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6776U -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6776U
CN206936776U CN201720699712.6U CN201720699712U CN206936776U CN 206936776 U CN206936776 U CN 206936776U CN 201720699712 U CN201720699712 U CN 201720699712U CN 206936776 U CN206936776 U CN 206936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e mechanism
press fitting
frame
axlet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97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王壮
刘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liantie Group Ltd By Share Ltd
Beijing Sheenlin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liantie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liantie Group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liantie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97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36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6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6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压装退卸机包括:机架和用于压装退卸齿轮的压装退卸装置。机架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立式结构,机架的前端形成有朝向前敞开的作业空间,压装退卸装置包括设在机架上端的第一驱动机构和设在机架下端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中心轴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第一驱动机构沿前后方向可移动,第一驱动机构向后移动以避让出用于车轴的上下料空间,第一驱动机构向前移动至与第二驱动机构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时以对车轴进行压装或退卸齿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装退卸机,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且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合理解决了齿轮和轴承退卸完成后,与车轴分离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对的制造和检修装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装置由于其自身结构工艺的限制,导致其存在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操作困难,需要大量人工辅助操作,作业效率低。卧式大齿轮退卸机在大齿轮和轴承退卸完毕后,存在齿轮和轴承与车轴分离困难的难题,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所述压装退卸机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且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合理解决了齿轮和轴承退卸完成后,与车轴分离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所述轮对包括车轴和适于套设在所述车轴上的齿轮,所述压装退卸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立式结构,所述机架的前端形成有朝向前敞开的作业空间;用于压装退卸所述齿轮的压装退卸装置,所述压装退卸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端的第一驱动机构和设在所述机架下端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中心轴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沿前后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向后移动以避让出用于车轴的上下料空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向前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时以对所述车轴进行压装或退卸所述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通过将机架设置为立式结构,可以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将用于压装退卸齿轮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的上下两端且使得第一驱动机构沿前后方向可移动,从而在压装或退卸齿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第一驱动机构方便车轴的上下料操作,仅需通过车间天车等吊装设备吊装辅助,而不需要专用的车轴输送小车,使得齿轮的压装退卸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减少了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压装退卸机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作业空间内且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设有适于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滑块。