹片,实现在多个接触点与电路板3导通,使得信号传输更加快捷和稳定。
参照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22的一端与底片部21连接,连接部22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形成水平部24,水平部24的末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部25,竖直部25的末端与接触部23的一端连接。在图2中,虚线所示的接触部、竖直部和水平部,为弹片的自由状态;实线所示的接触部、竖直部和水平部,为弹片与电路板接触导通或者受到冲击和震动的状态。当电路板1与弹片2装配时,通过设置在接触部23的顶部向上凸起的触点部231与电路板1的底部接触,实线触点导通,弹片2受到电路板1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水平部24、竖直部25和连接部22发生弹性形变,连接部22部会产生反作用弹力,以保证弹片2与电路板1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实线接触导通。优选地,连接部22可以呈弧形设置,可以为弹片2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弹力。进一步地,支撑结构4设置在底片部21与水平部24之间,当弹片2下压到与电路板1接触导通,或者受到冲击和震动的状态时,除连接部22会产生反作用弹力之外,支撑结构4也同时会对水平部24提供弹性支撑力,从而撑住弹片2,增大弹片2对电路板1的作用力。这样,通过设置支撑结构4,实现了对弹片2进一步的弹性支撑作用,保证了弹片2与电路板1之间接触的稳定性,避免了弹片2与电路板1发生瞬断,造成信号中断的问题。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支撑结构4为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与底片部21固定,支撑板的顶部与水平部24可解除式相抵,即当弹片2处于自由状态时,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支撑板的顶部与水平部24并不相抵,留有一段距离;当弹片2处于与电路板1接触导通或者冲击震动状态时,如图2中的实线所示,支撑板的顶部与水平部24相抵,以起到对弹片2得弹性支撑作用,增大弹片2对电路板1的作用力,保证弹片2与电路板1之间接触的稳定性,避免弹片2与电路在受冲击和震动的情况下,发生瞬断,造成信号中断的问题。当然,支撑板与弹片2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节省了支撑板与底片部21之间的装配步骤和时间。
如图4所示,外壳3上设有定位柱31。如图3所示,底片部21上与定位柱3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孔211。定位柱31与定位孔211插接,从而实现弹片2与外壳3之间的配合。
优选地,定位柱31与定位孔211插接配合后,通过热熔塑胶在定位柱与定位孔的位置处将弹片2与外壳3固定。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弹片和外壳,所述弹片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弹片包括与所述外壳连接的底片部,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相接触的接触部,所述底片部和所述接触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为所述弹片提供弹力,所述弹片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底片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并用于为所述弹片提供弹性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弹片的一端,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弹片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底片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形成水平部,所述水平部的末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末端与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底片部与所述水平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底片部固定,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部可解除式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弹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部可解除式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底片部与所述定位柱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之间通过热熔塑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触点部,所述触点部与所述电路板的底部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弹片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电路板之间。
CN201720736194.0U 2017-06-23 2017-06-23 金属天线结构 Active CN206947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6194.0U CN206947514U (zh) 2017-06-23 2017-06-23 金属天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6194.0U CN206947514U (zh) 2017-06-23 2017-06-23 金属天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47514U true CN206947514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5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36194.0U Active CN206947514U (zh) 2017-06-23 2017-06-23 金属天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475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570A (zh) * 2018-08-03 2018-12-28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回路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555782A (zh) * 2018-11-12 2019-04-02 江苏儒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轴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570A (zh) * 2018-08-03 2018-12-28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回路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103570B (zh) * 2018-08-03 2020-08-21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回路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555782A (zh) * 2018-11-12 2019-04-02 江苏儒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轴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4740U (zh) 触控反馈装置
CN206947514U (zh) 金属天线结构
CN204795180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安装结构
CN106200126A (zh) 一种扩散板支撑架、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06228094A (zh) 移动终端跌落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156664A (zh) 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防窥方法、系统、应用程序及终端
CN104617417B (zh) 弹性端子
CN104820541A (zh) 一种参考内容展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00897A (zh) 一种显示控制菜单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55400A (zh) 终端加速唤醒方法以及装置
CN103399706A (zh)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205657A (zh) 一种歌词显示方法和装置
CN204067654U (zh) 一种智能手机及其最底壳天线的连接器
CN205194586U (zh) 一种复位按键及其笔记本电脑
CN202957972U (zh) Mems芯片
CN207783275U (zh) 电路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20374813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491146U (zh) 一种异形弹片及驻极体麦克风
CN203023028U (zh) 泵体减震座
CN206894827U (zh) 一种减振装置及音响设备
CN106149302A (zh) 洗衣机触摸按键
US20130285790A1 (en) Motion sensing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5581856U (zh) 一种电子设备扩展装置
CN209149978U (zh) 自动化插件按键弹簧
CN216650111U (zh) 一种控制组件以及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0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