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7609U - 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7609U
CN206937609U CN201720760578.6U CN201720760578U CN206937609U CN 206937609 U CN206937609 U CN 206937609U CN 201720760578 U CN201720760578 U CN 201720760578U CN 206937609 U CN206937609 U CN 206937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lical blade
gravity flowing
levelling mortar
flowing lev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05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庆军
董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EARTH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EARTH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EARTH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EARTH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605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37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7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7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包含有具有螺旋叶片(4)的混合搅拌装置、设置为与混合搅拌装置连通并且用于暂存自流平砂浆的储存捅壳(5)、设置为与储存捅壳(5)连通并且用于泵输出自流平砂浆的泥浆泵(6),由于设计了混合搅拌装置、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通过混合搅拌装置对自流平砂浆的原料和搅拌用水进行搅拌混合形成自流平砂浆,通过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把自流平砂浆输送到地热管施工现场中,不再使用一般的搅拌装置和通过搅拌装置制作自流平砂浆,因此提高了自流平砂浆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地热管的固定中,通过对地热管泵入自流平砂浆,通过自流平砂浆的流动,对地热管进行固定并且形成地基地面,因此自流平砂浆的泵站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建筑设备,在现有的自流平砂浆的泵站装置中,还都是使用一般的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装置制作自流平砂浆,使用搅拌装置的叶片对自流平砂浆进行搅拌,再把自流平砂浆平摊在地热管上,由于使用了叶片进行搅拌,对于自流平砂浆的原料的搅拌效果不好,影响了自流平砂浆的生产效率。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因此提高了自流平砂浆的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螺旋叶片的混合搅拌装置、设置为与混合搅拌装置连通并且用于暂存自流平砂浆的储存捅壳、设置为与储存捅壳连通并且用于泵输出自流平砂浆的泥浆泵。
由于设计了混合搅拌装置、储存捅壳和泥浆泵,通过混合搅拌装置对自流平砂浆的原料和搅拌用水进行搅拌混合形成自流平砂浆,通过储存捅壳和泥浆泵把自流平砂浆输送到地热管施工现场中,不再使用一般的搅拌装置和通过搅拌装置制作自流平砂浆,因此提高了自流平砂浆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搅拌和推动复合运动的方式把混合搅拌装置、储存捅壳和泥浆泵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包含有框架、容纳板、左计量仓筒、排料阀门、输料板、右计量仓筒、排水阀门、喷头、提料机、原料仓筒、支撑梁和称重传感器,混合搅拌装置设置为还包含有搅拌筒壳和转动轴,
搅拌筒壳设置在框架上并且储存捅壳设置为与搅拌筒壳连通,在搅拌筒壳中设置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设置为与电机联接,在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并且泥浆泵设置为与储存捅壳连通,容纳板设置在框架上并且泥浆泵的输出管设置为缠绕在容纳板上,在支撑梁与框架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并且左计量仓筒和右计量仓筒设置为与支撑梁联接,在左计量仓筒的输出端口部与搅拌筒壳的输入端口部之间设置有输料板并且在左计量仓筒的输出端口部设置有排料阀门,喷头设置在搅拌筒壳中并且喷头设置为通过排水阀门与右计量仓筒连通,在原料仓筒的输出端口部与左计量仓筒的输入端口部之间设置有提料机。