由此,可以使第一驱动机构稳定地沿前后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上端与所述作业空间对应的部分具有“U”形的开口,所述开口朝向前敞开且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导轨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开口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导轨分别配合的所述滑块。由此,通过在机架的上端设置的“U”形的开口,进一步地方便了车轴的吊装工作,且方便了机架上的导轨设置,同时也使得机架的结构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机架上设有左右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导向板,每个所述导向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工作台设在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导向板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槽且另一个上设有适于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的导向块。由此,通过机架上设置的导向板,使得工作台可以稳定地沿前后方向移动,且使得用于导向工作台移动的导向机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压装退卸装置包括:用于退卸所述齿轮的退卸组件,所述退卸组件设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作业空间内,所述退卸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退卸插片和退卸套,所述退卸插片和所述退卸套的前侧均朝向前敞开,所述退卸套适于插套在所述齿轮上侧的轴承外且适于抵靠所述齿轮的上端面,所述退卸插片适于插套在所述车轴上且适于抵靠所述齿轮上侧的轴承。由此,通过设置的退卸组件,可以实现对齿轮的退卸工作,并且将退卸组件设置成包括退卸插片和退卸套的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对齿轮及其轴承的退卸工作。
可选地,所述压装退卸机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齿轮的齿轮托架,所述齿轮托架设在所述作业空间内且沿上下方向可移动。由此,通过设置的齿轮托架,在退卸齿轮时,可以利用该齿轮托架承接并托住齿轮,避免退卸下来的齿轮直接掉落至工作台上损坏其他部件,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托架包括:支撑底板和设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的缓冲垫块,所述齿轮适于支撑在所述缓冲垫块上。由此,使得齿轮托架的结构简单,且通过在支撑底板上设置缓冲垫块,可以避免齿轮与齿轮托架刚性接触,对齿轮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地,所述压装退卸机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齿轮下侧轴承的轴承缓冲套,所述轴承缓冲套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由此,通过设置的轴承缓冲套,可以方便地承接退卸下来的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压装退卸装置包括:用于压装所述齿轮的齿轮压装套,所述齿轮压装套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工作台上,在压装所述齿轮时所述齿轮压装套适于抵靠所述齿轮的下端面。由此,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的齿轮压装套,可以方便地实现齿轮的压装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中梁,在所述固定中梁的下端固定有挡块,所述退卸插片和所述退卸套均设在所述挡块上,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挡块内沿前后方向可移动。由此,方便了退卸插片和退卸套的安装,且通过设置的固定中梁可以加强机架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压装齿轮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压装齿轮的示意图二;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4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退卸齿轮示意图一;
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退卸齿轮示意图二;
图11是图10中E处的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退卸齿轮示意图三;
图13是图12中F处的放大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退卸齿轮示意图四;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退卸套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退卸套的纵向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退卸套的横向剖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退卸插片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的退卸插片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装退卸机100,
机架1,作业空间11,开口12,导轨13,导向板14,导向块141,导轨15,固定中梁16,挡块161,
第一驱动机构2,滑块21,位移传感器22,第四驱动机构23,
第二驱动机构3,
工作台4,导向槽41,定位凹槽42,第三驱动机构43,
退卸组件5,退卸套51边缘凸起511,退卸插片52,第五驱动机构521,
齿轮托架6,支撑底板61,滑块611,缓冲垫块62,第六驱动机构63,
轴承缓冲套7,定位凸起71,
齿轮压装套8,
车轴200,齿轮300,轴承400,轴承500,齿轮箱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100。
如图1-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100,其中轮对包括车轴200和适于套设在车轴200上的齿轮300,压装退卸机100包括:机架1、压装退卸装置和工作台4。需要说明的是,该压装退卸机100可以实现对齿轮300的压装和退卸功能中的至少一种。例如,该压装退卸机100可以实现对齿轮300的压装,也可以实现对齿轮300的退卸,或者还可以实现对齿轮300的压装和退卸。
具体而言,机架1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立式结构,可以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机架1的前端形成有朝向前敞开的作业空间11。压装退卸装置用于压装退卸齿轮300,压装退卸装置包括设在机架1上端的第一驱动机构2和设在机架1下端的第二驱动机构3,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的中心轴线均沿竖直方向(参照图1中的上下方向)延伸。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沿前后方向可移动,第一驱动机构2的前后移动可以通过第四驱动机构23进行驱动,第四驱动机构23可以为油缸。第一驱动机构2向后移动以避让出用于车轴200的上下料空间,第一驱动机构2向前移动至与第二驱动机构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时以对车轴200进行压装或退卸齿轮300。
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可以为油缸。
下面简述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对齿轮300的压装及退卸过程。
参照图1-图7,在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对齿轮300进行压装时,压装退卸机100上可以设置用于压装齿轮300的压装组件。将待压装的齿轮300放至作业空间11的中心位置。在将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之前,保证第一驱动机构2向后移动至机架1的后部,从而可以避让出用于车轴200的上下料空间。使用天车等设备将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内,并将车轴200的下端插入齿轮300的内孔内。
而后,第一驱动机构2向前移动,直至第一驱动机构2、车轴200以及第二驱动机构3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分别相对伸出,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向下压紧车轴200的上端面,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向上压紧车轴200的下端面,从而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夹紧车轴200。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继续向下伸出,同时通过压装组件与齿轮300的配合,从而顶住车轴200下移,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被动下降,开始将齿轮300压装在车轴200上,压装到位后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停止移动。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分别退回,且第一驱动机构2向后移动,而后将压装齿轮300后的车轴200推到上下料位置,通过天车等设备将压装完成的车轴200吊出。
参照图8-图14,在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对齿轮300进行退卸时,压装退卸机100上可以设置用于退卸齿轮300的退卸组件。在将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之前,保证第一驱动机构2向后移动至机架1的后部,从而可以避让出用于车轴200的上下料空间。使用天车等设备将带有齿轮300的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内且将车轴200移动至作业空间11的中心位置。而后,第一驱动机构2向前移动,直至第一驱动机构2、车轴200以及第二驱动机构3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
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分别相对伸出,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向下压紧车轴200的上端面,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向上压紧车轴200的下端面,从而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夹紧车轴200。其中,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继续向上伸出,同时通过退卸组件5与齿轮300的配合,顶住车轴200上移,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被动退回,齿轮300不动,车轴200退出齿轮位,直至齿轮300从车轴200上退卸下来,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停止移动。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分别退回,且第一驱动机构2向后移动,通过天车等设备将退卸完成的车轴200吊出,将退卸下来的齿轮300推到上下料位置。
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上还可以设置位移传感器22,从而可以精确地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在压装或退卸齿轮300时的位移值。
本实用新型的压装退卸机100,采用立式结构,可以减少占地面积,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的前后移动,可以方便地实现车轴200的上下料工作,不需要专用的小车输送车轴200,通过车间内的天车等吊装设备即可完成车轴200的上下料工作,提高了作业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100,通过将机架1设置为立式结构,可以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将用于压装退卸齿轮300的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设在机架1的上下两端且使得第一驱动机构2沿前后方向可移动,从而在压装或退卸齿轮30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第一驱动机构2方便车轴200的上下料操作,仅需通过车间天车等吊装设备吊装辅助,而不需要专用的车轴输送小车,使得齿轮300的压装退卸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减少了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3、图7、图8和图14,压装退卸机100包括工作台4,工作台4可前后移动地设在作业空间11内且与机架1相连。工作台4可以通过第三驱动机构43进行驱动,第三驱动机构43可以为油缸。机架1的顶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13,第一驱动机构2上设有适于在导轨13上滑动的滑块21。由此,在第一驱动机构2沿前后方向移动时,通过滑块21与导轨13的导向作用,可以使第一驱动机构2稳定地沿前后方向移动。