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框架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在框架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在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八字形底座并且搅拌筒壳、储存捅壳和泥浆泵设置为镶嵌在框架中,在框架的左侧面部设置有提料机并且在框架的右侧面部设置有容纳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搅拌筒壳设置为圆柱形管状体并且在搅拌筒壳的上端端面部的一侧设置有输入端口部,在搅拌筒壳的下端端面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端口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螺旋叶片设置为沿转动轴的外侧面分布并且至少两个螺旋叶片设置在转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储存捅壳设置为矩形桶状体并且储存捅壳和泥浆泵设置为呈并列的方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容纳板设置为弧形片状体并且至少三个容纳板设置为沿圆周线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左计量仓筒、右计量仓筒和原料仓筒分别设置为圆柱形桶状体并且排料阀门和排水阀门设置为球阀门,提料机设置为蛟龙上料机并且喷头设置在搅拌筒壳的内侧面上,输料板设置为U字形槽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撑梁设置为杆状体并且支撑梁设置在框架的上端端面部,支撑梁设置为沿框架的横向中心线延伸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搅拌筒壳、转动轴和螺旋叶片与储存捅壳和泥浆泵设置为按照搅拌流动的方式分布并且搅拌筒壳、转动轴和螺旋叶片与左计量仓筒、排料阀门、输料板、右计量仓筒、排水阀门、喷头、支撑梁和称重传感器设置为按照计量投料的方式分布,泥浆泵和容纳板设置为按照内支撑的方式分布并且框架的中心线、搅拌筒壳的中心线、转动轴的中心线、螺旋叶片的中心线和支撑梁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搅拌筒壳的中心线、转动轴的中心线和螺旋叶片的中心线设置为呈重合方式分布。
在本技术方案中,搅拌和推动复合运动的混合搅拌装置、储存捅壳和泥浆泵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四、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框架1、搅拌筒壳2、转动轴3、螺旋叶片4、储存捅壳5、泥浆泵6、容纳板7、左计量仓筒8、排料阀门9、输料板10、右计量仓筒91、排水阀门92、喷头93、提料机94、原料仓筒95、支撑梁96和称重传感器97,
搅拌筒壳2设置在框架1上并且储存捅壳5设置为与搅拌筒壳2连通,在搅拌筒壳2中设置有转动轴3并且转动轴3设置为与电机联接,在转动轴3上设置有螺旋叶片4并且泥浆泵6设置为与储存捅壳5连通,容纳板7设置在框架1上并且泥浆泵6的输出管设置为缠绕在容纳板7上,在支撑梁96与框架1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97并且左计量仓筒8和右计量仓筒91设置为与支撑梁96联接,在左计量仓筒8的输出端口部与搅拌筒壳2的输入端口部之间设置有输料板10并且在左计量仓筒8的输出端口部设置有排料阀门9,喷头93设置在搅拌筒壳2中并且喷头93设置为通过排水阀门92与右计量仓筒91连通,在原料仓筒95的输出端口部与左计量仓筒8的输入端口部之间设置有提料机94。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在框架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97,在框架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八字形底座并且搅拌筒壳2、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设置为镶嵌在框架1中,在框架1的左侧面部设置有提料机94并且在框架1的右侧面部设置有容纳板7。
通过框架1的支撑作用,把搅拌筒壳2、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固定在一起,优化了安装空间,通过框架1的八字形底座,提高了自流平砂浆泵站装置的稳定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筒壳2设置为圆柱形管状体并且在搅拌筒壳2的上端端面部的一侧设置有输入端口部,在搅拌筒壳2的下端端面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端口部。
通过搅拌筒壳2的两侧面的端口部,优化了自流平砂浆的原料的搅拌路线,提高了对自流平砂浆的原料的搅拌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叶片4设置为沿转动轴3的外侧面分布并且至少两个螺旋叶片4设置在转动轴3上。
当转动轴3进行转动,带动螺旋叶片4对自流平砂浆的原料产生搅拌力,推动自流平砂浆的原料进行流动排料,提高了对自流平砂浆的原料的搅拌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储存捅壳5设置为矩形桶状体并且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设置为呈并列的方式分布。
通过储存捅壳5对自流平砂浆进行中间保存,通过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的平行排列,提高了泥浆泵6的工作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板7设置为弧形片状体并且至少三个容纳板7设置为沿圆周线排列分布。
通过容纳板7对泥浆泵6的输出管的支撑,防止泥浆泵6的输出管折叠损坏,保证了泥浆泵6的输出管的畅通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左计量仓筒8、右计量仓筒91和原料仓筒95分别设置为圆柱形桶状体并且排料阀门9和排水阀门92设置为球阀门,提料机94设置为蛟龙上料机并且喷头93设置在搅拌筒壳2的内侧面上,输料板10设置为U字形槽板。
在原料仓筒95中储存自流平砂浆的原料,通过提料机94,在左计量仓筒8中进行计量存放自流平砂浆的原料,在右计量仓筒91中注入搅拌用水,通过排料阀门9和输料板10,把自流平砂浆的原料输送到搅拌筒壳2中,通过排水阀门92和喷头93,把搅拌用水注入到搅拌筒壳2中。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梁96设置为杆状体并且支撑梁96设置在框架1的上端端面部,支撑梁96设置为沿框架1的横向中心线延伸分布。