在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对齿轮300进行退卸时,工作台4向前移动,将带有齿轮300的齿轮箱600放置在工作台4上并进行定位,工作台4向后移动以将待压装的齿轮300移动至作业空间11的中心位置;在齿轮300压装完成之后,工作台4向前移动以将压装齿轮300后的车轴200推到上下料位置。在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对齿轮300进行退卸时,工作台4向前移动,使用天车等设备将带有齿轮300的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内,并使得车轴200的下端放置在工作台4上并进行定位,工作台4向后移动以将车轴200移动至作业空间11的中心位置。退卸下来的齿轮300可以放置在工作台4上,工作台4向前移动以将退卸下来的齿轮300推到上下料位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7、机架1的上端与作业空间11对应的部分具有“U”形的开口12,该“U”形的开口12朝向前敞开且沿上下方向贯通机架1的顶部,上述导轨13为两个且分别设在该“U”形的开口12的左右两端,第一驱动机构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上述两个导轨13分别配合的滑块21。由此,通过在机架1的上端设置的“U”形的开口12,使得机架1的顶部与作业空间11贯通,相当于增加了作业空间11的上下高度,可以方便不同轴向尺寸的车轴200的吊装,从而进一步地方便了车轴200的吊装工作,且方便了机架1上的导轨13设置,同时也使得机架1的结构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5,机架1上设有左右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导向板14,每个导向板14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工作台4设在两个导向板14之间,工作台4和导向板14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槽且另一个上设有适于在导向槽内滑动的导向块。具体而言,在工作台4上设置导向槽时,导向板14上设置与之配合的导向块;工作台4上设置导向块时,导向板14上设置与之配合的导向槽。
例如,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工作台4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41,导向板14的上端朝向工作台4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凸起,该凸起构成上述导向块141。由此,通过机架1上设置的导向板14,且通过导向板14上的导向块141与工作台4上的导向槽41的配合,使得工作台4可以稳定地沿前后方向移动,且使得用于导向工作台4移动的导向机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8-图19,压装退卸装置包括:用于退卸齿轮300的退卸组件5,退卸组件5设在机架1上且位于作业空间11内。退卸组件5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退卸插片52和退卸套51,退卸插片52设在退卸套51的上方,退卸插片52和退卸套51的前侧均朝向前敞开。退卸套51适于插套在齿轮300上侧的轴承500外且适于抵靠齿轮300的上端面,退卸套51可以用于退卸齿轮300及齿轮300下侧的轴承400。退卸插片52适于插套在车轴200上且适于抵靠齿轮300上侧的轴承500。
需要说明的是,退卸套51的内径大于轮对的轴承外径且退卸套51的外径小于齿轮300的直径,其中退卸套51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由于退卸套51的内径大于轴承的外径,这样位于齿轮300下侧的轴承400可以伸入到退卸套51的内部。
由此,在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对齿轮300进行退卸工作时,可以通过设置的退卸组件5实现对齿轮300的退卸工作,并且将退卸组件5设置成包括退卸插片52和退卸套51的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对齿轮300及其轴承的退卸工作。
可选地,参照图15-图17并结合图8和图10,退卸套51的横截面可以呈C形,退卸套51可以具有边缘凸起511,退卸套51可以通过该边缘凸起511固定在机架1上。
可选地,参照图18-图19并结合图12和图14,退卸插片52可以呈U形。U形的退卸插片52可以便于其与车轴200配合,退卸插片52的一部分呈半圆形,该半圆形的部分可以整体插在车轴200的外周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8和图14,机架1上设有固定中梁16,在固定中梁16的下端固定有挡块161,退卸插片52和退卸套51均设在挡块161上。由此,方便了退卸插片52和退卸套51的安装,且通过设置的固定中梁16可以加强机架1的整体强度。其中,退卸插片52在挡块161内沿前后方向可移动,退卸插片52向前移动至设定位置时,退卸插片52适于插套在轮对的车轴200上,退卸插片52可以用于退卸齿轮300上侧的轴承500;退卸插片52向后移动至设定位置时,退卸插片52脱离轮对的车轴200。退卸插片52可以通过第五驱动机构521进行驱动,第五驱动机构521可以为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压装退卸机100还包括:用于承接齿轮300的齿轮托架6,齿轮托架6设在作业空间11内且沿上下方向可移动,齿轮托架6可以通过第六驱动机构63进行驱动,第六驱动机构63可以为油缸。由此,在利用上述退卸组件5退卸齿轮300的过程中,在齿轮300的上端面与退卸套51的下端面止抵时,齿轮托架6向上移动以使齿轮300的下端面压在齿轮托架6上,在将齿轮300退卸下来后,可以利用该齿轮托架6承接并托住退卸下来的齿轮300,避免退卸下来的齿轮300直接掉落至工作台4上损坏其他部件,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而后,齿轮托架6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此时方便操作人员将落在齿轮托架6上的齿轮300放置在工作台4上,并通过工作台4向前移动以将齿轮300移动至上下料位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和图8,齿轮托架6包括:支撑底板61和设在支撑底板61上的缓冲垫块62,齿轮300适于支撑在缓冲垫块62上,缓冲垫块62为可以尼龙垫块。由此,使得齿轮托架6的结构简单,且通过在支撑底板61上设置缓冲垫块62,可以避免齿轮300与齿轮托架6刚性接触,对齿轮300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8,机架1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导向齿轮托架6上下移动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15,齿轮托架6上设有适于在该导轨15上上下滑动的滑块611,滑块611可以设在齿轮托架6的支撑底板61上。由此,通过齿轮托架6上的滑块611与机架1上的导轨15的配合,可以保证齿轮托架6稳定地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8、图9和图14,压装退卸机100还包括:用于承接齿轮300下侧轴承400的轴承缓冲套7,轴承缓冲套7可拆卸地设在工作台4上。由此,在利用上述退卸组件5退卸齿轮300时,在将齿轮300退卸下来的同时,齿轮300下侧的轴承400也一同退卸下来,通过设置的轴承缓冲套7,可以方便地承接退卸下来的轴承400。其中,轴承缓冲套7可以可拆卸地设在工作台4上。
例如,在图8和图9的示例中,工作台4上设置有环形的定位凹槽42,轴承缓冲套7的下端设有环形的定位凸起71,通过轴承缓冲套7上的定位凸起71配合在工作台4的定位凹槽42内,可以方便地将轴承缓冲套7安装在工作台4上,且方便轴承缓冲套7的拆卸、更换和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4,压装退卸装置包括:用于压装齿轮300的齿轮压装套8,齿轮压装套8设在工作台4上,在压装齿轮300时齿轮压装套8适于抵靠齿轮300的下端面。由此,通过在工作台4上设置的齿轮压装套8,可以方便地实现齿轮300的压装工作。
参照图1-图4,在利用上述齿轮压装套8对齿轮300进行压装时,在将车轴200插入齿轮300的内孔内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夹紧车轴200,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继续向下伸出,以使车轴200下移,从而使得齿轮300的下端面与齿轮压装套8的上端面止抵。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继续向下伸出,被夹紧的车轴200继续下移,从而可以将齿轮300压装在车轴200上。
可选地,齿轮压装套8可拆卸地设在工作台4上。由此,可以方便地实现齿轮压装套8的更换和维护,并且压装退卸机100用于退卸齿轮300操作时,可以将齿轮压装套8拆卸下来,实现了压装退卸机100的一机多用功能。例如,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工作台4上设置有环形的定位凹槽42,齿轮压装套8的下端设容纳在该定位凹槽42内,可以方便地将齿轮压装套8安装在工作台4上,且方便齿轮压装套8的拆卸、更换和维护。
下面参照图1-图1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压装退卸机100。
参照图1-图19,在本实施例中,压装退卸机100包括上述的机架1、压装退卸装置和工作台4。其中,压装退卸装置包括上述的用于压装退卸齿轮300的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第三驱动机构43、第四驱动机构23、第五驱动机构521、第六驱动机构63、退卸组件5、齿轮托架6、轴承缓冲套7以及齿轮压装套8。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上设有上述的位移传感器22,第三驱动机构43用于驱动工作台4前后移动,第四驱动机构23用于驱动第一驱动机构2前后移动,第五驱动机构521用于驱动退卸插片52前后移动,第六驱动机构63用于驱动齿轮托架6上下移动。退卸组件5包括上述的退卸套51和退卸插片52,机架1上设有上述的固定中梁16和挡块161,退卸套51和退卸插片52设在挡块161上,工作台4上设有上述的定位凹槽42,轴承缓冲套7上设有上述的定位凸起71。
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的端部和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的端部可以设置定位顶尖,车轴200的两个相对轴向端面上可以设置定位孔,通过定位顶尖和定位孔的配合,方便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分别与车轴200的抵接,同时方便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及车轴200的中心轴线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轴承缓冲套7和齿轮压装套8与工作台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压装齿轮300时,可以将轴承缓冲套7从工作台4上拆下,并将齿轮压装套8安装在工作台4上;在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退卸齿轮300时,可以将齿轮压装套8从工作台4上拆下,并将轴承缓冲套7安装在工作台4上。由此,可以使得该压装退卸机100同时具有压装齿轮300和退卸齿轮300的功能,实现一机多用。
下面参照图1-图7描述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压装退卸机100压装齿轮300的工作过程。
参照图1-图7,在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对齿轮300进行压装时,可以将齿轮压装套8安装在工作台4上。工作台4向前移动,将带有齿轮300的齿轮箱600放置在齿轮压装套8上,工作台4向后移动以将待压装的齿轮300移动至作业空间11的中心位置。在将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之前,保证第一驱动机构2向后移动至机架1的后部,从而可以避让出用于车轴200的上下料空间,并且保证退卸插片52向后移动至设定位置。使用天车等设备将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内,并将车轴200的下端插入齿轮300的内孔内。在将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内的过程中,车轴200可以先向后移动再向下移动,由于退卸套51的内径大于车轴200的直径,车轴200可以向下穿过退卸套51。
而后,第一驱动机构2向前移动,直至第一驱动机构2、车轴200以及第二驱动机构3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分别相对伸出,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向下伸出并使得定位顶尖插入车轴200的上端面的定位孔内,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压紧车轴200的上端面。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向上伸出并使得定位顶尖插入车轴200的下端面的定位孔内,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压紧车轴200的下端面,由此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共同夹紧车轴200。