通过左计量仓筒8和右计量仓筒91与支撑梁96的连接,实现了对左计量仓筒8的自流平砂浆的原料和右计量仓筒91的搅拌用水的计量。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筒壳2、转动轴3和螺旋叶片4与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设置为按照搅拌流动的方式分布并且搅拌筒壳2、转动轴3和螺旋叶片4与左计量仓筒8、排料阀门9、输料板10、右计量仓筒91、排水阀门92、喷头93、支撑梁96和称重传感器97设置为按照计量投料的方式分布,泥浆泵6和容纳板7设置为按照内支撑的方式分布并且框架1的中心线、搅拌筒壳2的中心线、转动轴3的中心线、螺旋叶片4的中心线和支撑梁96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搅拌筒壳2的中心线、转动轴3的中心线和螺旋叶片4的中心线设置为呈重合方式分布。
当自流平砂浆的原料放入在原料仓筒95中,通过支撑梁96和称重传感器97采集左计量仓筒8和右计量仓筒91的重量信号,通过提料机94,对左计量仓筒8的自流平砂浆的原料计量,对右计量仓筒91的搅拌用水的计量,通过排料阀门9、输料板10、排水阀门92和喷头93,把自流平砂浆的原料和搅拌用水按照重量比例放入到搅拌筒壳2中,转动轴3带动螺旋叶片4转动,螺旋叶片4对自流平砂浆的原料和搅拌用水进行混合并且推动自流平砂浆进入到储存捅壳5中,泥浆泵6把自流平砂浆通过泵作用力,输送到地热管施工现场,由容纳板7对泥浆泵6的输出管进行内支撑排列。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混合搅拌装置、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通过混合搅拌装置对自流平砂浆的原料和搅拌用水进行搅拌混合形成自流平砂浆,通过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把自流平砂浆输送到地热管施工现场中,不再使用一般的搅拌装置和通过搅拌装置制作自流平砂浆,因此提高了自流平砂浆的生产效率。
2、由于设计了搅拌筒壳2和转动轴3,通过搅拌筒壳2和转动轴3的横向放置,保证了螺旋叶片4对自流平砂浆的原料和搅拌用水形成搅拌混合和推动流动的复合运动。
3、由于设计了左计量仓筒8、排料阀门9、输料板10、右计量仓筒91、排水阀门92、喷头93、支撑梁96和称重传感器97,实现了对自流平砂浆的原料和搅拌用水的精确计量。
4、由于设计了容纳板7,实现了对泥浆泵6的输出管的保障性的存放。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搅拌和推动复合运动的混合搅拌装置、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有螺旋叶片4的混合搅拌装置、设置为与混合搅拌装置连通并且用于暂存自流平砂浆的储存捅壳5、设置为与储存捅壳5连通并且用于泵输出自流平砂浆的泥浆泵6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螺旋叶片(4)的混合搅拌装置、设置为与混合搅拌装置连通并且用于暂存自流平砂浆的储存捅壳(5)、设置为与储存捅壳(5)连通并且用于泵输出自流平砂浆的泥浆泵(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按照搅拌和推动复合运动的方式把混合搅拌装置、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框架(1)、容纳板(7)、左计量仓筒(8)、排料阀门(9)、输料板(10)、右计量仓筒(91)、排水阀门(92)、喷头(93)、提料机(94)、原料仓筒(95)、支撑梁(96)和称重传感器(97),混合搅拌装置设置为还包含有搅拌筒壳(2)和转动轴(3),
搅拌筒壳(2)设置在框架(1)上并且储存捅壳(5)设置为与搅拌筒壳(2)连通,在搅拌筒壳(2)中设置有转动轴(3)并且转动轴(3)设置为与电机联接,在转动轴(3)上设置有螺旋叶片(4)并且泥浆泵(6)设置为与储存捅壳(5)连通,容纳板(7)设置在框架(1)上并且泥浆泵(6)的输出管设置为缠绕在容纳板(7)上,在支撑梁(96)与框架(1)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97)并且左计量仓筒(8)和右计量仓筒(91)设置为与支撑梁(96)联接,在左计量仓筒(8)的输出端口部与搅拌筒壳(2)的输入端口部之间设置有输料板(10)并且在左计量仓筒(8)的输出端口部设置有排料阀门(9),喷头(93)设置在搅拌筒壳(2)中并且喷头(93)设置为通过排水阀门(92)与右计量仓筒(91)连通,在原料仓筒(95)的输出端口部与左计量仓筒(8)的输入端口部之间设置有提料机(9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框架(1)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在框架(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97),在框架(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八字形底座并且搅拌筒壳(2)、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设置为镶嵌在框架(1)中,在框架(1)的左侧面部设置有提料机(94)并且在框架(1)的右侧面部设置有容纳板(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搅拌筒壳(2)设置为圆柱形管状体并且在搅拌筒壳(2)的上端端面部的一侧设置有输入端口部,在搅拌筒壳(2)的下端端面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端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螺旋叶片(4)设置为沿转动轴(3)的外侧面分布并且至少两个螺旋叶片(4)设置在转动轴(3)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储存捅壳(5)设置为矩形桶状体并且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设置为呈并列的方式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容纳板(7)设置为弧形片状体并且至少三个容纳板(7)设置为沿圆周线排列分布,