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继续向下伸出,顶住车轴200下移,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被动下降,在齿轮300的下端面与齿轮压装套8的上端面接触后(参照图4和图6),被夹紧的车轴200继续下移,开始将齿轮300压装在车轴200上,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上的位移传感器22跟踪控制压装位移值,压装到位后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停止移动。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分别退回,且第一驱动机构2向后移动,工作台4向前移动以将压装齿轮300后的车轴200推到上下料位置,通过天车等设备将压装完成的车轴200吊出。由此,完成了齿轮300的压装工作。
下面参照图8-图19描述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压装退卸机100退卸齿轮300的工作过程。
在利用上述压装退卸机100对齿轮300进行退卸时,可以将轴承缓冲套7安装在工作台4上。工作台4向前移动,在将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之前,保证第一驱动机构2向后移动至机架1的后部,从而可以避让出用于车轴200的上下料空间,并且此时保证退卸插片52向后移动至设定位置。使用天车等设备将带有齿轮300的车轴200吊入作业空间11内,并使得车轴200的下端放置在轴承缓冲套7上,工作台4向后移动以将车轴200移动至作业空间11的中心位置,此时退卸套51插套在车轴200上。
而后,第一驱动机构2向前移动,直至第一驱动机构2、车轴200以及第二驱动机构3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分别相对伸出,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向下伸出并使得定位顶尖插入车轴200的上端面的定位孔内,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压紧车轴200的上端面。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向上伸出并使得定位顶尖插入车轴200的下端面的定位孔内,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压紧车轴200的下端面,由此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共同夹紧车轴200。
其中,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继续向上伸出,加压顶住车轴200向上移动,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杆被动退回,齿轮300的上端面与退卸套51的下端面止抵,齿轮托架6向上移动以使齿轮300的下端面压在齿轮托架6上(参照图10和图11)。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继续向上伸出,加压顶住车轴200向上移动,齿轮300不动,车轴200退出齿轮位,完成齿轮300及其下侧的轴承400的退卸。齿轮300下侧的轴承400落入轴承缓冲套7内,齿轮300落在齿轮托架6上。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继续向上伸出,加压顶住车轴200向上移动,使得齿轮300上侧的轴承500的下端面高于退卸插片52的上端面,此时齿轮托架6向下移动,并通过操作人员将落在齿轮托架6上的齿轮300放置在工作台4上。退卸插片52向前移动伸出至设定位置时,以使退卸插片52插套在轮对的车轴200上并挡住齿轮300上侧的轴承500的下端面。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继续向上伸出,加压顶住车轴200向上移动,直至齿轮300上侧的轴承500退出轴承位,完成了齿轮300下侧的轴承500的退卸工作。
第二驱动机构3的驱动杆停止移动,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分别退回,且第一驱动机构2向后移动,通过天车等设备将退卸完成的车轴200吊出,工作台4向前移动以将退卸下来的齿轮300及其下侧的轴承400推到上下料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装退卸机100,结构简单,车间布局占地面积小,不需要专用的车轴输送小车,制造成本低,操作使用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压装质量稳定精度高,可以实现一机多用,实现齿轮300快速退卸和压装。由于,机架1是立式结构,在拆卸齿轮300时,方便齿轮300及其两侧的轴承与车轴200分离,且方便分解后的各部件分类存放归类,实现流水作业,工作效率较高,有效的节省了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立式结构,所述机架的前端形成有朝向前敞开的作业空间;
用于压装退卸所述齿轮的压装退卸装置,所述压装退卸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端的第一驱动机构和设在所述机架下端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中心轴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沿前后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向后移动以避让出用于车轴的上下料空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向前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时以对车轴进行压装或退卸所述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作业空间内且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设有适于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端与所述作业空间对应的部分具有“U”形的开口,所述开口朝向前敞开且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导轨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开口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导轨分别配合的所述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左右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导向板,每个所述导向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工作台设在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导向板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槽且另一个上设有适于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的导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退卸装置包括:用于退卸所述齿轮的退卸组件,所述退卸组件设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作业空间内,所述退卸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退卸插片和退卸套,所述退卸插片和所述退卸套的前侧均朝向前敞开,所述退卸套适于插套在所述齿轮上侧的轴承外且适于抵靠所述齿轮的上端面,所述退卸插片适于插套在所述车轴上且适于抵靠所述齿轮上侧的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齿轮的齿轮托架,所述齿轮托架设在所述作业空间内且沿上下方向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托架包括:支撑底板和设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的缓冲垫块,所述齿轮适于支撑在所述缓冲垫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 接所述齿轮下侧轴承的轴承缓冲套,所述轴承缓冲套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工作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退卸装置包括:用于压装所述齿轮的齿轮压装套,所述齿轮压装套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工作台上,在压装所述齿轮时所述齿轮压装套适于抵靠所述齿轮的下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中梁,在所述固定中梁的下端固定有挡块,所述退卸插片和所述退卸套均设在所述挡块上,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挡块内沿前后方向可移动。
CN201720699712.6U 2017-06-15 2017-06-15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Active CN206936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9712.6U CN206936776U (zh) 2017-06-15 2017-06-15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9712.6U CN206936776U (zh) 2017-06-15 2017-06-15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6776U true CN206936776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4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9712.6U Active CN206936776U (zh) 2017-06-15 2017-06-15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6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8767A (zh) * 2017-06-15 2019-01-04 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CN110645274A (zh) * 2019-09-29 2020-01-03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齿轮驱动的无间隙、高刚性直线作动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8767A (zh) * 2017-06-15 2019-01-04 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CN110645274A (zh) * 2019-09-29 2020-01-03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齿轮驱动的无间隙、高刚性直线作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6776U (zh)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CN107225791A (zh) 一种快速换模装置
CN106180431B (zh) 一种半机动汽车覆盖件滚压包边装置
CN109051762A (zh) 一种轮胎加工用的轮胎搬运设备
CN202825386U (zh) 管材自动上料机构
CN207078151U (zh) 动车工艺转向架
CN109128813A (zh) 一种用于芯片散热风扇生产的扇叶安装装置和散热风扇的生产装置
CN106742241A (zh) 一种采血针自动包装机的取料装置
CN112691261A (zh) 一种医用针使用后针头活塞分离设备
CN109128767A (zh) 用于轮对齿轮的压装退卸机
CN105445954A (zh) 一种自动组装机
CN205465157U (zh) 汽车玻璃升降器生产线
CN208772810U (zh) 前档上支架与a柱支架焊接定位平台
CN208866613U (zh) 一种车头架分体式焊接装置
CN208644568U (zh) 差速器压装用可切换压头模组
CN106077167B (zh) 工字轮整形机
CN108082925A (zh) 一种叠层上下料装置
CN210313349U (zh) 一种举升台用摩托车固定装置
CN108341283A (zh) 一种塑料袋生产用上货设备
CN106702550A (zh) 一种精纺落纱机拔管装置
JP2007290010A (ja) 押出成形装置
CN212449768U (zh) 一种端板卷货柜装货机
CN201978954U (zh) 一种铜合金棒材液压拉伸装置
CN109210355A (zh) 一种用于芯片散热风扇生产的注油装置和散热风扇的生产装置
CN210876931U (zh) 一种不锈钢管件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