或左计量仓筒(8)、右计量仓筒(91)和原料仓筒(95)分别设置为圆柱形桶状体并且排料阀门(9)和排水阀门(92)设置为球阀门,提料机(94)设置为蛟龙上料机并且喷头(93)设置在搅拌筒壳(2)的内侧面上,输料板(10)设置为U字形槽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梁(96)设置为杆状体并且支撑梁(96)设置在框架(1)的上端端面部,支撑梁(96)设置为沿框架(1)的横向中心线延伸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其特征是:搅拌筒壳(2)、转动轴(3)和螺旋叶片(4)与储存捅壳(5)和泥浆泵(6)设置为按照搅拌流动的方式分布并且搅拌筒壳(2)、转动轴(3)和螺旋叶片(4)与左计量仓筒(8)、排料阀门(9)、输料板(10)、右计量仓筒(91)、排水阀门(92)、喷头(93)、支撑梁(96)和称重传感器(97)设置为按照计量投料的方式分布,泥浆泵(6)和容纳板(7)设置为按照内支撑的方式分布并且框架(1)的中心线、搅拌筒壳(2)的中心线、转动轴(3)的中心线、螺旋叶片(4)的中心线和支撑梁(96)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搅拌筒壳(2)的中心线、转动轴(3)的中心线和螺旋叶片(4)的中心线设置为呈重合方式分布。
CN201720760578.6U 2017-06-28 2017-06-28 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Active CN206937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0578.6U CN206937609U (zh) 2017-06-28 2017-06-28 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0578.6U CN206937609U (zh) 2017-06-28 2017-06-28 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7609U true CN206937609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6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0578.6U Active CN206937609U (zh) 2017-06-28 2017-06-28 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76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1128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杭州迹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自动化建筑工程施工用搅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1128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杭州迹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自动化建筑工程施工用搅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2438B (zh) 一种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系统
CN108115833A (zh) 一种多级搅拌式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5298131B (zh) 一种带喷浆机构的灌浆机及混凝土喷浆方法
CN206937609U (zh) 基于螺旋叶片的建筑物地面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CN109747048A (zh) 一种防凝固的水泥混合设备
CN105089272A (zh) 带搅拌装置的灌浆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0212A (zh) 一体化折叠式免基础车载移动搅拌站
CN206510201U (zh) 一体式智能压浆系统和压浆台车
CN105257000A (zh) 一种灌浆机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和混凝土输送方法
CN104895332B (zh) 一种小型混凝土浇注系统
CN204983670U (zh) 小型混凝土浇注系统
CN107322811B (zh) 一种便于比例调和的混凝土制造设备
CN202683111U (zh) 井下混砂装置及其罐体结构
CN205997166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地下式混凝土搅拌罐
CN206941567U (zh) 水上碎石桩施工驳船
CN202191874U (zh) 一种大容量循环搅拌池
CN104708714A (zh) 滚筒式搅拌拖泵一体机
CN213791117U (zh) 一种速凝剂添加装置
CN206937626U (zh) 用于建筑物地面的自流平砂浆回填泵站装置
CN208615044U (zh) 基于塔体的自流平砂浆施工装置
CN210369933U (zh) 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装置
CN205134953U (zh) 带搅拌装置的灌浆机
CN207888902U (zh) 间歇式粉料混合装置
CN207841755U (zh) 用于公路基础设施的环保型间歇式泡沫土加工装置
CN201833931U (zh) 半挂式砂浆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